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

时间:2023-05-18 15:53:06 随笔 我要投稿

【推荐】教师读书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读书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教师读书随笔

教师读书随笔1

  xx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他懂事,认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是教师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细心把胳膊弄断了上学期一向没来上学,教师和小朋友都十分想他。

  xx很老实,也很少说话,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有时教师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为他的听话,教师让他当了小班长,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xx小朋友当班长,替教师管着小朋友”,让孩子高兴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还高兴的给姥姥奶奶打电话说自我当班长了,妈妈更是乐的合不拢嘴,孩子这么高兴,妈妈真的'很欣慰。看的出来,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赏识,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学送孩子,xx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xx说教师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时很费力,很费时,我给教师带去一块,所以非得从家里带块抹布来,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没来得及和您说声,他说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没好意思跟你说。”我听了真的很感动:多细心,多纯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开他的橱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块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每个孩子都要我们的“特殊照顾”,需要我们的赏识。

  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都能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温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变自我。所以,作为一名幼教教师,千万别吝啬你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努力让我们身边的小天使们都欢乐成长。

教师读书随笔2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还记的高尔基讲过的一句名言: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见,高尔基也是一为爱读书的人。

  我读过一本叫《想变成人的'猴子》的书,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里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这只猴子异想天开,一心想变成人。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作为童心的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这本书中她把笑猫比喻成家长,把猴子比喻成我们自己,就像无知的猴子一样,我们如果异想天开,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怎样长大以后有一番大作为。而家长不断地劝我们走出幻想,可我们不听,反而越陷越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犹太人那里,每当孩子过周岁生日时,犹太人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

  书是甜的,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书时,你就会感到知识像蜜糖一样流进你的心怀。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知识。

教师读书随笔3

  近日读了《赏识你的孩子》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孩子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孩子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孩子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孩子,就会激励起孩子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孩子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孩子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孩子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孩子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孩子》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唯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孩子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孩子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

  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孩子,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孩子,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孩子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教师读书随笔4

  无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对《儿童行为管理》一书的介绍也或许是因为我园正在做的一个课题与孩子的行为有关,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网上买了这本书来看,本书是由英国学前教育研究家希拉。里德尔—利奇著,由刘晶波翻译。我对译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话印象特深:“你知道,为什么上帝要把小孩子们造得那么可爱吗?……因为上帝知道,小孩子们会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尽,如果不把小孩子们造得可爱一些,他担心大人会忍耐不住把他们杀掉的”这让我想起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这么多年中,有气恼,有伤心但也有惊喜,有欣慰,有快乐还有希望。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书中提到对教育工作性质的阐释“快乐并痛苦着”。

  “尽管每个人都可以列出一长串中生活变化着的观点,目标和行为,但是这其中必定有某些会终生保持的稳定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儿童的童年经验和家庭影响塑造的”读完这段话后,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来我们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我们怎样才能将一个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如一盘散沙的班级培养成一个有良好常规和正气的班级呢?怎样才能让那几个重点难管理的孩子听我们的话,管好自己呢?作为老师我们都明白讲道理有时甚至在幼儿做错后去批评教育他,孩子们很显然都会屡错屡犯,屡犯屡错。有些孩子虽然不会再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当的行为并不代表他真正已经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而他是害怕老师的批评他。即使他在我们面前是个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这么信服你。

  “在开始了解儿童某种行为的原因之前,我们有必要审视自己关于行为的立场和价值观”。那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的行为立场和价值观是什么呢?“一切为了孩子好”这就是我的立场和观点。那怎么做才是为孩子好呢?那些上学学过的理论大部分被抛在脑后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级遗留问题搪塞着自己,从来没有好好审视,自己与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观点偏离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旧那样忙,处理完这一堆事情,还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天怎么去管理孩子,怎样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应是让他的学生学会如何管理自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励他们自愿的在自我愿望和规范要求之间折中。我现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个班的将近五十名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如何让我班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呢?如何学会调节自己和别人的需要,不能因为孩子才上小班,年龄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弃这个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长大,心智在不断地成熟,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也是一个很难很艰巨的任务,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压制孩子,孩子需要爱和赞同,他们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会赢得别人赞同。我们要给他们爱要适当宽容他们行为,也要有理由地赞赏他们,正如这句话“增强能力更多着眼于发展自信和积极地自尊,这些个性品质对于儿童积极地行为养成是有利的”。

  我们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方法来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还要注意不能让孩子最后成为一个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据的表扬,鼓励,赞赏……但我认为这些远远不够,班里的孩子毕竟不是一个,班里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几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可能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并不是当孩子需要我们微笑的那一刻我们才会出现。当下,我认为让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对了不仅有老师会赞美,小朋友会喜欢,自己也要夸奖自己,也要大声对自己说:“真棒!加油!”

教师读书随笔5

  假期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深思。

  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罗素

  这段话让我有诸多感慨,幸福是什么?幸福在于自我满足,在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的幸福在于教师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从内心感到满足,幸福。

  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千人一面,要用心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帮助他,给他们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流淌潺潺的小溪流,碧草青青的草地上,硕果累累的果园里,芳香四溢的花园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方,多么激发灵感的地方,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精心选用的“课堂”。我也向往这样的课堂,假如我也能每天带着我的学生徜徉在那种“课堂”,那么,我和我的学生将会品得出愉悦的滋味。

  善待每一个儿童,发挥每个儿童的优点,让他们自豪地说:“我是最棒的!”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都拿满分,但我们可以给学生播种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愉悦。

  其实真实、平凡的课堂,作为教育只要动一番脑筋,努力让孩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打开他们愉悦的源泉,让他们在感到自尊的前提下自愿创造劳动,那么这愉悦的滋味将一直陪伴孩子们成长。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孩子经常感觉到新鲜、兴奋。那么引人入胜的中队活动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孩子情绪的波澜,因为自主、自信、自强而使学习生活充满神奇的魅力,进而辨得出心跳的节律。

  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选择,怎会不从学校飞向自己生命的梦想?怎么不会辨得出心跳的节律呢?

  看到孩子们收获成功幸福的笑脸,我会欣慰,似乎看到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花朵,听到他们花开的声音!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其实惩罚也是需要艺术的。记得我刚走上讲台时,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对班上调皮的学生十分头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也不见有什么效果。无意之间,我看到了的一篇文章《为这样的“惩罚”叫好》,心中不禁一亮。文中讲到5条罚于教育之中的“惩罚”方式:①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第二天晨会课上罚讲一个3分钟的古人勤学的小故事。②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课后进办公室读5遍《我的战友邱少云》,回家写一点读后感,第二天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③相互打骂者,罚整理对方的书包。④自身卫生缺乏,随地乱扔者罚在校园内捡纸屑。⑤作业字迹潦草者罚回家临一页帖。

  看完上述文字之后,我感慨很多: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上面的几个教育办法,不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过失,也知道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会受到“制裁”,更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教育,从而让学生明白该把自己管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犯错误是人在成长中走向成熟中的表现。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带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而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事实证明,我采用了以上措施,对那些调皮的学生的教育非常明显。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和自豪。

  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惩罚学生,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新课程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是小学生,大多数自控力不强,不能准确辨别是非,一旦犯了错误,教师运用的方式是怎样呢?现代教育呼唤更艺术的“惩罚”,于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引导和改变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追求良药"甜"口。这就是一个惩罚的艺术。

教师读书随笔6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与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与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与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与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师读书随笔7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农历新年又过去了十天,一个愉快的寒假也快要过去了。假期伊始,好好的在家睡了几天懒觉,然后欢欢喜喜的过大年,然后就是走亲访友,恭贺新春,不亦乐乎。

  当然,玩乐间,不能忘了读书,书是个很好的东西,我很喜欢,而捡起一本好书认真的去读,更是一件快心的事情。经学校推荐,这个寒假,我特地在网上买了一本书,吴非的《致青年教书》。作为才从教两三年的青年教师,我极其渴望从吴老先生口中得到点滴教诲、点滴真传、点滴指导,这个书名吸引了我,在这个寒假,我仔细琢磨书中的每一句话,并进行反思、铭记,收获颇多。

  这本书还值得我认真细读,但今天我想说的只是借助于其中的一篇——《让学生喘口气,好吗》来谈谈的我一点感想。

  有人请吴老师描述一下理想的教育,他说:“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的待遇。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候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能吃到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统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四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父母听……”我不禁被吴老师描述的这一场景给感动了,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可是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想到,几人能够做到,想起小时候看书看到的一句话: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并付出实践与努力的话,这应该就不会被认作是太浪漫、太理想化的描述了。

  我们的教育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从而也就影响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我们每个人从国家大政方针中都知道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人才的重要性等等这些道理,所以如今教育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容小觑。

  而吴老师的这篇文章中主要就提到了当今学生学习负担逐年上升的问题,他举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说曾看到某校高二年级“国庆长假作业”,一共60大张纸,不停地做,也要做满7天;有个特级教师,寒假放假20天,他布置给学生的化学作业是60张讲义……这个寒假,与我叔叔的女儿交谈此问题也深有感触。我叔叔的女儿正上初三,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可是后来越来越讨厌学习了,而现在又正值初三关键时刻,使得我叔叔婶婶对此非常担忧,害怕她考不上一所好的高中,所以看到我就要我多开导开导这个妹妹。

  后来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她讨厌学习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她感到厌烦,于是就渐渐的讨厌学习、讨厌老师了,说一丁点自由空间都没有,每天都是被老师逼着学习、做作业,而且作业布置得特别多,每天晚上都要做到十二点或更晚才能做完(这一点得到了我叔叔的证实),各个科目都有作业,读的、写的、背的、默写的、试卷等等一大堆,如果第二天检查作业没做完的话,就要被老师罚抄,抄书、抄班级班规等等,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还要不断的加倍罚抄……我听后不知是何滋味,像我们这个小乡小村的老师不懂教育理念也还情有可原,毕竟外面世界见得少一点,可是我这个妹妹却是在大城市的重点班级里学习,这些老师还如此不懂教学,这不是硬逼着学生“造反”吗?当今的学生不比从前的学生,他们现在“精明”着呢,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想法,知道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格,知道平等、自由,面对着这样的学生,你去逼她学,她还会学吗?

  于是我又想起了上学期校长在一次教工大会上说元旦放假一个班的作业发了19张试卷的例子,这些不和谐、这些听上去很小的问题原来在我们身边不停的发生着。

  我不知道我要对我那个妹妹如何开导,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发现了自己的`口拙,我只能无关痛痒的跟她平和的谈心、讲解,我不知道我的谈话起的作用有多少,因为这是个这么现实的问题,我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

  吴老师请教师反省,“请问:你一生从事教学,你知道学生将如何回忆你?如果他只记得你‘狠’,能‘狠抓死揪’,连课件十分钟都利用足,甚至不让学生去解手,当时家长一片叫好声,后来有人自杀了,有人拖垮了,有人到了成年一无所长,那就得回忆你的种种不是了。”

  学生厌学是现在教育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除了教师的不当之处外,当然,社会的影响也占很大部分,比如社会现象——大学生找工作困难,读再多的书不如有个有钱有势的富爸爸——折射给学生而形成的“读书无用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这些教育者反省、深思。

  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认真的细读这本《致青年教师》,只是希望能够听取些许老教师的教训与思考,以使自己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教育好学生,为社会做出些许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努力,而面对的这些共同问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

教师读书随笔8

  一、不断更新自己,着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网络远程研修班,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充实和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培训老师的指导,使我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使我深的懂得,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多深远的影响。我深刻的体会到,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经验,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更新自己,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我们才能有声有色地履行好职责。

  二、优化教学理念,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是教师对幼儿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激励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艺术。运用好激励这一教育方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目标。

  三、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老师得到了幼儿的认可,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才会被幼儿悉心接受。老师要得到幼儿的认可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特定的人格魅力,能去理解幼儿,尊重幼儿。我们是与一群活生生的、有思想的`孩子打交道,现在的孩子与人相处时,首先看重的是别人对他的态度,看老师学知识,看老师听道理,如果老师是他内心接纳的那种类型,那么这位老师教的知识和讲的道理他也会积极接纳。这正是我们所盼望的。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幼儿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

  总之,通过聆听专家的谈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教育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方面都获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充分利用好远程网络研修平台。继续用好网络研修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读书随笔9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进步,读人明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享受,甚至使我们终身受益。“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职责,因此营造书香校园,教师务必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我,跟上时代的脚步。只有透过读书才能更新自我的观念,丰富自我的头脑。因此,“读书”——既是响应学校的号召,也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

  我读了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我。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我。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完美的事物应持续敏锐的态度。教师应对的孩子就是最完美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完美事物持续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就应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透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务必注意几点:

  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学生人格;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贴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教师读书随笔10

  余以三年光景,每日晨读,阅毕《古文观止》,虽非正业,却是入职学校以来最大收获,颇有些心得,请略陈陋见。

  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古人为学入门读物,余在而立之年始读,为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见当代中国教育之偏颇。

  就其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取《左传》传承“春秋大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比较相符。苏东坡曾称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载道”论,韩文公逆谏人主,纠治世风,力挽唐代崇佛之狂澜,足可当之;但若就文字论,韩氏文章似未达这等境界,东坡先生的评价多有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

  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观止》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无疑是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笔尖所及,气贯长虹;余每每读罢,未尝不为之折服、为之太息。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四篇奇文,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一样,不必苛求。

  《观止》一书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觉,并且不才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儒家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为本,因而不取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也有异议,故几乎不取魏晋一代的文章;编者是清代学者,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之争影响颇深,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观止》大缺憾;另外,清代外族入主,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学者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以上诸点,令“观止”黯然失色。

  历朝历代之文,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余更不足论,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礼貌历经5000余年,至明代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礼貌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礼貌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本事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愈演愈烈,直至近代不能复兴。可悲可叹!

教师读书随笔11

  三年来,余每日晨读,阅毕古文观止,虽非正业,却是入职学校以来最大收获,颇为感慨,请略陈陋见。

  一、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为学的入门读物,余而立之年后始读,可作为中国教育是人类历史最大笑话的明证;

  二、就文集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似取《左传》传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也比较相符。苏东坡虽曾称誉韩愈文章“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但这本是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单就文采论,韩氏文章近乎味同嚼蜡。

  三、愚以为,天下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文集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气贯长虹,笔尖所及,沁人心扉。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则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一样,不必苛求。

  四、文集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太容易觉察,且鄙人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先,因而对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不取;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有异议,故对魏晋一代的文章几乎不取;编者是清代学者,似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观影响,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大缺憾;另外,清代为外族入主,对这些以士自居的学者是一件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观止”未免黯然失色。

  五、纵观历朝历代,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礼貌历经5000余年,至此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礼貌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礼貌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本事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直至近代不能复兴。

教师读书随笔12

  近几天的远程教育研修,我感触颇多。

  看了专家讲课实录,犹如洗涤了一遍心灵,心中似清泉涌动。双眸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细细品味,余香袅袅。

  专家的细微之处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反思,促我奋发。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才是真真的'课堂。去掉矫揉造作,去掉浓妆艳抹,细品草根的真实,感受真情流露。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课堂缺一不可,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还有人性的还原。

教师读书随笔13

  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作为有”世界通用语”之称的英语,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该书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重点介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进行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英语晚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作用和独创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才能),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教师读书随笔14

  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给教师建议》,我受到深深感触。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我们有更明确方向,给我们极大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年代有很大变化,但他闪光思想、精练语言,对今天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很大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建议》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好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一堂非常精彩公开课,她风采吸引在场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时间来准备!”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一节公开课,花大量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图片和知识;有时为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应付,而是出自内心需要和对知识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教师’所不可缺“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许多伟大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但他闪光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问题是共性,它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读《给教师建议》后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财富!

教师读书随笔15

  教师远程研修平台,我再次深深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抓住这次研修的机会,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观看专题视频课件,积极参与网上交流,更新教学观念,尝试一些创新的做法。为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做到: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做到:

  1创设各种情景,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关注学生我们应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对学生学习策略进行指导,即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那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说说而已,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教师读书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随笔01-26

教师读书随笔04-25

教师读书随笔范文11-12

教师读书随笔【荐】06-10

【精】教师读书随笔06-08

【荐】教师读书随笔05-18

教师读书随笔【推荐】05-18

教师读书随笔【热】05-18

教师读书随笔【精】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