水教案

时间:2024-12-11 20:43:45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水教案模板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水教案模板汇编七篇

水教案 篇1

  活动来源

  喜欢玩水是幼儿的天性,每次喝完牛奶、豆浆,让幼儿去卫生间洗杯子时,他们都留恋往返。洗手时也要趁机玩一下水。一次,我正准备去卫生间训斥一批玩水的幼儿时,发现四个小朋友围着水池全神贯注地看着什么。我批评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收了回来,好奇地走过去,原来他们在观察:一枚生锈的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张子依在教室里捡到的回形针)……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我翻阅了资料,原来水的表面张力这么神奇……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注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科学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放四个大塑料盆,供幼儿做回形针的实验。四张桌子,分别放不同的实验材料。电视,影碟机。

  2、材料准备:纸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币、回形针、托盘、水(供幼儿做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

  3、资源准备:制作课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币和在水面上托硬币的实验,五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说一说。幼儿玩回形针的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1、出示回形针,交待实验要求。

  如果把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样?如果把回形针托在皱纹纸上放在水里又会怎样?

  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托在卫生纸上放在水里,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上。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二、看一看,想一想。看课件:往乘满水的杯子里加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象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三、试一试,找一找。幼儿通过实验继续感知水的表面张力。

  1、介绍四组实验材料:第一组有纸船、吸管、眼药水的空瓶、沐浴露,你们可以大胆的尝试,让纸船在水里动起来。第二组有爽身粉,洒些爽身粉在托盘里,用眼药水的空瓶吸一点洗发水,滴在爽身粉上,观察爽身粉的变化。第三组有回形针、缝衣服的针、纸,你们想办法让它们浮在水面上。第四组有塑料杯、硬币、水,你们可以加硬币在杯子里,观察水面的变化,也可以试试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组去做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游戏,着重指导爽身粉的那一组。

  3、幼儿互相交流谈论做实验的情况。

  四、看课件:欣赏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巩固对表面张力的理解。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平只要你仔细观察,多想想,多问问,你就会发现许多的奥秘。

  反思与分析

  这是一个很有趣、选材新颖的活动,它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发现了“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科学奥秘。幼儿在实验中,是专心的、自主地、兴奋的.。当初在选材是我还在担心:幼儿能否理解?这几个实验会不会难了?经过反复的试教,实验用的材料改了很多次,最终有了现在这活动案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巧用废旧物品。在实验中,幼儿当滴管用的就是我各种空的眼药水瓶,既安全又好用;装爽身粉的小瓶子,是我小药瓶,在瓶盖上扎几个小洞,幼儿用起来得心应手。

  2、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我拍了几组水的实验录像,又制成光盘,并专门录音,对幼儿非常有吸引力;我在电脑上找了几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配上解说,更是锦上添花。还有相关实验材料,很多的准备工作,虽然很琐碎,但最终使用的效果很好。

  3、教师的指导用语要精炼,让幼儿多做、多说。

  4、开展小组活动,以十几人为宜。

  5、充分相信幼儿,他们是有潜力的,很能干的。

水教案 篇2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二. 重点、难点:

  1. 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 本节的难点是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三. 具体内容:

  (一)水的电离

  1. 水的电离

  2. 水的电离程度

  3. 电离平衡常数

  4. 水的离子积

  5. 需注意的

  6.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 Kw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在

  2. 溶液的酸碱性与c(H )、c(OH-)的关系

  3.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 溶液酸碱性的表示

  5. pH的测量

  (三)pH的应用

  1. 医疗上

  2. 生活上

  3. 环保领域中

  4. 农业生产中

  5. 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四)酸碱质子理论

  A.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B. 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 实验

  2. 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 )

  A. 等于7 B. 大于7 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解析:考虑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和pH的计算。

  [例2] 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下列反应:HA HC2-(少量)=A- H2C-;H2B(少量) 2A-=B2- 2HA;

  H2B(少量) H2C-=HB- H3C,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容易结合质子(H )的是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H3C OH-(过量)_______________;

  ② HA(过量) C3-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例3]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

  A. 9.0 B. 9.5 C. 10 高中语文.5 D. 11.0

  解析:考查与pH有关的计算。

  [例4]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 )/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 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 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 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考查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和对定义的理解、运算。

  [例5] pH=3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X可能是强酸

  B. HY一定是强酸

  C. 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 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

  解析:考查对溶液中弱酸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区别。

  [例6] 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为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 该溶液的pH一定是1 D. 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

  解析:考查对水的离子积的理解和影响因素。

  [例7]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 )=c(OH-)的溶液

  C.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答案:B

  解析:考查溶液中性本质的分析。

  [例8] 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 12 B. 7 C. 6 D. 2

  答案:AD

  解析:掌握溶液pH计算的根本原则。

  【模拟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

  A. 10-14 B. 55.6×107 C. 107 D. 55.6

  2. 如果25℃时Kw=1×10-14,100℃时Kw=1×10-12,这说明( )

  A. 100℃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

  B. 前者c(H )较后者大

  C. 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D. Kw和温度无直接关系

  3.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A. HCl溶液 B. NaOH溶液 C. Na2SO4溶液 D. 氨水

  4. 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c(H )和c(OH-)都减小

  B. 溶液中c(H )增大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pH增大

  5. 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V1>V2 B. V1<V2 C. V1=V2 D. V1≤V2

  6. 在313K时,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时,c(H )=1.0×10-7mol/L的溶液( )

  A. 呈酸性 B. 呈中性 C. 呈碱性 D. 无法判断

  7.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

  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H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c(H )>c(OH-)

  C. 水的电离度α(25℃)>α(35℃)

  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8.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9. 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9:1 C. 1:11 D. 1:9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溶液中无OH-

  B. NaOH溶液中无H+

  C. 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 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 )?c(OH-)=10-14

  11.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已用蒸馏水洗过)(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量筒

  12.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 、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

  A. V3>V1=V2 B. V3>V2>V1

  C. V1>V2>V3 D. V3<V1=V2

  【试题答案

  1. B 2. AC 3. C 4. D 5. A 6. C 7. D 8. C 9. D 10. D11. CD 12. A

  【试题解析

  1. 根据每55.6mol水中有1×10-7mol水电离,而分子个数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列比例计算即可。

  2. 温度较高,Kw较大,所以选A;Kw较大,即水的离子积较大,说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向为吸热方向。

  3. 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溶液被稀释,使得酸性和碱性存在误差,但是C是中性溶液,不受影响

  4. 弱电解质溶液存在着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发生移动,c(H )减小,而c(OH-)增大,pH增大,平衡右移。

  5. 因为盐酸是强酸,全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全部的氢离子(包括没有电离的)醋酸中多,所以所需体积少。

  6. 根据水的离子积的公式,计算出c(OH-)=3.8×10-7mol/L,比氢离子浓度大,因此显碱性。

  7. 升高温度,K增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增加,但是是同等程度增加,所以离子浓度仍一样,但电离程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向是吸热反应。

  8. 由于量的体积精确度为0.01mL,故应选用滴定管,而KMnO4是强氧化剂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选C。

  9. 混合前,碱中c(OH-)=0.1mol/L,酸中c(H )=0.01mol/L,因为算得溶液中OH-剩余,为10-3mol/L,其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D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溶液体积(V1 V2)。

  11. 锥形瓶里的待测液,物质的量一定,如润洗则多;量筒是粗量仪器,没有必要润洗。

  12. 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还有一部分分子未电离,所以所需的酸多。

水教案 篇3

  一、活动设计意图:

  水是幼儿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课题之一,但是幼儿对水却不一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幼儿明白我们喝的水是从江河中、地下开采水等过滤而来的,并结合身边的资源:太湖水数年饱受蓝藻的侵袭,已严重威胁周边水域的用水安全,教育幼儿明白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从我做起珍惜水资源,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稚园单方面能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本次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紧紧依靠家长的力量,亲子参与环保,以家庭带动社区,使环保活动在家庭和社区间互动起来。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谁来源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面的水,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得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3、通过体验活动让幼儿知道要保护水资源;家、园、社区携手环保。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家长配合采集水样;显微镜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揭示活动

  1、师提问:我们喝的水从哪里来的?

  幼儿两人互相讨论,集体交流

  2、师指出: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落下来,也可以从江河中、湖水中来……

  3、谈话:这些江水、湖水、雨水可以直接喝吗?我们今天来进行观察和学习。

  (二)、观察实践,开展活动

  1、出示湖水样本,供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

  指出:水中含有的一些微生物和细菌,对我们人体有害,不能直接饮用,得经过过滤。

  2、师谈话:我们请某自来水厂的技术员阿姨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喝的水”

  3、多媒体播放某自来水净化和输送水的影片资料,组织幼儿观看

  4、师幼交流:通过影片的观看,你知道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呢?

  幼儿讲述刚才获取的间接经验。

  5、师小结: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变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就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这些干净的水了。

  6、幼儿用显微镜比较河水、自来水两种水样。

  (三)、互动体验、深入活动

  1、师谈话:我们附近的太湖,远近闻名,让我们去看看。多媒体播放太湖美丽风景。

  幼儿交流:景色美、湖水蓝、闪闪的……

  2、出示太湖水水样,幼儿体验:看一看、闻一闻、蘸一蘸,说一说

  交流:太湖水臭臭的、粘粘的、黑乎乎的颜色

  3、提问:这样的水我们能喝吗?

  4、师讲述:以前的太湖风景秀丽,鱼虾成群,现在的太湖受到污染,经常大规模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用水安全。

  5、多媒体播放:夏季太湖水爆发,无锡地区缺水的各种情景,没有洗澡水、喝的水靠外地输送……

  6、师幼互动讨论:让太湖水变干净,我们小朋友能做什么?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7、师总结:节约用水、不往河里扔垃圾、工厂不排放污水、进行漂流物的打捞……人人都应该为保护水资源做出努力。

  四、家园倡议、延伸活动

  幼儿回家和父母共同起草保护水资源倡议书,教师修改后张贴在幼儿园、社区公告栏里。

水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形式是看图写话。教材分三部分,第二部分是4幅图,图意分别是:

  1.小红碰翻了一盆水。

  2.怎么办?小红束手无策,丁丁去报告老师,冬冬去找拖把。

  3.冬冬和小红一起擦椅子、拖地板。

  4.老师来了,表扬冬冬、小红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丁丁感到不好意思。第二部分提供了看图写话的开头,点明了图中人和事、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第三部分是两道题目,第一题侧重观察图意、发挥想象。第二题是按教材要求,按事情发展倾序写一段话。像这种看连续图写话;学生在第5册已有过多次练习。本次习作的特点在于:

  1.采用续写形式。

  2.四幅图连续有一定的难度。

  3.要学生想象的部分较多,也有一定难度。

  基于以上认识,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四幅图意说正确,说具体。其关键是联系上下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看图写一段话,句子要通顺o

  2.初步学会看图发挥想象。

  3.知道遇到困难或麻烦的事情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并且初步养成这种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按第1题的要求,仔细看图,说说图意,然后开始作文

  第二课时:完成看图写一段话的任务,选部分习作交流,评议。

  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录像,事先编排好小品,准备好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说话,提示课题。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事。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请看录像。(第1幅图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2.大家看到录像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给三位小朋友分别起名为小红、冬冬、丁丁,水打翻了,他们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他们想想办法。

  3.这三位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仍要来看图写话;(板书:水打翻以后)。

  二、根据问题,看图说话。

  1.复习方法。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写过不少看图作文了,大家还记得写好这种作文的小窍门吗?(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出示板书:

  按照顺序,仔细观察

  初看图画,了解大意,

  逐幅观察,掌握要点,

  合理想象,精心构思,

  按照顺序,先说后写。

  2.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把4幅图连起来看一遍,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板书:

  时间:做值日时地点:教室里

  人物:小红、冬冬、丁丁、老师

  事件:水打翻以后,三位同学的做法。

  (2)用几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3.逐幅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说话。

  刚才,我们已观察了第1幅图画,其实书中提供的开头不是第1幅图意,请大家读读开头、并和自己冈6才说的比一比,然后,不看书本说说第一幅图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我们在看图写话时,必须以这句话为开头,然后接下去写。

  (2)观察第2幅图说话。

  a: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三个人动作、神态分别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表演边练说。(小红搔搔脑袋、束手无策,冬冬向教室后跑去,丁丁向教室外面跑去。)

  b.根据他们的动作神态,大家想象一下,他们心里会怎样想?请女同学表演冬冬、小红,男同学表演丁丁。注意想象时要联系前后图画。

  出示练习,辅助说话。

  小红搔搔脑袋,着急地想。

  丁丁想(),于是连忙向教室外面跑去。

  冬冬想(),于是连忙向教室后面跑去。

  c、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人解说,三人分别表演丁丁、小红、冬冬,说说他们当时的想法。

  d.请四位同学上来表演,大家评议有没有说具体。

  e.请大家连起来说说这幅图。(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观察第三幅图说话。

  a.请大家看第.三幅图,现在冬冬和小红在于什么了?在干活之前,冬冬会怎样对小红说?请两边同学分别扮演冬冬、小红。

  b.指名表演。

  c.学生练说。

  (4)观察第4幅图说话。

  a.这时,李老师来了,会对小红、冬冬怎么说?又会对丁丁说些什么?(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b.老师来表演图中的李老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自己在说话时,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c.继续练说。(自由说,指名说)

  三、把4幅图意连起来说话。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幅图的意思,下面我们要按事情发展的颗序,把4幅图连起来说一说。首先来理清顺序,说说写起因;经过、结果的分别是哪几幅图?·

  (板书:起因:图1 经过:图23结果:图4)

  2.按顺序把这件事说具体,注意前后要连贯。(学生自由说,同桌互说)

  3.看录像(无声音)谁来当解说员?(自由说,指名说,学生评议)

  4.学习刚才几位解说员说话的优点,再自己练说一遍。

  5。老师为什么表扬冬冬面不表扬丁丁?你以后遇习困难或麻烦的事会怎么做?

  四、指导写一段话。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接下去老师要求大家写下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闻、地点、人物。

  2。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完整的句子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

  3.用上开头的几句话,看图写一段完整的话。(写在草稿纸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课文中4幅图的意思,并组成了一段连贯的话,最后还招它写了下来。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和写话要按一定顺序,并做到连贯、完整。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将四幅图的意思写成了一段连贯的话,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一下同学们的作文。

  二、评议倒文(1)。

  (写在投影片上,出示)

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仪器药品

  学生实验: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纯净水、浑浊河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点评)

  第一板块:游戏引入

  (一)游戏进入

  1、 请三位同学头戴一顶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帽子,手各拿所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让同学给“不同水”定出合适的价格。

  2、 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注:游戏材料自来水取当地价、纯净水取零售价(附表一)。

  (二)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认识水净化的常识

  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是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庭饮用水是什么水?

  追问1:这些水比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堰水比,有哪些优点?

  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有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

  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自来水厂的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请看网址

  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p52—53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

  1、学生上台表演,由于定价“不公”而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2、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初步认识三种水的价值)

  3、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井水”。

  4、干净得多!

  5、此时大多数学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用的是自来水。

  6、自来水是水厂从水源处取来自然水后经过加工,也就是过滤、消毒后得到的。

  8、学生看教材、整理知识,并记下网址。

  教师利用游戏将矛盾问题轻松有趣的引入,学生思维立即进入正题。

  第一板块教师从游戏入手,让学生从乐趣中感知最干净的水其价格最贵,从而产生认识水净化原理的欲望。教师抓住机会,结合学生现行居住实际情况深度分析学生家庭的饮水情况,这样将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与所学习的知识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身边的材料挖掘大量对比因素,如农村与城镇用水等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认识。教师还应用网络打开学生的视野。

  第二板块:活动与探究

  (一) 浑浊河水的过滤

  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先仔细看一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哪些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师因势利导:我们今天请同学们做过滤实验,由于这个实验是大家新认识的.一个综合性操作实验,刚才有些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正是我们要认识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要求,请同学们先观察老师做一遍。(教师操作)

  教师提问2:请同学们结合教师的操作看教材中的实验图,概括老师的操作步骤。

  教师提问3:请同学们按照操作步骤自己做实验。

  教师提问4:各实验小组将自己过滤的水与其它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请实验效果好的实验组组长介绍经验,请实验效果待提高的实验组组长分析实验失败原因。

  教师提问5:我们还有一个需要深化的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请同学们设计实验用的简易的净水装置。

  教师提问6: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发明与创造,看哪一组的杰作更胜人一筹。

  教师评价:教师先分析几组净水器的特点,然后用电脑展示外地学生的自制净水器的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创造发明比较,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欲望。

  1、学生清理仪器、药品,并汇报,有的学生及不可待地问老师这些仪器和药品有哪些作用?

  2、 学生观察实验。

  3、学生复述教师的实验,通过讨论概括教师实验的步骤。——在教师的提示下概括出“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步骤。

  4、学生实验:学生进行过滤操作,边实验边交流。

  5、学生发言,重点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并结合“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步骤强化知识。

  3、学生探究活动:用空饮料瓶、小卵石、砂、棉花等自制净水装置。在制作过程中每一组同学讲自制净水器的结构、功能、特点与制作材料。强调自己的净水器是简明实用的。

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水的特性——会流动、是透明的,享受玩水的乐趣。

  2、让幼儿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育幼儿知道节约用水。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水盆、大小不一的瓶子、破塑料袋、漏斗、篮子、毛巾、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水,感知水会流。

  ①、教师提供各种嬉水玩具,幼儿自选喜欢的材料,自由嬉水。

  ②、教师巡视启发,鼓励幼儿创造多种玩水的方法,并讲述出来,引导幼儿观察水会流。

  ③、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水方法,进一步感知水会流。

  ④、小结:水是会流动的`。

  2、火眼金睛捉小鱼,了解水是透明的。

  ①、请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在水里捉鱼,比比谁捉得又快又准。

  ②、请冠军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捉鱼的,为什么能看得那么准。

  ③、小结:水是透明的。

  3、谈话:水的作用大。

  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那些时候需要水,知道水的作用大,并教育幼儿懂得节约用水。

  4、送水小精灵

  请幼儿给需要水的小动物、小植物送水、浇水,体验水的用处大。

  活动延伸:

  1、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玩水材料,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水的特征。

  2、鼓励幼儿创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做有关水的实验。

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读懂全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破折号、问号、叹号所表达的语气,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意蕴美。

  3、体会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破折号、问号、叹号所表达的语气,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意蕴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这是一首英雄的赞诗!这位英雄曾说:“我的名字叫“解放军”,我的家在“中国!”当代诗人魏钢焰在1963年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这位英雄的怀念与敬仰。诗文反复咏叹这位英雄,咏叹他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

  这位英雄的名字就是——雷锋!同学们,让我们满怀激情来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诗歌

  1、课件出示全诗。

  2、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整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逐节读诗。读后评价,并作朗读指导。

  三、品读诗歌

  1、指名朗读第一节。(提示:读得深情一些)

  2、全班齐读第二节。我要唱的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重点品味“他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年轻”)

  3、接下来诗人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呵为什么......?”

  4、作者分别从三方面作了回答:(1)、光辉的足迹:(学生交流收集的雷锋的故事,联系故事谈理解,课件出示几个片段):

  一滴水——

  刚展翅的`鸟——

  才点亮的灯——

  刚敲响的鼓——

  (2)、崇高的精神:

  四个“不为”——公而忘私

  (3)、名字的分量:

  一个音符

  一根纤维 平凡而伟大

  红花一瓣

  最清的一滴

  5、最后一节反复的咏叹,雷锋精神永远放光芒!

  四、课程资源利用

  1、雷锋的牺牲经过;

  2、雷锋语录(雷锋精神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3、毛主席的题词;

  4、欣赏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推荐阅读:《雷锋故事》、《雷锋日记》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7-30

我与水教案02-27

《水》教案范文11-29

水教案范文03-11

《神奇的水》教案03-10

好玩的水教案05-11

水的教学教案10-04

《水搬家》教案08-28

《水》主题活动教案07-25

(推荐)好玩的水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