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30 02:59: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跑步的正确姿势,训练跑的速度。

  2、充分挖掘各种现有的或潜在的教育资源,配合幼儿,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整合作用。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能与同伴协商共同完成目标与任务。

  4、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的.品质。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幼儿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幼儿:我喜欢踢足球。

  幼儿:我喜欢跑步。

  幼儿:我喜欢打羽毛球、踢足球。

  幼儿:我喜欢打乒乓球,在家和爸爸一起打。

  幼儿:我也喜欢踢足球,我还爱玩滑板车。

  幼儿:我喜欢到南太武打保龄球。

  幼儿:我喜欢打小的保龄球。

  幼儿:我喜欢跑步、打门球。

  ……

  2、跑步活动师:小朋友很多都喜欢跑步,那接下来咱们来玩几个跑步游戏,好不好?

  游戏一:让幼儿做热身,在操场上铺垫子,让幼儿在垫子上一个接一个得走。

  游戏二:师:接下来老师把垫子分开点,让幼儿从垫子上一个接一个慢跑。

  游戏三:师:让幼儿在垫子之间的空隙中小跑,让幼儿不能踩着垫子接力跑。

  游戏四:让幼儿找到自己的朋友,俩人牵手跑,要让幼儿知道朋友间的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游戏五:把垫子立起来,做成房子形状,让幼儿俩人携手跑。

  活动在幼儿集体(拍拍操)中结束总结:孩子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快乐、迅速地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跑步游戏,不过在游戏中发现有个别幼儿在跑步时,不能照顾身边的小朋友,所以在活动中除了训练幼儿动作协调力和协调性,还要让幼儿训练幼儿智勇敢、遵守纪律的品质及和初步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心中有明确的目标,采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化、科学化、整体化的方式,激发了孩子跑的兴趣。将枯燥乏味的跑步改变成趣味性的游戏;运用自由尝试法将直接传授知识转变为以凸显幼儿的动作体验、主动探索与发现、讨论交流为主的练习方式。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孩子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一次次的身体运动中理解掌握动作要领,增强身体素质,真正地做到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幼儿一直以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心情主动参与活动。在教学中,我紧抓“主动、探究,合作”的六字方针,把活动还给孩子,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实实在在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位置上。根据孩子的学习需求,把奉活动处理成三个部分来达成活动目标:,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了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阿姨、奶奶们得节日。

  2.了解自己妈妈工作的辛苦,培养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了解妈妈工作的情况,并准备一张妈妈的照片。

  2.提供幼儿做礼物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介绍"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来历。

  帮助幼儿了解"三八"妇女节,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1)"三八"节是谁的节日?

  (2)在"三八"节来临之际,你想为像妈妈一样的.人做些什么?

  2.介绍自己的妈妈。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器,将自己母亲的照片展示给幼儿,并介绍自己的母亲。(妈妈的名字、妈妈的工作、妈妈对自己成长的关心等。)幼儿以组为单位,相互介绍自己的妈妈。然后,请不分幼儿向全班小朋友介绍。

  3.给妈妈、奶奶、教师做礼物。

  教师在活动区准备好各种材料,幼儿自由选择,做一件简单的节日礼物,并学说一句像妈妈祝贺节日的话。如:"妈妈,祝您节日-------。"

  4.布置"妈妈,我爱你"展览。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照片和礼物布置成展览,放学时请妈妈一同参观。

  活动建议:

  1.活动可以半日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时可视幼儿的接受情况,让学唱一首爱妈妈的歌或学跳一个舞蹈,以增加内容。

  2.要求幼儿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复习6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5只;礼物图5份;6以内数字卡;大口袋6只;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点子的篮子每人一只;糖、西瓜、苹果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蘑菇、桃子、骨头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感知

  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妈妈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6支蜡烛,过6岁生日。小动物们给小猪过生日了,送了许多礼物给小猪。

  1) “喵喵”是谁来了?小猫。小猫送给小猪的是什么礼物?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猫送小猪礼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祝你生日快乐小猪说“:谢谢”。

  2) “汪汪汪”是小狗来了,小狗送了什么礼物呢?数量是多少?找相应数字。请幼儿扮演小狗,给小猪送生日礼物。

  3、小猴、小羊、小兔也来了,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

  二、操作探索

  1、小动物给小猪送了许多礼物,我们也给小猪送礼物。我们把礼物放在小篮子里,篮子上有数字和点子,请小朋友根据数字和点子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点子,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三、游戏巩固

  1、小猪他在想什么呢?让我来问问他,他想请小朋友帮助他招待小动物。他为小动物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动物胸前有个大口袋,口袋上有个数字宝宝,怎么给小动物送食物呢?每次只能拿一份食物,看看是什么,该送给谁吃。如果这个小动物口袋上的数字和食物数量一样,就放进大口袋中。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检查幼儿操作情况。

  四、活动延伸

  1、小猪谢谢小朋友帮他招待了小动物,他也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张印有漂亮印章的小卡片,你们看看自己的卡片上有几个印章。

  2、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

中班教案 篇4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学习朗诵儿歌,能较好地表现诗句的.重音与停顿。

  2、 知道对人谦让是很好的。

  活动准备:

  木偶哥哥和弟弟。准备一个大梨一个小梨。

  活动与指导:

  1、 出示木偶哥哥、弟弟、出示大梨和小梨。

  让幼儿进行设想:这是哥哥这是弟弟,一天妈妈买回两个梨,一个大一个小,哥哥和弟弟会怎么分这两个梨呢?让幼儿进行设想,表现各自的态度。

  2、 引起学儿歌的兴趣:哥哥弟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听听儿歌“两个梨”。

  教师操纵木偶朗诵儿歌,教师大声朗诵幼儿小声跟着,反复学习。

  3、 幼儿可以自由结合,你朗诵给我听我朗诵给你听。

  附儿歌:

  两个梨

  妈妈下班来,带回两个梨,

  大的给哥哥,小的给弟弟,

  哥哥说:“弟弟比我小,大梨给弟弟。”

  弟弟说:“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梨。”

  妈妈点点头,脸上笑眯眯。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的内容与旋律所带来的愉快情绪,并将这一情绪贯穿与整个活动当中。

  2、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做抬花轿的动作,感受艺术形象的夸张特征。

  3、表演时尽量与同伴保持一致的步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熟练掌握歌词

  2、 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图片、歌曲录音、录音机

  3、 幼儿表演用扇子、纸棍

  活动过程:

  1、 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带来的愉快情绪。

  ①边看图片边复习歌词:还记得这个有趣的儿歌《抬花轿》吗?我们看着图片说给客人老师听听吧!

  ②听着歌曲旋律念歌词:我们配上音乐说起来肯定更加好听,试试看!

  ③在老师的带领下常识唱歌曲:我们能把它唱出来吗?肯定行!(第一遍)我们把儿歌变成好听的歌曲了,真棒!再来试试!(第二遍)

  2、尝试表演抬花轿的动作

  ①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吧!那花轿怎么抬?引导孩子表现花轿上上下下摇晃的情景:双手叉腰、膝盖随音乐节奏曲伸。

  ②我们变成一个长花轿来玩,后面的孩子搭前面一个孩子的肩膀。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表现膝盖曲伸的`动作。能不能走起来?我们来试试!边念歌词边尝试按节奏向前屈膝走。

  ③表演歌曲内容:

  a、示范表演:歌曲里面是谁在抬轿子?(两只小狗)请上两个孩子。是谁坐在轿子里?(一只老虎)请上一个孩子扮演老虎。我们这里有指棍,可以做轿子。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在歌曲伴奏下表演一遍。

  B、请幼儿重点模仿小狗动作的变换以及老虎摇扇、下滚等动作。

  3、游戏:《抬花轿》

  ①请幼儿结伴游戏,先请扮演老虎的孩子,站到“轿子”中间。再请抬轿子的“小狗”:找个好朋友和你一起抬轿子吧,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一遍。根据幼儿表现做小结并再次表演。②两只小狗抬着太累,我们试试四只小狗抬轿子吧!先请一组幼儿尝试表现,重点指导四只小狗怎么拿棍子以及合拍地走。请幼儿五个为一组进行游戏两次。

  4、 结束:小花轿可以上下摇晃,还可以左右摇晃,像摇篮一样,坐在里面更加舒服呢!下次我们来试试好吗?请幼儿带上教具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抬花轿》音乐来自火风创作演唱的歌曲《大花轿》,歌词改变以后变成了一首幽默诙谐的幼儿歌曲,战士了可爱机灵的小狗形象和霸道但是最后被小狗摔倒的老虎形象。抬花轿也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将艺术想象的夸张特征性渗透到音乐游戏中,幼儿接受掌握地较好。

  活动一开始复习表演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抬花轿动作这一环节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幼儿搭成长花轿也是感受艺术形象夸张性的有效方法,也为抬花轿的游戏奠定了动作基础,游戏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幼儿在热闹、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并表现美,很好的达到了目标。

  不足的是,在结束时幼儿可直接离开活动室、教师不必再讲评。在第二次游戏中,歌词应该改成“四只小狗抬花轿”。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看图讲述故事。2、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教案设计:中班幼儿年龄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有的幼儿常常因为争夺一个玩具或是被别人不小心碰一下,就理不饶人,甚至动手打人。因此,经常有幼儿来告状:“某某打我”,“某某抢我的玩具”……《小羊过桥》是一个以相互谦让为主题的故事,通过活动使幼儿意识到友爱和谦让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丽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明白相互谦让的道理。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幅,课件,小白羊和小黑羊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羊过桥》,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幼儿观看课件前半部分大羊过桥。

  1)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师:大白羊和大黑羊要过什么样的桥啊?(独木桥)

  2)师:什么叫“独木桥”?教师出示平衡木,介绍独木桥。一条河的中间只有一根木头,只能过一个人的桥叫独木桥.师:它们过桥了吗?为什么?没有,它们谁也不让谁.师:它们各不相让,结果怎样?都掉到了河里去了.教师小结:两只大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三、幼儿观看课件后半部分小羊过桥。

  1)教师过渡:过个桥就这么难吗?今天又有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过桥了,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出出主意,如果你是小白羊或小黑羊你会怎样过桥?请幼儿互相商量后回答问题。

  2)师:小白羊和小黑羊究竟是怎样过桥的呢?幼儿观看课件后半部分小羊过桥。提问:小白羊和小黑羊有没有成功过桥?它们是怎样过桥的?

  教师小结:只要我们互相让着对方,让对方先过桥,自己再过桥就可以成功过这个独木桥了。

  四、完整播放课件。

  师:现在请大家把故事从头到尾看一遍,看的过程中,我们来学着说一说故事里黑羊和白羊的对话,学会了的小朋友老师等会儿请他来表演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说角色对话,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五、表演故事后半部分。

  老师这儿有小白羊和小黑羊的胸饰,请你选自己喜欢的戴上,表演小羊过独木桥。幼儿自选胸饰。

  师:请做小白羊的小朋友站到独木桥的这边来,做小黑羊的有小朋友站到独木桥的那边去。其它小朋友一起来帮忙讲故事。幼儿表演故事。

  六、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师:小朋友,两只大羊的表现好不好?你们想对大羊说什么?两只小羊呢?它们的表现好不好,你想对小羊说什么?生活中,当我们小朋友之间有矛盾时,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争吵、打闹,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大家一起玩,这样才能多交朋友。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学习制作与投射纸飞机。

  2、 比较与学习纸飞机的不同折法。

  活动准备:

  “玩具卡”《纸飞机》

  彩色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清幽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彩色纸折纸飞机

  二、 请幼儿试射自己折的飞机,然后说一说

  ——你的纸飞机飞得远吗?

  ——为什么你的飞机可以飞得远呢?你的折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是老师折的纸飞机,你们看看它飞得远吗?

  ——为什么老师的纸飞机飞得远呢?请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

  三、 鼓励幼儿尝试做不同的纸飞机,如将翅膀卷起来或飞机翅膀上剪几个洞,看看哪一种飞机飞得远、飞得快。

  四、 将飞得最快的'飞机类型贴在展示区,请幼儿继续发明不同类型的飞机。

  五、 带领幼儿用幼儿用书中的玩具卡制作纸飞机。

中班教案 篇8

  一、目标:

  1、了解进行曲的性质,,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

  二、准备:

  小猫、小狗、小气车和小娃娃的玩具及头饰。 歌曲录音磁带。

  三、过程:

  1、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倾诉音乐:

  “听了音乐你想到什么?”

  2.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歌曲的名称教什么?”

  “玩具们在做什么游戏?”

  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你能用动作来学做小猫、小狗、小汽车和娃娃车吗?

  幼儿再次欣赏歌

  “玩具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

  “音乐告诉我们的就是玩具们的队伍向前走。”

  3.幼儿学的歌曲:

  教师出示头饰,请幼儿四人一组分别扮演四种玩具,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教师演唱,幼儿拍打节奏。幼儿轻声跟唱。

  幼儿自主表演(唱歌或做动作)

中班教案 篇9

  目标

  1、能理解恶作剧对他人情绪上的影响。

  2、知道朋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准备

  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2、绘画材料和工具。

  过程

  1、爱开玩笑的纳纳。

  老虎纳纳爱开玩笑。一天夜里,它趁豹子熟睡,在豹子身上涂满了黄颜色,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事?

  一天,他邀请猩猩来吃那些用橡胶做的香蕉,你们猜猩猩会怎么想?

  还有一回,他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了一个结,你们猜后来怎么办?

  你们觉得纳纳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2、不受欢迎的纳纳。

  纳纳开的玩笑虽不伤人,但动物们都觉得不安宁。有一天,大伙儿决定想一个办法让纳纳改正缺点。

  你们能猜出动物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说说纳纳遇到了什么事。

  大伙儿都不理睬纳纳,纳纳心里怎么想?

  后来纳纳是怎么做的?小动物原谅他了吗?

  3、我也曾开过玩笑。

  完整能听故事一遍。

  你喜欢纳纳吗?为什么?

  你有没有做过像纳纳那样的.事情?结果怎么样?

  你觉得怎样开玩笑才不会让朋友生气?

  引导幼儿画一张画送给好朋友,对自己以前的过错表示歉意。

  建议

  1、该活动为二课时。活动重点不在语言上,而在于引导幼儿知道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礼貌待人、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中班幼儿往往希望被同伴认可,与朋友友好相处。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避免恶意戏弄人、嘲笑人,从而使幼儿积累成功交往的经验。

  附:爱开玩笑的纳纳

  老虎纳纳爱开玩笑。他这个脾气总也改不掉,一天到晚恶作剧。譬如,有一天夜里,他在豹子身上涂满了黄颜色。第二天,豹子醒来吓坏了,以为身上的斑点脱落了!另一次,纳纳邀请猩猩来吃香蕉。猩猩来了,可是,当他发现那些香蕉全是橡胶做的,脸上真是尴尬啊!

  另外还有一回,纳纳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一个结。大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开鼻子!

  纳纳开的玩笑虽不伤人,但总让大家感到不舒服。只要他在附近,动物们就觉得不安宁。有一天,大伙儿商量说:“咱们谁都不要同纳纳说话,也许他会明白,我们实在讨厌他的那些恶作剧。”

  第二天,纳纳像往常一样,清早出了门。他向大家打招呼:“你好!”可是,大象不理他。纳纳问候河马:“你身体怎么样?”河马转过身去。纳纳心想:“他好像在生气。”他继续往前走,又朝猩猩喊了一声:“睡得好吗?”可是猩猩掉头走了,一句话也没说。

  纳纳感到很不自在,他自主自语:“大伙儿都不理睬我。我得想想这是为什么!”

  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因为我总开他们的玩笑,他们生我气了。我应该去向他们道歉!”

  纳纳来到大伙儿面前,对他们说:“我保证以后再不同你们胡闹了。请你们还是同我做朋友吧!”

  大象回答道:“有时候你可以开个玩笑,但是不能总那样!那么大家就会喜欢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4-02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经典)12-01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精选)09-04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的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