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时间:2024-11-01 14:29: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1

  100年的风风雨雨,100年的奋斗不息,才有了今天的盛世中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的日子红火起来了,我的家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风景如画的华桥,瞧,眼前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一阵风吹来,是不是像波涛在翻滚呢?远处是这里著名的“华桥桃花园”,树上的桃花有的绽开了笑脸,犹如穿着礼服的少女;有的还是含苞欲放,不肯让别人看见它美丽的面貌!旁边,那是农民广场,到了晚上,上灯了,劳作一天的人们,有的在悠闲地喝茶聊天,有的伴着优美的旋律在跳广场舞。

  家乡如此美好,听爸爸说,以前这里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五十多年前,成百上千个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一个小村庄,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下地种田,累了就靠在树下休息一会,继续去干活,种菜、除草、挖地,每天来来回回重复地做着这些事。那时候,孩子们放学了,就上山去砍柴,自己还要背着沉重的木柴回家,饿了,有的只能用水泡剩饭吃,条件好一些的最多配点青菜、酸萝卜。晚上,人们就睡在稻草铺的.床上,盖一个单薄的布,冬天冷得直发抖。

  如今时代不同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祖国改旧貌,家乡换新颜。大人们可以在办公室里工作,夏天、冬天都有空调吹,很少是干苦力活的。小孩除了上学、写作业就可以休息,每顿饭差不多都有肉吃,晚上睡觉,都盖着柔软的被条,四个季节有不同厚度的,既温暖又舒适。在人们的努力下,环境也越来越好。大家出门几乎都是开汽车、骑摩托车,科技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有的长期在外务工,有的则利用家乡丰富的资源勇敢创业。呵!短短的数年时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

  读过《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我的心中激动不已,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会更加努力,时刻准备,为中国共产党、为今后腾飞的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2

  在老师发的《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红色故事——翻身农奴把歌唱,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慢慢告诉你。

  我的外公是一位党龄超过40年的共产党员,我从小就被《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南泥湾》等这些红歌包围,外公有个爱好就是给我讲红歌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从这首歌里我知道了,在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个民族叫藏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这优美的旋律把我带去了神秘而美丽的西藏,珠穆朗玛峰高耸在地球之巅,布达拉宫安静地屹立在雪域高原,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大昭寺供奉着佛前千年不灭的酥油灯。

  妈妈告诉我在60多年前的西藏,百万农奴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每天都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干活,在农奴主的眼里农奴就是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劳动工具而已。可是解放军叔叔顺利平息了反动分子的叛乱后,建立了新政权,为广大翻身农奴分配了房子、土地、牲畜、生产工具,百万翻身农奴真正开始享受到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真正获得翻身、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当家成为西藏的主人。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加入少先队的那天起,大队辅导员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它和国旗一样鲜红,王二小、小萝卜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身为共产党员的外公和妈妈跟我说过同样的一句话,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起,“初心”和“使命”就刻在了他们的心里,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明白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小康社会,但是我会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我的初心和使命,让红领巾更红,永不褪色!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3

  我诞生在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到大,从农村到城市,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令人振奋。

  爷爷告诉我:以前,我们农民靠种地为生,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宽敞的马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地,拉犁都是原始人力劳作,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整日辛劳却只能勉强糊口。而我现在去农村看到的和以前有着天壤之别。现在讲究科学种田,农作物品种多,产量高。耕种,收割,销售一条龙,全部机械化。现在种田,不仅农业税全免,而且还有补贴,老百姓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啊!

  现在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显著缩小。村子里也建起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不仅是小伙伴们的乐园,还是大人们爱去的好处所。每次去农家书屋,我总会看到村子里大人们的身影。有的`在查找农业科普知识,有的在找编织毛衣的书,有的在找学习做菜的书……农家书屋成了我们村的知识百宝箱。茶余饭后也能听到大人们在交流从农家书屋学到的知识。是啊,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村子里的人啊,也都长知识了。

  现在,孩子们都会用手机发微信聊天,看电影电视,浏览新闻,休闲娱乐……应有尽有。以前,想买个东西,都要跑几里的路程。现在好了,有了互联网,不用出家门,买的东西就送到了家。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现在的老人们都很感慨,甚至会激动地说:“这些年,咱们国家富强了,农村发展好了,人们都富裕了。我们这些农民呀,现在都走上了水泥路,而且还能看上书。这些事啊,那是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想都不敢想的哦!”

  我为自己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而骄傲,我相信祖国未来更加美好。因为,我们拥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时代,人民向往安宁;全面小康时代,我们更渴望成为小康生活的创造者。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全面小康社会,踏上新征程去拥抱幸福。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相关文章: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06-10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05-22

《美的历程》读后感06-09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07-20

精选我的爬山历程日记3篇02-23

最新美的历程读书笔记10-26

(精品)美的历程读书笔记4篇09-10

百年校庆感言03-13

百年孤独读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