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语言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运动与休息的合理节奏。能为自己设想、安排健康的休息日。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自由讨论
星期天,如果爸爸、妈妈完全让你自己做主,想干什么都可以,你会干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后讲述)
让幼儿设想、安排完全由自己支配的一天。鼓励他们随心所欲、坦率地讲。如幼儿讲述有困难,可以引导:你想多睡一会儿吗?睡到什么时候?你想看动画片吗?看多长时间?你想到外面玩吗?玩些什么?玩到什么时候?
(二)看看、讲讲、故事渗入
丁丁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呢?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我爱健康》
提问:丁丁什么时候起床?起来做些什么?
丁丁在公园里玩些什么?妈妈说在公园里玩有什么好处?
玩了一会儿,妈妈为什么要让丁丁休息、喝水、吃点心?
玩了各种游戏,妈妈为什么要让丁丁回家?
丁丁打算回家干些什么?
(三)安排我的休息日
看了丁丁的一天,你再来安排自己的休息天,你会怎么安排呢?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休息日安排方式,并用绘画形式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与同伴交流。(提醒可用数字来表现图画的顺序)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能大胆、清晰的描述事物成长的过程。
⒉对周围事物感兴趣,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理解神奇的含义
⒈出示背景图“小火车”,说说什么是神奇
师:呜,一列小火车开来了,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什么是神奇?
⒉过渡语:小火车带着乘客开一圈,这个乘客就会发生变化。哪些乘客上了小火车,他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逐步出示画面,分段理解故事
⒈出示小桃核,猜测小桃核的变化过程
⑴师:看,一个小桃核蹦蹦跳跳地想乘神奇的小火车,小桃核是谁呀?小桃核上了火车,当上了小火车的乘客。小火车带着小桃核,绕着草地开了一猜猜看,小桃核下车时会变成什么?为什么?我们来看一看,小核桃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圈,然后慢慢地停了下来。
⑵出示桃子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桃核变成桃子的过程
师:小核桃变成了什么?什么样的桃子?
⑶请个别幼儿把小核桃的变化过程说一说。
师:奇怪,从火车上下来的不是小桃核,而是个粉红色的水灵灵的大桃子。你们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出示小图)
预设:幼儿能回答出,就出示图片。
幼儿不能回答出,就先出图片,然后再请幼儿说
⑷小结:这真是一辆神奇的小火车,只要坐上它,小火车带着乘客开一圈,乘客就会发生变化了,那接下去又会有谁来坐火车,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
⒉鸡蛋变小鸡、毛毛虫变蝴蝶
⑴出示鸡蛋、毛毛虫图片,引起幼儿猜测
师:谁来了?你觉得他们长的什么样?他们坐上神奇的小火车会有什么变化呢?谁愿意把你的猜想告诉大家。
⑵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测。
预设:你觉得它会变成一只什么样的鸡?
如果真的是蝴蝶的话,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
⑶师:我们来看看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师讲述鸡蛋和毛毛虫乘车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上车的时候是鸡蛋,下车的时候变成了小鸡呢?(出示一组由鸡蛋变成小鸡的变化过程的简图,帮助幼儿理解鸡蛋经过一段时间会生长变化成小鸡。)
提问:哇,毛毛虫上的车,下车竟然是一群漂亮的蝴蝶,你们知道原因吗?(出示毛毛虫变蝴蝶的`小图)
⒊小结:鸡蛋、小核桃、毛毛虫乘上神奇的小火车,他们很快成长变化了。那么如果他们不乘小火车,会变化吗?
师: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会随着时间不断地成长变化,这辆神奇的小火车能加快大家成长的速度,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提问:你喜欢这样的变化吗?为什么?
⒋小男孩变老爷爷
师: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越快越好呢,我们来看看这张图(出示老爷爷哭的图)谁在哭?猜猜是谁上的车呢?
师:我们来听一听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老爷爷哭了吧?小男孩乘上神奇的小火车,下来时变成了谁?小男孩喜欢这样的变化吗?
师:原来不是所有人喜欢快快长大的。那怎么办?
⒌这真是一辆神奇的小火车,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听神奇的小火车的故事吧。
⒍完整听故事。
三、迁移经验、仿编故事
⒈你想让什么也来乘上小火车快快地变化?小火车会把他变成什么呢?
⒉幼儿讲讲自己看到的变化过程。如果幼儿说不出,出示图片提示。
四、总结:我们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只是有的变化得快,很明显,有的变化很慢,不明显,那以后请你在生活中要多留意,仔细找找自己身边什么东西在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你把它们的变化记录下来。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友谊不在于礼物的大小,发自内心的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2、运用谈话、观察、想象、等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及主题。
3、尝试根据故事的画面提供的线索,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与材料的变化,想象故事的内容,并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3、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生日礼物吗?你有没有给别人送过生日礼物?
(2)师:送的是什么礼物?他高兴吗?
(3)幼儿自由地相互交流。教师鼓励幼儿说清楚并仔细地听同伴的话。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有一只青蛙他也想送给好朋友一件生日礼物,在送生日礼物时,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进行提问)
师:小朋友你知道是谁要过生日吗?青蛙想做什么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青蛙做成了吗?
(2)教师:现在我们来观察图片,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到底青蛙制作衣服时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三、出示教学挂图,共同看图,激发幼儿欣赏故事的愿望
(1)教师依次出示第一二张教学挂图)
(2)教师:青蛙想送件什么礼物给蛤蟆?它在想象着什么?从它的表情上看,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迫不及待)
(3)教师:青蛙看见蛤蟆时说了件什么事,让蛤蟆这么的开心。(青蛙想做件衣服给蛤蟆)
(4)师:蛤蟆听了,心情是怎样的,他在想什么?(开心的想着自己穿上青蛙送给自己衣服时的样子)
(教师依次出示第三,四张教学挂图)
(5)师:晚上青蛙准备干什么了(拿着剪刀开始做衣服了)青蛙做衣服时会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剪坏了,布少了)
(6)师:第一天青蛙遇到了蛤蟆,衣服没有做成它又想到要做件什么礼物?这时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教师依次出示第五,六张教学挂图)
(7)师:晚上青蛙又在干什么了?(开始做小背心了),不料又发生了点小意外。请你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剪坏了,布又少了)
(8)师:第二天青蛙碰到蛤蟆,他会怎么跟蛤蟆解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小背心没有做成它又想到要做件什么礼物?这时青蛙的心情变的怎样了?(不好意思)
(教师依次出示第七张教学挂图)
(9)师:晚上青蛙又开始干什么了,看看青蛙的样子,是不是又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又剪坏了,布越来越少了)
(10师:明天就是蛤蟆的.生日了到底青蛙送了件什么礼物了,(回顾故事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第八九张教学挂图)
(11)师:第三天去送礼物时青蛙最后送给蛤蟆的是件什么礼物?为什么青蛙会看起来很伤心?
(12)师:如果你是蛤蟆,收到青蛙送给你的礼物你会开心吗?想不想知道蛤蟆收到这个礼物的心情?
(13)师:蛤蟆收到礼物开心吗?本来青蛙是说要送给蛤蟆一件衣服的最后却只送了一条小手绢,可为什么蛤蟆还会这么的开心啊?
(14)总结提问: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青蛙的动作与制作衣服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图书内容)
三、围绕阅读重点进行讨论并归纳故事内涵
(播放故事磁带,幼儿完整地看图欣赏故事,加深对故事理解)
(1)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分析人物,归纳故事内涵,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
(2)师:蛤蟆收到的只是一块手绢,为什么还会这么高兴?
师幼共同归纳内涵点出主题:当你对朋友是发自内心时,再小的礼物也是最好的,礼物不在于轻重只在乎情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懂得朋友之间要真心相待。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7-16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9-18
(经典)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1-07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9-1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17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10-1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3
大班语言教案11-05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10-31
大班语言拼音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