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8-06 06:42: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蝌蚪得到的鼓励和成功的喜悦。

  3、学说句子:你会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了。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认识蝌蚪的`经验。

  2、教师准备:头饰(青蛙、兔子、松鼠、大块头鱼)、蝌蚪图片、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图片、钢琴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蝌蚪图片: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请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蝌蚪图片)

  2、进一步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出示蝌蚪蜕变的过程。

  二、自由阅读

  1、师出示大图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p1)

  师:“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它们们在干什么呢?

  2、幼儿有序取书,自由阅读。(配乐)

  (1)、指导幼儿安静地看书,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阅读。(p1—p13)

  (2)、小蝌蚪还碰到了哪些小动物?

  (3)、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三、大图书阅读

  1、阅读大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小蝌蚪会跳到荷叶上面吗?

  (2)、小蝌蚪不会跳很难过,兔子和小松鼠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

  (3)、引导幼儿学说:你会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了。

  (4)、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一只会跳的青蛙,它的心情怎么样?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呢?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玩具图片小老鼠、猫、灯台,手偶:小猫、小老鼠。

  2、歌曲磁带:《小老鼠上灯台》、一段欢快的音乐。语言磁带:《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活动难点:会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

  1、听音乐,师生共同自由表演。

  2、教师提问幼儿:刚才你表演了什么动物?你喜欢谁?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教师请幼儿看手偶表演,学念儿歌。

  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演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2、教师利用手偶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3、教师表演,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

  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

  教师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时,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

  教师念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学小猫走。

  2、启发幼儿想想“叽哩咕噜滚下来”应该做什么动作?

  教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

  3、幼儿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表演儿歌,感受表演的乐趣。

  1、幼儿扮老鼠,教师扮猫一起表演。

  2、幼儿扮老鼠或“猫”一起表演。

  活动延伸:

  幼儿听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教师讲述:这首儿歌小朋友说的真不错,歌曲《小老鼠上灯台》你们没听过吧!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吧!(田疆丽)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让幼儿喜欢上简笔画。

  能大胆的点评出来好与坏。

  活动准备

  荷花的图片。

  画画本、铅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图片

  1、看这是什么啊?美丽的荷花你们喜欢吗?

  2、荷花都有什么颜色啊?那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啊?

  3、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绘画荷花吗?

  4、看这么美丽的荷花,荷花的颜色还有这么多,你们想不想用画画的方式来把荷花的美丽记录下来啊?

  二、学画荷花

  1、那老师来教你们画荷花好不好啊?那我们是不先要拿出画画本和铅笔做准备啊!

  2、大家都准备好了吗?老师先教大家画荷花的花瓣,荷花的好不好看主要也是花瓣。

  3、用花瓣画出花朵的形状,再来画荷花的茎部,细长的茎上还有小刺,现在看看还差什么没有画了?

  4、茎的.下面画上一片椭圆的荷叶,荷叶上还有叶脉,一朵美丽的荷花画好了。

  三、小结

  1、我们用油画棒把荷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我们来评一评看谁涂地好?

  2、让幼儿能说出来什么地方涂地好?什么地方涂地不好?

  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要求: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趣。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大胆进行艺术想象。

  3、学习仿编诗歌句,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用书——“绿色的世界”

  2、绿色的眼镜,幼儿每人一副。

  3、红、黄、兰色的玻璃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无色彩的图书——“绿色的.世界”

  1、图书上有什么?

  2、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

  (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4、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5、请你们也戴上绿色的眼镜来试一试

  (二)欣赏诗歌——“绿色的世界”

  (老师配乐朗诵)

  提问:

  1、这首小诗说了什么?

  2、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

  3、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

  (三)学念诗歌——“绿色的世界”

  让幼儿带着绿色的眼镜读念诗歌。激发兴趣。

  (四)仿编诗歌句

  提问:

  1、如果你戴上红颜色的眼镜,又会看到一个什么颜色的世界呢?(让幼儿自由选用彩色玻璃纸,边看边仿编。激发幼儿创造的快乐)。

  活动延伸:带着彩色的玻璃纸,到户外去看。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愿意大胆学说其中的简单对话,并能区别小动物们的各种纽扣。

  2、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体验帮助他人找到纽扣失主之后的快乐。

  活动重点:

  大胆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并区别小动物们的各种纽扣。

  活动难点:

  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幼儿对纽扣有相关经验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实物纽扣,纽扣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捡到一颗纽扣

  1、出示"一粒纽扣",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是你们掉的纽扣吗?

  2、欣赏故事第一部分:早晨,天气真好,小老鼠想出去散步,它走呀走,突然,咕噜噜,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

  提问:那这会是谁的纽扣呢?没有了纽扣会怎么样呢?

  小结:没有纽扣衣服就穿不好,不完整了,掉了纽扣的人一定很着急的,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找找它的主人吧。

  二、寻找纽扣的主人

  (一)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二部分,学说情节对话:

  (1)小狗。

  欣赏对话: 小狗、小狗,你好。我捡到了一颗圆圆的、白白的上面有四个洞洞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提问:这是小狗掉的纽扣?为什么?

  (2)小兔。集体尝试:你们觉得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兔吧。

  (3)小猫。个别尝试:谁愿意和小老鼠一起来大声地问问小猫?

  (4)大象。自主尝试:你们快帮小老鼠问问它们吧。

  2、欣赏故事第三部分,感受助人为乐的情感:

  又一阵风吹来,天气变得冷冷的,小老鼠还是没找到纽扣的`主人,它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刚进家门,小老鼠就惊讶的叫了起来…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现鼠妈妈衣服上掉了一颗纽扣。

  提问:小老鼠会跟妈妈说什么呢?鼠妈妈为什么要亲小老鼠?

  (2)小结:原来这颗纽扣是鼠妈妈的,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真开心。原来帮助别人同样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啊!

  三、延伸,操作找纽扣:按纽扣的颜色,形状,洞洞的个数,大小

  师:我们帮小老鼠的妈妈找到了纽扣,可是故事中的小动物掉了的纽扣还没找到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找找吧:

  先观察每一个小动物衣服上纽扣的颜色,形状,洞洞的个数,大小,再找出与每一个小动物衣服上一样的纽扣。

  结尾:刚才老师捡到的这颗纽扣我们还没有找到它的主人,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吗?再一次小结:没有纽扣衣服就穿不好,不完整了,掉了纽扣的人一定很着急的。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吃吃、玩玩中,认识了解干豆类的营养价值。

  2、初步产生对豆制食品的喜欢。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干豆。

  2、豆制食品(豆腐、香干、豆浆等)。

  3、贴有红、黄、绿、白、黑颜色标记的盒子。

  4、小盆、小碗、小勺。

  【活动重点】认识了解干豆类的营养价值。

  【活动过程】

  1、听听猜猜:出示装有混杂各种各样干豆的盒子,摇出声响,让幼儿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打开盒子让幼儿找找自己所认识的豆宝宝。

  2、拣拣分分: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豆宝宝。在不同的桌上分别放置红、黄、绿、白、黑五座小房子,并每人分发一小盘五颜六色的`豆宝宝,让幼儿拣出不同的豆宝宝,把它们送回相应颜色的家。告诉幼儿,豆宝宝回家后会做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

  3、吃吃尝尝:分别出示不同的豆制食品,让幼儿看看、猜猜这些食品是哪种豆宝宝做的?

  4、幼儿吃吃、尝尝、说说喜欢吃的豆制食品。

  5、让幼儿了解豆制食品味道好、营养好、吃了身体更好。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友爱,快乐,温馨的感情色彩,享受配乐故事带来的美好的意境。

  2、理解梨子与小提琴两者在外型上的相似之处。

  3、以“假如我有一把小提琴”为话题,学习围绕话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小提琴实物或图片,实物梨

  2、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实物梨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二、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1、有一只小松鼠见到了一个梨,你觉得她会用来做什么?(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2、你觉得松鼠捡到梨子后,为什么要作成小提琴?

  3、谁会听到小提琴声呢?(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4、狐狸在干什么?她听到琴声后会怎么做呢?(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5、森林里有了美妙的音乐后,小动物之间变的怎么样了?

  6、小提琴上掉下了什么东西?真的'是音符吗?她会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7、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小动物作成了小提琴?

  8、自由结伴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欣赏课件

  问:你喜欢这样的小提琴吗?为什么?

  四、讨论:

  假如我也有一把小提琴,你会用它干什么?

  活动结束:

  听一听小提琴美妙声音,一起随音乐表演。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2、喜欢听该故事,体验听故事的乐趣

  3、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了解每种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黄牛、燕子等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导入过程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吸引幼儿兴趣)

  师:今天请来一个朋友,看看是谁?谁认识它?说说它长的什么样子?猜猜它有什么本领?它最爱吃什么?

  主要步骤

  听故事

  (继续播放课件,穿插提问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壁虎的故事,仔细听。

  互动:

  (1)小壁虎碰见了谁?小壁虎想干什么?它借没借?怎么说的?(及时的复述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

  (2)故事听完了,记不记得,小壁虎一共碰见了几个朋友?都是谁?先碰见了谁,然后又碰见了谁?它的尾巴为什么不能借?(这样的问题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稍有难度,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加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幼儿阅读能力,提高注意力,助幼儿处于主动状态。)

  操作部分

  师:请小朋友帮助下面的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尾巴的作用。(该环节找尾巴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非常容易,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说明尾巴作用这一环节。)

  猜一猜

  师:小壁虎尾巴被蛇咬了,遇到危险,它会挣断尾巴来保护自己,那么,其他的动物都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请你猜一猜?

  (该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产生兴趣,至于幼儿说的答案标准与否则处于次要地位,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回答持以积极鼓励的态度)

  说一说

  师:其实每种动物它们都有保护自己的独门秘方,有的用保护色保护自己,有的.弱小的动物则会装死,有的会放出臭气,那孩子们,当你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呢?

  (由小动物的自我防护,引申到孩子们自己身上,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本领,多长知识,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活动结束

  教师:遇到危险,你能想小壁虎一样勇敢的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自己吗,不同的危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孩子们,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回家以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商量遇到危险到底该怎么办好呢?

  活动延伸:

  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变得少一些危险呢?动动脑筋,把你的方法画出来告诉其他人吧,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安全!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教案(经典)09-12

[经典]小班教案07-31

(经典)小班教案09-09

小班教案[经典]12-17

【经典】小班教案12-07

(经典)小班教案02-18

小班教案07-20

小班的教案07-12

小班的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