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形容父亲的成语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父亲的成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容父亲的成语1
1.骨肉相连
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形容关系极其密切。一般作谓语、定语。
2.孝思不匮
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3.父为子隐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4.舐犊情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5.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常含褒义。一般作主语、定语。
6.重生父母
重生:再一次获得生命。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恩人。含褒义。一般作宾语。
7.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8.深恶痛绝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对事或人不满。一般作谓语、宾语。
9.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一般都形容处境困难;或难于作决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10.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用于形容不摆架子;对人谦虚;易于亲近别人方面。一般作谓语、宾语。
11.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12.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干父之蛊
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14.田父献曝
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15.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6.恩逾慈母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17.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形容极其消瘦。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18.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19.过庭之训
用以指父亲的教诲。偏正式;作宾语;指父亲的教诲
20.坚不可摧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多用于形容建筑、力量等十分坚固强大。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21.雷厉风行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含褒义。一般用于执行政策、法令、命令的迅速和坚决。也用于办事严格、迅速。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22.寸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比喻父母恩深情重;儿女难以报答。一般作主语、谓语。
23.哀哀父母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24.父母恩勤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25.舐犊之爱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26.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27.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28.先见之明
先见:预见;明:指能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用作褒义;多用于称赞别人料事准确。一般作宾语。
29.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比喻历经、忍受了千辛万苦。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0.谷父蚕母
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
31.无微不至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用作褒义。用来形容对人关心照顾得细心周到。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2.恩重如山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褒义;多作感激之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33.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形容一个人亲切温和态度的用词。也作“和蔼近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4.父析子荷
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形容父亲的成语2
1、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2、悲悲切切:形容极其悲哀。
3、独弦哀歌:独自弹着弦子,唱着悲哀的歌调。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以示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借此沽名钓誉。
4、黑汁白汗:形容辛勤劳动的汗水。
5、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6、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7、金玉其质: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8、克俭克勤: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9、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10、老人说到这里,忽然停住,犹如那被弹得过急的弦儿,突然崩断。
11、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12、牛山之悲: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13、擗踊拊心:擗:以手拍击胸脯;踊:以足顿地;拊:敲击。指捶胸顿足,打击心口,尽情悲哀。
14、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15、日旰忘餐: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16、容光焕发: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17、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18、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19、睡眼惺忪: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20、同门共业: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业:读书。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即同学。
21、喜怒哀惧: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22、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23、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4、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25、仰首伸眉: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26、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7、以容取人: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28、油头滑脸:形容人狡猾轻浮。
29、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30、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31、众人役役:役役:劳作不息。普通人都辛勤劳动不息。
32、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33、孳孳矻矻:孳孳:勤勉的;矻矻:辛勤劳作的样子。勤勉不懈的样子。
34、自言自语: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形容父亲的成语3
1、成语释义: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2、成语释义: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3、成语释义: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
4、成语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5、成语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6、成语释义: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7、成语释义: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8、成语释义: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9、成语释义: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10、成语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11、成语释义:瞪大眼睛看着。
12、成语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3、成语释义: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4、成语释义:明珠生于老蚌。比喻杰出的儿子生于出色的父亲。
15、成语释义: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16、成语释义: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17、成语释义: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18、成语释义: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9、成语释义: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20、成语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21、成语释义: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22、成语释义:凛:冷。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23、成语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24、成语释义: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25、成语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26、成语释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27、成语释义: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28、成语释义: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29、成语释义: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30、成语释义: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31、成语释义: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32、成语释义: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形容父亲的成语4
阿家阿翁
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
凤毛济美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主谓式;作谓语;指儿子能继承父业
舐犊情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饱经忧患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形容经历长期忧愁患难的.生活。一般作谓语、宾语。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父母恩勤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过庭之训
用以指父亲的教诲。偏正式;作宾语;指父亲的教诲
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多用于感叹世事变化很大。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琴瑟不调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恩重如山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褒义;多作感激之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比喻历经、忍受了千辛万苦。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为子隐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大杖则走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堂堂正正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
形容父亲的成语5
循规蹈矩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用作褒义。有时用来指人的行为;或处事原则;有时指艺术创作中死守清规戒律;不敢有创新和突破。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疾言遽色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死无葬身之地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内峻外和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用于人说话的语气。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横眉怒目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指怒目而视;形容强蛮、凶狠的神情。一般作定语、谓语、状语。
问罪之师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前来兴师问罪的人
辞严谊正
同“辞严义正”。
雷动风行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雷厉风飞
①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含贬义。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急躁。一般作谓语、宾语。
恶言厉色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主语、宾语。
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形容人情绪激动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良药苦口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多用于劝诫或帮助犯错误的人。一般作主语、宾语、分句。
辞严义正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雷令风行
犹言雷厉风行。
碎尸万段
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盱衡厉色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乐此不疲
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含褒义。用于表示人对某物或某事情的特别爱好和专注精神。一般作谓语、定语。
雷厉风行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含褒义。一般用于执行政策、法令、命令的迅速和坚决。也用于办事严格、迅速。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词严义正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辞严意正
同“辞严义正”。
辞严气正
犹言辞严义正。
疾声厉色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词言义正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形容父亲的成语6
风流倜傥
风流:洒脱不拘、富有才学;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华、有学识、风度洒脱豪爽;不拘于世俗礼节法度。多用褒义;指人风度潇洒。一般作谓语、定语。
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形容一个人亲切温和态度的用词。也作“和蔼近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任劳任怨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用作褒义。用来形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烂醉如泥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大醉的样子
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比喻历经、忍受了千辛万苦。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酩酊大醉
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含贬义。用于形容人喝酒过多后;言行与平常不同的状态时的用法。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用于赞扬别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一般用于人;常和“英雄”连用。一般作定语、补语。
多才多艺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含褒义。多指能做非专业方面的事。一般作谓语、定语。
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含褒义。用来表示不平凡的`人。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深明大义
谓识大体,顾大局。
才貌双全
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含褒义。多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才学兼备。一般作谓语、定语。
精打细算
精:精心;打:计划;规划;细:细密。精心地计划;详细地打算。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物力上精心安排;不使其浪费。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起早贪黑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惊才风逸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父母恩勤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清新俊逸
清美新颖,不落俗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父为子隐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多含褒义。用来形容人非常专心努力。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用作褒义。常常用于拯救别人危急;不避艰险;不畏强暴;主持公正的事情上。一般作谓语、定语。
精明能干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雷厉风行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含褒义。一般用于执行政策、法令、命令的迅速和坚决。也用于办事严格、迅速。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含褒义。形容人举止不慌;态度镇静。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气宇轩昂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用作褒义。多形容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才貌双绝
〖解释〗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舐犊情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品貌非凡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恩重如山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褒义;多作感激之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用于形容不摆架子;对人谦虚;易于亲近别人方面。一般作谓语、宾语。
风度翩翩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形容男子。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形容父亲的成语7
卷土重来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前车之鉴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常用于劝告别人。一般作主语、宾语。
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一般作谓语、状语。
深入浅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金石为开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凡行事十分恳切;令人不能无动于衷;可用此语。也常与“精诚所至”连用。一般作谓语。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勤奋好学的精神。一般作谓语、定语。
深入显出
见“深入浅出”。
力争上游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含褒义。多用在事业活动中争取先进的人。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用作褒义。常跟“触类旁通”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同心同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励精图治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含褒义。多用来形容人设法治理好国家。也可以形容人设法把事业搞好。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诲人不倦
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含褒义。用来形容教导人特别耐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发愤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用作褒义。多用于国家民族力求振奋强盛方面。一般作谓语 、定语。
循循善诱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用作褒义。多指在诱导教育方面不急躁;善于引导;有步骤而又方法得当。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谆谆教导
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勤能补拙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用作褒义。一般作宾语。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十年生聚
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
屡教不改
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用作贬义。多用于犯罪分子或犯罪行为。指不改悔。一般作定语。
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大器晚成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常用作对长期不得意;无成就的人安慰的客套话。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福至心灵
福气一来;心也变得灵巧起来。多用来奉承人得意时思想灵活;言行适宜;含有诙谐之意。含褒义。一般作谓语。
教导有方
〖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晨钟暮鼓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欲罢不能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可用在事情办起来了;想停又停不住方面。一般作宾语。
由此及彼
此:这;这个;彼:那个。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指分析事物不能孤立地看一种现象;而应把复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层层深入。一般作状语。
以身作则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用于褒义。一般用于要求别人严格;而自己在行动中也能够做到。一般作谓语、宾语。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破釜沉舟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现常用来形容做事决心很大。
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形容父亲的成语】相关文章:
形容说话的成语10-11
形容美的成语05-17
形容太阳的成语09-16
形容读书的成语11-03
形容热闹的成语11-18
形容红火的成语10-27
形容花的成语06-18
形容高考的成语06-14
形容被束缚的成语01-18
形容文化的成语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