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5-18 19:54:36 日记 我要投稿

精选过年日记集合七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年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过年日记集合七篇

过年日记 篇1

  过年是我们小孩子一年当中最盼望日子了。我们不只是为了穿新衣、放鞭炮,而是喜欢感受过年气氛。

  我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采购年货,推着购物车,超市里选购自己喜欢食品,一般情况,爸爸妈妈都参考我得意见。那时,我很快乐。我喜欢和妈妈一起逛商店,今年我穿新衣服,都是我自己选购,我很喜欢。我觉得自己忽然之间长大了。更喜欢奶奶家过年,大家围坐一起,品尝一;桌丰盛菜肴,有说有笑,谈到高兴处卡拉ok一曲,其乐融融。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屋外鞭炮声四起,烟花四溅。我和哥哥姐姐跟着大人们去楼外放烟花炮竹,爷爷奶奶屋里忙着煮饺子……

  哦!过年了!新一年,新开始,满载着祝福,满载着希望悄悄向我们走来,放飞我们又一个梦想。

过年日记 篇2

  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前几天不停地赶作业,现可以停下来休息几天了。

  走大街上,行人可真多,各式各样灯挂树上。走草坪中间,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座小凉亭,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灯。

  再向两边看,草坪上各种形状灯都有,有小房子,还有荷花池……远远地看去,真是一个童话般世界。灯多,人自然也就多,观赏灯人真是摩肩接踵。再看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笑容,洋溢着过年喜庆。

  刚回到家里,节目就开始了,全家人围坐沙发上,品尝着央视给我们带来丰盛“年夜饭”。那优美舞姿、动听歌声、幽默小品相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能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是多么幸福事呀!

  新年钟声敲响了,就这时,周围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夜空。我看着窗外,把划过烟火当做流星,许下了新年里新愿望。我相信,新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进步,会有更大收获。

过年日记 篇3

  每当北风渐劲,天气渐冷,麦苗刚披上一层初冬的淡霜时,儿时的我们便越发高兴起来,因为随着冬天的来临,春节就不会太遥远了,快过年了!春节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在送灶的前几天,村民组长便挨家挨户的散发二斤白糖和二斤煤油的计划供给票,尽管80年代中期农村已安装好了照明电,但随时会出现毫无预兆的停电,所以这个计划供给是珍贵的也是必须的,家中大人将这两张票小心翼翼的收好,待购置年货时将这两样物品一同捎回来。农村的庄户人家有个习惯,要趁交冬数九的年前给庄稼施一遍腊肥,所以进了腊月门之后,家中大人们便忙碌起来,购置年货的任务就落在当时不满十岁的我的身上。说是年货可能十分的夸张,除了村民组长发来的国家计划的煤油、白糖外,无非是一打火柴、一袋味精、酱油香醋、几条大糕、几张红纸或者更奢侈的几挂鞭炮而已。寒假中的某日,吃过早饭后我和邻居家的.哥哥便一同赶往离家三里路程的供销社门市部,那时每个乡镇有中心供销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队设有门市部,离家较近的是闫尖门市部(即大慈寺所在地),这里早早的便聚集了很多乡邻,人们欢声笑语,因为这个计划供给的煤油和白糖一定会给今年的春节增色不少。

  买回的红纸主要是用来写春联的,按照前门、中门、大门的要求,将红纸裁好,并用铅笔在背面做好标识,以便书写时确认写上什么内容。我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后,父亲便抽空书写春联,每写好一副,祖父便会和我们一一讲解所要表达的意思。腊月二十三是家里送灶的日子,也是新年的序幕,下午奶奶便开始张罗好三两个小菜,最主要的是做好糯米饭,一家人晚饭后,将火叉等物品从灶膛拿走,便在锅灶边送灶神,期望他老人家能上天言好事。

  过了腊月二十五,人们更加忙碌起来,主要是忙于蒸包子(农村习惯说馒头),这是迎新年的重要环节,一般一个村民组只有少数的几家有蒸笼,所以蒸笼都是相互穿插借着使用的,上一家还在用的时候,下一家便在高高兴兴的等候了。送灶之后特别是蒸馒头的时侯,大人小孩的说话用语便要拘束起来,尽量要说些吉利的话,只要我们一不留意说出了粗俗的话,祖父便虔诚的说:童言妇语,一概无忌。因为今年馒头做的好不好,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年光景如何!所以这事丝毫马虎不得,随着第一笼可口可人的包子出炉,全家人的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厨房里热气腾腾,暖和和的,大人们赶快利用暖和的厨房为我们洗个热水澡,如果错过了蒸笼这一天,想要洗个热水澡非得等到来年阳春三月不可。

  除夕当天刚过了凌晨12点,就开始听到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了,那是每家每户祭拜土地公公的配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方土地公公保佑本地方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祖父母早早的就起床了,将先前腌制好的咸鸡、咸鸭等拿出来准备年夜饭,在厨房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喷香的排骨味道了,这一天我是舍不得离开厨房的,趁奶奶做菜的时候好尝个鲜,奶奶说是为我“解解砧板馋”。母亲忙着里里外外的卫生,父亲忙着贴春联。简单的午餐之后,最为庄重的事宜便是在家里祭拜先人,摆好香案,呈上饭菜之后,按照先后顺序,祖父第一个恭恭敬敬、目不斜视的在堂前行跪拜大礼,然后依次是父亲、我和弟弟,最后才轮到祖母和母亲,这里可能带有些重男轻女的封建遗毒吧!祭拜之后,全家人便开始吃年夜饭了。祖父边吃边讲有关过年的传说: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会危害人类,但是他惧怕响声也怕看到红色……我想这就是过年燃放鞭炮和贴春联的原因吧!我和弟弟听的入神,以至于不愿睡觉。

  年夜饭吃过之后,家人便开始做汤圆,主要是用于除夕之夜守岁时的夜宵和年初一大早祭拜天地。收拾妥当之后,一定要赶在除夕晚上十二点前举行接灶神仪式,具体要求和送灶神相当,家人虔诚的盼望灶神爷能够下界保平安。父亲趁大家还没有完全睡熟的时候,在每个人的床头或者枕头下面放上大糕和压岁钱,这样一觉醒来就能够看到,预示着步步登高、出门见财。

  年初一,天还没有完全亮,父亲便起床祭拜天地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呈上五碗元宵,先面向门外跪拜后,再面向自家的中堂,对着天地国亲师跪拜。祭拜天地结束后,父亲先到祖父母的房间给二老拜年,并请二老起床一起吃早饭,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和弟弟早就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如不是昨晚祖父一一交代:一定要等祭拜天地后,小孩和妇女才能起床见天地,不然的话两个小孩岂肯窝在被窝里!早饭之后,左右邻居就开始互相走动,互祝新年快乐,然后结伴到村里的一户林姓人家看电视,那时村子里近40户人家,只有他家有1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男女主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大糕给来看电视的乡邻一人发上几片,图个新年吉利吧!

  一晃就到年初五了,这也是比较讲究的小年----财神节,每家每户也会在家里祭拜财神,然后将印有财神老爷画像的红底图片贴在中堂附近或灶神边上,乡邻见面互相恭喜发财,当然更期待自家发财。先前用于祭拜先人的豆腐煮鱼,因为还没有舍得吃,财神节当天祖母会重新回锅煮一下,一是因为这道菜意味着富贵有余,其次因为年十三举行上灯(有的地方称为时灯)仪式时还要用上。

  喜庆祥和的日子总觉得非常短暂,一眨眼的功夫,就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也有的地方称为灯节,当时村里少有的两户人家购置到了豪华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节日当天他们骑自行车到离家30里路的县城看灯,晚上回来时,家里已聚集了很多邻居,主要是想分享一下城里更为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从城里回来的人绘声绘色的描述着看到的一切,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足以证明当天的收获非常喜人。什么时候我家才能买得起自行车?什么时候我才能骑上自行车风风光光的去城里看灯呢?。

  节日的余庆还没有完全散去,池塘边的柳树已吐露出一些新芽,迎面吹来的风似乎柔和了许多,新学期已经开始了,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迎接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吧!

过年日记 篇4

  今年过年我很想放鞭炮,可是因为政府规定只有在成都绕城以外才能放鞭炮,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央求老爸带我出去放鞭炮,但是他们都喝了酒不能开车,结果我的鞭炮没有放成,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承诺我说过两天我们回老家让你放个够,于是大年初三的时候父亲母亲带着我回农村老家了。不过我们回老家的主要原因还是要跟爷爷奶奶他们团圆,顺便我也可以放鞭炮。

  以往回老家过年时,我从来都不敢自己独自放鞭炮,都是由哥哥他们放,我在旁边看,甚至别人放时我都跑得远远的怕自己被误伤。现在,我长大了,胆子也变大了,自己也可以放鞭炮了。只见我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鞭炮,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引线在“滋滋”的响着,我心里害怕极了,马上使劲往空地上一扔,我捂住耳朵,还是听见“呯”的一声,我今年第一次放鞭炮,成功了。

  不一会儿,哥哥们给我买的鞭炮就被我放完了。我又央求哥哥们给我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飞天蝴蝶,我把飞天蝴蝶平着放在空地上,用打火机点燃引线,然后我飞快地跑开了,只见那蝴蝶被点燃后开始旋转着飞向天空,当飞得最高的时候,大约有三层楼那高,五颜六色的光在夜空中显得格外耀眼。

  虽然放鞭炮很好玩,但还是要少放,因为会污染空气,而且很不安全。

  过年日记

  中国人最重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因为中国人认为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寄予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而春节所含有的众多中华名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是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新年联欢晚会。母亲告诉我什么是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这时母亲给我讲起了有关春节的风俗。比如: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述职,人们为了让灶王爷求上天言好事,一年保平安所以要祭灶。

  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守岁的人们又把灶王爷请回来,希望灶王爷能给全家福气。“送灶王爷上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再比如:白水人喝五豆、吃腊八面、去仓颉庙上香。再比如:潼关正月十五前不擀面等等。

  啊!原来中国的年文化这样丰富呀。

过年日记 篇5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年夜饭,坐在电视机前看盼望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非常科技化,丛灯光到屏幕都非常先进,让人耳目一新,眼花缭乱!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种类可真多呀!有唱歌、跳舞、小品、杂技等等,化笑声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

过年日记 篇6

  年越来越近了,妈妈和爸爸张罗着年货。

  我家在农村,老太太还是固守着祖辈流下的过年习俗,年前炸好一锅锅的豆馅黄米糕,放到大缸里储备起来。爷爷找邻居一起做一锅豆腐,把豆腐放入盛有豆浆的桶里,储存保鲜。家里养猪的,年前就招呼街坊邻居帮忙杀猪,来家吃杀猪菜。年前,小村庄的街道也异常热闹起来,瓜果干货,对联花灯,各种年货都摆在街面上,琳琅满目。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妈妈开始清扫家里的各个角落,扫墙上的灰尘,擦天花板,擦玻璃,洗床单被套,在妈妈的忙碌下中家也焕然一新。妈妈又开始忙着打扫厨柜,做各式各样各样我们爱吃的饭菜,剁饺子馅等。爸爸开始清理院子、劈柴、砸煤、挑水、挂大门的红灯笼、贴对联、贴福字。时不时的,妈妈招呼我替她跑跑腿,买她需要的调料和蔬菜。爸爸忙不过来时,也打呼我给他打打下手。看他们忙活,我也被感染着,他们勤劳的双手,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次过年前都有上坟祭祖的习惯。爸爸拿着妈妈准备好的`祭品,带着我们给已故的先辈烧纸叩头。

  吃了年夜饭,妈妈和奶奶又准备大年初一的饺子,饺子里不忘包上硬币、花生,看谁能吃到硬币,吃到就预示着来年发财吉利。每年年三十晚上,我们都会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守岁,当大年初一凌晨的钟声敲响,小村庄就沉浸在烟花满天飞,炮竹声声响的喜乐氛围中。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劈柴架起来,开始拢旺火,家里人围着火堆,烤火,看烟花。拢火寓示着来年家族兴旺,事事兴旺。

  大年初一早晨,家里人穿好了新衣服,小一辈就开始给长辈拜年,同辈之间问好,最高兴的人就数我小弟弟了,因为他又收到许多压岁钱。出门见到街坊也要拜年问好。下午,我约伙伴一起上久违的后山坡转转,这时半山环绕的小村庄宁静安谧,站在山坡上俯瞰小村庄,村庄的街道宽了,屋顶都换上了新红瓦,炊烟袅袅,松树青绿,这是城里人感受不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天色渐黑,街门前的红灯笼亮了,街道上的路灯也亮了,小村庄别有一番景色,远处传来敲锣打鼓声,那是村委会响应上级号召,组织村民扭秧歌,活跃农村的娱乐生活。

  快开学了,妈妈为我煮了碗汤圆。告诉我:“妈妈在,你不用操心家里,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20xx年,妈妈和你一起努力”!

  年快要过完了,外出打工的年青人又要出发了,上了岁数的继续守在家里种地,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我也读懂了妈妈眼神里对我的期盼。

过年日记 篇7

  虽然还没有过年,但大家都忙碌起来,打扫房间,贴对联,买年货。每个人都在热情的迎接春节。

  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当然要好好就庆祝。看见街上店门口的大红灯笼,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那红艳艳的`色彩,亮堂堂的灯光特别引人注目。

  路过 的炮竹也响了起来,小孩子们也买几盒小炮竹‘噼噼啪啪’地放了起来,也想凑凑热闹。

  每年过年我都要穿新衣服,今年也不例外,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看着这件新衣服,我心里美滋滋的。想马上就穿上。于是我对过年的欲望又增加了几分。

  我依依不舍的把这件新衣服放进了衣橱里,躺在床上,我还想着我的衣服。我就这样进入了梦乡。迎接有一天的到来。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了日记06-30

过年的日记05-27

过年了日记07-22

过年小学日记06-17

关于过年的日记07-28

关于过年日记12-02

过年小学日记10-09

寒假过年日记09-26

过年拜年日记01-11

关于过年的日记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