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日记

时间:2024-01-20 10:23:52 日记 我要投稿

三年级日记【精选5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日记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日记【精选5篇】

三年级日记 篇1

  今天早上,我急匆匆地跑到车站上,一看时间,已经7点四十七分了,我大叫一声:“要迟到了!”便慌慌张张的挤上车,车开动了,人群像小草一般东倒西歪,挤死了,我都要和旁边的奶奶粘在一起了。

  戴着手套、帽子的我在车厢里都快变成“烤鸡!”满头大汗的.我向门口挤去,好不容易下车了,我嘟囔道:“再不出来,就……变成‘夹肉饼’了,真是挤死人啊!”

三年级日记 篇2

  装修地砖

  今年夏天我家装修房子,房子的`建筑面积为102㎡,妈妈告诉我使用面积为建筑面积的0。75,所以我家的使用面积为1020。75=76。5㎡。

  我家买的地板砖规格是80cm80cm=6400平方厘米,理论上我家应该买地板砖765000÷6400=119。5块,考虑到边边角角需要破转的地方,所以我们家共买地砖125块,每块地砖95元,共计11875元。

  空调费用

  我家柜式空调额定功率为1400kw,1小时用电量为1。4度电,1天开8小时,用电量为1。48=11。2度电,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量为11。230=336度电,1度电价钱为4角,3360。4=1344元,哇,费用这么高,我们还是节约用电吧!

三年级日记 篇3

  寒假可真快乐,我可以睡懒觉了,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来。没有作业的压力,不用画画,更不用敲爵士鼓了!我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放烟花是我最喜欢的事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一吃完年夜饭,就急忙抱着大大小小的烟花,拉着爸爸到公园里去放。我先找了一块空地放上烟花,然后请爸爸把烟花点着。只听见“嘭”的'一声,烟花就冲上天空,天空立刻成了花的海洋。有的烟花放上去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小朋友的笑脸,真是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到了大年初一,我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到爷爷奶奶家拜年,收到了厚厚的一叠压岁钱。我数了数,一共有20张一百元的。我不大清楚这总共有多少,反正很多就是了。妈妈把这些钱一小部分给我买了保险,另外一小部分给我买课外书和学习用品。

  今年的寒假过得太快了,要是每天都过年就好了!

三年级日记 篇4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老妈带我去奶奶家。爷爷说:“今天休息没事,咱们全家都在,包饺子吃吧!”

  我非常高兴,我最爱吃饺子啦!我先去洗了手,等着老妈和好了面,又均匀地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我先把小剂子团得圆圆的,然后拿起擀面杖,开始擀面皮。擀好面皮,我左手托起面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面,包了起来。可是馅放放得太少了,包出的饺子扁扁的。我又反复地思考,第二次,我把馅均匀地放在饺子皮中间,皮两边对折,用手一捏,就包成了一个饺子。可是和老妈包一比,还是没有老妈包的好。

  我看看老妈,老妈已经包好了好几个饺子了,像一个个金元宝,整整齐齐的摆在那,看上去十分美观,把我羡慕得不得了。学着老妈的样子包了一个又一个,一次比一次包得好,我继续努力,终于包得和老妈的一样好了,饺子包够了,老妈把它们煮到锅里,吃着全家人一起包的'饺子,心里热乎乎,美滋滋的……

  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看来我们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三年级日记 篇5

  不是清明扫墓吗?难道冬至也有扫墓风俗?说起来,冬至扫墓的习俗,比清明扫墓还早。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仅说冬至,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是祭天祭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而百姓在这一天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冬至之时已进入隆冬,庄稼收藏好了,人们忙了一年也要歇息了。于是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自察看。一方面维护坟墓,添土除草;另一方面供上祭品,烧些纸钱,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此习俗兴于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清嘉录》云,“冬至大如年。”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

  在南方,冬至日扫墓较为多见,至今,许多地方仍然沿袭此习俗。冬至扫墓与清明一样,都是要扫除墓地的灌木杂草,上新土,填红墓碑上所刻的阴字,烧香点烛,烧纸钱,供糒珍(饭团)、鸡等。若扫祭大祖宗墓,还必须供以三牲,而且有一套仪式程序,比较隆重,最后是放鞭炮。祭祀完毕,在墓前与祖宗共同进餐,吃糒珍。

  记得孩提时代,扫墓的那几天,简直是我们饲牛奀仔(北方叫放牛娃)的节日。我们故意把牛赶到有墓地的地方,等人来扫墓,以讨糒珍吃。扫墓人,往往备有一些切成两指宽的熟猪肉(五花肉)和食盐。看见我们,会给每人一个糒珍和一块沾了盐的五花肉。如果有人恰好从此路过,也会得到一份。吃完,我们饲牛奀仔便欢天喜地散开,去寻找第二个目标。要知道,那时我们平常吃的是稀饭,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干饭和肉。

【三年级日记】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07-05

三年级的日记06-30

[经典]三年级的日记08-26

【精选】三年级的日记09-13

三年级日记(经典)11-11

三年级日记07-21

三年级的日记07-24

三年级日记【经典】10-25

三年级日记(精选)11-04

【精选】三年级日记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