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

时间:2024-04-30 13:35: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

  《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 篇1

  这次《天宫课堂》授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协同的互动方式,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授课教师,叶光富和翟志刚担任助手,为大家进行直播授课。

  三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三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乒乓球实验、水膜实验和泡腾片实验。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境完全不同,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发人们的深思。

  比如同学们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于受到浮力的影响,小球会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太空中,将乒乓球浸入水中后,小球却悬在水中,即使在空中来回旋转也不会下落。据王亚平解释,这是因为在空间站内浮力会消失,所以小球不会受浮力影响上浮。

  再来说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实验——有趣的水膜实验。王亚平把水注入金属圈中,形成一个似凸透镜的大水球,放入折纸花,花在水球中绽放开来,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由于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所以水不会向下流,从而形成水球。再向水球中注入气泡,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个部分,会形成两个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亚平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积极去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

  这次空间站的授课,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也大大增加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绽放的水中花似祖国欣欣向荣的繁华,绽放着自己的光彩,热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丽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颗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载着中国无数青少年的梦想。

  这是“天空课堂”第二次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我们坚信,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会继续利用太空中独特丰富的资源,引导和鼓励青少们积极探索,弘扬伟大的科学精神,让我们怀着一颗热爱科学和探索未来的心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吧!

  《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 篇2

  美丽的星空曾带给我们很多很多遐想,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渴望了解那神奇的宇宙,想去神秘的宇宙探索一番。

  如今人类的一些梦想已变成了现实,宇宙之谜一点点的解开,可每一次发现又会带来更多令人神往的谜团,所以茫茫宇宙中,人类永远是牙牙学语的孩子。

  最近我被《载人航天》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告诉我们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给了探索宇宙这个梦想最丰富的滋养。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就是人类对宇宙最初的想象和渴望,飞天梦几千年后的新中国,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从196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直到20xx年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一次把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送上太空,20xx年“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在太空飞行,20xx年“神舟七号”航天英雄翟志刚叔叔出舱漫步太空,第一次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这些伟大的成就表明我国已经从航天大国迈向了航天强国。

  我为伟大祖国的伟大成就而自豪,为祖国有这么多伟大的英雄而感动,我知道这些伟大的成就凝聚了我们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无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和年华,奉献了热血和智慧,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想到这些,我深受鼓舞并以此激励自己。

  我懂得了:宇宙是无限的,太空的奥秘是无尽的`,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也永无止境。我们少年队员一定要千百倍的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继承前辈的事业,为人类梦想的追求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实现到太空去旅游,开发和利用太空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天宫课堂》小学生观后感】相关文章:

央视《天宫课堂》心得体会范文09-24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02-16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06-22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04-28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12-12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06-16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5篇11-17

交通安全云课堂观后感12-08

中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建议书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