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日记[范例7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日记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日记 篇1
又是周末,唉,作业做完了,漫漫长日,该怎么过啊?我嫌无聊,随手拿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捧起来看。“唉,又是看过的书。”我抱怨着。
“咔啦”,房门打开了,哦,原来是爸爸,正好,我想出气呢!“爸,我好闷啊!”“闷就看书啦!你爸我小时候哪有什么电脑、电视啊?”“可你又不给我出去玩……”“对了,我最近看到一道数学题,恐怕……我们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来。”显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过,一向好胜好强的我还是经不起这番考验,说:“出题吧!”
“我先讲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国王,非常爱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国张贴招贤榜:如果谁能替国王找到奇妙的游戏,将给予重赏。”
我等得不耐烦了,说:“赶紧出题吧!”爸爸说:“你先别急啊!进入正题啦!一个术士揭了招贤榜。他发明了一种棋,使国王玩得舍不得放手。国王高兴地问术士:“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呢?”术士赶紧说:“大王,我只请您在那个棋盘的第1格放1粒米,在第2格放两粒米,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米,然后在后面的每1个格子放下比前1个格子多1倍的米,64格放满了,也就是我要求的奖励。”国王一口答应了。问题来了,国王能不能把这些米奖给术士呢?
小学生数学日记国王与术士:这还不容易吗?我偷偷地拿来一台计算机,爸爸却说:“谅你用计算机也算不了。”这我可有点心慌了,因为我爸爸可不开玩笑。
让我们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从第1格到第64格,2必须相乘64次,再减去1,经过我一个小时的计算,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为什么这个数字会这么惊人呢?原来是因为这个术士聪明地将2作为基本倍数,棋盘上的.格数64作为这个倍数的被乘数,那么这个2就必须不断相乘64次,至于为什么要减去1,那是因为第一个格子只有1粒米。1粒米,2粒米的数量确实很少,可是,如果这个2,不断乘下去,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数目。缺乏学识的国王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如果数学水平不高的人确实很容易吃亏。我得要抓紧时间钻研一下奥数题才行。
教师点评:本日记的主要内容虽然只是一个经典的奥数小故事,但是作者能根据一个小故事感悟出一个道理:如果数学水平不高的人确实很容易吃亏。从而激发了作者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年级日记 篇2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晴朗,春风高荡。洁白的云像一团团雪白的棉花糖,在空中慢慢的漂移,小鸟在自由自在的飞翔。
此时此刻,我正在浑河北岸带状公园的广场上看放风筝。此时此景,我恨不得跳起来摘几把棉花糖塞在嘴里品味它们的'香甜。
小丽、小林、小刚,他们也来到河边广场上放风筝。抬眼向空中望去,白云下早已布满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风筝。空中有金黄色的“龙”,在蜿蜒游走;有黑色的“蛇”在向前爬行;还有紫色翻飞的“蝴蝶”。更有趣的是银白色的“燕鱼”,在蓝蓝的空中游来游去,给人一种鱼归大海的感觉。
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小丽的红色“金鱼”,小林的蓝色“燕鱼”,小刚的绿色“方形”也随即升上天空,整个空中顿时热闹起来!
看放风筝真开心。
三年级日记 篇3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书店买书。我发觉有一本叫《趣味数学》的书里有一道题使我迷惑不解。这道题是这样的:比尔用10元买了一条狗后以15元卖出,接着又以20元买回,最后又以25元卖出,问比尔最终挣钱还是赔钱了?
我觉得买了又卖,卖了又买,反复之中,思维也被搞得混乱起来。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你如果能根据“买”和“卖”的数量进行归类,则豁然开朗。我想:“买”用去的钱:10+20=30(元)。“卖”挣的钱:15+25=40(元)。显然,比尔挣钱了,挣了40-30=10(元)
啊!数学的知识真丰富呀!
评:学生学习数学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而且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愉悦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年级日记 篇4
今天是星期天,我一边看宁波晚报小一边问:“老爸今天中午吃啥?”老爸听着音乐说:“做你最爱吃的——炒面。”我听了一蹦三尺高,不亦乐乎。
到了11:30时候,我说:“老爸做午饭!”老爸说:“知到了,丛扬,你帮老爸把蒜苗上面的根拔了顺便用菜刀把它们切成长大约3厘米的'条就行了。”
我安照老爸的吩咐先用剪刀把根剪了,然后把蒜苗放进一个盆子里,发现蒜苗太长了,我绞尽脑汁地想着。“哈哈!就用这个办法了。”我把蒜苗轻轻的用手折了个月亮形,把它们放到盆子里,然后把它们泡在水里,轻轻的用手搓了搓,捞了起来放在木板上,小心翼翼地切着……这时,餐厅里传来了叫声,老爸像离弦的箭似的跑了过来还以为我出事了,原来是我把蒜苗切好了。老爸这才知道我的任务做完了,说:“丛扬,真棒!”我兴奋地不知怎么形容。
开始炒面了,老爸把我切好的蒜苗放入锅中,这时,锅里发出了“噼里啪啦”响声。接着老爸把已煮好的面条和昨晚剰下的肉饼子炒在了一起,不一会儿,爸爸把一碗香气扑鼻的面条端了出来放在了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哇,味道好极了!”
三年级日记 篇5
今天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祖先的节日。早上早早起来,我就跟爷爷上山扫墓去了。
我到了曾爷曾奶的墓前,虔诚的跪在地上,给他们烧纸钱,眼前渐渐涌现出他们生前的身影不禁泪水盈眶。记得有一次,我还很小,跟妈妈回老家看望曾爷曾奶,当时曾爷正在煮拉条子吃,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面食了,曾爷给我盛了一小碗我嫌不够,非要曾爷跟前那一大晚不可,曾爷不给,我生气的跟曾爷吵,把曾爷气的只喘气。后来上小学后,我懂事了,可憎爷曾奶的身体也日渐不好,我们只有放假时候看他们,每次回去曾爷曾奶总是翻箱倒柜给我找好吃的,现在想起来,那种绵绵的爱意,依旧滋润着的心田。
我跟爷爷按老家的乡俗祭祀完曾爷曾奶,便回到家中,可我的心却还在曾爷曾奶的墓前,因为他们爱我我爱他们。不知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否孤单,但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的健康、快乐、幸福。
三年级日记 篇6
3月19日 星期五晴
下午爸爸从顺德回来了,吃过晚饭,爸爸说:“飞飞,我来考考你数学,好不好?”我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比你妈妈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3500元,月工资差是3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3500+300=38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就是3800/2=190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我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3500-300)=32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3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啦,也就是3200/2+300=1900(元),对不对?”爸爸听了,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奥数班没白上嘛!哈哈!”爸爸还表扬了我,都是数学帮了我忙呀!
三年级日记 篇7
大自然是个神奇的世界,它的神奇常常使人惊叹不已。
我家养了几条金鱼,没什么事的时候,我经常坐在鱼缸前看它们游玩。一天,我突然发现小鱼身上有一排细小的孔,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莫非我们家金鱼得了什么病?我故意拍了拍鱼缸,金鱼们嗖地蹿到了鱼缸的另一边,反应跟平常一样,我又放了几粒饲料,它们依旧争先恐后地冲到水面上抢食。
这么看来,金鱼的身体并无大碍,那么这此小孔有什么作用呢?我和爸爸都在猜想,这些小孔的作用也许是它们的耳朵,而有这么多“听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金鱼的视觉和嗅觉都不灵敏。于是,在一个金鱼都休息的晚上,我轻轻地打开盖子,在鱼缸边播放美妙的音乐,可那些金鱼都没有反应,依然旁若无人地休息,看来我的想法错了。
爸爸给我提了建议,那些小孔会不会是金鱼身上的感觉器官。我一想:“对啊,既然不是耳朵,也不是眼睛、鼻子,那会不会像我们人体身上的汗毛呢?”我马上用一根筷子在一条正在休息的鱼儿边划起一条水波,整个过程没有对听觉、嗅觉、视觉造成影响,只是水波轻轻地从那排小孔擦过,那条鱼儿立刻像触了电似的惊醒过来,游走了。
事实证明,那排细细的孔是用来感觉水波的。
看来,通过认真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小奥秘呢。
【三年级日记】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07-05
三年级的日记06-30
三年级日记07-21
三年级的日记07-24
三年级日记(精选)01-09
[经典]三年级日记01-03
(精选)三年级日记02-13
(精选)三年级日记01-17
[经典]三年级的日记08-26
三年级日记(精选)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