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班教案

时间:2021-09-13 13:27:08 古诗 我要投稿

古诗大班教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大班教案

古诗大班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诵读《小池》《江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欣赏两首诗的异同。

  2、认读有偏旁的汉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关的意义。

  活动准备:诗文图、字卡、CD碟、教材、古典乐曲。

  活动过程:

  一、朗读表演:《山居秋瞑》

  二、导入新课:

  1、阅读教材,听录音欣赏《小池》《江南》,跟读、模仿读诗文。

  2、看诗文画面欣赏理解诗文内容:

  (1)《小池》写了什么?泉水、树荫、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画面。

  (2)《江南》是怎么写莲花和水中的鲁的?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塘的东、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变化生动传神地描摹出

  鱼戏莲戏水的动态。

  (3)告诉幼儿莲花、荷花是同一种花。两首诗写的都是荷花,让幼儿仔细读一读,在描写上的有什么时候不一样?

  (4)请幼儿找到诗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师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读出来。

  《小池》:蜻蜓、荷、荫《江南》:采莲

  根据偏旁给字归类:蜻蜓、荷、荫、莲

  (5)教师小结“蜻蜓”是“虫”字边的字,“虫”字旁字都与昆虫有关,请幼儿说说还认识哪些“虫”字旁的字。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6)“荫”和“荷”是“艹”字头的字,“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字是有“艹”字头。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三、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背诵古诗。

  四、活动结束。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献,

  鱼戏莲叶北。

古诗大班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字。

  2、正确流利的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主食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简介诗人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他多才多艺,诗话书乐无不精通,诗画作品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王维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坠入空门,作品的风格也充满了空灵的色彩,后任因此称他为诗佛。

  2、引出诗题

  傍晚,王维来到鹿柴附近,在空旷的山林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只偶尔听得见山中回荡着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晖射入茂密幽暗的深林,又映照在绿的青苔上。这空山的沉寂,这深林的幽暗,不禁勾起了诗人的寂寞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鹿柴》。(教师范读古诗)

  二、读古诗

  1、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的意思。

  3、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1、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讲古诗,相机指导朗读。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三、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

  3、尝试背诵古诗。

  4、教师小结反衬法的美学价值。

  四、结语

  用声音来表现寂静,用光亮来表现幽暗,往往比直接描写寂静、直接描写幽暗效果更好,你们可以将这一手法运用到写话中。

  板书设计:

  鹿柴

  空山人语响寂静

  深林返景幽暗

古诗大班教案3

  教学目标:

  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

  1.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好意境。

  播放电视图片,教师为幼儿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帮助幼儿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八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2.结合课本图片,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两个数字小兄弟,从家里出来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骑着牛去游玩),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看见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住着四五户人家,正遇上做饭时间,可以看见袅袅炊烟,家家门前都有六七棵树,村子里还传来了鸡、鸭、牛、羊、狗的叫声和小朋友们的嬉笑声,走近一看,房前屋后还有路边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这个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1.教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幼儿手指字跟着老师一起轻声朗诵。

  2.幼儿集体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3--4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读准字音。

  3.分组学习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在用感情朗读的同时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本活动。

  课后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的小桥,()的桃花,()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不到位。

  二、诵读课文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本以为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只要学会一“横”就什么都会了,却忽略了刚开始学习写字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何况要写好一“横”谈何容易。我在教学时没有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而是三个字一块儿范写、书空、再临摹。这是我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古诗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1、听故事引题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著名的古诗叫《游子吟》。

  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诗的题目叫什么?是谁写的?

  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

  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

  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

  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

  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迁移,师幼互动,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帮母亲做什么。

  2、结束语: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

  附《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活动反思】

  本次期中开课是开展古诗教学,我选择的是《游子吟》,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活动过程我首先对古诗的理解上做到胸有成竹,深透了解古诗内涵,然后设计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达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幼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达母亲。活动中对于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还值得深入去挖掘,对于如何让幼儿理解古诗也是有待改进。

古诗大班教案5

  一、活动名称:

  大班语言古诗《游子吟》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含义,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慈爱之情,并认识“慈” “缝” “恐” “迟” “归”等字。 (重点)

  2、能够按照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朗诵。(难点)

  3、感受浓厚的爱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古诗挂图、幼儿用书第1册第14—15页,录音机、磁带;字卡“慈”、“缝”、“恐”、迟”、“归”;字条:“孟郊”、“游子吟”。

  2、知识准备:回想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3、空间准备:幼儿围成半圆形坐。

  四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提问的方式,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1、师生演唱歌曲,引发幼儿的情感。

  (1)师:“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吗?”(师生共同演唱这首歌。)

  (2)师:“唱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师:“你知道世界上哪种爱是最伟大的吗?”引导幼儿说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根据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取书。

  小结:无论是古时候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都爱自己的母亲,都在歌颂母爱的伟大。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唐代的诗人——孟郊。这位诗人就写了一首关于母亲的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游子吟》。”(教师出示字条“孟郊”和“游子吟”。)

  (二)、通过阅读、讲述、提问的形式,理解古诗的含义,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慈爱之情。

  1、请幼儿将书翻到第3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师:“从左到右观察画面,画面中都画了些什么?”

  (2)师:“这位老母亲在做什么?猜一猜,她在想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回答问题。)

  2、播放录音,请幼儿和乖乖熊一起欣赏古诗。

  (1)师:“这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大诗人孟郊写的这首古诗就知道了。”

  (2)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听古诗。

  (3)师:“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字条“游子吟”。

  3、请幼儿欣赏古诗,教师巡回指导。

  (1)师:“你认为这首古诗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

  小结:教师手指大书为幼儿讲解古诗大意:“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不回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解释诗意。

  (三)通过欣赏、诵读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1、引导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朗诵古诗。

  2、引导幼儿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并再次尝试朗诵。

  3、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表达对母亲的爱。

  4、听音乐收书。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游子吟》,从诗中我们感受到妈妈为我们献出了无私的爱,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为妈妈做一件事情,使她感受到我们对她的爱。

  五、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彩纸、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供幼儿制作“三八”节的礼物,从而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分析:在活动(一)(二)中完成,解决方法:谈话法、提问法、阅读法。

  难点分析:在活动(三)中完成,解决方法:欣赏法、小组朗诵法、集体朗诵法。

古诗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 清明介绍PPT ,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 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反思。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 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最新幼儿园大班清明古诗欣赏教案(3篇)。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 明 的字源故事。

  教师: 明 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伸:

  1.学习歌曲《清明》

古诗大班教案7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如:鸣、青天、泊。

  活动准备:

  投影机、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特别美的画,请小朋友上来选出你最喜爱的一幅放在投影仪上,并试着讲上面有什么?

  二、幼儿上来任取一幅画放在投影仪上,启发幼儿讲述

  请幼儿按图意的内容试着讲讲画上有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不断引导启发。

  1.请口语能力差的幼儿讲出画上简单的词语(柳树、小鸟),能力较强的幼儿讲出连贯的话语,并介绍鸟的名称叫黄鹂。

  提问:图上有什么?柳树上长出了什么?小鸟在干什么?(叫、唱歌……)小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一句话把内容讲出来。

  2.教师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加以小结并引出古诗中的一句话。

  师:柳树长出了翠绿的新叶,两只黄鹂在枝头欢乐的唱歌,我国古时候的人很聪明,他把这句话变得还要短,仔细听听古人看了这幅画,是用几个字说的?

  3.放录音(两个黄鹂鸣翠柳),后提问:

  这句话有几个字?他是怎么说的?鸣、翠柳是什么意思?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按图意自由讲述剩余的三幅画,老师小结引出古诗中的句子,并对较难的字进行解释。

  三、欣赏古诗

  古人把这四幅画按意思写出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一直流传至今,下面就请小朋友听这首诗。

  四、放录音——-古诗一遍

  提问:

  1.这首古诗共有几句?

  2.古诗的每句话写了些什么?(并请幼儿把四幅画按古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顺序排序)

  五、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

  六、教师利用投影仪简单介绍杜甫

  这首诗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杜甫看到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心情非常激动,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古诗。以后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到外面旅游时,看到我们祖国美好山河,也可以试着编首诗。只要不断努力,等你们长大,也许有名的诗人就会在你们中间出现。

  七、跟随伴奏唱古诗。

古诗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活动过程:

  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

  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我们再来看一遍。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

  出示大号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听的声音来念。(第二遍)

  我们连起来念,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第三遍)

  我们再来一遍。

  4、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你们猜猜看,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认识“山、石、白云、车、花”)

  5、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颜色标记念。

  我是黄娃娃,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四张纸)

  6、红娃娃、绿娃娃真能干!

  这儿还有字卡,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那请你来排一排,念一念。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摆对了,念得好,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坐在椅子上,跟着录音机一起唱《山行》这首诗。(放音乐磁带)

  附: 古诗《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大班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 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 诗歌范例。

  2. 人手一份纸、笔。

  3. 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的景色图及配乐诗磁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诗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活动难点: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3.指导要点:通过观察图片,听听说说,引导幼儿充分感受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四、活动过程

  1. 出示挂图导入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季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小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配乐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2.了解古诗结构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3.分句理解古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寒气阵阵,秋霜仿佛满了天地间。

  (2)江枫渔火对愁眠--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江面上渔船的灯火,诗人想起家乡,难以入睡。

  (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寺传来了沉闷的钟声。

  (4)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弯弯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3. 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请个别幼儿念。

  (3)作画。

  过渡语:刚才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我们来当个小画家,让我们听着配乐诗画出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

  五、评价要素

  1. 是否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 能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六、活动建议

  在其他时间段反复播放这首诗,并把诗歌范例和幼儿的绘画作品贴在墙上,供幼儿欣赏、认读、吟唱。

  附:古诗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教学反思:

  课程结束后,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他将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串讲,询问学生,如果“愁”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的,你从哪里感受到?虽然都是讲所见所闻,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我就显得诗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理解,也会对“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来,要教好一首古诗,教的有诗意,让学生学的有体会,须得多花心思。

古诗大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古诗。

  2、喜欢诵读古诗,并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活动准备:

  瀑布的图片或光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老师带来了瀑布的光盘,我们一起来看看瀑布吧!

  提问:你们觉得瀑布像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唐朝诗人李白他游庐山时,看到庐山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而写下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你们听听诗人觉得瀑布像什么?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提问:

  1、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2、你们听到诗中写了什么?

  二、逐句解释古诗含义。

  1、解题,介绍作者。

  (1)“望”是什么意思?

  明确:远看。“庐山”是个山名,在江西省北部,临长江,靠近九江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谁去过庐山,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请一位同学说说他所见过的庐山的景色。

  2、理解诗意,想像画面,体会感情。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烟”,指的不是炊烟,也不是哪儿冒出的烟,而是指云雾。山峰高耸入云,峰上云雾缭绕,下面水气升腾,整座山峰笼罩在烟雾之中。阳光一照,烟雾便呈现出绛紫的色彩,飘飘悠悠,萦绕山际。多美啊!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远远看去。

  “川”:指大河。

  “挂”:悬挂。

  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这句诗挂字用得好,因为瀑布在不停地流动着,从动态上看,就像一条巨大的河流,但平时河流都是流淌的,而这一瀑布却由上而下地高悬,所以诗人用“挂”这个字写出瀑布外形的壮观。同时通过“挂”这个字使人体会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而且山势陡峭,仅仅通过一个字就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形容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像飞一样。

  “直下”:直下来。

  “三千”:不是一个确数,形容瀑布很长。

  站在山下向上望去,瀑布从陡峭的山上笔直地飞快地流下来,足足有三千多尺长。

  提问: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三千”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只是夸张地说出瀑布很长,气势很大。

  (4)学习第四行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怀疑。

  银河:也称天河,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流,所以叫银河。

  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层,这里的“九天”指天的最高一层,也就是天的极高处。

  这瀑布真像是银河从极高的天上落下来了。在这句诗里,“落”和“挂”一样用得精巧。好像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无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人间。

  (三)反复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进而背诵全诗。

  1、教师出示具有一定分隔符的古诗板书,让幼儿诵读。

  2、让幼儿体会祖国山水的壮美,萌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古诗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的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诗歌范例。

  2、人手一份纸、笔。

  3、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丽的景色图片。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难点: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

  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

  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3、了解古诗结构。

  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4、分句理解古诗。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玩玩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5、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3)欣赏画

  欣赏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画。

  活动反思: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听所感。整个画面给人孤独、寂寞、忧愁、寂静的感觉。教学设计中,抓住“愁眠”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让幼儿说说这个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结合诗人的心境,让幼儿展开想象,力求想象出画面,入情入境。

古诗大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动画视频,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动画或PPT,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或PPT,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附古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活动反思:

  古诗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背诵,但对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感受是很难理解的。对教师来说古诗教学不好把握,讲解多了,学生不乐意接受,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次的古诗教学,一开课,我巧妙地利用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意境。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我运用故事引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次教学中,我还借助音乐、课件,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课堂上我紧紧围绕“离别”这一线索,去渲染、去感受,让学生深深地去体会这离别之情。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第一步先自读诗歌,懂得诗歌的大意;第二步进行解词析句再品读;第三步感情朗读,最后熟读成诵。

  教学中,我努力的创设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除了读还是读,我通过指名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由难过转为惊喜,再由惊喜转为感动不已,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不断努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送别是我国古诗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上我还提供了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欣赏、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结合课前收集到的离别诗进行交流,最后我设计了“课外积累,个性飞扬”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节课下来,老师不能平复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学生应该能够被打。

古诗大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让他们初步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景象。

  材料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素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图片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幼儿找出图片中都看见了什么?(两个人,坐在一起饮酒聊天)他们在干什么?请幼儿讨论。

  教师小节:《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

  2、幼儿数一数古诗有几句,每句诗里有几个字。(让幼儿知道所学古诗是五言诗)

  3、请幼儿找一找古诗里学过哪些汉字。

  4、幼儿随老师一句一句学古诗并加入动作。

  5、教师大声读古诗,幼儿跟读。

  6、教师指导幼儿点读古诗。

  三、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边读边情景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活动延伸

  请家长指导鼓励幼儿学古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古诗大班教案14

  【设计思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教学反思。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教师讲述清明节的一些习俗供幼儿了解。

古诗大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古诗,知道是五言绝句。

  2、通过解释故事的大意,理解故事中“绝”“万径”“踪灭”“簔笠”。

  3、帮助幼儿感受古诗的,冰天雪地一片寂静的意境。

  4、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古诗背景图

  2、古诗录音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

  1、图上有谁?在干什么?是什么季节?

  二、完整欣赏古诗

  1、听完古诗,你有哪些地方不懂得?

  2、教师通过幼儿的提问,给以解释。

  3、最后教师完整的解释整首古诗的大意。

  三、再次欣赏古诗

  教师带领幼儿理解古诗中的一些,字句的意思。

  并让幼儿说说这首古诗的的语言特点,教师介绍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四、师幼共同欣赏并朗诵古诗,体会诗人的心情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附古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综灭

  故舟蓑栗翁

  独钓寒江雪

  活动反思:

  《江雪》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古诗。所以在导入时我先出示了两幅色彩鲜明、景物突出的画,然后让幼儿说说看了这两幅图能想到哪两首诗,从而引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为学习《江雪》时引导幼儿列举意象、想象画面作铺垫。之后指名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古诗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1.大班古诗教案:江南

2.大班古诗枫桥夜泊教案及反思

3.《山行古诗》幼儿园大班教案

4.大班语言古诗教案:古朗月行

5.中班古诗教案

6.语文古诗教案

7.小班语言教案:古诗——春晓教案

8.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