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随笔

时间:2023-04-03 11:28:56 随笔 我要投稿

父亲的随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亲的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父亲的随笔

父亲的随笔1

  每年父亲和母亲的生日我都往家里赶,坐火车坐高铁或者汽车,携带很能撑面子的礼物,儿童玩具、零食等等。

  这个阴历五月爸爸的生日,我一样抛开工作回家,家里的亲戚朋友都会到齐,年年还是那些人,今年少了2个人,一位是做批发生意可能太忙来不了,一位是外公的弟弟,也就是小外公已经病得出不了远门,今年过年的时候去他家拜访兴致冲冲的喊着他,他却缓缓站起身来,脚步挪动似乎不便,年纪大了,身体状况突然下滑很难让人想象,想象去年他还是很硬朗的,骑着老式自行车来我家吃生日宴,今年只是托人带来了祝福。

  给父亲买的T恤似乎太宽松穿不了,钱没少花,出嫁了,给他们的关心真的少了,连衣服都买不好了,只是强调价钱要买贵的,却没在意是否做了有意义的事情。

  客满人多,一僧侣打扮者闯入,之所以说闯入是因为打发他都不走,母亲说之前有求过福,今天就不必重复了,父亲放不下面子,也觉得今天心情不错,掏出20元收下僧人的佛祖相片,僧人欲转身走又还,让父亲签个字,写下家里人口数量,保全家平安,父亲想了想,挥洒下一个壮观的数字,只是我再怎么算计,心都是拔凉拔凉的,这个小小家庭人口统计已经不包括我,我其实是懂得农村人习俗的,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在家拜别了父母,也拜别了祖人,所以我当然已经不是这家的人口之一,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受伤。

  父亲没别的意思,他待我比两个哥哥好,他只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教师,封建思想顽固,总是一丝不苟,他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做正直的人,他说哥哥都生活稳定了,他最担心最不放心的是我,他说要来查看我的工作业绩。

  父亲对我的爱我丝毫都不怀疑,只是讨厌农村人的古老思想,我怎么就不是这家的女儿了

父亲的随笔2

  父亲节到了,可是您没能等到这个属于您的节日。阴阳相隔,5月24日21:39。

  爸,节日快乐,今天,我送去我的祝福和祈祷,不知此时此刻,那一边的黄玫瑰,是否能够芬芳这个温暖的时节。

  今天,恕我还不能够透悟您的一生,只得回忆和感悟一下那最后的路。

  去年底您就得知这样不可医治的疾病袭来,那时还瞒过我,在我20周岁的时候赶到保定来祝福我的生日。那时咱们全家照的照片,成为最后的窗户纸覆盖着的幸福。所以妈妈那时眼泪在转身时悄悄落下。之后还是妈妈告诉我的,可那时您仍想对我瞒下去,怕我担心。

  爸,您不知道吧?虽然不愿意有这样的事情可担心,但能够有人为您担心,也算得上是一种安慰吧。

  我不敢去想,一个人静静而无可奈何地等待生命结束那一刻到来的感觉是怎样的。就如同您自己,口头说是大不了没有了,可您心中不也是到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地坚持着要活下去吗?过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日本的绘本动画,叫做《象背》,也译为“象之背”的,讲述的就是象父亲被可能是天使的告知了死亡时间之后,他在剩余时间的事情。听着音乐,我罕见地落泪了。相似的感觉,或许还有相似的道路。

  您毕竟是在我面前伪装坚强,声音也听起来很有力量,让我们感到,您没问题的。是吧。打电话的时候,不管自己多么痛苦,都会在电话那一边,告诉我,好多了,不用为我担心,很多时候都甚至是您在安慰我。其实我都知道的。

  寒假开始我就没有回家,而是去医院陪您了。我没有对同学们说,他们发现我没回家也最多奇怪一点而已,只有一个小时候的同学模糊地意识到了问题可能比较严重,感谢这位同学的细心。不过这里有一点,我从得知事情之后,就时不时的请假、离校,或者做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全然如约,这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理解的,尤其是这学期,最近病重的时候,我两边顾得手忙脚乱,有些同学也倾向于从不好的角度理解,还有些误会存在。不过,爸,这些您不必担心,我会处理好的。既然选择了隐瞒,就有被误解的觉悟。到了真相大明的时刻,误会会去除的,毕竟,同学们也都是好心。所以,没有什么。

  为什么隐瞒?其实反过来说,为什么公开呢?没有公开的必要,说了徒增混乱,还不如让我们独自承担。妈妈也没有对同事说什么,和我一样的。

  元宵节的时候您非要拉着我去楼下,去家属区的各处看看,尽管身体已经很无力,走到家属区后边都已然不能。那天您说,这是能看到的最后的元宵节灯会了,我所不愿意听到的话语啊。可是,这不是想不想听到的问题,生命的安排,很简单就能让人无法反抗。

  我这一年也因此怀疑,人能够对生命对外在有多少的作用力。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还天真的以为,只要想做,没有做不到的。可是,事实一遍一遍地告诉我这个想法的幼稚,而且在此刻,通过这种方法,更加深切地告诉了我,在命运面前,人是多么无力。您的一生,也没有轻松了,没有偷懒了,却仍旧有太多的遗憾,一生的积蓄也不足以在半年的时间里停驻自己的生命。到了最后,因为这个而绝望痛苦的妈妈和您,是怎样的想法呢?

  但是,我不会放弃的'。有个从小的好同学告诉过我,“总要有一个人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很难了我知道,但我会努力。为了您的愿望,为了妈妈的幸福。

  加油。

  在保定住院之后,回到家里,您还想着,虽然没有体力去上班工作,但是或许还能够在家里做饭等等,帮妈妈减轻压力。这些您对我说过,或许妈妈也不知道。后来我在家翻捡的时候,我看到您那时等到妈妈出门上班之后,自己在家的记录,叫做“这就是生活”,写了每天身体越来越差的状态。您心中的痛苦,太深了,这些都埋藏在您在我们面前露出的微笑之下。

  您说,不能再去医院,要坚强,要努力。再去医院,怕是回不来了。

  可是,事情仍是这样发生了。

  那天,正在上数理方程课,我接到妈妈的电话,说是您吐血了,情况紧急。那时候您和妈妈都很害怕,您抱着妈妈一直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当时直接出校门打车赶回家的,真是有史以来最勇敢的决定。等到我赶回去之后,您的情绪有些恢复,情况也稳定下来。这一次就算过去了。

  可不久之后又一次,也就是5月23日,在深夜大量吐血,就再没这么幸运。这一次也是最后的见面。

  周一清晨我出早操之前接到电话,就直接赶回去的。什么早操,什么合唱,什么电机,都可以交换,只要能赶回去。到达的时候,我看到您是那么消瘦,说话也没有力气,意识是不是清醒也不好说了。很难过,真的。妈妈也在医院陪您很久了,那样辛苦。所以那天晚上,我熬夜照顾您,也是为了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那天晚上,您因为一阵阵发作的痛苦而辗转,挣扎翻身的时候,手臂碰到我扶您的手了,这点小事,天亮之后您还记得,对此念念不忘,说是不是半夜打到我了。唉,您那般的痛苦,又为何还一如既往这样想着我呢。

  但又如何?治疗也早已不能回天,很快,各个脏器一个个衰竭,您于当晚离开了我们。这段经历我不愿多想了。

  您到最后时间,也没有能够等到姑姑看您,可之前,您一直为她的推脱而自己加以解释,但毕竟那是应该来看您自己的啊,在给我们解释的时候,您心里会不会有异样的感觉?其他的,家事罢了,不再于此多说。

  还有,您留给我们的残局,让妈妈深感痛楚无助,妈妈说,很多时候,遇到难题了,还是第一直觉想要回家问问您,但转念一想,徒留伤感,或许这是命运的不公,抑或是您自己不能够放下,不能够改变以前的道路?这留下来的太复杂,等待今后定论吧。

  今天需要说的就是,您很努力,也很积极了这一生,为的或许是能够对得起妈妈,能够让妈妈看到,您是能够为她带来幸福的模范丈夫吧?可,这么简单的愿望,耗尽了您的一生。

  很多的为什么,不是现在说得清的。时间太短,离去太匆匆,还有太多要我去思索。

  您安心去吧,请在那边为家里祈祷安康。不知此刻父亲节,彼方的黄玫瑰,是不是也像这边一样,有沁人的芳香,让这个时刻定格,让这个情感永恒?

父亲的随笔3

  也许是因为人到了中年,开始怀旧了;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成为母亲很多年,发现自己越来越怀念亲情。那种温暖的记忆,时刻藏在心里,在记忆深处,时不时会涌上心头。而我的父亲,理所当然的是我回忆里最重要的篇章……

  ——题记

  我的父亲,在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爷爷是个花花公子、败家子,所以由他的奶奶拉扯大。没有奶水喂养的父亲,被他的奶奶用稀饭面糊糊养大。解放后不久,父亲参加了工作。父亲那时在区政府工作,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工作几年后,因为收入太低,孩子又慢慢多了起来,自己觉得回家务农可能更好一些。没有想到回来后,孩子又陆续地出生,母亲又不断生病,农村又卡得很死,只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日子非常艰难。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被发现患了胃病。一直到86年,难受到了极限,才到医院看的。那时候已经晚了,手术结果:胃癌。三分之二的胃都要被切除。我的可怜的父亲,用自己的全部的爱,去爱每个孩子,爱他的家人,他身体早就出问题了,是因为我家没有钱,才耽搁了病情。那时候想给父亲买个包子都没有钱。记得我去大姐家的路上,捡到大概是五毛钱吧,给父亲买了两个油条,他吃的时候,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如果他能活到现在,我多少总可以尽点孝心了啊!

  从62年返乡到87年去世,父亲经历了多少辛酸,恐怕只有他知道。全家就一口窑洞,一个病老婆,五个孩子。每天都要有七张嘴要吃饭。而那时候的农村又不让出去干活,死活都要在村子里干活。很多年里,我们粮食严重短缺,靠借返销粮过日子,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记忆中的画面:家里的空面缸、母亲借面的“盛子”、父母紧锁的眉头……但是,他从来不抱怨孩子,都默默地克服着一切困难。

  记得最深的是每年过年前后,刚进入腊月,父亲就逢集必去。每次去的时候,都是一个人,一分钱都没有。如果能借到几元钱,就会给家人孩子办点年货,兴高采烈地回来。这点,我从他进大门的瞬间表情就能感觉到;如果借不到钱,就会一声不吭、灰头丧气地回来。那时,我可怜的父亲该是多么的沮丧,不为自己的辛苦而失望,而都是为我们这些孩子们着想啊!

  父亲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对母亲,对儿女,嘴不饶人,尤其是后来生病那几年。有时候,把人骂得心都在滴血,他还意识不到。可是,过后没多久,他又是道歉又是赔礼,可是,母亲和我们都心里的坎还没过去。尤其是二哥,脾气跟父亲一样暴躁。于是,他俩经常是对打对骂。父亲整治不了二哥,过后又自己服软,哄他吃饭喝水。

  父亲为人正直。在村子里,父亲经常会为一些别人的事情跟人吵架,事情也许后来按照他的意思来了,可是自己也惹一肚子气。他经常笑话人家有些人没骨气没性格。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大家都吃不饱肚子,有些人会不由自主地去偷点生产队里的苜蓿啊、玉米啊啥的。这在父亲那里,是绝对不许的。一旦发现,他会拼命的,所以我们也从来不敢有这个想法。

  父亲心地善良。他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来了乞丐,他会把自己的饭给他们。在拉着架子车去赶集时,碰见老弱病残的,一定会把他们拉上车子;碰到需要帮忙的,一定会帮一把。村子里很多人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闹了矛盾,都会去找父亲说道,最后,总能圆满解决。

  父亲很爱子女。我学自行车的时候,车子比较大,我比较笨,我在前面骑,他就在后面跑,惟恐我摔倒。直到他去世几年后,有一次我骑车子去二姐家,快过他的坟跟前时,我依然清楚地听到他叫我的小名,叫我下来,不要骑了,那时候我竟然一点害怕的感觉都没有。我想:村子里那个转弯处,是个事故多发点,他也许冥冥之中在保护他最小的最疼爱的女儿,怕她不安全。他被抽查去搞“四清”的时候,发了几个肉夹馍。自己都舍不得吃,包了送到我读书的学校。他后来在恢复政策后,一个月补贴三十元钱,大部分用在了我的学习上。我考上大学在9月6号报到的时候,他已经是极度虚弱。说好让大哥送我他不去县城,当车开出车站的一瞬间,我明显看到了有些失落的父亲,站在外面的人群里。我上学二十多天后,她已经进入到水米不进的程度,依然硬撑着,趴在炕上给我写信,告诉我家里一切都好,让我勿念,好好学习……深浓的爱女之情,洋溢在整个书信里。那是父亲您留给我的,留给这个世界唯一的一封信,我至今保存了快三十年。

  记得有一次国庆节前夕,树上的喜鹊喳喳地叫。父亲跟母亲说:“快听,我娃要回来了。”母亲还糊涂地问:“你咋糊涂了?娃才走二十多天,咋可能回来啊?”父亲说:“我没糊涂,放国庆假了。”那天,我没赶上车,只好在第二天回去。幸亏我回去,否则我将后悔终生。父亲去世也就是那几天的事。我走前那个晚上,您痛得在墙上乱撞,母亲、二哥和我全力拉着。看到您痛苦的满脸的汗水,我们是肝肠寸断。母亲说您一时半会咽不下那口气,我只好先回学校了。走前,估计您已经估计到了自己的去世,您把自己心爱的手表送给我,说:“你要是考上大学怎么可以带个电子表呢,让人笑话!我要是好了,就另外再买一个;不好了,就算给你个念想。”您眼中那种对生命的无限留恋,让我现在想起来依然辛酸。是啊,那时候您才虚岁55,现在的观念还是个中年人,您怎么能不留恋人生呢?

  在我考上学接到通知书那天,您跟个孩子似的,蜡黄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全家数您最高兴,似乎比我都开心。在送我走的时候,说好您身体不好,让大哥去送我,可是在车出站的那个瞬间,我猛然看到您熟悉的身影,在路边落寞地看着已经离开了的车。父亲您一生爱吃肉,开食堂的表叔一片好心,给您切了半碗肉,结果这碗肉,加速了您的死亡过程,可怜您从此再也没有进过食。在最后的20多天里,您不能吃不能喝,眼睁睁地躺在炕上,看着别人吃喝说话,看着亲人在隔壁窑洞里给他缝制老衣,看着木匠在院子里给您做棺材,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辛酸呢?

  在弥留之际,您依然叮嘱母亲多买点1毛5分钱的盐。您担心自己去世后母亲和我的生活,担心我无人供养念不完大学……那个国庆节假期,我回去的时候和您拉着手哭,我知道您的日子不多了。我可怜的父亲啊,印象中那么高大魁梧、那么男子汉味十足,此时却瘦得我都能抱起来,腿细得跟个孩子似的。等我再接到电报赶回家时,您已经被穿戴好躺在棺材里了: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戴个蓝帽子,静静躺在那里,而满院子却是为葬礼忙碌的亲戚朋友。此刻,我痛不欲生……

  ……

  父亲您已经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您的音容笑貌,依然不能释怀。您最喜欢的那台旧收音机,我一直收藏着作为对您老的深深纪念。这台小收音机,曾给我们那个农家小院带来多少快乐啊!

  如今,父亲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您当初因为穷被人们看不起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您的儿女们也都过上了很幸福的日子。如果父亲您在地下有灵的话,也该欣慰了吧?

  父亲,您在我的心目中是最平凡也是最伟大的人!您不同于普通的农民,您身上有着农民的淳朴善良,也有着城里人的豁达胸怀。安息吧,父亲!请您放心,您的正直善良,您的刚直不阿,您的乐于助人……都会一代代传承下去,从您的儿女一直到您的孙子孙女……

父亲的随笔4

  我的父亲赵华庭(原名赵绳荣,参军后改名赵华庭),1919年出生在栾川县栾川乡双堂村一个农民家庭。

  父亲兄弟四人,父亲排行老二。我爷爷过世早,家里只剩下两亩多田地,全靠我奶奶和只有十多岁的大伯耕种田地,日子过得非常艰辛。父亲六七岁开始下地,上山拾柴做饭,读了三年私塾后又读小学,后来无奈辍学了。为了生计,奶奶将他送到陶湾镇一家山货行里当学徒。

  1936年1月,父亲刚满17岁。我大伯被抓了壮丁,体检时因耳朵聋身体验不上,保长就向家里要钱找人顶替,不给钱就不放人。家里拿不出钱来,父亲决心顶替我的大伯去当兵。他背着我奶奶报了名,到国民革命军独立46旅738团1营2连当了一名新兵。

  刚到部队后父亲个头矮小,身体瘦弱,连一支中正式步枪都背不起来,先被分配到连部当通讯兵,后来又当卫生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父亲所在的部队奉命乘火车增援,可火车开到河北正定附近,卢沟桥就失守了。上级命令46旅就地构筑工事抵抗日军,掩护其他部队、后方机关和难民后撤。当地有一条大沙河,河上有一座铁路桥,平汉铁路从中间通过。46旅接到的命令是:拼死坚守,不能后退一步。

  他们沿河岸构筑了简单的工事和散兵坑,准备背水一战。日军打到大沙河边,先用迫击炮轰击,后又骑兵、步兵冲锋。经过一天一夜激战,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伤亡也很大。完成阻击任务后,他们奉命撤到后方休整。

  1937年10月,日本鬼子派重兵加紧向山西进攻,父亲所在的`部队被紧急派到一个叫中央关的地方防守,这是一个距雁门关不远处的一个小关口。当时,晋绥军、中央军和八路军共同防守山西,凭借长城各险要关卡隘口坚守,终究因武器装备落后,敌不过日本鬼子飞机大炮的猖狂进攻。只一个多月时间,雁门关、忻口等主要关口陆续失守,太原已无险可守。父亲随部队奉命后撤到河南新乡进行整训。

  1938年春,父亲所在的部队紧急调防到山东峄县,准备参加台儿庄战役。之后,该部被临时编入汤恩伯的第20军团,奉命增援峄县西十五里姜崖村不远处的一个山头阵地。山的下面有一条铁路通过,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他们的任务是将山上已被打残的部队换下山休整,坚守山上的阵地。

  当天晚上,父亲所在的部队开上了山头,到天亮后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尸体。父亲才知道,昨晚趴在死人堆里一夜, 因天黑什么也都看不见,也不知道害怕。

  经过激烈战斗,该部打退了日本鬼子的多次进攻。到天黑时,周围山头的友邻部队都奉命转移了,可父亲所在的营没有接到转移命令,营长只好带领剩余的部队退守到山下水牛铺村的一个地堡里。

  部队从山上后撤时,遭到日本鬼子的追击,父亲被日本鬼子的炸弹弹片炸伤了右小腿,被战友背到了地堡里。坚持到晚上后,营长下命令准备突围,他让两个战士背起父亲一起走。父亲为不连累战友坚决拒绝,对营长说:给我留下两颗手榴弹,你们快走吧,敌人若来我就和他们同归于尽。就这样,父亲手里时刻拿着两颗手榴弹,独自留在了地堡里。

  幸运的是,鬼子当晚没有进村里的地堡,第二天就撤走了。父亲拖着伤腿爬出了地堡。因为打仗,老乡都躲起来了,村里空无一人。父亲爬到了村边一个打麦场的小草房里。

  时间不长,老乡王平道路过,父亲连忙喊,大叔救救我吧。王平道就和几位老乡用一块门板把父亲抬到自己家里,父亲后来拜王平道为义父,一直有书信联系,父亲在经济上还接济老人全家,直到王平道去世。

  在王平道家里养伤时,乡亲们很同情父亲的遭遇,不仅常来看望他,还纷纷送来鸡蛋、煎饼等。但因伤口较深,弹片取不出来,村里的老中医用中草药医治效果不好,养了半年时间父亲的伤口仍在化脓。1938年10月,王平道老人找乡亲们一块商量后,大家凑了10多块银元,给父亲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用毛驴车将父亲送到了峄县城里的美国基督教会医院——瑞门德医院里治伤。

  正是因为乡亲们的无私帮助,父亲不仅在这家医院治好了伤,还学了医,后来到安徽阜阳的野战医院继续为抗战出力。

  20世纪80年代,父亲陆续向我讲述了自己抗战时的经历。他经常感慨说:抗日死里逃生,终身感恩老乡相助。

父亲的随笔5

  父亲的赤脚,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父亲的赤脚这篇有关于父亲的赤脚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父亲的赤脚

  那天,一个做律师的同学,要给我讲一个故事听。

  同学说,前一阵子,正为一个失手杀人的被告辩护,辩护的过程倒没有什么故事,故事是在他接手这个案子之前发生的。

  本来,以同学的名气和工作安排,他是不愿意接手这种“小案子”的。但是,被告的父亲曾三番两次地来办公室找他。在被同学多次婉拒后,老人仍不死心。终于,在一个周末的晚上,老人在同学家的楼下等到了他。

  老人见到同学,二话没说,一下子跪倒在了他的面前。老人灰白的头发在冷风中抖动着,月光下,显得格外的干枯和憔悴。同学的心猛然变得柔软起来,禁不住点点头。

  可就在同学扶老人起来的一刹,发现他的一只脚上没有穿鞋,就诧异地问:“老伯,你的鞋呢?”

  老人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没有穿鞋的那只脚,不好意思地说:“哦,没事……路上掉了一只鞋。”

  同学说:“这么冷的天,不穿鞋怎么行呢?走,去我家换双吧。我的运动鞋你穿着应该差不多。”

  老人挣脱了他的手,不断地鞠着躬说:“多谢了多谢了!你能接俺孩子的案子,俺遭这么点罪没啥……俺今晚要是等不到你,俺真不知道怎么回去跟他妈和孩子交代呢!”

  同学感觉天实在太冷,执意拉他上楼给他找鞋。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老人突然伸出赤着的脚,向上撸了一下裤腿说:“跟你说实话吧,你就是给了我鞋,我也穿不下呀……今天我来的时候,被一辆车撞了,脚肿得已经穿不下鞋了。我不敢去医院看,怕等不到你……”

  看着老人因肿胀而变了型的脚,同学一把背起了老人。后经医院拍片诊断为脚趾骨折。

  同学讲故事的时候,眼睛还是忍不住湿润了。他说,之所以如此感动,是因为老人的.赤脚勾起了他的回忆:自己的父亲也曾为他赤过脚。

  那时他还上小学,调皮地没有一个老师喜欢见到他。可是,他从来不把老师和父母的教诲放在心上,终于有一天,他打伤了副县长的孙子,惹下了大祸。

  傍晚,班主任去他家通知家长,要求他退学或者转学。当时,班主任铁青着脸,扔下这句话转身就走。正在洗澡的父亲闻声套上衣服就追了出去。

  父亲先说服了班主任,然后连夜随班主任去了校长家。同学说,他至今仍不知道父亲在校长家是怎样说的,只是父亲半夜回来的时候说学校决定对他留校查看。同学说,他清楚地看见父亲冲出家门追班主任时,是赤着一双脚的……而且,由于父亲从未赤过脚赶路,加上天黑,回家时候,一只脚不知被什么扎破了……

  从此,同学转变了,上了重点中学,然后上了重点大学,再然后做了名律师。

  听了他的两个故事,我想,天下的父母,为了孩子,可能不仅赤过脚,连整颗心都是赤裸着的吧!

父亲的随笔6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变化着,不光是城市中有明显的变化,就连偏远的山区也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在川南的一个偏辟的小山村了,环境虽然很美,但打工浪潮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席卷着进了大城市,我也不例外,家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

  生孩子前为了给老人长脸,就在老家盖了一栋400平米的小楼,上下两层半。后来生了孩子,我就央求爸妈来城里帮忙照看。爸妈很不情愿的来了,来之前的一个月里都在做准备了,家里的牛给二大娘先养着,圈里的猪崽给王婶子家喂着,狗子小黑给对门的张大爷看着,水田坡地和家门口的树呀竹子呀花呀草呀都一一的托付给了左邻右舍,就连那口压井也交待给了村长,教其如何使用,不要弄坏了等等。爸妈的这次出门比移民加拿大还隆重,这不放心那不放心的。

  爸妈大包小包的背着扛着终于到了城里,因为我们是租房住的,租的是一房一厅,爸妈就安排在厅里。老妈还算适应一点,也就将就,老爸环顾四周,眼里流露出的尽是憋屈。看着我们准备的精致的饭菜,老爸吃的很少,我一问他就说是坐车累了吃不下,这样过了一周时间,老爸越吃越少,后来渐渐地感觉不对劲了,就带着老爸去看医生,老爸对医生说:“医生啦,我在这大城市里憋得出不了气来呀,胸又闷又慌,我呀大字不识一个,门也不敢出,就算出门了也说不了一句话,别人也懂不了。家里巴掌大的地都不敢挪脚,稍微踩脏了儿媳妇就赶紧拖呀扫呀,哎,你说这憋闷的日子过的,哪还吃得下饭呀?”医生听完就把目光投向了我:“老爷子身体没啥毛病,我开的方子就是一张火车票,让老爷子回吧。”

  爸妈回家的那天早上,妻子做了一大锅粥,从外面拎了包子馒头和炒粉回来,老爸一个人喝了半锅粥还吃了一个馒头和半份炒粉。吃完早饭,老爸一下子生龙活虎起来,背上背一个大包,左手拎一个右手拎一个,一个劲地招呼老妈抱着孩子就行。

  来城里一趟还不到10天,爸妈带着儿子又回乡了。要回了牛呀猪呀狗呀和田地,二老带着儿子住在二楼上,怡然自得地过着小日子。每次电话里都能听到老爸底气十足的大嗓门和儿子快乐的笑声。

  日子过得真快,儿子三岁了,爸妈把儿子送去了村上的幼儿园。老爸心疼大孙子,就天天跟着,基本上成了儿子的伴读,因为村级幼儿园也没象城里的幼儿园那么正规化,教室里也备着多的小板凳小桌子,每天老爸和儿子都一同上学一同放学,老师也见惯不怪了。老爸每天都认真的上课写字认字画画,老爸比儿子还用功。老妈看着这老头子的用功劲头就犯了难,经常就劝其适可而止,不要老是坐着看书写字,老爸就是不听。老妈在家里成了天天催着老爸少看书写字,督促儿子回家来读书写字。

  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老爸都跟着他的大孙子一同上学放学,也跟着做作业画画。遇上农忙季节,老爸忙完地里的活儿晚上就挑灯夜读,比他的大孙子还用功。一年级期末考试,刚好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出麻疹没来,老师就把试卷给了老爸,这可把老爸给激动得不行了,认认真真的做完了试卷,最后考试成绩是数学83分,语文71分。这可把他乐坏了,他的大孙子跟他说:“爷爷,你还考得不错呢,都30名呢,我比你考得好一些,我考了93和90”

  当地因是偏远山区,老师都是政府要来支教的年轻后生,这些年轻老师们也很照顾老爷子。他们把老爷子上学的事情发到网上,后来引起县教委的注意。刚好那批支教的后生娃要返回大学深造,临别时就跟县文教办的领导商量要专门采访一下老爸,是否可以在山村里办一个扫盲班,淘气的'支教老师跟我联系:“尊敬的家长:请于本月18号来我校参加您父亲和您儿子的家长会,请届时务必参加!”收到这条短信没把我给笑喷。几个意思呀?参加我爸跟我儿子的家长会?

  15号那天,老爸郑重其事的打来电话:“娃子呀,工作的事情能撂得开吧?学校老师通知你回家来开个会,听说县里也要来人,还要叫我和你还有大孙子都要上台发言呢,你告个假回家来一趟吧。”真没想到老爷子对这事还真这么上岗上线的,我忍俊不禁很想笑,但强忍着没笑出来,最后挂了电话可把我笑疯了。

  开家长会那天,一进校门就被高年级的学生娃给我戴了一朵大红花,安排在前排就坐。摄像机一下子就对准了我,弄得我莫名的紧张起来。县文教办的领导和支教的老师热情的跟我握手,老师说一会儿要给老爷子和儿子发奖状,然后就有几个问题问我。高年级学生的表彰完了,轮到一年级了,老师第一个就叫了老爷子和儿子一同上台领奖,然后就递过话筒问老爷子:“老爷子,是什么力量让您年近7旬还选择上学呢?”老爸激动得热泪盈眶:“我首先感谢这些年里老师们对我的关照,感谢政策好,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有吃有穿了,家里还盖了小洋楼,我很知足呀。前几年去城里转悠了一下,感觉城里还没有我们农村好,但是城里到处都需要文化呀,若没有文化在城里可是寸步难行呀。所以我就跟着我的大孙子一起学文化,老师们好哇,也不收我的学费,真得感谢老师和领导呀,也感谢我的老伴和我的儿子,是他们的支持我才有机会坐在教室里学习呀,我现在很知足呀,会认很多字了,感谢大家!”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当摄像机再次对着我时,记者问道:“您作为老爷子的儿子,您支持老爷子上学吗?您认为他都快70了读书学习还有用吗?”我此时也是眼泪泛滥了,想起当年上学,老爸任劳任怨地送我去学校,为了筹备学费而节衣缩食的情景,我大声地说道:“我支持老爸上学,只要他开心,不管怎样我都支持,城里有老年大学,我们村里也可以有扫盲学校,我全力支持老年人上学。以后老爸上学我一定交学费,也在此感谢教过老爸的每一届老师,感谢大家!给老师们鞠个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儿子迫不及待地抢过话筒:“爷爷上学好,有爷爷一起没人敢欺负我,我还要爷爷跟我一同考大学呢。”稚嫩的话语惹得众人开怀大笑。

  自从老爷子读书了,精神头特别的足,越来越年轻了,做什么事情都乐乐呵呵的,走到哪看到一个字都会认真的念起来,不会认的就会问旁边的人,然后掏出小本子写下来。原来这就是老有所乐,人到什么时侯学习都不晚,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愿天底下的老人们都晚年幸福快乐!!

父亲的随笔7

  时光匆匆,岁月的沧桑慢慢地从指尖滑走,时间带走了许多无法改变的现实,却带不走留在记忆中的那一幕幕深情。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父亲,父亲却已默默地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常常总是在脑海里萦绕。记得我十二岁那年夏天,父亲带我去山里打柴。那时做饭都是去山里打柴回来烧火,打柴要走很远的路,翻过那个叫太阳洼的庄,再翻过几座大山才能到森林。父亲带着我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寻找干柴。

  到了森林找到柴多的地方,父亲解下挂在腰间的绳子,拿着斧子就忙着砍柴。父亲把砍下的一根根树枝上的偏枝全都修掉,像是在给它们修剪发丝一样专注认真,那把锃亮的斧子在父亲手里很听话似的挥洒自如。父亲时不时地撩起衣襟擦擦额头的汗,把砍好的柴整齐地码在一起。我是第一次进森林,兴奋地到处摘着熟透的草莓和野果子吃,父亲还会不住地提醒我哪种野果能吃哪种不能吃。森林的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枯枝败叶,还有新长的密密的青草,踩上去如同踩在新棉被上一样柔软舒服。那些白哗哗的桦树,犹如一座座凉棚遮着太阳,阳光从树缝里穿过,照在白桦树上闪闪发着银光。桦树离地面一尺多高的地方,树杆上长满了一簇簇白蘑菇,如一把把小伞静静地在微风中绽放着。红的草莓,紫的打碗花,红的牡丹花,白的`芍药,粉红色的桌子花和狗娃花,星星点点地缀满碧草地,那些土生土长的野花,千娇百媚地在微风中散发着醉人的芳香,远远望去,如同给草地穿上了一件绚丽多彩的连衣裙。我欢跳着穿梭在这大自然艳丽的怀抱里,吃着野果,摘着野花,听着各种鸟在头顶啾啾地清脆的鸣唱着飞来飞去,那种幸福和快乐永生难忘。时代变迁,岁月轮转,那些熟悉的思绪,就像白桦树撒开的枝丫,茂密而葱茏。

  父亲先给我捆了很小的一捆柴说:你先慢慢走,我后面就追上你。我背着柴往前走,到岔路口走向另一条路。我背着柴向一座高山上爬去,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山上没有路,到处都是柴草,越来越陡峭,我才意识到自己是迷路了。我站在半山腰,一种恐惧笼罩着我,我急的哇哇大哭,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这时,我听见父亲在山下大声地喊着我的名字,我又惊又喜地应着,父亲寻着声爬上山找到了我。看见父亲,我大哭着猛扑过去紧紧地抱住父亲的大腿,生怕一放开自己又会被丢掉。父亲弯下腰用他那粗大的手擦着我的泪说:不怕,不怕,有爸在。抱着父亲,那一刻,我才感觉到父亲就像一座大山,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安全,他是我一生的依靠和庇护。任时光轻落指尖,让那些感动乘着岁月跟随着风的韵脚,飘向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一路上我和父亲走走停停,我好奇的仰着小脸问:爸,你咋知道我没在前面走迷路了?父亲疼爱的笑着说:我往前走,路边上的鸟儿惊得扑愣愣地乱飞,我就知道没有人经过,你要是在前面走,鸟儿早飞了。我就返回来找你。我真的很佩服父亲,要不是父亲有经验返回来找我,恐怕我会被丢在大山里了。这件事常常想起来,都让我感到既怕又觉得好笑。这些记忆,想起是那么的深刻而感动,感恩父亲给了我这一生的安全感。曾经的记忆,象一块老旧的棉布,经过时光的揉搓洗涤,晒满了阳光的味道,一经忆起,便倍感温馨。

  记忆的闸门一经打开,许多的往事便在脑海里立刻丰满起来。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大多都是在劳动中度过。还记得父亲教我和姐姐割麦子,让我们如何抓住麦子,如何放平镰刀割,还手把手的教我捆麦子,当我学会了捆麦子,父亲总是高兴地夸我捆得又紧又好。那时哥哥已工作,而弟弟妹妹还小,就只有我和姐姐常跟着父亲在田里干农活。我们西海固,土地大多都在山坡上,山路很窄,只能通过一个小架子车。我们每次装满满的一架子车麦子从山上往下拉,路陡坡滑,稍不小心车子就会翻下山沟。通常是我两手死死地抓住绳子两脚站在车尾巴上,而父亲和姐姐在前面扶着车辕慢慢地往下滑移。我们都紧绷着神经,气喘吁吁,那种惊险与艰辛至今难忘。而每次慢慢地把车子拉到山脚下,我们才长长地舒一口气,才能坐在地上歇一会儿,总能看到父亲额头上密密的挂满了汗珠子,背上那件旧布衫湿了一大片粘在了背上,那一刻,总会让我幼小的心灵产生对父亲的一种感激和敬仰。

  时间,悄悄的溜走了,皱纹慢慢地爬满了父亲的额头,岁月不知不觉吹的父亲满头银发,父亲戴上了老花镜,牙齿也已经掉了一半,看着父亲慢慢地变老,而远嫁的我却没能为父亲做更多的事,就连一年见一次都很难,时常想起,心里总觉得愧疚。

  流光容易把人抛,现在生活好了,而父亲却悄然的走了。时间,能否再等等,如果可以,我要带父亲去他想去的地方旅游;如果可以,我要多陪陪父亲,扶着他在洒满夕阳的林荫小路散步,听他讲他童年的故事;如果可以,我还想多听听父亲严厉的批评和疼爱的唠叨与叮咛;如果可以,我会让父亲多锻炼,好好保养身体,可是,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时光不会重返,而只能留下一串串酸涩而美好的回忆。

  我和父亲在一起的一幕幕,总是令我今生永远难忘,对父亲的想念,也象藤蔓那样缠缠绕绕在灵魂的深处,轻触时光,想念若雨滴落心间时隐时现。这些回忆,总是会激励着我阳光的面对困难,面对生活。

父亲的随笔8

  我孤立在大海的悬岸

  眺望天国的边界

  隐隐约约似有天国的乐声

  模模糊糊没有您的身影

  波浪翻滚的海潮

  是我如泣如诉的心涛

  钻天入地的海鸟

  是我苦苦依依的寻找

  父亲,您在天国好吗

  我徘徊在您劳作的故土

  往返于您一次次走过的小路

  一遍遍抚摸

  您生前栽植的草木

  樱花盛开葱葱绿竹

  我走完又走完

  老家房前屋后邻村山山水水

  看不到您的容颜听不到您的声音

  我的心一次次呼喊

  哭一声叫一声

  我的心一道道裂痕

  深一层浅一层

  才知道阴阳相隔

  儿已无法孝敬

  父亲您在天国好吗

  窗外的天,大雨倾盆

  猛然一声炸响电闪雷鸣

  室内痴坐的.我惊痛又惊醒

  野外的树相伴父亲的坟

  在大风中孤苦伶仃

  现实的泪相守记忆的我

  朝暮夕心伤又心疼

  我是您手中的宝

  我是您心中的灯

  我是您生命的快乐

  我是您人生的仰天大笑

  而此时此刻

  您长眠在荒坡树荫

  我多想抓住您的手

  问一问您的灵魂……

  父亲,您在天国好吗?

  我的忧伤让我困倦

  漂走的灵魂让我进入睡眠

  忽然一声熟悉的叹息

  疑似来自天堂

  我不免四下张望

  环境优美令人称奇

  我来到一座花园

  有桃有树有径有竹

  有香有色有亭有泉

  正在我不知所以

  款款飘来一位仙女

  她拉着我的手

  微笑的目光如温泉沐浴

  恍惚间我看到上帝

  众多仙班各自缤纷忙碌

  一声熟悉的呼唤

  我来到父亲的眼前

  看到我的日思夜念

  他清瞿的面容不曾改变

  只是轻轻地擦拭我的泪眼

  多少汹涌的话让我凝噎

  只有喃喃地喊叫

  父亲……父亲……

  父亲的慈祥甚似昨天

  我心痛是他的声音

  有一种隔絕阴阳分明……

  我已是天国的守门将军

  这儿四季如画丰收有成

  上帝时常驾临

  夸我是勤劳诚实的人

  我的尘缘留在凡界

  尝尽人世酸甜苦辣

  唯一不放心的是你妈妈

  ——在你不可知的冥冥中

  ——我已将无声的爱托付有心的人

  那是我最后的爱

  是我生命的最后一次告诫

  ……你有了幸福

  ……你妈妈也一切顺心——

  不知何时一声鸡鸣

  不见天国也不见我的父親

  我从抽泣中醒来

  我在伤痛中清醒

  窗外依然夜色沉沉

  黎明的前夕

  我在回味清晰的梦境

  我在寻找属于生命的那颗星星——

父亲的随笔9

  第一次孩子的爸爸们来参加父亲节活动,我们享受了快乐,收获了感动。这些男子汉,每天忙碌着工作,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今天,我看到的是一群活泼的大男孩,他们放下了架子,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乐。这份快乐的享受,给每个孩子留下多么值得珍藏的回忆啊!

  我真的为孩子们感到幸福。更为我们中二班拥有着一群充满爱心的.家长朋友感到自豪!

  感动瞬间之一:纪安爸爸有事没能按时来,纪安宝贝一直还在等待中,没能做游戏,着急了,跑到我身边,有点不开心,我跟他商量,我和他一起做游戏,他答应了,这个细节被姜逸晨爸爸看到了,他主动说和纪安宝贝做游戏,孩子很开心。

  感动瞬间之二:胡恩铜宝贝的家长没有来,着急走到我跟前说,我爷爷怎么还不来啊,我说不着急,一会老师找阿姨跟你做游戏,丛梓萌的姥姥主动说,我跟铜铜做,姥姥也和年轻人一样的抱着孩子跑,真让人感动。

  感动瞬间之三:拍集体照的时候,翔翔妈妈怀里抱着纪安宝贝,自己的翔宝宝却站在妈妈身后。这都是怎样的爱啊?

父亲的随笔10

  昨天晚上打电话给老爸,打了好几通,他都没有接,所以我心里蛮担心的,以为他生病或是怎么了。

  于是,今天我把该做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就出门坐BRT去老爸的餐饮店看看。

  大概二十几分钟后,我下车,顺便去买了些水果。我提着水果,心里忐忑地快步奔向店铺。

  到了店铺门口,老妈在洗菜,老爸在杀鱼,妈,爸,我回来啦!我大声地喊道。莹莹呢?怎么没有过来?怎么就你一个人?我一个人不能回来吗?我翘着嘴巴。不是啦!就是问问,你妈想莹莹了!今天星期二啊!当然是在学校了。我不紧不慢地回答。

  其实,对于我的突然回家,他们应该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平常,只要我想他们了,我就会马上出门,坐车,回家。

  不是因为想家里的菜肴,而是因为想家里的父母亲了!我只要有超过一个礼拜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或者看到他们,虽然日子照过,照吃,照喝,但是,就是会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心里空荡荡的。

  中午吃完饭,老妈又开始忙了!我在旁边帮点小忙,也顺便陪老妈,聊聊天,说说话。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时,我只要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就会围在母亲身边,看她做事。顺便跟她聊学校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我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老妈问我最近在吃什么菜,我告诉她我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吃猪耳朵了。

  老爸立刻去菜市场买回猪耳朵,刮毛,洗干净,切成块,然后放卤味下去煮,煮得烂烂的!

  煮好,放凉,就帮我用4个白色的食品带,装好。然后,又拿出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这样,只要我想吃了,随时可以直接吃。父亲知道,我懒。

  吃完晚饭,父亲催促我早点回去,太晚回去太冷,也不安全!

  每次,父亲都会帮我准备好两个硬币,尽管我告诉他,我有卡,直接刷卡就好了,很方便的,但是,他还是会把那两枚硬币,硬塞到我手中。每一次,我都会乖乖地接过硬币,心里暖暖的。

  每次从父亲店里离开,父亲都会送我到车站,看着我安全坐上车,等车子开走,离开他的视线,他才会依依不舍地的离开。

  每每此时,我的内心就像被风吹过的.湖面,荡起了涟漪。不管我长多大,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在父亲眼里,我依然是他的孩子。依旧需要他的庇护。

  父亲,总是用他的独特方式,爱我、疼我、关心我、呵护我。

  我人生的路上,因为有你的陪伴,永远都不会觉得孤单。

  父亲,我的父亲,我永远爱你。也愿老天保佑我亲爱的父亲,平安健康快乐!

父亲的随笔11

  自从哥哥姐姐都名落孙山相继落榜,这给原本对学习有信心爱功我们上学的父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转变了,就连性格也转变了,有时几乎都不能让我们相信,他变得怎么的那么暴躁,甚至让我们非常不理解。回想起那时的他,我真是无法形容,简直让我根本不理解。

  就在哥哥姐姐名落孙山之后,他就对我们下面几个就没有信心攻了,不攻不要紧,可他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我们的身上,那时的他,整天沉着脸,对我们真是横眉冷对,没有一时的笑脸。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那样让我铭刻在心。

  那是个连雨天,几乎天天都在下雨,正赶上我放学回来,我正在屋里做作业,因为作业很多,我就没有注意到外面的情景,就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突然,父亲在外面喊道:

  小四到外面上房把豆子收起,要下雨了。

  那时因为我也知道,父亲对我们下面几个就是带功不功,也没有什么指望了,就千方百计影响我们学习,甚至就连我们回家做作业的时间都不给我们,我们一要做作业,他都安排我们干活,可是这不又是这样吗?

  我这时在屋里答应了一声:

  嗯,我一会就出去。

  我急急忙忙把手中的那道题急匆匆地作完了,就连跑带颠到房上收豆子。我一边跑着一边嘟哝:

  人家作业还没有做完,就让人家干活。

  这一嘟哝不要紧,正被在院子里的父亲听到了。

  可就在我上仓房接近一米多高时,我连反应都没来得急反应,父亲就象疯了一样,向我扑来,一下抓住我的脚,狠劲的往下一拽,我一下被他从仓房上拽了下来,我四仰八叉被摔在地上,他还一边拽,一边骂道:

  我让你嘟哝,我摔死你。

  那时可伶的我,被摔在地上,很长时间才爬起来,在院子里干活的母亲看到,就上前去护着我,可是我那父亲看母亲这样更是象疯了一样,用脚踢我,踹我。母亲和他扭打到一起,他抓住母亲的头发,就把母亲摔出去很远,母亲的头一下磕在水泥墙上,我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就扑到母亲怀里,把母亲抱住,我们俩抱在一起。

  父亲看我这样,才消了点气,放了我们,一个人走了。

  其实,他那时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了,怎么变得那样,不但脾气比以前暴躁,而且还变得心狠。就好象我们不是他的孩子似的,这样我们很不理解。

  还有一次,那让我更加铭刻在心,那是个大雨滂沱的晚上,也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出去干活,被他大打了一通,最后是他把我赶出了家门。那一夜,我是哭着离开家的,跑到了西面苞米地里,一个人在那黑漆漆,冷飕飕的苞米地里过了一夜。那一夜,我哭着、想着,甚至都想到了死。可是我不能,因为还有那可伶的母亲,还有我的哥哥姐姐,妹妹。那一夜呀?我不知是怎么度过的,天还下着雨,我被雨水淋得全身都湿透了,哆嗦的抱成一团,四周那苞米叶子发出那瘆人的刮动声,就仿佛在那里潜藏着一个个黑色的魔怪,我怕、我冷、我哆嗦、但又有什么用呢?我想,我就是一个多余的人,对于那时的父亲,死活他都不会惦记的,我只有凭天由命了。如果在那里真的出现一个野兽或者是狼什么的,把我吃掉,我也心甘情愿。反正我在父亲的心中是个多余的人。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依依列举了,总而言之,我父亲那时,真的变得叫人不加理解,脾气暴躁,爱动气,就象一头凶恶的狮子,让我们谁都生畏。

  就在我勤奋努力,终于考上学之后,到外地上学,再次回到家里时,他就转变了,对我也不象以前那么凶了,而是还把我当成宝贝一样,我要想帮家里干活,他都怕我累着,对我是那般的照顾,这让我真是费解。那时的他,不把气撒在我身上,而是又全部撒在哥哥的身上。我记得有一次,在盖房上房架子,哥哥让我上去帮他扶着房架子,被父亲看到,他就劈头盖脑地把哥哥痛骂了一通,他怪哥哥让我上去把着,要把我摔下来怎么办?那时在一旁的我,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是感谢他对我的关心,还是可伶哥哥象以前我那样的不幸。从那以后,我就得到了天翻地覆的待遇。

  父亲对我,也改变了所有的不快,都是因为我考上学的缘故吧。

  在我毕业成了家,居住在繁华的城市里,我就想念着他们,我把他们从偏僻的农村接到我们家,不管父亲以前对我怎样,但他和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真是不易。我们把他们接到身边,这时的父亲变得更加让我刮目相看,以前那霸气十足,犹如虎豹的脾气不见了,变得是那么和善又体贴。就象有一次我和他们在一起说笑时,我说到了他们俩,老了老了才产生爱的火花。他对我的母亲也疼爱了,以前那个凶巴巴的样子都被温柔替代,也许是他心情舒畅所致,还是他真的转变了,只有父亲他自己知道。

父亲的随笔12

  父亲今年已届72岁高龄。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

  父亲有一个令人费解的习惯——“读”书。只要手中有书,必定旁若无人,口随眼动,振振有声,抑扬顿挫。时常,还能听到他长时间“读”书而出现停顿吞咽的声音。看他戴着黑框老花镜,一字一句从口中读出,那种痴痴的样子,我极为不解。有时候忍不住在父亲“读”书正酣之时打断他:“人家都是安静地看书,您却总是大声朗诵,不口渴吗?不觉着累吗?不怕吵着人家吗?”可他总是煞有介事地答道:“读书就是要大声‘读’,不读出声还能叫‘读’书吗?”弄得我无言以对。回味着他的话,或许还真有些道理,想想我们每次临考之前,哪次不都是通过大声朗诵以增强记忆呢!

  记得我小时候,姐姐从省城捎回一本《宋氏三姐妹》。父亲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地念了一遍又一遍。夏夜纳凉之时,父亲经常为我们娓娓讲述书中的精彩情节与点滴趣闻。可是,这段好景在我以优异成绩考入镇重点初中之后便结束了。入初中没多久,适逢学校打算组建图书馆。由于经费非常紧张,学校无力添置藏书,便发动学生自愿捐书,多多益善。作为积极分子的我,回家后翻箱倒柜,竟然也“搜刮”出近二十本。其中,自然包括父亲最喜爱的《宋氏三姐妹》。为此,三年初中生涯,我没少听父亲的念叨与埋怨。我很是后悔和自责,可脸皮儿又那么薄,终于没敢找老师把书要回来。

  后来,我顺利地进入大学,继而读研、读博。在外求学期间,虽然跟父亲的相处时光甚少,然而,偶尔回家还会感受到老人家对《宋氏三姐妹》的念念不忘。谈起其书其事,竟然还是如数家珍。博士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人民出版社,经济上不再如学子时候那般囊中羞涩,于是就琢磨着给父亲买一本《宋氏三姐妹》。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宋氏三姐妹》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东方出版社正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我很幸运地从责编老师那里获赠了一本市面上早已售罄的《宋氏三姐妹》。抚摸着熟悉的封面,心情既激动又喜悦!我当即把书给父亲寄了过去,随寄的还有一个放大镜。后来,姐姐告诉我,父亲收到书,小心地捧在手上,口中喃喃道:“就是这本书,就是这本书……”我顿感欣慰,心底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

  前两年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无意之中,我听到父亲与我那刚上初中的侄子的一段谈话。大意是父亲让侄子跟他的同学好好说一下,先还一本书,另外一本书过两天看完了再还。我心头一怔一乐。“怔”的.是想起了自己刚上初中时候把父亲的书捐给了学校,而现在我的侄子也上了初中,却是替他借书;“乐”的是,这么多年来父亲阅读的习惯还完美地保持着。后来,我那颇感无辜的侄子告诉我,自己经常跟同学交换着图书来看,每次,只要被我老父亲发现,必定会打一个书“劫”,等他看完才还。毕竟已是古稀之年,父亲“读”书的进度慢了下来,常常延期还书,害得侄子经常要颇费口舌跟同学解释。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书虫”。我常常想:若非幼时家境贫困而过早地走上了为家庭生计而奔波的艰辛之路,或许,父亲会有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生。

父亲的随笔13

  小时候,父亲很少管我,更难得对我进行一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因为,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他小时候最怕的就是,爷爷常常喋喋不休地对他进行一番强加的大道理灌输。

  童年的我,因此活得很洒脱,毫无半分压抑和拘束,父亲从未施加任何负担给我,让我拥有了一个很美好的童年。

  记得有一年暑假,直到第二天就开学了,我的作业还有一半未做完,以至于把自己当时愁得实打实的不知所措、燥动不安。那天晚上,父亲第一次与我进行了促膝长谈。

  父亲说,他并不期望我今生能获得多大的.成就,怎样的光宗耀祖,只要自己能过得开心就好。但凡事又不可做的太出格,最基本的原则一定要遵守,你现在还是个学生,学好知识是你当下的本份。做为一个男人,凡事理应学会有所担当,别总是让人家看不起。同时,这也是对你自己的一种尊重。

  第二天,父亲还亲自陪我去了趟学校,向相关的老师做了一番认真的检讨和诚恳的道歉,当时对我的触动挺大,也让我后来受益匪浅。

父亲的随笔14

  今年腊月二十九,父亲生日,四十七岁,不知道今天会怎么过去,重要的是说一句生日快乐,其他的或许都还无足轻重。

  明天大年三十了,跨年依旧陪着父母,我没有像别人一样抱怨没有女伴,庆幸的是我还能陪在父母身边,今年晚上自己吃烤肉,母亲嫌弃外面的不干净,索性自己在家做,我等着呢,晚上烟熏得她脸上油亮,没有灯光和烟花,也能笑得漂亮。听同学们说初五就要离开了,去石家庄,去北京,去天津,一走好几十天,去艺考,去奔前程,有人为了梦想,有人为了前途,匆匆忙忙很多年,感觉昨天还在高中,转眼之间就要说再见了。

  初三就离开家了,提前给手机办好了漫游业务,想在外能不受限制的多听爸妈唠叨唠叨,多少年了,未出门的妈妈已经把爱变成了一种担心,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尽量让她高兴,反正几十分钟的时间花给妈,能让她省心一点都不亏。年前去北京之前,心怕会紧张,约了朋友大晚上出去唱几嗓子,临行前大雪,在外面走了两个来小时,心里也舒服了许多,算是受虐吗,我想是吧,但也快乐着,路上人们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我们,我们也没在意,初四晚上还会去吗?不一定了吧,很多事是高兴去做,刻意做出来的.也感觉不到多少意思。

  写完东西总会想,这次去如果又失败了会怎么样,多少天了如今也释怀了,多少是一次考试,艺考同高考一样重要,我不会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否定自己,也不会因为任何一次成功肯定自己,就像父母多年前说的对我说的,“你是我心里最好的孩子”“你在我这里谈得上是一事无成”。

父亲的随笔15

  欣赏儿童,如同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欣赏眼前走过的各种女人,你不知道下一个走过来的是老妇人还是小姑娘。总能给你带来些许的突然和惊喜。抱着这种心态,和儿子一起玩去。

  早上,在通往旅顺的车上,6岁的儿子不顾副驾驶座位上独有的视觉享受角度而安然睡着,也许车子的颠簸总让孩子们感受到母亲怀中襁褓的频率吧。

  窗外的景色一下子变的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道路,是山,是水,是空气;陌生的是建筑,是人。哦,正路过的这里分明是我母亲的故乡,是我小时候无知而快乐的童年,是我梦中经常光顾的地方。空气还是那么亲切,在试着呼唤着我回去和她一起歌唱,但快速的城市化让她改变了外衣,工厂和楼房“玷污”了我的童年,面对曾经的“朋友”,我只能感叹时光的残酷。

【父亲的随笔】相关文章:

与父亲的背影随笔10-22

父亲节随笔08-23

忆去世父亲的随笔10-22

感恩父亲的事随笔10-22

写祝福父亲的随笔06-22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06-22

有关父亲节的随笔08-24

父亲节到随笔10-22

关于父亲生日的随笔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