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来了

时间:2024-03-27 11:29:57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师”来了

  今日,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先生莅临我校做课,五区八县以及本县兄弟学校的300多名教师济济一堂,一睹于老师72高龄的课堂风采。听课之前曾经了解了一下于老师的教育教学主张,对于教育他一贯主张“三本主义”,即“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而教学理念坚持“五重课堂”: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在今天的课堂《爱如茉莉》我们自然看到了什么是“以读书为本”,课堂上几乎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父母间相濡以沫的情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手法。自然我们也在课堂学生的表现中看到了我们平时教学的不足,比如如何培养孩子敢于大方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说:“跟我学。”

  敢于范读范写;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不懂的生字能主动查字典;如何培养学生通过“海量阅读”来增加语言的积累;如何指导孩子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如何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章的情感;如何拓展课堂容量,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补充学生的语文营养等等,都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做深刻的反思。但也说实在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生的关系还是因为自己暂时无法消化于老师的全部教学理念,我觉得今天还不是我想象中完美的课堂,比如课堂节奏的拖沓,比如某些问题的设置,比如“以读代讲”模式对现实“应试”的适应性……我想,是不是缘于我对大师过分的期待?其实教育界也正如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会”,各种流派纷呈,正如于老师所说:“艺术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也算一门艺术,也许我们该追求的正是那“更好”吧。

  对比课堂,让我深以为然的是于老师的讲座《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的确,多少年后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留给孩子的印记追根究底还是“习惯”与“能力”。于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语言,用语言。”非常认同,在我原先的认知中一直把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教人会听别人的话,会说自己的话,会看别人的文章,会写自己的文章的学科。”我想应该有着异曲同工的,所以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要把每一篇课文当作孩子写作的范文去实施教学,在我以为“阅读”与“写作”是万不可决然分开的,所以在阅读上渗透习作指导,“读写结合”应该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课堂。

  但也不能不说现实的教育体制让我们老师失去更多自我,明知道过多地分析必然代替孩子的阅读体验,但我们依然要越厨代庖,让越来越多的课文分析充斥我们的课堂,即使学生将来会忘掉,但先应付了考试再说吧。更认同于老师从学生现实出发实施语文教学的理念,不讲大话空话,培养的都是孩子实实在在的习惯与能力。比如于老师十分注重老师自身的范写范读,在课前细心研究每个生字的间架结构,甚至书写中一点点的偏差也丝毫不放过。他反复强调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楷书。他说:“在高考阅卷中一份作文的平均阅卷时间不超过30秒,字迹的好坏自然占了很大的印象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也正是我时常要对学生说的:“不能责怪老师统考阅卷的速度,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这种“速度”,用你的一手好字来替自己的作文挣分。”再则,于老师说:“我决不是最好的作文老师,哪个老师也不是最好的作文老师,最好的老师就是书籍。”

  何其亲切的语言,我也曾反复强调:“书才是你们一生的老师。”可惜,我们的意识都到了,行动却总是滞后,也许正是于老师大声疾呼的:“要留给孩子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别让大量的作业占领了孩子所有课余时间吧。”我们应该承认,很多孩子实际上一天中是没有多少时间能静下心来读一会课外书的,是什么让我们疲于奔命,以致让学生也“不得安宁”?对老师的作业批改是“量化”和“质保”的,哪个年级必须要有什么作业几乎就不是我们老师可以决定的事,作业批改的规范甚至要落实到“当天的日期写法是用“4/12”,还是“12.4”形式?当老师沦为机器人时,我想是没有创新精神和精力去进行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很羡慕于老师,因为只有他这个年龄才可以摆脱一切束缚,全心全意地研究“语文教学”,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除此,只要你是职业中人,还是中规中矩的好。

  说于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有点如“茉莉”,朴素而芬芳,想想的确是这么个味道。课后的那一场“京剧”演唱更是艳惊四座,对于我这“京剧白痴”来说简直就是梅兰芳降临了。

  所以惊诧于一个72岁高龄老人的“情趣人生”。

【“大师”来了】相关文章:

《怪物大师》读书笔记范文09-05

秋天来了教案03-18

春天来了日记01-31

《狼来了》教案04-01

夏天来了日记12-23

地震来了教案12-12

春天来了随笔03-02

《春天来了》教案03-09

冬天来了日记02-10

《冬天来了》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