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05-22 11:15:10 日记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日记经典【15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日记经典【15篇】

三年级数学日记1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三年级数学日记2

  终于放假了,终于可以回老家见爷爷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来了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挂了电话,我赶紧去问妈妈。

  妈妈说:“我考考你!从西安到回家距离是180公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时跑80公里,我们如果是十点出发,你说几点能到?”

  没等妈妈说完,我就开始计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车在路上平均每小时跑100公里。180/100=1(小时)……80(公里),要1小时还要余80公里才可以跑完全程,余下80公里,汽车在1小时内就能跑完,可是要考虑到在镇上或村上汽车跑不快,所以大约2小时就能到家。10点钟出发,10+2=12,我们12点就能到家!”

  妈妈点了点头,我赶紧给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你12点就能见到我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3

  那一天我看了《小学生周报》,从一个版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一只小猴子从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现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几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题后已经是给我们示范了一题60根的题,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点时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将30根一齐搬到家,就不会空空如也,至少还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试解一道搬120根的题:

  小猴就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头至起点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头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类推,最后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来共60根。离家15米时再分两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这样,还有30根。

  从这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肯动脑,什么都可以做成。

三年级数学日记4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张厚度为的纸对折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这件事太“荒唐”了,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世界高峰———珠穆朗玛峰吗?也许只有通过计算,才能证实这是否属实?。

  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请教我们的数学老师,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原来一张纸对折1次后的厚度是原来的2倍,对折2次是原来的4倍(22)。对折3次是原来的8倍(23)……对折n次,是原来的2n倍,所以对折30次的厚度应为×230。得到的结果为毫米=米,比较之后,竟然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天啊: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它需要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需要智慧去探索。

三年级数学日记5

  今天数学作业特别有趣,快来听妈妈读题吧:房间的桌子上有10支刚刚点燃的蜡烛,风从窗户吹进来,吹灭了2支蜡烛。过了一会儿,又有1支蜡烛被风吹灭。把窗户关起来以后,再没有蜡烛被吹灭。最后还剩几支蜡烛?我听妈妈读完题意,我一下子就回答说还剩7支,妈妈听了却摇了摇头。我算了算应该是7支啊,妈妈怎么说不对呢?

  妈妈这时拿来了10支蜡烛,说要做实验,看看到底还剩几支蜡烛。妈妈把全部的蜡烛全点燃了,让我先吹灭2支,等了一会又让我吹灭1支,其余的7支一直在燃烧。过了一会儿,燃烧着7支蜡烛烧完了,妈妈这时让我看现在还剩几支?我数了数还剩3支,哈哈,原来是剩3支啊!怪不得妈妈说我说的`不对呢。妈妈这时给我讲解说:“这样的题一眼看上去让你觉得还剩7支?但是你得看问题是什么?说是最后还剩几支,你要想最后哈。”我经妈妈一提醒,哦原来如此,“我知道啦,应该还剩3支。”这题原来应该这样做啊好神奇啊!

三年级数学日记6

  7月21日星期六晴

  吃包子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感觉腿没劲,我告诉妈妈,妈妈问我是不是饿了,让我先喝稀饭,说等一会儿吃包子。听了妈妈的话,我很高兴,因为我很爱吃包子。终于等到包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因为怕烫,所以妈妈给我取了3个小包子放在碗里,我很快吃完了。我自己又取了两次,每次两个。这时我才感觉吃饱了。我数了数,我一共吃了7个小包子。爸爸起来后,他也吃了7个包子,不过他吃的'包子比我的稍大一些。2×7=14(个),我和爸爸一共吃了14个包子。妈妈吃了3个,14+3=17(个)我们全家一共吃了17个包子。然后我们把余下的包子全部给爷爷奶奶送去了。

  今天妈妈蒸的包子特别好吃,吃了包子,我感觉腿有劲了,我感谢妈妈。我希望下次妈妈还能给我们蒸包子吃。

三年级数学日记7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题,是行程问题的数学题,同学们一定也做过这方面的数学题吧!题目是这样的: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46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84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和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42秒。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

  546+84=这段路的长度=630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知,接下来是630÷42=15,所以,火车速度是每秒行15米。同学们你们算出来吗?数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三年级数学日记8

  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三年级数学日记9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

三年级数学日记10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那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了!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三年级数学日记11

  我非常的讨厌数学,看到数学题就想睡觉,听到数学也想晕。反正我是放弃了数学,永远的放弃了,不想被数学欺负了,我站了起来,打击数学。

  我的心情是满腔的怒火和恼火,我要打到数学,来放出我心中的怒火。呀,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对数学都非常怒火的话,那么受难的.人就要少10倍,喜欢文学的就要多100倍。这能说是一个想法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梦。

  我讨厌数学是因为数学是一种解不开是什么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讨厌数学,不是一般地讨厌,讨厌到对数学不是喜好,而是满腔的怒火。这就是我讨厌数学的原因。

  我讨厌数学。

  我对数学只有满腔怒火。

三年级数学日记1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报了游泳班、乒乓球班和夏令营。

  我们先去取了钱,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xx元,第三次取了20xx元问:一共取了多少钱?3000+20xx+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条件、关系)。

  我们先去了游泳馆,我们先找到训练负责人,我们报了游泳班,花了530元。问:还剩多少钱?7000—530=6470(元)答:还剩6470元(条件、关系)

  报夏令营花了20xx元,问:还剩多少钱?6470—20xx=3470(元)答:还剩3470元(条件、关系)。

  报乒乓球训练班花了450元,问:还剩多少钱?3470—450=3020(元)答:还剩3020元(条件、关系)。

  生活费也要算上,问:还剩多少钱?3020—3020=0(元)答:还剩0元(条件、关系)。

  取得7000元就这样花完了啊呜呜呜呜。

三年级数学日记13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单元的第一个内容——垂直与平行。

  我们学习了一个个非常有用的小知识,我把“它”们组成了一小段话: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上课时,老师还叫我们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哪一条线段最短?经过我们的几番言语,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是最短的。后来,我们还跟老师学习了怎样画平行线;画平行线,只需要用上三角尺和直尺来画。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我用尺子量了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惊奇的发现了: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三年级数学日记14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时看到了杯子是圆的,之后我去洗脸时发现脸盆也是圆的,中午吃饭时我发现碗也是圆的。我这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器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是圆的'?之后我又观察了许多器皿,我发现器皿几乎全都是圆的!这使我想到难道是我看花眼了?我开始怀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没有看错,是真的。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来在生活中如果人们用其他形状的器皿就不容易重叠和盛东西,因为这样不方便,可是使用圆形的器皿就能克服这样的弱点。

  发现这个特点我非常高兴,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件事情给我一个体会,今后我一定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还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三年级数学日记15

  今天中午妈妈事不在,所以让我管店。在妈妈出去前,她用一张纸记下了店里所有物品的价格。

  我心里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别人会不会因为看我小,不买我的东西呢?我会不会……突然,一位看似大约60多岁的老奶奶问我:泰国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妈妈给我的那张纸,对老奶奶说道:“10块钱一斤,喜欢吃泰国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买些去吧。”老奶奶又说道:“看你年纪轻轻,就会做生意了,好!我买两斤去。”说完,我抓了一大把装进袋子里,然后,放到电子称上称。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两斤=一千克,10块一斤,应该按20。00,嗯?怎么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国炒米大约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进袋子里。刚好电子称显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系好给了老奶奶。

  等我收钱的时候妈妈回来了,所以钱就由妈妈收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日记02-02

三年级寒假数学日记04-22

三年级数学日记08-21

数学的日记02-29

数学的日记06-22

关于数学日记01-31

关于数学日记12-15

小学数学日记07-02

旅游数学日记07-15

关于数学的日记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