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经典成语

时间:2024-07-30 10:18:42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中的经典成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中的经典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中的经典成语

  【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原句:《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没齿无怨】——比喻永无怨言。

  原句:《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原句:《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谲而不正】——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原句:《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原句:《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披发左衽(rèn)】——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原句:《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匹夫沟渎】——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匹夫小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原句:《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文子同升】——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

  原句:《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思不出位】——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原句:《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原句:《论语·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原句:《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原句:《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原句:《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深厉浅揭】——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原句:《论语·宪问》:“深则厉,浅则揭。”

  【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述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原句:《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中的经典成语】相关文章:

《史记》中的成语06-21

三字经中的成语02-22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06-22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07-18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重点成语07-29

论语的格言12-29

《论语》教案07-03

成语四字成语07-22

经典的成语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