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勇若怯成语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那么,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勇若怯成语,欢迎大家分享。
大勇若怯成语1
大勇若怯
一般
dà yǒng ruò qiè
【成语释义】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成语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大智若愚
成语例句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相关成语
突如其来 室如悬磬 良金美玉 断章摘句 一团和气 人约黄昏 虎头蛇尾 不寒而栗 不冷不热
百科
发音: dà yǒng ruò qiè 释义: 怯:怯懦。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示例: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大勇若怯成语2
成语解释:大勇若怯,形容真正勇敢的人外表看起来似乎很胆怯,但内心却非常沉着冷静,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大勇若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大智若愚
成语例子: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大勇若怯成语】相关文章:
成语05-23
经典成语06-14
经典的成语11-06
成语四字成语07-22
势利的成语11-02
春雨的成语11-05
读书的成语11-04
数字的成语11-16
团结的成语11-16
完善的成语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