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0-12-19 15:00:1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1

  中班语言教案《荷叶姐姐的伞》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并用较完整的语言续编故事,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夏日优美的意境与荷叶姐姐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设计思路】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在同伴落泪时主动递上一张纸巾、能在运动前帮助同伴塞好毛巾,可见在日常活动中同伴间互相帮助的意识和行为已经渐渐产生,结合夏天主题活动《荷叶姐姐的伞》让幼儿通过故事看到了荷叶姐姐那颗晶莹剔透、乐于助人的心,也更能感受到乐于助人之后的满足,能让他们更加懂得关爱的真谛。

  这是一篇非常有意境的散文,文中以荷叶姐姐为形象,下雨为契机,描绘了一副夏日池塘、雨中荷叶的美丽景象,以可爱的动物形象,不同的动态“游、飞、走、跳”到荷叶姐姐伞下躲雨的情节贯穿,因此我预设了叁个环节:第一环节以夏日池塘、雨中荷叶为背景图,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初步感受夏日的优美意境;第二环节分段理解散文,进一步感受夏日优美的意境及荷叶姐姐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第叁环节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并续编故事,发展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夏日优美的意境与荷叶姐姐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愿意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并用较完整的语言续编故事。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初步感受夏日的优美意境

  1、(出示池塘里的荷叶)“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有什么?”

  2、“你们喜欢荷叶吗?为什么?它长得怎样?像什么?”

  小结:美丽的夏日,荷叶姐姐打着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塘边。

  二、欣赏散文——段理解散文

  1、有一天下雨了,池塘里,有许多动物找不到躲雨的地方。真着急啊,怎么办呢?(让幼儿自由述说)

  2、欣赏散文

  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躲在了哪里?

  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说说喜欢荷叶姐姐的理由。

  3、再次欣赏散文

  三、续编故事——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并续编故事

  1、你们觉得还有谁可能也会躲进来呢?

  2、根据幼儿所说的编入故事中。

  3、叙述时教师帮助幼儿把语言说得完整。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谁和花儿好?”图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树、鸟、录音机、电话、太阳、牛奶等)。

  活动过程:

  游戏一:谁和花儿好?

  玩法:幼儿为花儿找十个不同的朋友。找对了,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就会变,最后成为一朵美丽的花。

  规则:

  1、幼儿给花儿找好朋友,每讲出一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花瓣的颜色就会变,如果幼儿能讲出十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它就会变为一朵美丽的花,你们就赢了。

  2、幼儿为花儿找到的朋友不能重复,而且要讲出这些东西和花儿要好的理由。

  重点:引领幼儿大胆想象,寻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儿做朋友。

  游戏二:谁和谁好?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哪一组能在卡片中寻找到多种关联,得卡片数多的队为赢。

  规则:

  1、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两张能做好朋友的图片,用优美好听的话说出它们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对者将图片放在排头幼儿的旁边。

  3、找到的两个好朋友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4、游戏轮番进行,最后图片得数多的一队获胜。

  重点:

  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各种关联。

  附儿歌: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 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 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 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学校。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农场里的叫声

中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愿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丰富词汇: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

  活动准备:故事ppt、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它是谁”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导入: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一群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猜猜它们是谁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小鸡的?(请幼儿观察,然后说一说)

  2、小兔、螳螂、螃蟹(同上)

  (二)欣赏理解故事。

  1、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到草地上来干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就知道了。(播放故事录音第一段)

  :哦,原来它们是来比一比,谁的脚多,谁的脚少,谁的脚用处大。

  2、提问:那怎么样来比谁的脚多,谁的脚少呢?:可以看一看,数一数。

  3、那我们一一看、数一数吧。小鸡有几只脚?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学一学?(丰富词汇:又轻又巧)

  教师:小鸡有两只脚,两只脚走路又轻又巧。(一起学学小鸡,说一说)

  4、小兔、小螳螂、螃蟹他们有几只脚,他们分别是怎么走路的?分别请幼儿学一学。(丰富词汇: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行霸道)

  5、小动物们正说着,这时候谁来了?小蜈蚣有几只脚呢?我们听听小蜈蚣自己怎么说的?

  提问:小蜈蚣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呢?猜猜看,怎么办?(小动物们可能会它)

  提问:小动物们能帮它数清楚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小鸡数清楚了吗?小鸡怎么说的?小兔数清楚了吗?小兔怎么说的?螳螂数清楚了吗?螳螂怎么说的?螃蟹数清楚了吗?螃蟹怎么说的?

  哎呀,小动物们都没能数清楚,怎么办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吗?

  老师,我把这条蜈蚣放到放大镜下面来,我们一起帮它数一数吧!

  6、:原来,蜈蚣一共有42只脚,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表达,就是21对脚,两只脚称为一对。

  7、完整欣赏故事。这个故事真有趣!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来听一听这个故事,一边听,请小朋友一起跟着讲一讲。

  (三)故事表演。

  1、《数脚》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呢?你们想不想玩?

  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藏了好多小动物胸饰,我们请小朋友拿出来看一看,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这个小动物有几只脚,它是怎么走路的?

  2、一会一起来说故事,轮到哪个小动物,那个小动物就站起来说一说,表演一下。

  3、你们还想扮演其他小动物吗?我们回到教室再一起玩一玩吧!

中班语言教案4

  一、 目标

  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

  二、 准备:幼儿用书,投影仪。

  三、 过程:

  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又是什么颜色的?

  2、学习诗歌

  (1) 师:老师把小朋友讲的这些水果,编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歌,在这美丽的画报里呢!

  (2)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感知诗歌的内容。

  (3)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诗歌。

  3、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1) 师:在秋天的画报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 教师帮幼儿理解,并学说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3) 教师:是谁钻进了果园,为什么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呢?

  (4)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1)师:秋天的树林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启发幼儿替换诗歌中的水果的名称。

中班语言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鸭、鹅的外形,了解它们的习性。

  2、知道鸭、鹅有什么用处。

  3、能够从外形上区分出鸭和鹅。

  教学时间:

  教时第一教时活动准备:

  鸭、鹅的图片多幅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大白袍,爱在河里游,"戆戆"高声叫。猜一种家里养的小动物。

  2、出示鹅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3、问:

  (1)鹅的头上有什么?

  (2)(手指鹅的颈)这是鹅的什么?它长得怎样?

  (3)鹅的身体怎样?身体两边还有什么?

  (4)鹅的脚长的怎样?脚趾间为什么会有蹼?

  (5)鹅有些什么颜色呢?

  (6)鹅是怎样叫的?怎样走路的呢?

  4、出示鸭的图片,请幼儿与鹅进行比较认识。

  5、相同:

  (1)都有两只眼睛、扁扁的嘴巴、长长的颈,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脚上都有蹼。

  (2)它们都会生蛋,它们的宝宝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3)它们的肉都能吃,毛还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绒被、羽绒衣呢!

  6、不同:

  (1)头上不同,鹅头上有肉瘤。

  (2)鹅的身体一般比鸭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样,鸭还有黑色的呢!

  (4)鹅爱吃青草、青菜,鸭喜欢吃小鱼、小虾。

  (5)鹅蛋比鸭蛋大。

  7、今天我们认识了鸭、鹅,它们都是我们家里养的,我们把它叫做"家禽"。现在我们来学着它们走路的样子到外面游戏去吧!

  第二教时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9页。

  请幼儿观察书上面的图片,并说说图片上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读图片上的物品。

  2、请幼儿说说鹅还有哪些用途?

  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鹅》。

  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户外做游戏"小鹅上山坡"

中班语言教案6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诗歌里讲了哪些家?(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

  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

  (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诗歌里说: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家”,

  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例:

  蓝蓝的天空是小乌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 、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

  幼儿编出;蓝蓝的天空是太阳(飞机、月亮、星星、宇宙飞船、外星人、直升飞机……)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狐狸(孔雀、大象、大灰狼、长颈鹿、啄木鸟……)的家。

中班语言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在迷路时的情况下如何安全的自救。

  2、学习用语言来描述迷路时焦急、害怕的心理感受。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1、 最喜欢爸爸妈妈带自己到什么地方去玩?

  2、 为什么喜欢公园?

  引导幼儿描述公园中热闹的场景和游乐园。

  二、欣赏故事“迷路的丫丫”。

  故事后提问:

  1、丫丫怎么哭了?猜猜看她为什么哭了?

  2、后来丫丫怎么样了?他会清谁帮忙呢?

  3、阿姨听了怎么说?她是怎么帮助丫丫的?

  4、丫丫是怎么做的?她找到爸爸妈妈了吗?

  三、想一想、说一说:如果你在公园里迷路了,你会怎么办呢?

  有儿子又讲述,教师随时注意肯定好的方法。以及请幼儿共同讲讲为什么这个方法好。

  1、 站在原地不动,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找你。

  2、 求助于广播找人、或帮你打通爸爸妈妈的电话。

  3、 求助于游客、请他们帮你想办法,但应选择带孩子的爸爸妈妈或老人,避免被拐骗。

  活动反思:

  有了“找路”的经验,再让孩子来表演、体验就轻易多了,也有了表演的激情。更让我感受到了表演是需要建立在孩子的已有经验上的,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边理解故事边表演,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问路的方法及问路时需要注重的礼貌等。最后的讨论也是一种延伸,孩子们可以继续多途径地寻找答案。

中班语言教案8

  活动目标

  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二、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三、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想像。

  2、巩固认字识字。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出示字卡“顶”、“蘑菇”)

  3、 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 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 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 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 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

  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中班语言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和大书阅读相结合理解故事内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二、教学准备:

  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蚂蚁,了解有关蚂蚁体态特征、生活习性,学习小蚂蚁的律动,蚂蚁头饰,大书,小书,字卡:拉、推、搬、抬、撑、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蚂蚁头饰,问:“小朋友看今天谁来和我们玩游戏呀?小蚂蚁要搭建一个大舞台,我们和小蚂蚁一起搬木材好吗?”做小蚂蚁律动进教室。

  2)、与幼儿分享交流:你们见过小蚂蚁吗?在哪见的?它们在做什么?喜欢吃什么?

  2、幼儿自主阅读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群勤劳快乐的小蚂蚁,它们做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看看它们在做什么?”用音乐指挥幼儿自主阅读小书。

  3、大书阅读

  1)、师:你看到小蚂蚁在做什么?你能找到那一页吗?小朋友们是不是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蚂蚁的动作吗?(出示字卡)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边配合小蚂蚁律动的语词)。

  2)师:除了刚才小朋友说的,你们还发现了小蚂蚁在做什么呢? 你能找到那一页吗?小朋友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蚂蚁的动作吗?(出示字卡)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边配合小蚂蚁律动的语词)。

  3)师:老师还发现了。。。。。。(补充幼儿没有发现的页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蚂蚁的动作吗?(出示字卡)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边配合小蚂蚁律动的语词)。

  4)、师:今天小朋友都很棒,能发现了小蚂蚁搬东西的很多动作,现在我们一起完整地来看看这本大书。教室逐页展示图画,边阅读相关的文字。

  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了很多小蚂蚁搬运东西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帮小蚂蚁搬木材吧。

  评析一:

  1、幼儿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和“说”,“听”则是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有了倾听之后才能恰当地说,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幼儿的语言则是“独白语”。

  2、导入活动要明确目的,就这节课而言,之前的谈话活动是为自由阅读服务的,所抛的问题不可过多,要有针对性,有连续性。

  3、第一课时首先阅读小书,形式上有所创新,但随意性太强,没有带着问题阅读。

  4、老师应该注意阅读中对幼儿的评价,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幼儿。

  5、大书阅读中要简化问题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地提问。

  6、小书阅读后,老师要进行完整的讲述,才能要求幼儿自由讲述故事,因为幼儿要自由讲述,必要有老师之前的完整讲述作为基础。

  评析二:

  1、教师自身的语言美需要加强,语音语调上需要把握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

  2、阅读小书环节随意性太强,无目的性。

  3、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要求:能清晰地表达,能独立讲述故事和描述事件;这些需要在活动中加强。

中班语言教案10

  活动目标

  要求一、二、三、四、五会读写。

  学会读《五指歌》,并牢记下来。

  活动过程

  1、孩子我们今天来学新儿歌好不好?

  2、儿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听老师给你们读一遍。(出示板书)

  活动目标

  要求“一、二、三、四、五”会读写。

  学会读《五指歌》,并牢记下来。

  活动过程

  1、孩子我们今天来学新儿歌好不好?

  2、儿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听老师给你们读一遍。(出示板书)

  4、看板书现在老师读一句,孩子们也要跟着读一句。

  5、反复的读几遍,读的时候可以加点动作。(幼儿更容易牢记)

  6、现在都认识这几个字念一、二、三、四、五了。

  7、我们现在来学着写这几个字,孩子们伸出手指比划的写。

  8、先看老师把这几个字写在田字格里,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子。

  9、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写。

  10、我们再读一遍《五指歌》后,拿出田字格本,一个字写两行。

  活动结束

  1、在孩子写字时,教师要每个幼儿把手指导。

  2、写完后,做个手指小游戏,来放松放松。

  活动准备

  教师设计好的板书。

  田字格在黑板上画好。

中班语言教案11

  磁铁是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的物品,幼儿也很熟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在一起,有时却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而“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磁性原理对中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本次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却又高于幼儿的生活。正所谓跳一跳,摘得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幼儿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而幼儿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探究活动中个别幼儿有漫无目的的瞎玩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注意在幼儿需要时给于适当的提示,增强实验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次活动充分尊重了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磁铁的特性,获取有关磁性原理的科学经验,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探究的主体地位。

【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1.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阿比比一比》

2.《玩纸棒》中班教案

3.《小猴摘果》中班教案

4.《甜蜜手语》中班社会教案

5.《认识特种车》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6.煤气泄漏中班安全教案

7.《各种各样的灯》中班教案

8.《小熊妈妈的一天》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

9.《制造漩涡》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