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时间:2023-06-16 12:35:5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1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一条路是平坦的,只有那些能够沿着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能够抵达更光辉的顶点。”这是曾经马克思为激励青年人为科学而奋斗所说的一句话,而如今正在被一代又一代的华人所证明。今日的天宫课堂令世界瞩目,今日的科技令世界惊叹。

  今天,万众瞩目的“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始。中国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问天实验舱”上向全国青少年讲授科普课。新颖的授课方式,直观的物理观象,给我们直下热爱航天,热爱科学的萌芽。给青少年学子打开认知世界,追逐梦想的大门。

  此次的天宫课堂,三位天宫讲师为我们进行了丰富的授课。首先,航天员刘洋为我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试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每个实验装置都令我们眼前一新,充满好奇与想象。航天员陈冬在太空中做了有关“毛细效应”的实验,为我们展示了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同时告诉我们毛细现象的重要性和工程应用。我们都对“水球变懒”得实验充满兴趣,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固体混合所形成的水球,在遇到冲击时与单纯的水球振动的不同,我听得聚精会神。

  一个又一个实验解开我心中诸多疑惑,同时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伟大的事业离不开持续的奋斗。当中华大地的先人们仰望星空,畅想嫦娥飞天,牛郎织女时,何曾想到后辈以勇气和毅力,牺牲与奉献踏步走向太空-----嫦娥问月、北斗指路、神舟十三号返回、神舟十四号升空.....从近地到探月、探火,一颗颗卫星翱翔与九天。然而,太空探索离不开航天人的晨光实干。从捡漏的'科研院院所到孤寂的实验基地,从荒凉的戈壁沙滩到浩瀚的星辰海洋。他们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终让祖国的声音传遍世界星际,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逐梦新时代。

  不断刷新的飞天足迹,彰显了中国航天在创新道路上,以往天前的豪迈。20xx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天船绕地球飞行,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18年后的几乎同一天,三名“神十三”航天员太空出差,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太空出舱到空间站舱外维修.....包含神舟十四号在内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8次载人飞行。可以说,次次都充满挑战,但也次次都是创新,次次都是挑战。

  尊敬的前辈们,您的一腔赤诚,不会被辜负。和我一样的航天梦的新一代,正在赶来的路上!

  天梯无捷径,唯有苦攀登。尊敬的前辈请您放心,星辰大海,有您在、有我在。吾辈一定谨遵教诲,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拥抱星辰大海。弘扬航天精神,让夜晚的天空因无数颗星星的闪耀而熠熠生辉。让中国的航天事业因有更多的我们而薪火相传、行稳致远...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2

  “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经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此次是神舟十四号的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度过4个多月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开课。除了全新的“太空教师”之外,本次“天宫课堂”还有什么“宇宙级”新意?

  最首要也是最直观的,我们迎来“教室”的上新。之前两次天宫课堂,都是以天和核心舱为教室,此次,“太空教师”一开课就介绍和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前不久,在全新构型的空间站组合体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欢度了国庆佳节,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纵向睡觉”的睡眠区、有太空厨房设备的生活区、从天和核心舱转移过来的“太空自行车”、生命生态实验柜和生物技术实验柜所在的实验区……随着此次“天宫课堂”的开展,我们更近距离感受到航天员丰富多彩的太空工作和生活。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太空新课堂又来了!搬好小板凳认真听讲”……从网友的留言中不难发现,此次“天宫课堂”全新的授课内容,也是吸引力满满。放入空心钢球的水球为什么会变“懒”?用2米吸管喝芒果汁为什么不费劲?T字小扳手为什么会自己“翻身”?为何在微重力环境下拟南芥的根还能扎入土壤?……问天实验舱的“天上”课堂,和设置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山东、河南、云南的地面课堂,实时进行互动交流,让现场和观看直播的'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与前沿科技相遇,从中感知宇宙奥秘、体验探索乐趣。

  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不仅航天事业科技创新屡创佳绩,航天相关的科学普及也越做越好。如今,“天宫课堂”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天宫课堂”上新的背后是满满的用心。一堂太空科普课时间不长,但需要十分强大的科技支撑。无论是比起20xx年在天宫一号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还是去年底今年初的前两场“天宫课堂”,此次讲课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始终保持图像话音稳定流畅,离不开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等技术的保障。地面多一份努力,太空多一些从容,“天宫课堂”的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突破,以及我国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怎么成为一名航天员?”这是在北京现场一位学生向“太空教师”的提问,也代表了很多青少年的憧憬。问道向苍穹,闻道于天宫,太空授课前沿性强、趣味满满,不仅能增进公众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等大科学计划的理解和支持,还会培养科学兴趣、激发航天梦想,尤其是在青少年心中种下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种子。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范文3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浩瀚宇宙充满夫知,人类对直理的探索永无止境,永攀科技高峰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国始终饱含对太空的探索热情,坚定科技创新的信心,浩瀚星河中的“天宫”为广大青少年诼梦未知宝审,提升科学素养,增进爱国共识提供了新的科普课堂。

  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6年。66难奋进,66华秋实,中国航天人依靠自力更生的韧劲、锐意创新的闯劲,推动国家航天事业坚定迈进“跟跑”“领跑”的新时代。放飞“嫦娥”,取回月壤,实现揽月梦想;远送“天问”,遥控“祝融”,实现探火梦想:托举“神舟”“天宫”“天舟”“天和”,逐步实现飞天梦、步天梦、驻天梦,中国航天的圆梦之笔跨越数亿公里,把“中国红”挥洒在星河之中,成为播种科学种子的最好教材。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好奇宇宙、崇尚科学、热爱创新,中国的航天科技事、才能活力迸发、后劲十足。正是基于此,“天宫课堂”成为当下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最鲜活载体。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在现场教学、天地互动中,青少年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太空的“神奇之外”中感知科学魅力,在心中和下一颗爱科学的和子。

  在实时交流中,中小学生能够更好了解祖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成就,感悟航天事业孕育出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伟大精神,进一步增进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激励他们志存高远,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天宣”将成为激励全国青少年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课堂。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20xx年,神舟十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在太空授课;如今,在“太空班”孩子心中播下的“航天种子”已经发芽开花,一批批新时代的航天人正不断涌现。现在,“天宫课堂”以更新,更高的创新平台为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必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追光逐梦”的新种子,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培育更庞大的“后备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创新环境。

  “年少所爱,终将奔赴。”期待“天宫课堂”串联起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坚定脚步,铺就好中国青少年奔向“星辰大海”的逐梦之路,点燃爱祖国、爱科学的“星星之火”,照亮祖国繁荣昌盛的新征程。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观后感02-11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02-16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06-22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12-12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5篇11-17

交通安全云课堂观后感12-08

课堂互动教案09-12

高效课堂标语07-28

高效课堂标语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