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3-11-30 06:55:39 生活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1

  最初听到戈夫曼,是在社会学的课堂上。还看了一篇名为《我的八任社会学男友》的文章。最初,看见《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在美剧《心理神探》黛比和霍尔登的对话里。

  我用四天时间看完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并尝试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解释一些我曾见过的现象和行为,让我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反思。

  看完全书,我产生了一种感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像是一本讲戏剧表演、相面、读心术、社交一体的书。我必须说的是,在还未进入第一章节时,序言前的引述,就提了我所有的阅读兴趣。用的是乔治桑塔耶那《在英国的独白以及后来的独白》里的一段话:

  面具是吸引人的表达方式,是极妙的感情回声,同时又是忠臣可信的、谨慎的和至关重要的。与空气接触的有机物必须获得一层表皮,表皮并非心脏,这一点并不是对表皮的否定我不想说,实体因现象的缘故而存在,或脸蛋因面具的缘故而存在,或激情因诗和善的缘故而存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为了别的事物而产生的;所有这些相面和产物同样都涉入存在领域。

  戈夫曼设想,生活就像剧院,是事件的戏剧性展现,我们向他人呈现我们自己,我们不断改变自己,以符合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被要求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戈夫曼认为,我们每天都戴着面具,为了融入某个群体,为了取悦他人。为了唤起期望的回应,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行动最为恰当。

  需要定义解释的,包括前台、后台、剧班、区域、不协调角色、印象管理等等。以特定的个体和他的表演为参照点,我们可以把那些做出其他表演的人称为观众、观察者或协助参与者。当一个人在扮演一种角色时,他必定期待他的观众们认真对待自己在他们面前所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他必须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信事情就是它所呈现的那样。个体或是完全投入自己的角色,或是对之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相互了解;也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认识了我们自己。

  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个人前台,的组成部分可能有:官职、官阶标记、衣着服饰、性别、年龄、种族特征、身材外貌、仪表、言谈举止、面部表情等等。社会前台可以分为舞台设置、外表、举止等。一种特定的社会前台,往往随着它所引起的刻板形式的期待而变得制度化,具有一种意义和稳定性,前台变成了一种集体表象和自身独立的事实。

  当某个行动者扮演一种已被制定的社会角色时,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为他设置好了。前台易于选择而难以创设,另外,不同的个人所维持的前台之间差距巨大,例如,对A群体所接受的事情,对B群体来说却是有失身份的。

  理想化,表演会呈现一种理想化的景观。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是为了某一种融入,总是倾向于迎合并体现那些在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而实际上他的全部行为并不具备这种价值。

  个体呈现出恰如其分的表演,一旦人们获得了恰当的符号装备并能驾轻就熟,那么人们就能以一种有利的社会方式来运用这种装备,使自己的日常表演得以美化和彰显。例如,废品收购商不会愿意一般公众知道有关废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留下收废品的人都是非常的穷困潦倒,应该得到大家的怜悯这样的印象。

  另外,表演倾向于确立注重非物质价值的要求。例如,富人在某些方面淡化对纯粹财富的'显示,以便突出其在文化、道德、真诚方面的优越性。一个人有多少个社会自我,这取决于他关心多少个不同群体的看法。通常,面对每个不同的群体,他都会表现出自我中某个特殊的方面。

  关于理想化表演,首先,个体经常会造成一种印象,即他们现在所表演的常规程序是他们唯一的常规程序。观众会经常以为,这就是该表演者所有的一切。其次,表演者会制造出一种印象,他们眼下的表演与目前观众中间具有独特的联系和意义。这里,友情提示,如果向某个人表示敬意和特别的礼貌,那么你就不该当着他的面对其他人表现出同样的举动。他会感到你的殷勤分文不值,甚至会感到被欺骗。

  表演控制,我们必须留意,表演所建立的现实印象是娇嫩而脆弱的,任何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将其摧毁。毕竟,表演不易。

  骗子的演技。骗子的表演越接近于真实,我们可能受到的威胁就越大,这是因为骗子的高超演技会削弱我们的判断力。当伪装被无情的拆穿,个人维持的虚假印象,会对他的整个关系或角色构成一种威胁。

  神秘化,即限制接触,保持社会距离,能使观众产生并维持一种敬畏。那是一种不能被细察的支配地方。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大佬总是对喽啰说,让你们的领导亲自和我说。

  剧班,可以简单理解为演员阵容,表示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协作配合的任何一组人。它与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无关而是与维持相关的情境定义的互动有关。我们需要剧班,就像一部剧,除了领衔主演,还必须有配角演员。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撒谎,总要提前跟小伙伴对好台词,用以保证口径一致。不协调角色,包括告密者,托儿,冒名顶替组,秘密监督人,中间人/调解人

  后台,可以定义这样一个场所,与给定的表演相关联,在这里的表演所促成的印象,故意要制造出于前台相反的效果。弦外之音就是在这里被精心设计出来的。我们成为私下里。后台工作的人要到达技术标准,前台工作的人则要达到表演性标准。后台是限制观众进入的,因此不难想象,正式这里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决定了社会交往的基调。我曾经把它比如为帘子,只有亲密的人才被允许进入,又像朋友圈的分组,只有被允许的人才能看到一些所谓的战略秘密、隐私秘密、内部秘密。

  局外,是指区别于前台区域和后台区域的第三区域,也称剩余区域,那些处在这个区域内的人我们称之为局外人。

  为了能够自由自在,相互信任地沟通交流,人们就必须习惯于每个人的各种情感。他们必须感到轻松自如,无论是彼此之间的沉默,还是言谈。

  戈夫曼,还在书中谈及了各种注意事项和突发状况,这是书中的细节,值得人细细品味。他像导演一样为视角我们展示了全局是如何运行的。当你,尝试将这些设定一一归位,并再细心观察周围,就会看到你曾习以为常,但却是不同的一切。你会脑补,想象,会反思,转化视角,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不得不说,用舞台表演来比拟生活,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逢场作戏的虚假,是一种不真诚,看到的满满都是套路。而我却认为,很遗憾也很幸运,我们必须以这样的表演继续生活下去。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确实为我们节约了很大一部分的认知资源,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高效的一面;另外,有些情绪和行为的确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无需掩饰,无需逃离。至于真的是作假的那部分,也有它如此表现的理由,恶劣的诸如骗术,平常的如热情招呼、临床关怀。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是没去拆穿而已。就如庄子所说: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以我现在浅薄的经历,看书里讲述的一切,还算是非常有画面感。我试图去找到一种行为的解释,然后理解这个行为的出发点。

  我至今印象深刻,我第一次十分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表演的时候,是在和家里长辈吃饭的餐桌上,那时候长辈做好了饭菜,但自己说过一会再吃,于是她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我吃。她会注意我使用筷子送到嘴里去的动作速度,把食物送入口的急欲程度以及咀嚼食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致,用这些来监测我说菜很好吃的赞美是否真实,用这些来判断我的食量和食欲如何?以好进一步推测我的身体状况和精气神。这个时候,我会表现的非常急切和享受食物,以迎合她的心情,哪怕是,我真的吃不下了,也会做出一副还再干掉几大碗的样子。因为,我这样做真的是想让她确认我身体健康,告诉她,我的精气神很不错,我积极向上并将乐于行动。

  想象当我们退出前台,走进只有自己的秘密空间,我们又守着哪样一些秘密呢?如果没有人看,你会穿什么呢?

  我想起《我的前半生》里,贺涵对唐晶说自己为什么爱上了罗子君的话,他说,子君,让我觉得真实而轻松。所以,至少我们身边还有那样一些让我们觉得真实而轻松的人,让我们获得一种感觉:我这样子是可以去见人的,是可以被接纳的。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请开始你的表演。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2

  结束大四第一个学期后的寒假,我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王嘉老师推荐的新传相关专业书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该书是由加拿大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欧文·戈夫曼所著,在此书中,戈夫曼首次将戏剧模型引入社会理论领域,把人的社会生活比喻为戏剧表演,建构了“拟剧论”,以此探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秩序。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就已经对戈夫曼的拟剧论略有了解,也曾在王嘉老师的课程中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我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便有了更浓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本书了解戈夫曼对此理论的系统阐释。

  根据相关资料,在戈夫曼提出拟剧论之前已有一批学者分别从技术、文化、结构和政治等不同角度分析相互封闭的社会机构系统,而拟剧论可以作为另一独立视角,也可作为其他视角中个体的部分行为作为补充。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以“角色扮演”为基本点,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角色扮演、前台后台、剧班、观众隔离以及形象管理。戈夫曼认为,社会其实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在不同的情境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们在生活中所展示的模样,总是经过饰演后的模样,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用于人们进行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而人们舞台前后表现的.行为也有所不同。通常,人们在前台更多地展示希望被他人接收并得到认可的行为,在后台更多地表露真实的自我,“剧班”的概念则是将表演行为作为集合形式呈现的场所,即人们需要进行相互配合、互动表演、互相传递符号意义。“观众隔离”指表演者在不同情境中的表演所面向的受众是不同的,表演者需要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分类隔离,以免出现表演者的表演被并不期望的观众所看到。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观众隔离”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如微博、微信的内容发布分组功能等。“印象管理”则指表演的不同种类和效果。表演大致分为成功的表演和补救型表演。若想达成成功表演,表演者必须进行行为管理。戈夫曼指出,成功的表演一般通过理想化、误传性和神秘性达成;补救型表演包括防卫措施和保护措施,表演者需通过一些措施来应对表演中出现的不理想因素。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对社会学和传播学带来了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虽然是200多页的著作,却包含了完整的理论阐述。于我而言,阅读过程中偶有艰涩难懂的部分,但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也因此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为我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书籍建立了信心,也增添了动力。学海无涯,在将来希望我能更积极地阅读,保持学习的状态,吸取更多专业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读书心得 】相关文章:

日常生活日记06-19

日常生活随笔04-07

高中日常生活随笔03-02

日常生活随笔15篇04-08

档案中的自我鉴定04-17

日常生活周记15篇03-11

读《生活中的小镜头》有感01-20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06-10

毕业生登记中的自我鉴定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