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成语

时间:2024-08-12 13:01:42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人相轻成语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人相轻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人相轻成语1

  【释义】轻:蔑视。指文人常自以为是,彼此轻视对方。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

  北宋时,张耒是苏东坡的学生。有一次,张耒做了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没想到苏东坡尖锐地说:“哈哈———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底右军方熟眠。这不是热汤清炖王羲之么?”

  张耒被羞得面红耳赤,心中不服,反问道:“老师的诗句有独看红,倾白堕,不知白堕是什么东西?”

  “噢!刘白堕善酿酒,这是有典故的。有一出《洛阳伽蓝记》,你读过没有?”

  张耒反驳道:“刘白堕既是一个人,怎么能够倾呢?”

  苏东坡争辩说:“你记得魏武帝《短歌行》中有这样的句子么?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也是酿酒人的`名字啊。”

  “毕竟是用得不当。”

  “那你先跟曹操吵赢了,再来见我。”

  张耒辞别出来,仰脸对着长空叹了一口气说:“他是权威。他嘴大,我嘴小,这种死无对证的事情,叫我怎能说清楚呢?”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早就有这么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相轻成语2

  【成语】:文人相轻

  【拼音】:wén rén xiāng qīng

  【简拼】:wrxq

  【解释】:轻:轻视。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示例】:虽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而谓三公必传,可与松雪、恩翁争席者,则吾未敢信也。 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文人相轻 成语接龙

  【顺接】:轻下慢上 轻世傲物 轻世肆志 轻举妄动 轻举絶俗 轻举绝俗 轻举远游 轻事重报

  【顺接】:白俗元轻 避重就轻 避重逐轻 乘肥衣轻 德薄望轻 畸重畸轻 举重若轻 居重驭轻

  【逆接】:不名一文 不直一文 车轨共文 地下修文 典册高文 尔雅温文 泛滥博文 横僿不文

  【逆接】:文不加点 文不对题 文不尽意 文业砚田 文东武西 文丝不动 文人墨士 文人墨客

文人相轻成语3

  【注音】wén rén xiāng qīng

  【出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解释】轻:轻视。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结构】主谓式

  【同韵词】量敌用兵、鹅笼书生、五谷不升、谈议风生、寥若晨星、虎口残生、鸡犬新丰、闳大不经、千里莼羹、你夺我争、......

  【年代】古代

  【谜语】作家看不起作家

  【邂逅语】秀才看不起秀才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张耒做一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苏东坡笑他: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府右军方熟眠。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张耒心中不服,也指出苏东坡的诗中人名用得不当,苏则要他去找曹操理论。这正是曹丕《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成语示列】虽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而谓三公必传,可与松雪、恩翁争席者,则吾未敢信也。 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

  【成语造句】

  ◎ 文人相轻",虽然这句话出自中国,大概外国同行,也免不了会有这种人性上的弱点。

文人相轻成语4

  成语解释:文人往往彼此看不起。轻:轻视。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成语繁体:文人相輕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文人相轻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辨形:轻,不能写作“清”。

  成语例子:旧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大毛病,那就是文人相轻。

  成语谜语:作家看不起作家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张耒做一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苏东坡笑他:“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府右军方熟眠。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张耒心中不服,也指出苏东坡的诗中人名用得不当,苏则要他去找曹操理论。这正是曹丕《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相轻成语】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06-14

经典的成语11-06

成语05-23

成语四字成语07-22

吴牛喘月成语01-11

成语及解释05-20

成语的故事04-19

月亮的成语07-22

春天的成语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