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尽弃成语

时间:2024-07-03 17:09:23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前功尽弃成语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前功尽弃成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功尽弃成语1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典故】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战国策·西周策》

  【释义】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白忙

  【相近词】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相反词】大功告成

  【同韵词】救火拯溺、相时度力、坐收其利、声色并厉、鱼菽之祭、微言大义、帡天极地、齐心协力、萧然四壁、因人而异、......

  【成语故事】战国末年纵横家苏厉去游说周郝王去阻止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险了。并举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的.例子,前边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尽弃了。白起没有理会苏厉的话,继续进行兼并战

  【成语举例】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成语造句】

  ◎ 马幼平立即打电话询问情况,得知即将出院的这位病人所以这样做,是感到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态度十分理想,他担心回家后病情一旦恶化,将前功尽弃。

  ◎ 施工厚度应严格按制造厂提供的要求施工,过厚涂料将发生龟裂,导致前功尽弃。

  ◎ 所以为了不使太空旅行之梦前功尽弃,那一段时间里,王赣骏吃饭、喝水、走路、做事都十分谨慎,甚至在家里也总是千方百计避免跟太太生气,生怕引起身体不适。

  ◎ 鞋子、手袋、饰物,一样都不能马虎,否则很可能是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成语2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盛。秦昭王见楚王无道,国力衰微,有机可乘,立即命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不久,楚国京城陷落,接着白起又在山西上党地区的`长平大败赵军。秦军军威大振。

  长平之战后,白起又率得胜之师,移兵魏国,将魏国京城大梁铁桶般地围了起来。魏国朝野一片惊慌,不知如何是好。魏王召见苏厉向他请教。

  苏厉说:“秦国早就有灭掉六国的打算,事情很难办。不过,我愿意去见周天子,也许周天子能阻止秦国继续用兵。”魏王听了苏厉的话,心中升起一线希望。

  苏厉马不停蹄地赶到周天子住的洛邑,对周赧王说:“白起善于用兵,秦昭王派白起攻占了楚国,又连败赵国、韩国,目前又将魏国京城大梁围住。如果大王您再不制止,只怕周朝的天下有倾覆的危险。”

  周赧王觉得苏厉说得挺对,就派人对白起说:“如今将军已经立下了大功,应当马上托病退兵,急流勇退,不然一旦战败,就前功尽弃了。”

  白起根本不把周朝使者的话当回事,仍然对魏国发动猛烈的进攻,结果大获全胜。

  可是,白起虽然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秦昭王后来却听信谗言,不仅罢了白起的官,还逼迫他自杀。白起果然是前功尽弃。

  近义词:功败垂成,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反义词:大功告成

前功尽弃成语3

  【出处】

  《史记》。

  秦国,一位骁勇善战大将名叫白起。他善于用兵。曾领兵打败过韩、魏、赵等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前281年,秦国又派白起率军攻打魏国,秦军一路冲杀,直逼魏都大梁。

  纵横家苏厉为抑制秦国侵略扩张的野心,就到各国去游说,劝说各国诸侯联合抗秦。有一次,苏厉到周赧王那里去游说,极力奉劝周赧王派人去劝阻白起攻魏。在谈及正题之前,苏厉先给周赧王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位叫养由基的人,他精通箭术。一天,他在校场表演,共射出一百枝箭,箭箭都射中了瞄准好的杨柳叶。众人见了齐声叫好,都要求养由基再表演一次。养由基心中很得意,就想继续表演下去。这时,他身旁有个人劝阻他道:“你距柳叶百步,搭箭而射,能够百发百中,的确令人钦佩。可如果你不趁此停下来,过一会儿你的`力气减弱了,弓也拿不稳了,箭也射歪了,只要有一次没射中,那么前面所中的百箭就都会白费了。你还是见好就收吧!”于是,养由基收起了弓箭,不再表演了。

  苏厉讲完故事,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说:“秦国大将白起屡战屡胜,为秦国立下了大功,如今他又兴兵攻打魏都大梁,大梁若被秦军攻克,周朝就很危险了。您应派人去劝阻白起,这样对他说:‘将军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如今又起兵攻魏,但如果这一仗打不赢,那么就会前功尽弃。您不如告病,不要去冒险攻魏。’如果白起听从您的忠告,停止发兵,那么大梁之围便可以解除,周王朝也太平无事了!”

  可周王室已严重衰败,根本无力制止各诸侯之间的战争。因此,周赧王没有听取苏厉的建议。

  释义

  以前的功劳完全丢失。亦指过去的努力完全白费。

前功尽弃成语4

  成语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成语繁体 前功儘棄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前功尽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尽,不能读作“jǐn”。

  成语辨形 功,不能写作“攻”。

  成语辨析 前功尽弃与“功亏一篑”有别:前功尽弃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功亏一篑”是比喻性的.;其失败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含有明显的惋惜的意思。

  近义词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反义词 大功告成

  成语例子 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前功尽弃成语】相关文章:

成语05-23

经典的成语11-06

经典成语06-14

势利的成语11-02

读书的成语11-04

成语及解释05-20

春天的成语05-29

长城的成语05-31

动物的成语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