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字成语的意思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字成语的意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1
【拼音】
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解释】 :
目瞪(dèng):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
【出处】 :
鲁迅《;三闲集>序言》:“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
殷、雷二将见众官激变,不复朝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近义词】 :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呆若木鸡
【反义词】 :
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泰然自若、淡定自若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教学同步】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卷面上划着一个巨大的红叉叉。《我最好的老师》小学十二册·课文·21
【例句】
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后吓得目瞪口呆。
【亦作】
“目瞪口噤”、“目定口呆”、“目睁口呆”、“目睁口开”、“目定口呆”、“目瞪口挢”、“目瞪口张”、“目瞪口僵”、“目瞪口结”、“目怔口呆”。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吓得他目瞪口呆,从而保住主公。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2
典故
春秋时期,晋楚因宋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宋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将领先縠不听统帅荀林父的命令擅自进攻楚军。楚国大夫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军将领先縠刚愎自用,内部不团结,可以消灭晋军而出兵。结果,楚国大获全胜 。
人物介绍
楚庄王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华尚武第一人。
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始、使楚国强大,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巨大作用。
苟林父
荀林父(?-前593年):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号,故多称荀林父。因死后的谥号为"桓",称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桓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中军元帅,名将。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时期(前636年-前581年)。
造句
1、哪知我们老板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我们将利害关系说破嘴了,他还是我行我素。
2、老王一向刚愎自用,无论别人怎么反对,他就是要硬干。
3、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却怪别人不配合呢?
4、几次劝他,他似乎从未听进,如此刚愎自用,如何是好?
5、如果过分坚持己见,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刚愎自用,而不愿提供意见了。
6、他总是自以为是,从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得令人无法忍受。
7、楚霸王刚愎自用,不听亚父范增之言,终至兵败,自刎乌江。
8、这个人素性刚愎自用,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9、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10、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彷佛在对牛弹琴。
11、想不到他如此刚愎自用,怎么劝都没用。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3
1、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轻轻擦过,闪过。水面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2、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3、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移步换形: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亦比喻逐步起着变化。
5、天开图画: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
6、敝帚自珍: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
7、衣单食薄: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8、朝升暮合: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9、饮冰食檗: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
10、瓦器蚌盘:泛指粗陋的食器。形容生活俭朴。
11、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12、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丽的景色。
13、日食万钱: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14、从容自如: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15、饮水啜菽: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16、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了屋子,一直顶到房梁。
17、菲食薄衣: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18、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19、吟风弄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20、恶衣粗食:恶:坏;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21、玉殿嫦娥:比喻美丽漂亮的女子。
22、秀色堪餐:秀色:美女的姿容或自然的美景;堪:可;餐:吃。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
23、瘗玉埋香:瘗:埋藏;玉、香:泛指美貌的女子。指美丽的女子死亡。
24、刚愎自用: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
25、柳暗花遮: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26、任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27、改头换面:改换一副面孔。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贬义。
28、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29、数米量柴: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30、人人自危: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31、燕语莺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32、饮水栖衡: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33、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34、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35、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36、寓情于景: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37、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38、抚心自问: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39、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40、一阳来复: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41、落花芳草无寻处: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42、刚正不阿:只要求读音e曲从,迎合。
43、衣马轻肥:〖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44、远山芙蓉: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45、雪月风花:①代指四时景色。②比喻男女情事。
46、带经而锄:“带经而锄”形容生活贫苦依坚持学习。
47、褐衣不完: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48、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49、花影缤纷:花光月影,五彩缤纷。形容景色绚丽多彩。
50、山温水软:温:温柔;软:柔软。山温柔,水柔软。形容景色幽雅。
51、隔靴搔痒:在靴子外面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也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
52、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53、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54、形同路人: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僵化到就像过路人一样,相互不理睬、不搭理。
55、傲睨自若: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56、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不能把深井里的水打上来。比喻能力有限,难以胜任重要的工作。
57、山情水意: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产生的情感兴致。
58、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59、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60、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61、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62、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63、箪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64、甘极如饴: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死。
65、身名俱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
66、东瞻西望:瞻:观望。向东、向西观望。形容对景色的欣赏。
67、褐衣蔬食: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68、食不餬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69、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70、雄伟壮观:气势伟大美丽。
71、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72、不能自拔: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73、敝衣枵腹: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74、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75、反躬自省: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
76、否极泰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77、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78、意兴阑珊:落。将残、将尽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兴致将尽,玩乐快要结束。比喻权势大气。
79、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80、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8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82、贪声逐色:贪爱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荡。
83、花枝招飐: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84、爽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85、临风对月: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景色极易引动思绪。
86、短褐不完: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
87、乘坚策肥: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88、高山流水: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色。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高妙。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4
1、因循守旧:指人们固守旧的观念和办法,不肯变通。
2、推陈出新:指淘汰陈旧的东西,取而代之以新的。
3、一日千里:形容进展非常迅速。
4、物力维艰:形容生活或工作条件非常艰苦。
5、功败垂成:指在成功即将到来之际,因某种原因而失败。
6、贪得无厌:形容贪得无止境。
7、无微不至:形容做事周到细致。
8、丰富多彩:形容事物丰富多样。
9、刻苦耐劳:形容人勤奋不怕辛苦。
10、捷足先登:比喻行动敏捷的人先于别人达到目的地。
11、举足轻重:形容所处的地位或作用非常重要。
12、信誓旦旦:形容言辞真诚坚决。
13、寸步不离:形容紧跟在身旁,一刻不离。
14、心照不宣:形容双方心意相通,无需明说。
15、各有千秋:指各自有各自的优点。
16、独一无二:形容独特无比,别无分号。
17、决一死战:形容决心奋勇作战,不留退路。
18、出类拔萃:形容在同类中杰出出众。
19、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开朗,精神愉悦。
20、不胜枚举:形容数量多得无法一一列举。
21、人云亦云:指人们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毫无主见。
22、孤掌难鸣:指一个人很难做到一手遮天。
23、循序渐进:指事情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逐渐进行。
24、舍己为人:指为了他人利益,不顾自己的.利益。
25、目不转睛:形容专心致志,不移开视线。
26、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话或行为之间相互矛盾。
27、德高望重:形容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28、口若悬河:形容说话连绵不断,滔滔不绝。
29、身临其境:形容感受非常强烈,仿佛亲身经历。
30、一意孤行:指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听他人的劝告。
31、各有所长:指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32、高山流水:形容音乐或绘画作品非常优美。
33、千方百计:形容想尽一切办法,设法达到目的。
34、闻鸡起舞:指早晨一听到鸡叫就起来锻炼。
35、不二法门:指唯一的正确方法或途径。
36、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有教养。
37、前仆后继:形容接连不断地前来支援。
38、力不从心:指努力想做好,但力量不够。
39、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话或行为之间相互矛盾。
40、无可奈何:指无法改变某种不利的状况。
41、津津有味:形容非常有兴致,专心致志。
42、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事情真相显现。
43、自愧不如:指自己感到不如他人,觉得惭愧。
44、人浮于事:指人太多而任务或职位又不多的情况。
45、分道扬镳:指双方意见不合,各走各的路。
46、悬崖勒马:比喻在危险关头及时停止错误行为。
47、哭笑不得:形容情势尴尬,不知道应该哭还是笑。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5
【成语】:玩岁愒日
【拼音】:wán suì kài rì
【简拼】:wsqr
【解释】:愒:荒废。指贪图安逸,虚度岁月。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
【示例】:知陛下之志,必于复仇启土而无~之心,更加激厉,以图事功。 宋·朱熹《壬午应诏封事》
【近义词】:玩时贪日、玩岁愒时、玩岁愒月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顺接】:日上三竿 日下无双 日不我与 日不暇及 日不暇给 日不移影 日不移晷 日东月西
【顺接】:暗无天日 白虹贯日 百花生日 饱食终日 拨云睹日 拨云见日 不可终日 不见天日
【逆接】:寇不可玩 奇珍异玩 水懦民玩 文弛武玩 寻绎吟玩
【逆接】:玩世不恭 玩世不羁 玩人丧德 玩偶之家 玩儿不转 玩兵黩武 玩岁愒日 玩岁愒时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6
惟妙惟肖的意思: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造句
老人善于模仿各种鸟的叫声,或清脆悦耳或低回婉转,实在是惟妙惟肖,令人惊叹。
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她的父母轻轻抚摸着雕塑;他们说这座雕塑是如此的惟妙惟肖。
每个小人的影子构成的阴影,使画作更加惟妙惟肖。
他把叔叔的声音和姿态,模仿得惟妙惟肖。
他把这位老师的声音和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
她的容貌,惟妙惟肖地被描绘在画布上。
他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校长的言行举止,非常引人发笑。
这个单纯男子的角色,他扮演得惟妙惟肖。
酥油花是藏族特有的艺术形式,雕塑的花鸟等物惟妙惟肖。
他甚至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他们。
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他父亲的.样子。
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伦敦土话。
这家店铺不仅模仿苹果专卖店的装潢,连工作人员浅蓝色的制服及制服上的白色标签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行云飘逸,山子弯曲自然,鹤的雕刻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尽管模拟鸟学很多种鸟的鸣叫声惟妙惟肖,但人类还是能够依其声音上的线索很快辨认它们。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7
一、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二、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三、息怒停瞋:〖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四、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五、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六、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七、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八、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九、暮鼓晨钟:比喻能够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十、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十一、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十二、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十三、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十四、惊喜交集:交集:交错在一齐。又吃惊,又高兴
十五、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十六、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十七、心平气和:情绪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十八、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十九、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二十、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十分愤怒。
二十一、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二十二、形容生气的成语
二十三、杀风景:损坏完美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二十四、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二十五、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二十六、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一样于一般。
二十七、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二十八、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齐。
二十九、眉欢眼笑:形容十分兴奋高兴
三十、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三十一、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三十二、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三十三、死样活气:形容没有生气。
三十四、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三十五、含笑九泉: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三十六、不死不活: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三十七、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三十八、艴然不悦:十分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貌。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三十九、大喜过望:过:超过;望:期望。结果比原来期望的还好,因而感到个性高兴。
四十、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四十一、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四十二、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四十三、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四十四、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四十五、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四十六、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四十七、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满意。
四十八、妄自菲薄: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四十九、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五十、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五十一、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8
(1)蠢蠢欲动:
示例: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释析:“蠢蠢欲动”指敌人或坏分子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是个贬义词,外商投资不是攻击、破坏。
(2)满城风雨:
示例:李师傅被评为劳动模范,同事们来庆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亲戚好友来闹酒,真是满城风雨。
释析:“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含贬义,本处与句意不合。
(3)左右逢源:
示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释析:这句是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而“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于褒义;二是比喻处世圆滑,属于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这句话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4)弹冠相庆:
示例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终于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对此,全国人民弹冠相庆,兴奋不已。
释析:“弹冠相庆”是指一个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是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5)道貌岸然:
示例: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人。
释析:“道貌岸然”是指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多含讥讽。此处却贬义误作褒用。
(6)无独有偶:
示例: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最近因成绩优异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无独有偶,考入安徽大学的另一位同学也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释析:“无独有偶”的意思是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得上,多指不好的事物,含贬义。所以误用。
(7)指手画脚
示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释析:“指手画脚”形容说话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多用贬义。句中的“他”非确指,从后文“抑扬顿挫地背台词”说明他刻苦练功,从句意关系上看,此处用的是贬义色彩的“指手画脚”,故病因属于错误地理解了感情色彩。。
(8)好为人师:
示例:李朝声老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释析:“好为人师“是指愿意做人的老师,贬义。此处不当。
(9)五花八门:
我们家的书柜里有很多书,有政治类,有经济类,有文化类,还有休闲类,真是五花八门。
释析:“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换多端,多含贬义。用在这句话的语境中是不恰当的。
(10)冠冕堂皇:
示例:不能否认,工业造成大气污染已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纯洁的.空气可供呼吸,买气将继买水之后冠冕堂皇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释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盛大庄严的样子。与句意不合。
(11)改头换面:
示例:据悉,到2005年,中学语文课本又将改头换面,由四种或更多新版教材代替,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又将迈出可喜的一步。
释析:此句有“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又将迈出可喜的一步”,而“改头换面”是指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含贬义,与句意不符。
(12)师心自用:
示例: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新台阶。
释析:“师心自用”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此处贬义褒用。
(13)倾巢而动
示例: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资。
释析:“倾巢而动”的意思是“巢里的鸟儿全部出来;比喻人员全部出动(含贬义)。
(14)自命不凡:
示例:我们写文章,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了。
释析:“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贬义。
(15)趋之若骛:
示例: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骛地进入中国。
释析:“趋之若骛”是指争相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语境中说“著名音乐大师”不妥。
(16)过江之鲫
示例:由于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家的新作品,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所以,开幕式刚一结束,热情的人们便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向各个展台。
释析:“过江之鲫”也作“过江名士多于鲫”,形容人数很多,赶时髦,便贬义。
(17)始作俑者
示例: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始作俑者,其胆识的确令人敬佩。
释析:孔子说“第一个用俑殉葬的人是最不好的人”,“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8)翻云覆雨:
示例: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释析:“翻云覆雨”是指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9)因人成事
示例: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
释析:“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含贬义。
(20)三人成虎
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释析:“三人成虎”比喻谣传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21)无所不至
示例: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释析:“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为贬义。若改成“无微不至”就好了。
(22)处心积虑
示例:人类语言竟然如此贫乏,处心积虑,搜索枯肠写出来的歌颂之辞,在这未加雕饰的自然美面前显得多么乏味。
释析:“处心积虑”是费尽心机谋划、考虑。(多含贬义)
(23)八斤八两
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释析:“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多用于贬义。
(24)上下其手
示例: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释析: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联系前后语境看,应是对“反扒队员”的肯定,该用褒义色彩的词语,因此“上下其手”使用不正确。
(25)巧舌如簧
示例: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释析:“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属于贬义词,不能用到辩论会上的选手身上。
(26)诚惶诚恐
示例: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释析:“诚惶诚恐”原来是封建时代官员对皇帝上奏时常用的套话,表示他们既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泛用以形容尊敬、服从或恐惧不安到极点的样子。一般带有讽刺意味。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27)形形色色 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28)长此以往 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29)绞尽心机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30)大言不惭 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31)明目张胆 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32)明哲保身 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33)忘乎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34)高谈阔论 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35)好高骛远 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36)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37)如丧考妣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38)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39)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40)虎视眈眈 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41)别有用心 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42)衣冠楚楚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43)巧言令色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44)人模人样 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45)神气活现 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46)趾高气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47)为所欲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8)天花乱坠 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49)一团和气 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50)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51)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52)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53)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54)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55)评头论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56)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57)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5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5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60)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贬义词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9
1、八方风雨: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2、白雪阳春: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3、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4、败材伤锦: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
5、暗度陈仓: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6、抱瓮灌园: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7、安营下寨: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j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8、岸谷之变: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9、步调一致: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10、半路出家:半路:半途,中途,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当和尚或尼姑。指成年后才去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业,不是科班出身。
11、边尘不惊: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12、把薪助火: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13、唱筹量沙: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意思是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14、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意思是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15、矮人观场: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16、暗箭中人: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意思是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17、财竭力尽:竭:完,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意思是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18、杯水之谢:意思是比喻微薄的酬谢。
19、白黑不分:意思是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20、彼唱此和:意思是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21、哀鸿遍地:意思是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22、不打自招: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问,自己就招认了罪行。意思是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23、扒高踩低:扒:攀援。意思是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10
【雪中送炭】
【拼音】
xuě zhōng sng tàn
【释义】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
【解释】: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典故】
北宋宋太宗继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着狐皮还觉得冷,他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
【示例】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 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近义词】
锦上添花、雪里送炭
【反义词】
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同韵词】
微时故剑、风云万变、临机设变、饱经忧患、心甘情愿、日长一线、伏尸百万、好汉惜好汉、满堂灌、熊罴百万。
【结构】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帮助及时
【教学同步】
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
四字成语的意思 篇11
循名责实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循:依着;责:求。指要名实相符。一般作主语、谓语。
顺理成章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用作褒义。用来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会产生。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指某一事或某一人说话与行动的错与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倒打一耙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倒道dàodào道
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清楚地辨别出是和非
良莠不齐
莠:长得像谷子一样的野草。庄稼和野草混杂在一起分不出来。比喻好人坏人在一起不易区分。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
黑白混淆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张冠李戴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用作贬义。比喻无意中弄错了事实或对象。一般作谓语、状语。
指皁为白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指皂为白
〖解释〗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用作贬义。形容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多用于人。一般作定语、谓语、状语。
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断章取义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含贬义。指截取的内容与原意不符;只是符合自己的需要。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破绽百出
绽:裂开;破绽:指衣服上的裂口。形容说话、做事漏洞很多。用作贬义。常跟“漏洞百出”通用。一般作谓语、补语。
照本宣科
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以文害辞
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颠倒黑白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一般指故意的;语意比“颠倒是非”重。一般作谓语、定语。
混淆视听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实事求是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用作褒义。一般作定语、补语、状语。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混淆黑白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含贬义。常用于揭露、谴责、批判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混淆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含贬义。同“混淆黑白”、“混淆视听”;用于揭露、批判和谴责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定语。
泾渭分明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用作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乔龙画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是非分明
正确和错误非常分明。形容人具有极强的辨别能力。一般作谓语。
掐头去尾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多用于事、物取有用的部分。一般作谓语、宾语。
詈夷为跖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穿凿附会
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以羊易牛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以白为黑
谓颠倒是非。
望文生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文字;语句;义:意义。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贼喊捉贼
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含贬义。
【四字成语的意思】相关文章:
成语四字成语07-22
经典的四字成语09-10
经典四字成语09-12
四字的成语06-21
四字成语05-24
成语“废寝忘食”的意思06-28
四字成语解释10-20
春天的四字成语07-26
经典四字成语范文08-29
渴望的四字成语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