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笔

时间:2023-06-21 19:53:25 随笔 我要投稿

中秋的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的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的随笔

中秋的随笔1

  不知道中秋夜会有几人坐在门前,静静地看月亮。守着桂花的清香,与露珠的明澈。在城市里居住的人,大抵是没有这样的闲心与清趣的。再说,也大多没有一方院落。便是有那一番心情,也没有那一份清静。秋虫的唧唧,只能回到童年里去翻找,大约已经发黄了,破损了。瓜禾的气息,萤火的气息,似乎都停留在时光的哪一个角落里,无处寻觅。

  我想要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我想要被淹没。被月光淹没。被秋水淹没。被天光淹没。我是必要出去走走的。我想听听一些声音。我想把我身体里的声音发散出去。我想我回来时,便空了,便轻了。

  ———徐徐地走在月光如水的夜里,我也并不知道这样走着的意义。只是想走着,走着,走到一个很光明的去处。

  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年中最美丽的月亮。一年中最美丽的水。一年中最美丽的天。静影沉璧。没有比这更丰满的了。

  又走到那一弯池塘。荷已被人砍削了去。空留垂柳。守着它的暮年。风,很柔,很轻。像是怕一不小心便会把人扎疼似的。

  坐在柳树下。透过树隙,望月。柳树叶子好像稠密地长到月亮里去了:月亮的四周镶嵌着碎碎的柳树叶子。也似月亮长出了无限的忧思。撩开树枝望月,月亮很美,很圆,很亮,很干净。不染纤尘。孤标傲世。光照千秋。亘古一轮。

  想起吕本中的.词《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便重重地有些替那阁楼里望月叹月爱月怜月盼月而又怨月的女子抱屈了———相爱着的人,总是不得相见。相思有多苦,有多深,谁能丈量?

  如今这样的年代,爱着,即可常常聚着,不用苦苦相思了。想见,就可以见。再说,便是一时见不着,还有伊妹儿,有手机短信,有电话,有视频,有动车。电子时代,爱情是早已提速了。只是,不知这提速的当儿,爱情的纯度,能有几何?

  月亮,万载千年,仍是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那一轮吗?是李白中华思乡第一诗的月吗?是杜甫在《月夜》里望的那轮“州月”?是苏东坡“千里共婵娟”的月吗?是李易安“月移花影约重来”的月?或许,都不是了。今天的月,非古典的月了。古典的月,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下,成了一团模糊的影,不复光洁。今岁的月,也非去年的月了。或许,每一轮月,都不是那么圆满的。永是有着亏损的。即便一时半刻是圆满的,终还是亏损:我的父母在老去,身体已日渐衰弱;老家的墙又有了些裂缝了;我的弟弟都许多年没有在家里过中秋节......

  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只相似。

  又想起金圣叹语:“几万万年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也便释然了。

  今夜,今时,今刻,尚有我;我尚能于中秋时节,与我的家人欢聚一堂;去山里老家看看父母,跟他们絮絮叨叨地说说话,为他们做一顿好吃的;我尚能于云淡风轻中,漫漫地望月、听月、读月、惜月。此亦福也。

  也便不去想许多的亏损了。

中秋的随笔2

  又是一年中秋节。树上石榴橙红饱满,桂子花开芳香馥郁。秋高气爽,禾秀果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耕耘者企盼的季节。在付出了春天的播种,伏天的辛勤耕作之后,收获的日子如期而至。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喜悦饱含在笑声里,喜悦流露在眉宇间。对于常年辛勤的耕耘者来说,丰硕的收获是最好的回报。

  收获是对耕耘者的回报,正是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了根须,滋润了绿叶,饱满了果实;收获更是对广袤大地的回报!正是大地那宽胸厚土哺育了亿万生灵,造就了神奇自然。

  老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未必尽然!

  追朔农耕时代。先农们毕其一生把自己桎梏在土地里,披星戴月,凄风苦雨,耕耘何其艰辛!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乏力渐艰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耕耘的艰辛;“足踏署土地,背负炎日光。力尽不知歇,但惜夏日长”,是收获的艰辛。纵有如此之多的艰辛,又能有几多收获,抑或能否填饱肚子呢?

  诗曰:“五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官仓胜于猛虎,再有朱门大户,一年辛勤的收获被无情的吞噬。其结果,必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年复一年的上演。

  反观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耕耘不再艰辛。人们不再仅以收缩肌肉的力量辛苦耕耘。全面的机械化操作,使人们投入较少劳动,得到较大收获的夙愿得以实现;使人们把投入在土地上耕耘的时间,精力,大量的.解放出来,去耕耘更广阔的领域,去获得更丰厚的收获;促使人们有了休闲娱乐,甚至观光旅游的条件和情趣。

  月光溶溶。一家人与邻居们相随着去散步,一拨又一拨三三两两的人群,或者相互打打招呼,或者自顾说说笑笑,心情都是那样的坦然,那样的悠闲。

  沐浴着十五的月光,聆听着秋虫的吟唱,我的思绪飞进了茫茫夜空,飞到了云天之外············

中秋的随笔3

  中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叠元宝,我们仨在一起比赛谁叠得最多,每个人都使出了绝招,只看见手指不停地“舞蹈”,不一会儿功夫,纸就用完了。结果,我们仨打了个平手。虽然没分出胜负,但是比赛的过程很开心……

  今天是中秋佳节,一早妈妈就上街去买菜,买了很多好吃的,惹得我直流口水。今天的饭菜更是特别美味,让我吃过之后回味无穷。

  中午,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叠元宝,我们仨在一起比赛谁叠得最多,每个人都使出了绝招,只看见手指不停地“舞蹈”,不一会儿功夫,纸就用完了。结果,我们仨打了个平手。虽然没分出胜负,但是比赛的过程很开心。

  天渐渐黑了,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观赏着又圆又大的`月亮。没过一会儿,妈妈和爸爸又把小桌抬到院子里,摆上食品让月亮“品尝”。我还像模像样地面朝夜空拜了拜。接下来贡品就又都成为我们一家人的食品了,也不知道嫦娥吃到没有。就这样,我们一家人继续边吃月饼边赏月。

  正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如水的月光和夜的寂静时,妹妹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天上为什么有月亮?有人说月亮上有嫦娥,我怎么就看不到呢?

  我刚想逗逗这个傻妹妹,奶奶却抢先说道:嫦娥的故事只是传说,不能当真的。妹妹听了点了点头,不再问了。不过,显然这个答案她一点儿也不满意。我想她一定和我一样希望所有的传说都是真的吧,如果没有了神仙,这个世界该多没意思啊!

中秋的随笔4

  和章志中秋月圆,阖家团圆欢聚的节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流动着文化艺术的遗传基因。文人雅士们甘愿墨笔,用古诗词词赋撰写过过多相关中秋节与月亮的优秀作品名言。每到中秋节,大家竞相对月当歌,神情达意,舒发离人的想思之情。古时候交通出行隔绝,行走不便,人生旅途,用时甚多,有时间作诗弄月,词赋山水风景,情寄于当然界之宏伟群山河流。

  山水游记璨若星空,以《永州八记》、《醉翁亭记》,也有《徐霞客游记》,名作优秀作品,宝贵的记忆财产,美丽的回忆。东坡先生曾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诗句,将中秋节的.想思情感表达,亦是恰切,无以言表。文人墨客的比较敏感、才能的爆发,一泄而就,变成了文学类上的高峰期。

  孩童阶段,影片《闪闪的红星》,有组画面记忆力深入:革命斗争时代的中秋节,老红军给一群小孩子做月饼,边做边唱八月十五月儿圆,祖父为我做月饼呀,月饼圆溜溜甜又香哪。中央红军的初衷是让贫苦大家的日子甜又香哪。纳西族人有一个风俗习惯,年青人谈恋爱,情感发展趋势到筹备婚礼,男性老人购置月饼礼物,伴着中秋节上门服务女性家里,追讨良辰美景吉日,一桩婚缘妙事从此明确。

  纳西族人文化艺术将中秋节明确为订婚日,既是文化艺术也是日常生活。赶到房外,喜见上空悬一轮明月,虽有一些黯淡,但激动不已,仰头凝视着。好景不常,云彩涌来,将月亮包囊严紧,空天复又暗淡。正为月亮劳神之时,耳朵里面边传出唧吱,唧吱的虫类鸣叫,他们好像要召唤月亮亮相。

  周边的楸树树静静的矗立在山坡上,更提高了月色的浓厚。

  在记忆中,中秋节的月亮时目前无,但内心的月亮却越来越光亮。人一但到中年,生活不如意,职位的岗位职责,均是当担原因。家人的离去,想念与日俱增,甚或明显,期冀多守候她们,但工作更须要大家将月亮放进心里,默默地向前,抵达远处。

中秋的随笔5

  中秋节,盼个什么呢?不就是假期,圆月和团聚嘛——题记

  关键词:假期

  终于碰到个假期啦,好好补了一觉,洗漱完毕后就开始感慨中国历史之悠久,使得我们这些学生能够时不时的放个小假滋润一下。不过,美好的假期还是离不开作业的衬托啊,在少得可怜的题目里泡了个澡后,我兴高采烈地冲出大门,满眼的鞭炮——屑,映入眼帘,虽然喜庆的红色能掩盖不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伤,不过风卷起的灰尘也够受的。

  不管怎么,出去清醒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假期自然能看到不少小孩子在外面疯玩,可惜了我哥姐这帮高中生,一定在刻苦!!此时此刻,看着宽阔的天地(与家相比),听着热闹的鸣笛声,感到自由的气息无处不在,“自由万岁!假期万岁!”——相信会是众多被生活负担压得抬不起头的人们目睹此景后的心声呢——看着对面的学校我自在地想。

  关键词:团聚

  刚从梦乡中醒来的我,早已闻到忙碌的气息,嗯,还夹杂着妈妈的拿手好菜的香味哎。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赶紧去探个究竟!果不其然,糖醋排骨等招牌菜都摆在桌上了。不过我还经受得住考验,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啊,但还是悄悄地夹了一块,脚底抹油——溜了!

  只等中午这顿团圆饭了!终于,开饭的时间随着哥哥姐姐们的姗姗来迟降临了!我们还是比较“客气”的,无论怎么说只是吃了点点,有点扫兴的是,这一切好像按程序规定似的,到点放学来吃饭,唠点家长里短,吃完了各走各的。唉,什么时候这一顿团圆饭越来越没有团聚的感觉了呢?

  关键词:月亮

  渐渐的,太阳沉入大海,天空的最后一丝光芒还未来得及收回,灯火就齐刷刷地亮了。

  在庭院里,我们收拾了早晨点燃的斗香。然后搬出木桌,摆放好本节日第三次买的.月饼,苹果,莲蓬等祭品,祭拜月神。

  我望着墨蓝色的苍穹,此时的一轮圆月忽明忽暗,终于,挡着它的那朵云散去了,月亮也就真实了起来,现在的月亮,虽然身边没有群星相伴,但绝不寂寞,她的光,不如以往的苍白,而是亮得热烈,甚至比太阳光还能鼓舞人心!

  很美的一幅画——“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

  不知不觉假期就结束了,带着关于节日的回忆,上学去吧……

中秋的随笔6

  "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天上的月儿越来越圆,思乡的情愫也越来越浓。不管是在外地工作的,创业的,还是像我们打工的,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游子。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团圆。

  我长年漂泊,打工在外,电话,成了连接亲人的唯一纽带。可每次通话,总是强忍着苦楚,省略了问候二老和妻儿的话。为的就是省几个血汗钱。然每次撂下电话,鼻子总是酸酸的,眼睛总是涩涩的。

  我的父亲就像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七十高龄了还不肯把手中的锄头放下。年迈的老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不仅要操持家务,还在养猪放羊。柔弱的妻子,在老父亲的帮助下,承担着家中一年的开销和口粮。还有上大学的女儿,读高中的儿子。这样的现状,叫我怎么放心得下。

  无数次睡梦中的相逢,引起了醒来后的无尽牵挂。无数次的拿起话筒,又狠狠心地无奈放下。五百多个漫漫长夜,又有那一夜我不在思念妻儿,牵挂老人的无尽折磨中度过?我也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也知道"常回家看看"。可我更懂得做儿子的责任,更清楚做父亲的义务!

  城里的店铺各显神通地搞着中秋的促销,城里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做着中秋的准备。可我只能把我浓浓的思乡之情揉和在一天劳作的汗水里,随着眼泪艰难地咽下!

  那些有闲情别致的人在中秋赏月的'时候兴高采烈地"起舞弄清影"。那些喜附庸风雅的人在中秋团圆的时候怡然自得地"举杯邀明月"。可我,自有我的过法:孤独一人,在工地的一角,一瓶烧酒,半斤花生,让思乡的泪水在清冷的月光下纵情地畅流!当然我也不会忘记给亲人们发一张合成照片,让他们看看"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在中秋的快乐场景!

  衷心祝愿所有的打工者中秋合家快乐!

中秋的随笔7

  秋风飒飒,暑气日见消减。尝过新芋新薯,一转眼便是八月中秋了。

  这正是泉州八景笋江月色尽美之时。夕阳刚刚落进西边紫帽山的怀抱,那比脸盆还大的月亮就从东边的凤山升起,像喝多了荔枝酒的醉汉,懒洋洋地晃着。几条彩带在它附近游移着,像被它信手扯来又随手扔掉似的,变幻无常。

  站在笋江石桥上放眼东望,沿江一带的竹林,间杂着荔枝树和龙眼树;背光的这面,翠绿的颜色已有些模糊。晚风中,枝叶轻轻摇曳,影影绰绰,拂着初升之月。抚着拂着,那月就顺着竹子一节一节地给拂上来了。到了顶端,月亮被那弯弯柔柔的竹梢轻轻地刷着擦着,渐渐地变小了,薄了,轻了。那颜色也越来越亮,像经玛瑙刀刮削得十分洁净的一个大金球......

  闻名四海的石笋古迹,位于一个小山岗上。岗上有一个天坛,据说古时候,在开元、承天两寺未兴之前,达官贵人的春冬两祭就在这里举行。坛上悬有三千社稷匾额,黑漆金字,十分壮观。坛前岩石稀奇古怪,各有形状。那块龙门鲤鱼石上还长着鲤鱼藤哩!石笋就竖在天坛旁边一个永不干涸的`小池边,有野花芳草簇拥,高三米多,下圆顶尖,如春笋直立。

  离石笋古迹不远,便是有名的笋江。沿江两岸的石堤,一色石砻出产的汉白玉石砌成,经历代风雨洗刷,呈微红色泽。岸上,长着一株株千年古榕,长须飘拂,形如龙飞凤舞。那些服色鲜艳的赏月人群,嬉笑着、交谈着,在岸上流连忘返。

  此时,月亮已上中天。潮水定了,风静云散。江水明净如镜,圆月仿佛掉落江中,使人有如置身太空之感。忽有鱼儿跳跃江面,波影荡漾,满江碎银。不一刻,江水又复平静了。望见笋江石桥的十八个桥洞,水面上同时倒映着十八个月亮,像十八面青铜宝镜,闪射银辉,把江面映衬得如同白昼。啊,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十八仙女提灯来了!东岸的清源山,西岸的紫帽山,双双倒影,在江底交颈而眠。据说,这山影就是天宫里的清源神童和瑶池的紫帽仙女,因互爱情深,触犯天规,被点化在笋江两岸三十里外。后来,他们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月里嫦娥,于是在中秋佳节更深夜静之时,嫦娥带着仙女们提灯指引,让他俩通过江底暗道,聚会佳期。其实,这无非是月光的折射罢了,但时至今日,这个美好的神话,却还在笋江两岸的人民中,广泛流传着。

  过了十八洞,那悠扬的南曲声就在耳际缭绕。举眼望去,岸上那个雕龙画凤的凉亭上,坐着两个人。抱琵琶的是中年妇女,唱歌的是姑娘。歌声贴着江水,满腹衷情,尽付东海波涛。这时,我的心都被这江水、这月色、这歌声熏得陶醉了......

中秋的随笔8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年年中秋各不同。如今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中秋之前超市里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中秋之夜家家户户大团聚,一家人尽情品尝着香酥可口的月饼,观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每到中秋节,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饥荒岁月里的那个中秋节……

  我生长在关中平原武功县一个叫薛祥村的小村庄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年四季几乎看不到细粮。我家人多劳力少,生产队分配的粮食勉强够维持半年,父亲和哥哥只好背着棉布徒步一百多里到北山换回一点杂粮勉强糊口。吃完了就以挖野菜、剥树皮维持生计,后来野菜挖光了、树叶子被捋光了、榆树皮被剥光了。三月初,陇海铁路沿线洋槐树刚刚绽开了花骨朵,人们就迫不及待地采来食用,吃得多了,浑身就浮肿,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以玉米芯做成的淀粉充饥,甚至挖“斑斑土”来填肚皮。

  那一年,我只有十二岁,在长宁公社孔雀寨完小五年级上学。孔雀寨距离我村有五六里地,学校实行的是“三大晌”,我们每天要跑三个来回。先一晚吃的是野菜玉米糁子或面糊糊,到了早上放学时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放学的钟声刚一敲响,我就急急忙忙跑出校门,勒紧裤带赶回家吃早饭。

  回到家里,吃的是稀的能看到人影的玉米稀糁子,外加一个玉米面馍馍。午饭一般都吃玉米面搅团,就着野菜。那野菜吃得我口泛酸水,吐个不停,但饿的没办法,吐完后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吃。

  不知不觉中,这一年的中秋节到了。

  艰涩的年代,寡淡的生活,每天连肚皮也填不饱,就盼望着过中秋节能吃块月饼!这一天放学后,我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当我正在书海里遨游之际,忽然,窗外传来了嫂子兴冲冲的声音:“娃,快来院子里宴月了!”懵懵懂懂中被嫂子一声呼唤,我这才如大梦初醒,拍了一下脑门,哎呀,今天是中秋节,要宴月了,能吃上月饼啦!我喜出望外,立即收拾好书本,吹灭了煤油灯,高高兴兴地跑出了房门。

  只见银光洒满了院子,举头望去,那圆圆的月亮就像个银色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墙头的天空中。月光下父亲本来很瘦弱的身体更显得瘦弱了,他正目不转睛望着月亮发呆,好像正在思虑着数不完的生活难题。30多岁的四哥默默地站在父亲身旁,面色凝重,一语不发。这时,母亲端着刚刚烙好的'几个月饼,在六哥、嫂子和小妹的簇拥下走出了厨房,兴冲冲地来到了院中。这月饼不是细面做的,只是加了一点调料多滴了几滴菜油的玉米面烧饼。

  一闻到这月饼的香味,我忍不住就口水长流了,从盘中抓起一个就要往嘴里塞,还是嫂子一把挡住了我,母亲轻声说道:“娃,不要急,等祭完了月亮婆婆,咱们再来吃!”我慢慢地把月饼放到了盘中,回头一看,父亲眼含泪花仰着头,把目光投向了那一望无际的天空。

  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对于民间的各类讲究和祭月的一套仪式十分娴熟。她把手中的木盘放在祭桌上,然后一本正经地开始祭月。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们依次跪在地上。母亲把盘中的月饼和几颗红枣重新摆放整齐,虔诚地点起三支香和一根红烛,依次插在香炉里,然后端着酒盅,从小酒壶里倒了三杯酒。母亲依次洒在祭桌前的地上以示敬意,然后面对着月亮婆婆慢慢地磕了三个头,口中念念有词,说了一些祈福平安吉祥、祈盼多打粮食、早日度过饥荒的话。

  看着盘中焦黄的月饼,闻着那香甜的味道,我的肚子里就好像有几个馋虫不停地在蠕动,盼望着这祭月仪式赶紧结束,快快吃上月饼。祭月仪式一结束,母亲把三个月饼留在了盘中,继续敬奉月亮婆婆,然后把大枣分给姊妹们每人一枚,把月饼分给我和妹妹每人一个。我把大枣悄悄地揣在口袋里,手捧着略带余温的月饼,我和妹妹都舍不得吃,拿在手中闻来闻去,生怕吃一口就没了。母亲把她的那一块递给了8岁的小妹,小妹赶紧把自己的月饼装到了口袋内,接过母亲递给的那一块掰了一半,美美地吃了一口,把另一半又递给了母亲。这时,母亲眼噙热泪只尝了一点点,又递到了小妹手中,怜爱地说:“娃,快吃吧,等将来日子缓回了,妈给你做麦面月饼吃,里边加上糖,甜甜的,酥酥的,一定叫你吃个够!”

  看着圆月中的阴影,我便好奇地问父亲:“月亮里有大山吗?”

  父亲咳嗽了一声,说:“那是一个人,正在月亮上受罪呢!”

  六哥来了兴趣,问道:“那是谁在天上受罪?”

  父亲就此打开了话匣子:“传说有一个《吴刚伐桂》的故事,以前有个叫吴刚的人修道时犯了法,仙人就把他贬到广寒宫砍桂花树以此惩罚他,这棵桂花树高几百丈,他每次砍下去后,树马上就愈合了。千百年来,他就一直砍啊砍啊,这棵桂树啊,永远也砍不完……”

  六哥又问:“不是说月亮上还有个嫦娥吗?”

  父亲说:“是的,传说月宫里住着美丽的嫦娥姐姐,她的身边有一只可爱的玉兔,那只玉兔时刻陪伴在嫦娥的周围,陪伴着嫦娥每一个寂寞的夜晚。你看,月中的嫦娥正抱着玉兔正看着咱们呢……”

  我抬头仔细地观察,月亮中好像真有一位仙女抱着一只兔子在向人间张望着。这时候,我想起了读过的书上说的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父亲和六哥慢慢悠悠地唠叨着吴刚和嫦娥的故事,我痴痴地望着月亮,听得入了神,思绪不由地飘飞到月宫上去了……

  “娃,别只顾着看月亮,快吃口月饼!”母亲的一句提醒,我这才想起了手中的月饼。看着母亲亲手烙的月饼,焦黄焦黄的,我轻轻地咬了一小口,细嚼慢咽,外焦里软,香甜可口。那是一块普通得再不也能普通的月饼,却是我一生中吃的最香最甜的一块月饼。那里有母爱的味道,独一无二的味道……

  时光如梭,几十年过去了,每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我就不由地想起了那个晚上一家人赏月吃月饼的温馨情景。

  难忘饥荒年代的那个中秋节,难忘母亲烙的玉米面月饼!

中秋的随笔9

  早上,我起床的时候,外面正下着很大的雨,我想,今天可是中秋节,这样的天气,中秋节怎么赏月呢?

  吃过晚饭,雨终于停了,我和爸爸妈妈把赏月的东西拿到天台上,这时,月亮露出来了,今年的月亮很亮很亮,是不是经过雨水的冲洗才这样?我望着月亮,月亮上好像有一棵树,树很大,好像在月亮中间,很像柳树,在树的下面还像蹲着玉兔呢!

  我望着月亮正入迷,这时,一串烟花飞快地向上飞跃,在天空出现了五个字:“中秋节快乐”,陆续又爆出了许多烟花,有心型、花型、红的、绿的.。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在天空中,一个接着一个爆开来,漂亮极了。

  我们一边赏月一边烧烤,奶奶和哥哥早就在烤东西吃了,我也烤了起来,我先用油擦一下鸡翅,放在上面烤,妈妈拿起小刀在鸡翅上割了两下,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可以快点熟。”鸡翅不一会儿熟了,我放了点调味料,就吃了起来。

  月亮渐渐上升,终于可以中秋赏月了,想必是听见我们的笑声更亮更美了。

中秋的随笔10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话果然如此,在经历了几天的倾盆大雨后,害羞的月亮姐姐终于抛开了乌云面纱,露出了她美丽而又崭新的'容颜。

  十六晚上,我兴致勃勃地来到阳台上,奢望着圆月的出现。天空黑漆漆的一片,不留一点儿光亮,月亮会出来吗?我好奇地想着,充满期待地盼着。

  渐渐地,天空上出现了一缕白里透黄的光圈,好似荧光闪耀。那光芒逐渐变强,把周围的乌云都照得一片金黄,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就在这时,月亮从云层里一下子“蹦”了出来,终于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一张黄黄的、又圆又胖的脸颊,好象正微笑地看着我们呢!

  它黄澄澄的,让我看着就想起了月饼,不禁吞了一下口水。妈妈好象看到了这个小动作,连忙去拿月饼。说道:“小馋猫,想吃月饼了吗,来拿呀”,我正要去抢时,她却把月饼塞进了她自己的嘴里,逗得全家捧腹大笑。

  就这样,我们在开开心心地赏月和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多么惬意的中秋节!

中秋的随笔11

  又是一年中秋日,游子心切盼家归。

  家永远是心的归宿,因为那里有殷殷盼望的父母,有牵肠挂肚的妻儿。

  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两节合一,有了长长的.假期,可以好好地过一个团圆节了。

  父母总是问:儿啊,过节放几天假呀?天数少,就别回来了,省得把钱浪费在路上。尽管他们这么说,但也能感到,他们还是盼儿回来的。他们永远把让你生活好放在第一位的,只以你为重,把牵挂的心隐在轻描淡写中。

  我说:今年活少,公司不让加班,假期八天,在这里待着没意思。父母笑了,说:那赶紧回家吧!你都几个年头没在家过中秋节啦。你看,他们是多么巴不得我回来。

  孩子知我回去,都高兴坏了,还嘱咐我:别晚上来,白天来啊!晚上我们睡觉了,没人接你,不安全!我笑了,孩子替我想得挺多。媳妇倒是没说顺听话,装作莫不在意,告诉我:收棒子的时候,你不来,家里活都让我干完了你才来,真是居心不良,干脆你别回来啦,在外面跟我们娘几个挣钱得了,我笑说:行啊!孩子可不干啦,厉问她们妈妈,高声喊不,逗笑了她们妈妈。

  想想,我这几年,在外居多,回家时少,在中秋团圆日,更是难有几回在家,为了糊口养家,以舍弃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多挣些加班钱。

  今年,我终于下定决心,舍了加班,回家好好过一个团圆节,我的心里,也是特别想家的——那里都是念我的家人。

中秋的随笔12

  到新公司的第三天,是中秋节。下午,王总喊停了大家手头的工作,齐聚到会议桌旁,女孩儿有些诧异,只见桌上堆满了各种水果零食,不知道要做什么。坐定后,王总交代,这是公司为大家办的简单的中秋欢庆会,希望大家在公司能像一家人一样,有家的温暖。呵呵。女孩儿真心感到幸福了。

  期间,王总要求大家都要表演节目,小武跳了一段新疆舞,还是王老师伴唱的,有滋有味。女孩儿唱了一曲王菲的水调歌头中秋,大家纷纷鼓掌。很轻松愉悦的下午,临了,王总给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并且提前下班了。

  女孩儿再一次感到意外,或者说惊喜。太惊喜了。这个公司,拥有两位和蔼可亲的`老板,拥有一群年轻热情的同事,女孩儿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努力工作,不能辜负杨总的期望。

  下班前,女孩儿收到了老板发来的红包,女孩儿没敢打开看,于是悄悄环顾了一下同事们,见大家都安静忙碌的工作中,女孩儿也把红包轻轻的推到了键盘下边。离开办公室,坐在公交车上,女孩儿的心仍在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中。或许,这才是女孩儿期待和向往的工作,对,就是这样,活力,快乐,而且,有惊喜。站在中心广场的国旗杆下,女孩儿点过了红包的数目,那是一笔让她惊讶和惊喜的奖金,女孩儿非常兴奋,非常开心,她抬起头望着月光下清扬的国旗,嘴角和心头一起泛开了幸福的笑容。女孩儿觉得,花儿,真的开好了呢。

中秋的随笔13

  在中秋节逐渐接近的脚步之际,笔者在百度上无意发现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简介,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大概是这样的。

  中秋节同时又叫做“月夕”,“八月节”,原因是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在这样难得的夜晚,人们仰望着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而然的就会期盼着和家人团聚。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被称为“团圆节”。

  然而近日笔者发现,身边很多的人因为中秋放假而欣喜。欣喜着团聚。然而欣喜团聚的却并非是亲情,而是爱情。似乎一下子中国的所有节日都是为了爱情而设定的。

  从中秋节出现之时便有大量的文人描述望月思乡的诗词,难道到了我们这一代就失去了王建笔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乡愁了?难道到了我们这一代就失去了杜甫笔下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了?难道到了我们这一代亲情已经失去了意义?难道我们的生命里爱情已经占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可是为什么每次在爱情受到伤害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温暖的家呢?

  中秋,一个亲情浓郁的佳节。释放亲情、感受亲情、增进亲情,亲情是主旋律。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在这难得的节日里,男生在筹备着去哪里和心爱的女生浪漫。女生在等候中心中白马王子的惊喜。他们都忘了家里等待着白了头发的父母,他们都忘了等待的父母为他们准备的惊喜。或许,那些亲手做的月饼并不如买的好看、好吃。

  他们忘了,忘了中秋的涵义。他们忘了,忘了父母的期许。或许,他们还在为了怎样敷衍父母不回家而烦恼。或许,他们还在为了浪漫的爱情想着问父母要钱的借口。他们忘了,忘了真正的中秋是和家有关的。

  爱情的浓情蜜意让你们忘了家,爱情的撕心裂肺让你们想起了家。你们可否在真正与家有关的日子里完全的惦记着家?你们可否在与家有关的日子里完全的融入着家?毕竟,完全与家有关的日子并不多。虽然,那是孕育你一生的港湾。

  与爱情有关的日子真的有很多。情人节、白色情人节、紫色情人节、七夕,包括圣诞这些节日都已经成了爱情的专属。或许,你们在甜蜜的每一天都是与爱情有关的。那么,在幸福的时刻你们可否关心一下家人?你们可否让与家的日子让父母幸福的微笑?

  朋友,亲情在邀你回家过中秋了。你知道了吗?

中秋的随笔14

  见驴写驴,见马写马,是大多数文人墨客乐于鼓捣的路数。鄙人虽不致不可耐,但自认依旧俗人一个。即是俗人,又愿堆文码字,当然也就逃不出那些捣鼓了。

  时值中秋,各家团圆,自然不能邀友或把酒小酌、或麻坛小赌,又因俗务纠绊,不能与父母共度佳节,于是待妻儿睡下,独坐窗前,与嫦娥隔窗对视,以期消解喧嚣背后的孤寂。居地农历八月的秋,不冷不热,少风少雨,正是一年好时节。不过今天小阴,薄薄地一层阴云遮住了本该光洁的月亮的脸。看见月儿无奈的在云后穿梭,也就淡了观赏的兴致,回到书房看看书,在网络上翻检下最近的文章与时事。

  “我是谁?”是某文社的征文,因为自己也参与其中,正有文友回复帖子的提醒,进去看看,不过又是一番赞誉,大概还是因为混得脸熟的缘故。

  我是谁?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从古到今,自中及外,多少智者多方位多角度的论述过这个问题,到如今仍然在不间断的论证论述着。鄙人愚笨,不敢奢谈这类高深的问题。但老子有言‘自知者明’,出于对‘明’的好奇便放不下对‘自己’也就是‘我’的探讨。

  我是谁?我是我!这是很智慧也很愚蠢的回答。说他智慧,是因为我的确是我,不可能是驴是马非得拉出来遛遛不可。我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财富、职位等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任何一个只是附着在我身上的某种饰物而已。说他愚蠢,是因为此种回答就是驴是驴、马是马、某物是某物的回答,定义是不能自身给自身下的。

  记得二十来年前的中秋,在烟台求学,晚上无事,几个同学慢踱到海边,坐在礁石上喝酒看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天的月亮大得出奇,加上波平如镜,月影映在海中也是分外的光明。良宵美景,几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轮流举酒瓶子邀月畅谈,喝的兴起,手舞足蹈,人影憧憧,杂乱地倒映水中,虽无佳人相伴,却有嫦娥盘桓其间,现在想想,青春不再,但也算是回忆中的美事一桩了。忘了谁对着海中月,唱起《水中花》,不觉萧然。当时也曾辩起月与影的问题,酒后之言,忘了结果,总之道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影终归是影,再像也不是月亮。

  而今再论我是谁,觉得首先要忘我,也就是先要无我,方知有我。一旦你说或者你想我是谁或者我是什么,那你还不是你,那个你认为的你还是你在水中或者镜中的影子。俗话说‘痴者通神’,可能就是痴者不迷于假象,反而自知自我。大多智者目光清澈,再清澈都不及初生小儿,小儿初生,尚无凡世红尘之物扰乱思维,无杂念,所以最‘我’。人之将死,回光返照,目光也有片刻清澈,那时已知万事皆空,浊泪排净,始冲刷净蒙尘双眸,得片刻清净,终至无我,可知之晚矣,于事无益。智者哲人探根溯源,亦有无限接近者,于是也目澈睛明,但终归不是常人所为,不执也罢。

  有人看了上面这些肯定会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搞这么复杂做什么,谁愿意研究研究去吧,关我鸟事,我该怎么活着还怎么活着。呵呵,是啊,我也这么觉得。与其天天追问我是谁,不如先活出自我。怎样活出自我,当然是为了自己好好活着。这样说,又有人会说为了自己好好活着,你是不是太自私了。呵呵,非也。我说的为了自己好好活着,只是让我们明白,无论我们做什么,哪怕是天大的功德,心里都不要觉得别人欠我们什么,我们做的是为了我们自己,只有这样我们心中才没有负累,心里才能充满快乐。自己眼中一切的苦,别人眼中一切的乐,别人的感激,别人的谢谢不要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什么,我们是为自己在做,所以心安理得,与他人无干,如此感觉便幸福便快乐。因为你见过哪位为自己做事不心甘情愿,不幸福不快乐?

  凡事为自己努力去做,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快乐着自己的快乐,我奈我何,是奈我何,谁又能奈我何!

  见驴写驴,见马写马,本是胡诌八扯的事,自然驴唇不对马嘴,你又奈我何!

  哈哈哈哈。谁是谁?关谁鸟事!今天到这儿吧!

中秋的随笔15

  记得青野送来一大瓶酒,董醉倒在地下,剩我自己也没得吃月饼。小屋寂寞的,我读着诗篇,自己过个中秋节。

  我想到这里,我不愿再想,望着四面清冷的壁,望着窗外的天。云侧倒在床上,看一本书,一页,两页,许多页,不愿看。那么我听着桌子上的表,看着瓶里不知名的野花,我睡了。

  那不是青野吗?带着枫叶进城来,在床沿大家默坐着。枫叶插在瓶里,放在桌上,后来枫叶干了坐在院心。常常有东西落在头上,啊,小圆枣滚在墙根外。枣树的命运渐渐完结着。晨间学校打钟了,正是上学的时候,梗妈穿起棉袄打着嚏喷在扫偎在墙根哭泣的落叶,我也打着嚏喷。梗妈捏了我的衣裳说:“九月时节穿单衣服,怕是害凉。”

  董从他房里跑出,叫我多穿件衣服。

  我不肯,经过阴凉的街道走进校门。在课室里可望到窗外黄叶的`芭蕉。同学们一个跟着一个的向我问:

  “你真耐冷,还穿单衣。”

  “你的脸为什么紫色呢?”

  “倒是关外人……”

  她们说着,拿女人专有的眼神闪视。

  到晚间,嚏喷打得越多,头痛,两天不到校。上了几天课,又是两天不到校。

  森森的天气紧逼着我,好象秋风逼着黄叶样,新历一月一日降雪了,我打起寒颤。开了门望一望雪天,呀!我的衣裳薄得透明了,结了冰般地。跑回床上,床也结了冰般地。我在床上等着董哥,等得太阳偏西,董哥偏不回来。向梗妈借十个大铜板,于是吃烧饼和油条。

中秋的随笔16

  明月在天上明亮而美丽,淡淡的云朵漂浮在周围,似乎在翩翩起舞,提醒人们中秋来临。每每中秋来临,家中总要备上那么些许月饼,一瓶桂花酿,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明亮的月光映照鲜丽的菊花,显得格外绰约。

  周围闹哄哄的一片,在这佳节,本应家人团聚,阖家欢乐,但今年父母都无空回来陪我。“又要独自一人了么?”我眨巴着眼睛缓缓望向明月,淡淡道。我一人伫立在人海中,形形色色的人从我身边经过,我迷茫无助,呆滞着。突然,整条街的灯都亮起,那暖黄的`路灯打在身上,照亮了世界,却唯独没有照亮我迷茫的心。

  信步走回家去,随手拾起一块月饼轻轻咬下,酥软的感觉在口中慢慢散开,那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快乐,冲淡了心中的苦涩和无奈。忍不住伸出手比了个相机的手势,将这洁白的月光永远定格在脑海中。思亲之情由此引出,由此爆发。我鼻尖不由得一酸,眼圈红了,脑海浮现父母亲与我种种欢笑的场景,不经呜咽出声,豆粒大小滚烫的泪珠似银丝般滑落。口中轻声唤着:“妈妈,我好想你啊!”话音未落,便被清风吹散了……

  月色似乎更娇媚了,更诱人了。哽咽声随之停下,月光倾泻而来,我整个人被其包裹,从头到脚都镀了一层光,闪烁着,迷了人心。手机信息栏中“我好想你啊母亲”迟迟未下定决心发送。我紧紧攒着手机,那心中的孤寂和思念都藏在这小小手机中,悄悄藏起,偷偷抒发。

  窗外桂花的香气飘了进来,在我的鼻尖萦绕着,用淡雅的花香和凋落的花瓣小心翼翼地安慰着我。我看着这一切,心暖暖的,舀起夜色,痛饮至醉。企图忘却孤独和思亲之痛,我好想你们啊!

中秋的随笔17

  我的家乡位处鄂、皖、赣三省交界,位处长江中下游,属于丘陵地带。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了我们坚强不息的性格。由于丘陵地带,小山星罗棋布,小河纵横交错,所以种庄稼大多人力,大型机械不能进入,久已形成了坚强不息的性格。春夏秋冬,日出日落,耕作不息。

  你若春节期间去我的老家,你会发现对联横批最多的是“勤”字,如“人勤春早”,“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至今我对每年春节大年初一父亲让我跟他一起下地出白菜“耿耿于怀”。家乡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棉花地里已经开出大量的棉花,繁星点点,一层一层的梯田是水稻飘香,小河边是老人、孩子在垂钓的身影,远方的大河上,你能看见一条条拉货的船只,如果天气好,你还能听见长江里大货船汽笛声,站在海拔约100多米的房子背后的小山上,这一切尽收眼底。月明星稀的夜晚,站在高岗上,吹奏一曲长笛,悠扬的笛声据说隔了几个村子也能听见,分外婉转,分外悠扬。家乡的秋天,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就是喜悦,家乡的秋天,有一副美丽的图像,基调也是喜悦。

  只是我这个远离故乡的孩子,只有在回忆和思念里,感怀中秋。祈愿这天边的明月,捎去我的问候,愿家人安康,愿家乡富足安宁。

【中秋的随笔】相关文章:

中秋的随笔03-22

初中中秋随笔12-01

中秋赏月随笔12-02

中秋赏月的随笔11-25

2021的中秋随笔08-21

中秋回家随笔03-01

中秋假期随笔04-20

随笔高中中秋04-23

中秋之夜随笔09-22

随笔中秋抒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