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成长日记九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长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长日记 篇1
你了解我吗?嘻嘻,想必你摇头say no!那么,我就在此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兴趣广泛,但广而不专。我爱运动,爱笑,爱看电视,更爱看书——可以说是爱书如命。你们可以叫我“求知容”,或别的名字,也无所谓,因为名字只不过是个代号!
我,一头乌黑亮发,也许爱看书还没有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所以眼睛依然保持明亮。美中不足的鼻子,润红的小嘴,红扑扑的脸颊,就构成了我一张还算凑合的瓜子脸。
我,说是爱书如命是因为某年某月某一天,我在家里啃着“精神粮食”,厨房里传来了妈妈的叫声:“小容,帮妈妈去超市买瓶酱油!”我胡乱应了一声,身心整个陶醉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接到命令,我嘟囔了几句:“真烦,不知道我正忙吗?”说着便出门向超市走去,“刚才书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真是激动人心……”到了目的地,却忘了要买什么,只好猜猜看喽。结果我买了瓶蚝油回来,当然免不了妈妈一顿念经,可这时我已沉浸在书丛中。
爸妈不可忍耐,便把我的书没收了。嘻嘻,我的“精神粮食”可谓星罗棋布,收了一本,我还有一堆,奈何不了我,我自然是悠然自喜啦。
还有,每当路过书店,我脑海里就不觉浮现那回买书的情景。我兴高采烈地走进书店,在百闻不厌的.书香之中挑选好书。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脚站麻了,我全然不知,新书差点翻成旧书,。终于我捧着书同样兴高采烈地走出书店,哼哼“得意”之时,售书阿姨一声大喝把我叫回,原来我竟忘了付钱!我极为尴尬地吐了吐舌头……
我没学过书法,钢笔书法却有一手,也许这就是天赋吧。我就是传说中的“乖乖女”,但最好不要当我是病猫。优点不多,缺点也不少。最大的绊脚石是粗心,有的时候穿反裤子一整天却浑然不觉,考试要能做到仔细,可以算是奇迹。我为人有点腼腆,喜新厌旧……
这就是我。你了解我了吗?希望彼此能成为好朋友,请多指教!Bye-bye!
成长日记 篇2
当我翻开相册,看着那一张和童年小伙伴在波光粼粼的小河边的照片时,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这幸福的时刻,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充满稚气,充满欢乐,充满趣味和痴情。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村口有一条小河,河水由东往西默默流淌,悦耳动听的“叮咚”声,令人陶醉、流连忘返。我喜欢这条河,也喜欢这里的伙伴,小伙伴给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
记得夏季的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小伙伴们来到河边,只见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小鸭子在河面上尽情地戏水,突然,我发现一个小棍粗细的东西在水中游动,仔细一看:“啊!是一条小鱼。”我高兴极了,唤来小伙伴们,她们也同样很高兴。
我心里想,这里有小鱼,下雨后大概也有泥鳅,我把这个想法说给大家听,大家都同意,决定雨后来抓泥鳅。
六月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雨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夜未停。第二天,天气转睛,我和小伙伴们拿了一些器具来到小河边。我先下去看有没有泥鳅。好运气,一下子我就抓了一条,于是我呼唤伙伴们下河。小伙伴们都高兴地跳下了河。到了晚上,我们个个满载而归,乐得都合不拢嘴。
现在我十四岁了,已是青少年,但我看到那张照片,就又回到了童年,我多么想永远是一个无忧无虑、充满稚气与幻想的儿童啊!
啊!故乡的小河,我爱你!啊!故乡的小河,我忘不了你!
我慢慢合上了相册,但这幸福的时刻,将永远都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成长日记 篇3
打我第一天接触世界,记忆对于我来说,也如同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伴我成长,携手走过十七个春秋,每一天都有她的温度。
有她,心安。
记忆是青春的纪念册,纪录着我的点点滴滴,有酸有甜。如同烙下了沙滩上我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那都是我最真实的回忆。
拥抱她,我可以为心灵开一扇窗,用最真的心情去交流,只有这时,我才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节奏,拥有莫大的满足感与充实感,我才能触及到我的存在。
一
掩盖耳际,我能听到的是记忆跳跃时,激起的音符,变成了一曲动听的旋律,那是十七岁的华音,歌唱出每一次感动。
记忆,暖暖的。还记得妈妈对我嘘寒问暖时的呵护。还记得失落时爸爸铿锵有力的致词。还记得同桌特地为我留下的感冒药。还记得三尺讲台上老师的谆谆教诲……这些生命的点点滴滴,都活跃在十七年的阳光里。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只会如阳光般的永恒。似地窖里的陈酒,日子久了,就越来越香醇。
记忆在脑海里被风干,带走的是虚华,留下的却是每一滴感动,最沁人心脾的沦海桑田,最刻骨铭心的扣人心弦。记忆洒在我的每一寸皮肤。活跃的热能在我的毛孔贯通,那是这般的舒畅。我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在茫茫沃野,自由地在蓝天下奔弛,去 十七岁感悟
追求我的每一份温度,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二
摒住呼吸,我能闻到,记忆浮动时,散发的幽幽清香,撩动着我的心,在心底荡出一层涟漪,传递着每一份美丽。
记忆,淡淡的。没有颜色的累赘,没有华丽的修饰。她总是静静地洒在你的肩头,听你诉说每一个日出。当你有一天想做一位倾听者,她会透过记忆的玻璃,折射出美丽的光环。每一天,她会记录下你不同的心情。默默映衬着你的喜怒哀乐。那些回忆,那些无法抹去的点滴。都无法复制地陪伴着你。倘若有一天,你累了,倦了,只要还记起她,她就会向你述说那美好的过去。这是怎样的幸福者?
夕阳迷恋黄昏,飞鸟爱上枫林,我也愿意将那份回忆保留,无论她是否美丽。时间的流动。并不是因为花开的美丽,而是为了生命的轮回。因为这才是世界的存在,生命不会因为花开而永恒,也不会因为花谢而调零,它只会在具体直接中而存在。所以我从不惮以恐惧去回忆过去,哪怕它是人间炼狱,至少我在那时的阳光下呼吸过,存在过。无论她有没有诱人的魅力,我都爱上,不可坑拒地接受她。
三
用心感受,我能触到记忆舞动时,有力的脉膊,这是怎样有力的节奏?又有十七岁水一般的温柔,这是怎样的细腻与风致。
十七个春秋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情感上的纠葛时而浓烈,时而平静。触景生情时,难免会万千感慨。我本不是唯心主主者。但是,当我沉浸在回忆或畅想中时,我愿意随心所欲。给心插上一双翅膀,让它自由飞翔。
那些埋在记忆深处的感动,有些,我不愿意触动。一旦爆发,我会尽力去控制,因为我是有思想力的芦苇,我不会让她泛滥成河。
十七岁,一个情感不断萌芽的年纪。一个想要去看透整个世界,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懂。每个人都有心里的小九九,总有个地方,让别人无法触及,这份情感,并不一定是内心的阴暗,或许,那只是一份特殊的回忆,一段无法忘记的'年华。
当然,对于我来说这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无限企盼,也没有“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不变誓言。
那只是一份干净得透明的友谊。那只是为同桌拭去桌上尘埃时的心照不暄,那只是我给她递上纸巾时的低头一笑,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偶尔会想起她,想起陪她一起数天上的星星,想起儿时的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去看看那里的樱花落瓣,与她,并没 十七岁感悟
有开始和结局,我只希望能有她这位一辈子的红颜知已。十七岁的年纪并不躁动,这算不算心理上的成熟?
拾起记忆的火柴,那是幸福的,灯火阑珊下,是生命最美的低头,人生百味,温孕在记忆之中,不会日新月异,可是她会越来越刻骨铭心,这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
十七岁的我不希望轰轰烈烈,却也不愿一塌糊涂,再蓝的天也会有一丝白云,再绿的山也会有半亩光秃,我知道我的人生必定不会完美无瑕。也不一定能做到问心无愧,我只求能够活出自我,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最大的快乐。十七岁难免有新愁,从容待之,会有一番明澈的感悟。不知是是谁曾说过:人生最难得的便是对生活还残留感悟。我的十七岁就是这样来到,很好。
有憧憬,有幸福,有感悟。当然,也有忧愁,有心事,总之,我正努力地过着袍满的人生。
多年后,这又是记忆中的一片桑田。
四
曾渴望拥抱整个天堂,上帝却仅赐予我一偻阳光,很温暖,都说,有天使的地方就叫天堂。原来,混了十七年,才知道那些记忆中的阳光就是天使,而我,正在幸福的旅途上拥抱阳光。
成长日记 篇4
坚持了一个星期,我也慢慢适应了。做他个名副其实的为生活奔波的劳苦大众。几天下来,脸晒得黑黑的,披着一身黑漆漆的工作服,奔跑在家和工地间,无心身外(是无力吧)。一周来,干的活多了,也就自我觉得有点能耐了。不过那个苦啊,直让我骂天怨地,老天太不长眼,为何不普降甘霖,让我休息一天呢。
每天都要为自己打气,不然退却和放弃的意念就塞满了整个心胸。中午撒懒,没有回家,去食堂打了一元的饭,差点吃死人,熬的`长面和菜,连点油腥也不漂,我真佩服那些长年累月吃这饭的“同事们”。饭后去工地宿舍休息,屋里的气味差点让我将刚吃的饭吐了出来,实在难闻的很。硬木板上铺着一张油漆漆的床单,粘满烟尘。没办法,只得将就将就了。吃饭时,我看见有几个中午没回家的人,啃着干馒头,喝着白开水,连一元那样的饭也不舍的吃。心里有点堵,眼睛涩涩的,大慨是飞进了一只小虫子吧。
那刻我懂了。我懂得了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他们的子女肯定没有啃干馒头,喝白开水吧。因为我父母没有如此对我啊。愿天下所有和我一样的不肖儿都扪心自问,自己有多少给父母的。
成长日记 篇5
外婆家门前有个小竹林,竹林的前面有个小池塘,竹林的周围是绿色的田野,那里便是童年的乐园。
春天树木抽出嫩绿的枝条,竹子也长高了不少,春笋不断地从地里破土而出,小鸟们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在祝贺笋宝宝的到来。春风轻轻地吹过,吹得竹叶沙沙直响,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笋宝宝“出生”了。
夏天天多热,笋宝宝脱下一件件外套,变成了健壮的竹子,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好象是一个凉蓬,凉风徐徐吹来穿过竹林,人们走进竹林感到阵阵凉爽,小鸟也在竹林里栖息。
秋天到了,竹子怕大地妈妈着凉,就脱下一件件黄竹叶盖在妈妈的身上,准备来年给笋宝宝当被子。一群小鸟又飞到这里停下来,叽叽喳喳地叫,好象在与竹林告别,风吹得竹叶“沙、沙、沙”,好象在说:“明年见!”
冬天下雪了。一片片雪花撒落人间,小朋友们在雪中玩耍,这时候竹林“想”起了自己的“朋友”——小鸟。风吹来安慰,竹叶再次发出“沙、沙”声,小朋友们听到了,他们知道竹林太孤单了,马上跑过去,围着竹林又唱又跳。地下的笋宝宝被小朋友的`歌声、笑声“吵”醒了,正准备使劲往外钻。
我真喜欢外婆家门前的小竹林,它一年四季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成长日记 篇6
两周总是过得那么快,这两周发生了很多事,快乐的伤心的……本周是我感觉最累的一周,也是我感觉最快乐的一周。我做了很多事,没有落下学习,为班级做了贡献,而且巩固了友谊。
我学会了“挤时间”
我们班有一段时间没有学习古文了,后面的课文中还有很多篇古文。这两周我们开始了背古文的比赛。小黑板上记载的有背书先后同学的名字。我背书比较慢,头一篇古文《捕蛇者说》背了两节课才背完。签名字时已经是三十多名了,我下定决心,在下次背古文时一定要在十名之前签名字。周二背《岳阳楼记》的时候正好又赶上开运动会。老师放宽了要求,说可以在周四晚上之前背完。同学们都认为这几天可以好好休息了,早晚自习都不用上。我却在想,我一定要在明天上午背下来。我偷偷把时间定在五点半,安静的在床上背了一个多小时,达到了熟练的水平。一来到学校就看到我的两个组员已经过关,我也忍不住了,在指定的班长那里顺畅的背了下来,第十个签字。我达到了我的目标。现在我终于理解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我学会了团结协作
今年我校允许举办联欢晚会,我又被荣幸的选为晚会导演张梦影的助手,我也算个副导演,现在体现我能干的时候到了。周三下午和周四一天,我被“关”在教室做事。从饰品开始,我按照总设计师袁晓的方法,绑纸花,粘气球,贴墙纸……这些小活儿我本想一个人干完,可是光编织纸花就难倒了我。几个女生马上过来就教我,看着她们的手上下左右呼呼啦啦的几下子完成,我不禁目瞪口呆,我也很快学会了。我跟张野一起贴墙纸和气球,这也是个难活,要讲究整齐美观,位置也不能有差错,一丁点的差错都能看出来。我们分工明确,男生贴灯管,安排座位,打扫教室,女生做饰品,贴气球装饰黑板。一下天一晃就过去了,看着装扮差不多的教室,心里还真是很高兴,这是大家一起劳动的成果。团结协作,高效率,高质量。
我学会了做人
大导演张梦影给我安排了任务,让我编主持人稿,我跟张商量了很多次,两周来的.周末我都六点起床运动,然后去找“张导”。我们同意采取春节联欢晚会的模式,选几个主持人,一男一女串场主持,串台词要与接下来表演的节目有联系。我们俩想把晚会办的与众不同,精心选了四位合适的主持人,想给所有七班的同学一个美好回忆。好不容易在周四写完了,我马上去找四位主持人。从教室找起,走廊,座位区,操场东西头……花了半个小时才把人找来。本想他们终于可以好好练台词了,没想到他们吊儿郎当,不是说闲话就是玩电脑。我很着急,大吼了一声。却没想到周心雨误会了,以为我是针对她。整个晚会我都感觉气氛怪怪的,大家看我的眼神很不对劲,通过熊瑞琳才知道,周心雨以为我在吼她。如果我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影响都很大。我决定用我最后的几块钱给她买糖,写字条道歉。第二天说办就办。果然把矛盾化解了。通过这件事,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维护友谊。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文体艺术节,他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学习了很多,让我,让我成长了许多。
成长日记 篇7
这天,我又急匆匆地冲进厨房,观察杯子里的黄豆。
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一点点,还是浅黄色的,椭圆形。只是那个小黑点没看见了,而小芽又变长了,有1厘米长,2毫米宽,跟豆芽已经很相近了。我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心里越想越高兴。但我发现有些黄豆还没长芽,我不知该怎样样让它们快快长大,我想去寻求帮忙。
新的'一天来临了,我跑进了厨房去看我的豆芽。
我拿起杯子,突然发现有些黄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起了疑问,为什么黄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轻呢?黄豆里充满了水分,就应会变重呀!于是,我就问妈妈,可惜她也不明白答案,我决定自己去查查。
过了一会儿,我的豆芽已经长1.5厘米,宽3毫米,妈妈说这已经最宽了,我高兴极了,这小芽真像一个小辫子,有的还弯曲着,可真美呀!
新的一天再次来到,一放学回家后,我冲进厨房看豆芽。
发现它们的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们的芽又长大了,最长可达2厘米,宽3毫米。这些芽的样貌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状,好像在学英语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状,好像在学写字呢;有的小芽成“e”状,好像在学画蜗牛似的。
黄豆真是太搞笑了。
成长日记 篇8
今天,范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观察作业——豆宝宝成长日记。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取出一些绿豆,我要给他们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绿豆外表是黄绿色,又硬又圆,我把它们泡在水里,有几粒顽皮的豆宝宝没有跳进水里,而是在地上和同伴跳起了广场舞,我急忙把它们捡回来放进水里,那几粒豆宝宝终于安静了下来。两个小时后,我去看豆宝宝,咦?豆宝宝们怎么变成了小老头了?它们有的浑身变得皱巴巴的,像八十岁的老爷爷,太好笑了。有的还吹起了水泡,它们好像太渴了,看着一粒粒绿如翡翠的豆宝宝们,我很期待它们有新的变化。
9月26日星期五晴
下午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厨房,看我的绿豆宝宝们是不是有新的变化。果然,它们变成了小胖豆,有的已经把漂亮的绿衣裳撑破了,露出了白白的胖肚皮,可爱极了,有的从身子中间的小缝里发出了芽,嫩嫩的还有点卷曲。
我一定会悉心照顾我的豆宝宝们,明天它们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呢?
9月27日星期六晴
早晨一起床,我又想起了我的豆宝宝。豆宝宝们又有新的变化了,今天所有的绿豆宝宝身体和衣裳已经分离了,裸露出光光亮亮的身子。
看着豆宝宝的变化,我很有成就感,好开心啊!
9月28日星期日雨
下午放学回家,我飞奔到厨房来看我的豆宝宝有没有长出芽。
我心想豆宝宝的芽应该长长了许多,结果有的豆宝宝像小蝌蚪,长出了小尾巴;有的像标点符号逗号,弯曲着身体,有的`歪着头;它们好像对我说:谢谢小主人对我们的悉心照顾。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希望可爱的豆宝宝快快成长起来。
9月29日星期一晴
今天放学,我十万火急地飞奔到家,冲进厨房看我的豆宝宝,看它们有没有长出长长的豆芽。让我遗憾的是豆宝宝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又给它们换了水,它们每个都梳着小马尾辫,小辫互相交错,像小朋友们在玩钻洞洞游戏。
豆宝宝呀豆宝宝,希望你们快快长大,像我一样身体长得棒棒的。
原来,豆宝宝成长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想:应该像妈妈照顾我一样,对它们充满爱心、耐心、细心,豆宝宝才能茁壮成长。
成长日记 篇9
题引:我曾跟教师们交谈过关于走向生动语言泉的“旅行”的思想。我把幼儿就他亲眼所见的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所作的富有表现力的充满情感的简短的讲述叫做这种“旅行”。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以上“题引”是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这部书中的其中一个节——“蓝天下的学校”中摘引而的,实际上,有幸读过“苏”的著作的读者朋友大概都明白,诸如此类令人心动的词句在其教育著作中几乎随处可见。这是一所属于他与孩子们的“蓝天下的学校”——与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上。他用自己对教育“充满紧张思考与实践探索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如何真正做到把自己所有的教育理想、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始终贯彻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在对其满怀无比崇敬及发自肺腑的钦佩、羡慕的同时,我不得不为自己经常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畏缩不前或彷徨犹豫深感惭愧。
任教已将近七年,我担任了三年的数学科教学,以及将近四年的语科教学,语数学科的教学可谓是交替进行的。在这不算太短的七年教学生涯期间,学生的日记一直是我最关注最乐意批改的作业。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的一堂是什么?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本学期我跟孩子们共同“商量着上”的每周一节的日记。
这学期开始不久,我便与孩子们一起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终于作出这样一个“重大”决定:将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语“挪用”为专门评讲交流日记的“日记”。不过,说这决定“重大”,却可说既是经过慎重考虑,同时又是迫不及待甚至是仓促草率的。何以这样说呢?关于日记,就我自己而言,近两年,写日记已成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并且越越乐此不疲的一项日常作业。因此,我的各种思想上、精神上的重大或零碎的起伏变化的点点轨迹,几乎全部可以从日记上得到较为真切细致的反映,而且,我在工作、学习上、思想观念上的或多或少的进展与收获也大都与它有很大关系。此外,在这近两年的语教学中,从开始时孩子们不喜欢写、不会写日记,直至绝大多数孩子喜欢上写日记,并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的这过程中,我是颇费过不少心思的。在这基础教育程改革深得人心之际(以及近大力提倡的如何开发“校本程”),我不由常想:能不能或有没有必要从语或其它程中特别地安排出一节,用专门地交流评讲孩子们喜欢的日记?然而,这样想的同时,我又不得不担心地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日记正式纳入专门安排的程内,会不会反而像其它专门安排却形同虚设的不少“正规程”(劳动、地方、科技等)那样使学生对它变得毫无兴趣以至腻烦呢?并且,在作出这一重大决定前,我没有拟定过什么详细周密的计划、方案,以及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等。其实,之所以现在才作出这决定,除了个人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由激励我的这样一种思想作出的:关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这始终应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并贯穿于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而我坚信,写日记正是我们深入了解并走进孩子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的最佳手段之一。
任何所谓的“教育信念、思想”,[~]只有真正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实践、检验,才能在不断地探索中得到修正、完善、发展,也才能够真正价值与意义所在。这也是我近两年对“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思考中不断确立的重要信念之一。因此,现在尤其迫在眉睫的是:我必须把这种在有些人看是“心血潮”的思想在自己的每一堂中去实践,或者努力从我们的每一堂中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教育信念。于是,我首先便在自己的“作、日记专用笔记本”上急切地写下了这几行字:1、共同交流评讲由教师挑选出的日记。2、每个学生每节前选好本周内自己最满意或最愿意与人交流的日记。、交流写日记的心得、体会。4、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争议的话题讨论(或学校、班级发生的重大事等)并记下,或可尝试如教育家魏书生那样每周与学生共同选定一个主题内容作为“命题日记”。之后我还记下几句注意:选择那些最有代表的、最能说出学生“心里话”的日记,交流评价时除了语言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内容中体现出的真实想法。切记,评选日记时学困生优先。教室“学习园地”设立日记专栏,用于及时张贴每周评选出的学生日记。这只是激动之余的条反射般随手记下的还未经过深思熟虑、详细计划的一小段“临时备笔记”。并且,时间似乎也不及容我事事“三思而后行”,不过我会尽力地从每堂中获取更多的经验以及时地分析、修正总结。于是,我们的日记便这样开始了。
短短几周的事实证明了:堂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正是我们所期盼出现的,同时却又是超乎我原先所预想的。我们的日记给孩子们带了其它程所无法替代的.乐趣。孩子们时而静静地听着老师或同学的朗读与评价,时而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日记与人分享。尽管孩子们的日记、口头表达等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不足、错误,这些知识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或将要学习的内容之一。但,我更是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可贵的“细节变化”:有不少调皮厌学的学生或者平时难得主动发言的“学困生”(或后进生),一张张小脸蛋因把心里话说了出或受到了老师同学的表扬而透出了平日难得一见的红晕,眼睛里露出了可贵的柔和而真诚的“亮光”。一个孩子甚至提出建议:应该把这些最受人欢迎的日记编成一本“班级学生日记专集”……我还需要说什么呢?我与孩子们的心都突然变得那么亲切、真切,这不正是我们一直所向往的自由、幸福的“心灵之旅”吗?
现在,我想细致、反复地回味并深入思考这几周挑选出并细心收藏于专用资料袋里的孩子们写的日记,因为这里面饱含着孩子们特有的思想、情感、企望和看法——
日记1:今天中午,我回到家才想到坤伟出麻疹,我奶奶再三对我说不要去坤伟家,而我总是偷偷去看望他,我不知道他的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可是我已经好几天都没看见他了……
教孩子学会怎样关心人,能感受并尽力去减轻、分担别人的痛苦,这是孩子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一。而大人们的世界总是过于现实,甚至常常是自私、冷漠的。当然,“奶奶”这样做同样也是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心。然而,我总想,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更不能忽视了孩子的情感、精神上的需求。因此,我在上首先肯定了这位奶奶对孩子的关爱,随后更是真诚表扬了这位不顾奶奶劝告偷偷去看望小伙伴的同学,鼓励同学之间应该学会相互关心。
日记2:……下午,我在书桌上写作业。正写着,便看见书桌旁边有一本漫画书又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克制着自己不去看它,可是,当我一见封面那么可爱又那么活泼的卡通人物,又立刻被吸引过去了。张老师,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贪玩”心理吗?……
这篇日记是出自于一位学习勤奋、刻苦的学生。我想,每个人(包括我),总有自私、懒惰、贪玩的一面,尤其是自制力、自觉性比成人差的小孩子。因此,当念完这篇日记,很多同学也纷纷向我讲述了自己也经常遇到类似的苦恼……既想完成作业,又克制不住自己去做感兴趣的事。于是,我首先对孩子遇到的烦恼表示理解,再让大家就这个问题一起讨论:你是如何做到学会控制自己?如何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做作业)、生活时间……作为教育者,我们除了要充分到考虑并理解孩子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烦恼,更要去耐心地引导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战胜困难。
日记:今天下午,我在家看书。看到了一篇叫《太阳》的,上面写到:太阳表面有六千摄氏度,中心可能是表面的三千倍。还写到太阳有杀菌能力。我心里想:去年的“非典”病毒,还有今年的“禽流感”,太阳怎么就杀不死呢?里面写的肯定全部都是骗人的。……
从这孩子的日记中,我多么高兴地看到了孩子已经从阅读中开始学会了思考,而不仅仅只是纯粹的盲目的阅读或一味地相信书本。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育者说,尤其重要的是,绝不能错误地由此以为孩子不善于“读书”或好于挑剔而给于否定、扼杀其阅读思考的兴趣,要学会敏锐地发现,这是孩子们阅读上的一次极可贵的“质”的飞跃。于是,我首先充分肯定孩子敢于怀疑书本、不死读书、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的学习精神,随后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尽力作出了合理的解答。
日记4:每个星期五下午的第一节都是令人愉快的日记。今天的日记更令我难忘。老师请那一天跟包老师一起去劝艳上学的同学,有把这事写下的请举手,几十个同学都举手了。老师还请鸿兆与晴晴(与她最要好的同桌)写得最好的同学上台念了日记。听了他们的朗读,我真后悔自己没有去,……我们不能失去这样的好同学。是的,我看到每个同学都那么关心自己的同学,不知怎么,我的泪水似乎就要掉下,我支持同学们这样做。
对于这篇日记,我想有必要多作一点说明:一位一年前才转学的外地女学生(艳),由于勤奋好学,学习进步很快,与学生相片融洽,是个难得的自觉性高、责任感强的品学兼优的好同学。然而,由于家庭、个人等原因,了两周之后却出乎我们意料地决定辍学了。于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她家,经过几次轮番劝说,终于使这位学生终于重返校园!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这同时也是一面极其难得的对孩子即时实施品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这是单从我们学习品德的教材或只是口头说教劝导的堂上所无法学到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善于抓住并利用这样的教育良机,而我们的“日记”正是使其发挥教育作用的最佳手段之一。
………………
是的,这样的日记才是我一直所向往与追求的那种师生心灵交流、思想碰撞的堂:除了学到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能使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心也变得更加敏感、细腻而高尚。这些孩子们心灵中最敏感、最娇嫩、最精细的东西呵!这是永远值得我们耐心思考与深入探索的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灵轨迹啊!我多么想把它们一一地呈现于同样善感、热爱孩子、教育的家长、教育工作者们的面前,我再一次真诚希望大家能共同关注、探索儿童内心极其珍贵而又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01-26
[经典]成长日记08-10
成长日记07-07
成长的烦恼日记11-17
成长日记[精选]09-14
成长日记(热门)07-25
成长日记(推荐)07-27
(荐)成长日记09-12
成长日记[必备]09-18
绿豆成长观察日记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