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术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瑞吉欧的教学理念中特别推崇从孩子喜欢的活动中挖掘教育因素,而吹泡泡活动激发了我灵感的火花,空中飞舞的泡泡固然有趣,而让泡泡落到纸上对幼儿来说是另一次稀有的尝试,泡泡变成了绘画的一部分该是多么另人兴奋呀!
活动目标:
1、会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画出小花,并能大胆添画多种形状的花瓣。
2、初步尝试合作作画,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吹泡泡的工具、实物投形仪、范例、作业纸(下端均画有小动物),课前带领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活动过程:
1、回忆如何吹泡泡
师:“刚才我们和泡泡交了朋友,那你的泡泡朋友是怎样吹出来的?”
引导幼儿讲出如何吹:蘸泡泡水,放在嘴边轻轻吹
2、引导幼儿讲出为小动物吹泡泡花
出示图片(用实物投形仪打出)
师:“呜呜呜,是谁在哭?原来是小动物们在哭,因为它们草地上的.小花还没长出来,真伤心,我们赶快来帮它们想个好办法,让小花快快盛开吧!”
启发幼儿讲出用吹泡泡的方法帮它们种上小花。
师:“刚才我们和泡泡交了朋友,那就请这些美丽的泡泡来帮它们变出小花吧!”
3、讨论、学画泡泡花的方法
(1)“泡泡花怎样画呢?”启发幼儿讲出先吹泡泡在纸上,幼儿来示范,提醒对着纸头吹。
(2)“怎样让泡泡花开得更美丽?”启发幼儿讲出为泡泡添上美丽的花瓣,幼儿来示范,重点提醒幼儿要一朵一朵把花画清楚。
出示范例(画好的泡泡花),观察有些什么花瓣,自己还会画什么画瓣。
4、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
(1) 小朋友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那先吹上美丽的泡泡。
(2) 草地上的泡泡吹满了,就可以用笔为它添上美丽的花瓣,花瓣的形状越多小动物越开心。
(3) 如果你喜欢的小动物那儿很挤,你怎么办?提醒幼儿会谦让。
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花瓣,鼓励幼儿画和别人不一样的花瓣。
5、以小动物的口吻简单评价幼儿作品,结束教学活动。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和废物利用的意识
2、学习用一些废旧材料来设计和装饰一件服装
3、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废旧材料来设计和装饰服装。树立废物利用的意识
2、难点:装饰服装设计与众不同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去服装商店欣赏时装;五名幼儿学会时装表演
2、物质准备:款式不同的衣服数件,范例一件;剪刀、双面胶、旧挂历、装饰用的废旧材料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时装表演引出课题
请五名幼儿穿上款式不同的衣服,伴随音乐进行时装表演,让全体幼儿欣赏。
(二)观察范例并讲解示范
1、你看了刚才的时装表演,你喜欢哪一款式样的服装?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2、出示范例,问: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上面有什么?用了哪些材料?
:服装是用挂历纸制作的,上面的装饰品有许多,这些亮片是旧包装纸剪贴的,下面的小挂饰是用果冻壳串成的,英文字母是“哇哈哈”瓶的外包装纸。
我们来当服装设计师,设计最新、最美、最环保的服装,今天举行一个“绿色时装秀”。
教师示范最基本的背心的做法:先裁剪,将挂历纸对折,并画上衣服的半边轮廓,剪下成衣服的前半片,同样的方法制作后半片,用双面胶粘合肩缝和侧缝,这样就做成衣服的基本样子。再装饰,衣服上的花纹用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装饰,注意颜色的协调搭配。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太复杂。
2、提醒幼儿将剪下的废纸放入废纸箩中,回收一些废旧材料,尽量避免垃圾的产生。
3、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设计及制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让幼儿将衣服套在自己的身上,随着音乐表演,自由发挥,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互相欣赏,最后选出五件最漂亮的作品,放到美术作品展示区。
五、活动结束
1、
2、
六、活动延伸
“绿色时装秀”在幼儿园各班巡回演出,还可以向社区开放,表演给居民看。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画海洋生物的简单形象,并表现其一定的动态。
2、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难点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讨论,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孩子们都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海底生物,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用大张纸绘画,所以有些孩子画的鱼比较小,合作表现的比较少,不会和别的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一个故事,绘画时孩子还是自己画自己的,以后可以多采取这种形式活动,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中的鲜明风格,感受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线条及造型美。
2、能尝试上述表现手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的线条美和造型美。
教学难点:绘画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1、国画绘画工具和材料。
2、幼儿用书《可爱的'小狗》。
教学过程:
1、通过"福娃"认识画家的姓名。出示"福娃"并提问:
师:小朋友认识它们吗?
师:你们知道这些"福娃"是谁设计的吗?
2、欣赏画家的《可爱的小狗》
师:你看到这些作品有什么感觉?这些小狗可爱吗?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3、师幼共同讨论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
师:画家是怎样画狗?用的是什么方法和材料?作品中使用了几种颜色?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样的笔触?你觉得小狗的什么地方被画得仔细逼真且和真实的狗很接近?什么地方被画得简单些且只是用简单的笔触勾画一下?画家为什么要这样作画?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
画家笔下的狗,是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灵性十足,非常讨人喜欢。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多种手法糅合起来的迹象,线条奔放而流畅,使人们享受到一种永恒的美。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指导幼儿尝试运用画家使用的笔法画一只小动物。
美术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绘画形式,通过集体创作,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
难点: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以及蚂蚁搬家过程的拟人化的想象。
作业设计:
用绘画的形式小组合作完成童话故事《蚂蚁搬家》的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范画、场景道具、画纸、奖励星、评价表。
学具:课本、卡纸、水彩笔、各色蜡光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蚂蚁的生活环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儿歌《小蚂蚁》导入:
1、听,歌曲唱的是谁?
2、今天我们一起来扮演小蚂蚁,让我们随着音乐快乐地跳起来吧。
师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二、画蚂蚁
(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型特征,学习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的方法。)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了蚂蚁并做了记录,请说说你观察到蚂蚁是什么模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用动画展示蚂蚁的外型特征。
2、老师还鼓励大家尝试着把你观察到蚂蚁画下来,请把你画的蚂蚁给你的小伙伴欣赏欣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并请1—2名学生介绍画蚂蚁的方法。
3、动画展示绘画过程:
(1)引导观察:可用什么基本形状画出蚂蚁的三个部分?
(2)归纳画蚂蚁的基本方法。
4、CAI 课件展示蚂蚁的.动态。
(1)“黑豆豆”作自我介绍。
(2)引导观察:学一学“我”(黑豆豆)的样子,说说我在干什么?
5、小结:刚才老师讲了写实和卡通这两种画蚂蚁的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6、请你在作业纸上用线描的形式画一只卡通蚂蚁。
7、看一看,评一评:
(1)、请把你画的卡通蚂蚁给你的小伙伴欣赏欣赏,并说一说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
(2)、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还可以,请你轻轻笑一笑;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比较满意,请你笑着摆摆头;如果你认为你画的蚂蚁很满意,请你使劲地拍拍手。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第三课 风筝风筝飞上天
第四课 七彩足迹
第五课 爱书、藏书
第六课 风车转啊转
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风车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不同材质的风车,懂得风车的作用和原理。
2.根据风车的原理,用各色彩纸结合剪、卷、折、穿等方法设计制作漂亮的纸风车。
3.通过玩风车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重点:制作一只美丽的纸风车,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难点:能根据风车的特点进行艺术再创造,制作成的纸风车牢固、灵活。
教具准备:、风车范作等。
学具准备:若干各色纸张、双面胶、剪刀、铁丝、小棒(铅笔或筷子)等。
教学过程
1.引导激趣。
(1)让学生展示、介绍收集到的有关风车的图片和资料。
(2)提问:你知道风车的用途吗?哪个国家的风车最多?
(3)欣赏各种各样的风车。
(4)揭题:《风车转呀转》,明确这节课的.要求和任务。
2.了解风车的原理。
(1)教师提问: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
把风车的中心点固定在一根棍子上,风车的叶片在开口朝固定方向排成圆圈,风从前面吹来的时候,纸风车就会顺着叶片底的方向旋转。这是因为叶片底受到风的推动使其旋转。
3.研究纸风车的基本制作方法。
(1)自学教科书第17页的制作步骤。
(2)提问:你会做吗?哪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4.示范作品。
出示几个优秀纸风车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
讨论:这些纸风车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各色纸张,谈谈对设计和制作纸风车的基本设想。
5.创作要求。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风车。
(2)找准风车的中心点来固定。(对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6.评价。
比一比:谁设计的风车最美;谁的风车最有创意;谁的风车转动时又快又稳。
(提示:从形、色、图案等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
7.延伸。
将各种纸风车组合成一个装饰造型作品,美化教室。
教学反思:制作过程简单,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也转的不错,玩的很开心。真是学中玩,玩中学。
美术教案 篇7
第一课 准备课
1、 开学学生用品准备布置、学习目的性教育,纪律教育。
2、 通过革命历史画的欣赏,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好知识。
3、 通过外国绘画作品欣赏和革命历史画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的水平。
重点:革命历史教育、审美教育,学习目的教育、纪律教育。
难点:对所欣赏的绘画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欣赏、分析,布置本学期所需的美术学习用品的准备工作。
2、认识原色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三原色可以调配其它任何颜色(白色除外)。
------间色 任何两种原色调配的新色叫做间色。并作间色调配练习。
2 ------复色 任何两种间色调配的新色叫做副色。并做副色调色练习。
------类似色 邻接色
3 ------补色 色环上直径两端相对的色
------暖色(相对而言) 红黄系统的色彩为暖色
4 ------冷色 兰色------ 冷色
3、让学生谈谈感想。教育、启发学生加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学习环境,学好每一门课程。
4、 欣赏外国绘画,介绍外国名画和著名画家是怎样刻苦学习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水平。
第二课 各式各样的门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描绘、让学生了解门对建筑物的作用和美学价值,从而对门的造型,用途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 把握门的造型结构特征,进行准确描绘,处理好门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提高描绘建筑物的能力。 重点:了解门在建筑中的美化和实用两大价值通过描绘门,发现美、创造美。
难点:造型美、结构合理;想象并用自己的手描绘自己期望的门,特殊用途,特殊造型的'门。
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和范图上的门及课题要求,让学生讲述自己目的性观察到的门(上节课后布置观察)的重型、特征、进行概括:
A、造型、材料 B、牢固、气派、美观、实用
长方形、圆形、拱形、方形------
木制、金属制、玻璃-------
手开、自动--------
单向开、双向开、旋转、平衡、升降-----
2、 启发学生想象、改造(对原型)、设计描绘出美观、实用特殊的门(让学生说说想画什么样的门,以互相开拓思路。
3、 学生设计、巡视指导
4、 提示:门与建筑物在和谐统一
*也可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一座漂亮的门
5、 学生完成作品。
6、 优秀作品评析。
7、 观察亭子。
第三课 画亭子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抓住亭子的共同特征,设计出新颖、美观的亭子,培养学生的造型、想象、创造能力。
2、 了解亭子在园林建筑中的作用和公益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了解掌握亭子的结构特征,并能用写生、创作的方法画出美观的亭子。
难点:创造和想象。
教学过程:
1、 欣赏分析课本内的亭子,引发学生描述宁波的亭子和见过的亭子,概括出亭子的共同特征。
2、 讲讲历史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公益性亭子,有纪念意义的亭子(西安临潼“捉蒋亭”)。 “风波亭”上岳飞被奸臣所害------
3、 让学生讨论要画什么样的亭子,干什么用,进行概括,让学生都心中有底。
4、 亭子画法示范,构图的主次关系提示。
5、 亭子周围环境衬托指导,启发。
6、 学生创作开始,巡视指导。
7、 学生完成作品。
8、 优秀作品评析。*重点复习三原色、三间色
第四课 色彩的明度对比
学习目标:
1、 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理解色彩的要素,
2、 掌握色彩明度的处理(调节)方法并能运用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用色造型能力考、技巧。
3、 掌握色彩明度对比知识、激发学生用色彩去创造美、表现美、培养审美情*。
重点:传授色彩明度对比知识,使学生掌握色彩明度的处理方法提高运用色彩的技能。
难点;理解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11-30
美术教案[精选]09-03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9-27
(经典)美术教案11-01
美术教案(精选)01-30
美术教案(经典)09-13
美术教案【经典】08-14
大班美术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