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

时间:2022-09-18 09:57:35 教案 我要投稿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商鞅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商鞅的精神,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诚信”的含义,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词句,体会商鞅的品质。

  难点: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诚信是耀眼璀璨的阳光,它的光芒普照大地;诚信是广袤无垠的大地,它的胸怀承载山川;诚信是秀丽神奇的山川,它的壮丽净化心灵。曾子杀猪、孟信卖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无不打动着我们的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解析课题

  师: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主人公是“商鞅”,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板书:商鞅)

  生2:课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南门立木”。(板书:南门立木)

  生3:从课题中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商鞅在南门立木取信的事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你从课题中了解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直奔重点,体会品质

  (过渡)作者到底想通过“南门立木”这件典型事例来反映商鞅怎样的品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

  思考:商鞅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学法提示】

  1、画一画画出描写商鞅的语句及句中的关键词

  2、读一读读出所画的句子及词语

  3、想一想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批注在旁边简单批注你的感受或对人物的评价

  (二)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展示交流,汇报点拨

  (点拨)同学们学得真认真,汇报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温馨提示:从句子或词,我体会到商鞅是个__的人】

  1、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心想:要在秦国进行改革,首先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生: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商鞅推行新法困难重重,但是他毫不退却,迎难而上。(板书:毫不退却,迎难而上)

  师:你是从哪几个词体会到的?

  生:“冥思苦想”“终于”

  师:是啊,面对重重的困难,商鞅没有退缩,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取信于民的好办法,他的这种精神怎能不令我们敬佩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这份敬佩之情吗?(生齐读)

  2、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之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幻灯)

  生:我从“大声宣布”这个词,体会到商鞅是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

  师:假如你就是商鞅,你能大声地宣布一下吗?(生读)

  师:读得真好!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悟到了商鞅可真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现在老师邀请你们都来当商鞅,大声地宣布一下,好吗?(生齐读)

  师:商鞅到底说了什么?你能快速从文中找出来吗?(生读)

  (幻灯)告示一: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朝廷就赏给他十两黄金。

  告示二: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小结)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可真是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板书: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3、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生1:我从“郑重”一词,体会到商鞅变法的坚定决心。

  生2:我从“定斩不饶”体会到商鞅是个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人。(板书:赏罚分明,严格执法)

  (引读)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定斩不饶。

  4、小结:通过重点部分的研读,我们体会到了商鞅毫不退却,迎难而上;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好品质。

  三、突破难点,感悟写法

  1、作者采用哪些方法突出人物品质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难点。(板书:写作方法)

  2、同桌交流: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刻画商鞅这一人物形象的呢?老师为大家配备了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1)浏览:描写商鞅的句子。

  (2)想想:作者抓住了商鞅的哪些细节描写来写的?

  (小结)作者在描写商鞅时,抓住了商鞅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我们把这种描写方法叫做正面描写。

  四、围绕疑点,深入学习

  1、讨论:文中除了对商鞅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刻画之外,为什么还对围观人群进行细致描写,是否多余,能否删掉?

  2、小组学习

  【学习方法】

  (1)找一找:文中描写围观群众的句子。

  (2)读一读:画出的句子。

  (3)悟一悟: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用意何在?

  3、全班交流,品析语言,感悟写法

  (过渡)老师也把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摘录了出来,我们一起再来品一品,看看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用意何在?

  4、(出示句子)“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师: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生:人们这样的想法,表示对商鞅做法的怀疑。

  (出示句子)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师: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生:他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的,有反说的语气。左庶长说话算不算数,试试看吧。表明他对商鞅下的命令持怀疑态度。

  (出示句子)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着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师: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

  生: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

  (小结)同学们积极动脑,大胆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实际上是侧面描写,是为了反衬商鞅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美好品质。所以对围观群众的刻画并不多余,不能删掉。

  是呀,作者在刻画商鞅这一人物形象时,独具匠心,不仅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还加入了对其他人物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商鞅这一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 (过渡)课文学到这儿,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心潮澎湃,有许多话想说吧!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我会说

  生1:我想对商鞅说:“商鞅,在困难面前你能迎难而上,在诚信面前你能一诺千金,在执法面前你能赏罚分明,真让我佩服!”

  生2:我想对自己说:“人无信而不立!从今以后,我时时刻刻都要做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好孩子。”

  生3:我还想对同学说:“我们应该从小以诚实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支持改革,维护改革开放的成果。”

  ★★我会写

  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生1:“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诚信。商鞅用“立木取信”的方法树立了国家诚信的形象,这说明了“信用”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说话算话,言而有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在生活中,我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

  生2:生活中,答应同学的事及时完成,是诚信;不说谎话,是诚信;做生意不骗人,是诚信。做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小结)宋朝改革家王安石曾用一首小诗道尽了他对商鞅“诚信”品质的无限敬佩,让我们也怀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首小诗吧!(生读)

  (幻灯出示)商鞅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六、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及深情的朗读,老师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想不到短短的一节课,同学们就对“诚信”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白了“诚信乃为人之本,立国之基。”

  1、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在内容上,我知道“战国时期改革家商鞅,为了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并取得成功。”

  生2:在写法上,我知道“在写人文章中,要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优秀品质;要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形象。”

  生3:在思想上,我知道“在社会大家庭中,我们要做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好公民,将‘诚信’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师:是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人文章必须要有明确的“主人公”,要抓住“典型事例”,运用“写作方法”,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2、小练笔:我熟悉的一个人

  【提示】运用课上学到的写人文章的方法,课下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总结)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七、推荐阅读,课外延展

  师:同学们,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学习语文的脚步却并没有就此停息,课下老师推荐同学们自主阅读《王安石惩罚皇亲》这篇文章,阅读时要运用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品质。

  (出示)

  1、作品简介:文中选取了王安石帮助贫苦百姓,秉法办事惩罚皇亲等故事。

  2、阅读方法:阅读时要运用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品质。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条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教学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认识人物

  1、导语:先人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从中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和做法,否则无法成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名叫商鞅的改革家,为了争取国家富强,主张变革不适合国家发展的旧的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变法成功,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

  2、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商鞅(教师补充)。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变法内容主要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十年之后,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4、教师小结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鞅变法前,为取信于民而发生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注意把握以下词语:葫芦,基础,便宜,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诚信守法,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惹是生非,定斩不饶,言而有信,说话算数

  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3

  教学要求:

  1、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生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到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识人物。

  同学们都知道战国七雄的秦国,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原来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为了国家的富强,主张变革的秦国国群招纳贤士,这时卫国的贵州商鞅出现了,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变革成功,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4、提出有疑问的词、句,集体交流解疑,达到读通课文的要求。

  5、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组织交流: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次默读课文。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文章分段,试着概括段意。

  4、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2~14):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15):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文本。

  1、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什么?(立木取信)

  3、怎么理解“立木取信”?(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4、师生共同深入体会商鞅南门立木的良苦用心。

  二、细读品析,深入理解。

  1、话题一: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面临哪些困难呢?一方面……另一方面……

  (教师适时简介贵族及百姓各自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

  师:秦孝公虽是一国之君,权力无边,但是,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想做什么都也难以实现。

  2、话题二: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用“”在文中画出,简单写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

  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可以从事故中人们及小伙子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上分析体会。

  3、话题三:同学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发表观点。

  师:大家可以从“立木取信”这件事的作用及意义上加以分析。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体会。

  三、课堂小结

  1、再来说一说你对商鞅的认识。

  2、教师小结: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商鞅有着过人的胆识与魄力,他的南门立木之举看似无足轻重,但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但为朝迁廷树立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任何一个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何其重要啊!

  3、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对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实际写一小段话。

  作业设计:

  1、搜集古今中外其他的诚信故事,进行课外阅读。

  2、小练笔。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本课认识生字一个,会写生字三个,掌握词语八个。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1、演示文稿2、动画《南门立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商法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

  2、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三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1、演示文稿2、动画《南门立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1、播放动画《南门立木》的故事。同学们这就是(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那么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呢?他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呢?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织交流:简要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读书、体会、交流。

  (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2)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3)之后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先让学生细读课文,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1)

  1、小声读一读1~3自然段;回答:

  (商鞅要变革旧的法规,推行新法,争取国家富强)

  2、推行新法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不容易。从一方面…….另一方面……)

  3、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信于老百姓的好办法,那就是(师生一齐:南门立木,并板书)那么,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呢?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2)

  1、自由读4~12自然段,回答。

  先说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

  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回答时可结合课后第三题的前两个小题进行分析)

  师过渡:商鞅到底是不是一个言而有信的好官呢?开始老百姓对商鞅南门立木持怀疑的态度,当这位小伙子真到把木桩从南门扛到北南门时,商鞅是怎样做的呢?

  步骤三:解决第3题

  (1)生读:15——16自然段,并回答:

  (商鞅真的赏给小伙子五十两黄金)

  (2)当小伙子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下城楼,小伙子仅仅是为了得到赏金吗?(此题是课后第三题的第3小题)

  过渡:商鞅这时知道,南门立木的目的已达到,于是就宣布了新的法令。

  (3)商鞅向大家推行新法时说的一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推行新法的目的和他喝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态度)(突破了难点)

  师:此时人们对商鞅的南门立木不再有任何怀疑,南门立木成功了,那么,南门立木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步骤四:解决第4问题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回答:

  (它不但为……而且为……)

  总结:课文讲述了商鞅为推行改革,冥思苦想,进行南门立木,最后言而有信,顺应民心,顺利地推行了改革,他告诉了我们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立国之基。(师生看板书进行总结)

  板书:

  冥思苦想

  顺应民心,推行改革

  商鞅南门立木南门立木

  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

  言而有信

  作业:

  1、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把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么样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演示南门立木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南门立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课,还记得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吗?

  二、新课

  (二)在复习的基础上回答:

  1、你对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说话算话、非常好)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演示《商鞅南门立木》。在演示中体会读

  2、四人小组练读,师巡回辅导

  3、全班交流,评议读。

  4、分角色读

  5、齐读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写字

  2、读写词语,除了读写课后要求的2个词语,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3、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么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结合实际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颁布”的意思。

  2、学习用“只有……才……,尽管……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填空。

  3、了解商鞅为改革变法而采取的“立木取信”的做法,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信”指什么?“立木取信”讲的是什么?

  二、出示资料,了解背景。

  1、认识商鞅。(资料见教案后)

  2、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见教案后)

  三、检查预习,解决疑问。

  1、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解决生字新词。

  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重点理解“颁布”、“惹事生非”、“言而有信”等词。

  3、解决预习本上的质疑问难。(有些问题可以放到课

  分析课文中去解决。)

  四、初读课文,练写片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商鞅是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

  3、以“初识商鞅”为题,写一段人物介绍。

  第二课时

  一、片断交流。

  二、研读课文。

  1、当商鞅宣布把一根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可以得到10两黄金时,老百姓有什么反应?

  (让学生从“七嘴巴舌”、“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相信”、“悄悄地溜走”、“尽管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千上百,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等描写当中,体会这件事在老百姓心中的轰动程度。)

  2、老百姓为什么会轰动?

  (一来10两黄金不是个小数目,对老百姓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二来找一根木柱从南门到北门根本不可能什那么多的钱;三来朝廷这样做的目的老百姓一时还摸不着头脑。)

  3、当商鞅把奖励从10两增加到50两时,想像一下,老百姓会有什么反应?

  (四人小组讨论,组内轮流说话。)

  4、当有人把木头扛到北门时,商鞅兑现他说的话了吗?

  4、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三、课处延伸

  1、商鞅是靠什么取信于民的?(以诚待人)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可以举正反例子)

  3、讲一讲历史上关天讲诚信的典型故事。

  4、收集有关诚信的格言2、3条。

【商鞅南门立木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游戏教案推小车教案06-10

大班健康教案小心危险教案06-09

大班健康教案极限爬行教案06-09

《生日》教案09-16

北京的教案09-15

《力》的教案09-14

《钱学森》教案09-13

《做客》教案09-10

《人琴俱亡》教案09-09

夕照的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