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经典古诗

时间:2024-10-11 08:56:13 古诗 我要投稿

寒露经典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露经典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露经典古诗

寒露经典古诗1

  1、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2、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3、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4、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5、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7、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8、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9、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10、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1、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12、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13、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14、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5、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16、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17、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8、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19、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20、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21、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22、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23、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24、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25、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26、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27、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28、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29、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30、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31、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32、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33、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34、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35、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36、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37、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38、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39、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40、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41、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42、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43、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44、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45、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4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47、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48、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49、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50、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寒露经典古诗2

  《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败荷鹡鸰图》(明)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贵谷子

  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

  晨早洦塘腾雾气,袅袅轻盈舞逸上。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元稹(唐)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曹彦约(宋)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邱云霄(明)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九月节》杨爵(明)

  九天风色夜萧萧,此日君门万里遥。

  不是谏臣难一死,杀身恐累圣明朝。

寒露经典古诗3

  1、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2、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3、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商山客死《述怀》

  4、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5、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6、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7、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8、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9、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10、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11、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12、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3、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14、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俞明震《过邠州》

  15、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16、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17、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18、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9、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20、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赵蕃《题沈临江邀凉亭》

  21、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22、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23、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24、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种莴苣》

  25、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26、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27、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28、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29、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30、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31、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32、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33、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34、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35、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36、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37、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38、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39、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40、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41、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42、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43、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44、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45、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46、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47、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48、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49、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50、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51、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52、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53、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54、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55、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56、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57、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58、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59、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60、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61、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62、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63、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64、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65、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66、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67、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68、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69、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70、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71、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7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73、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74、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75、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6、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77、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78、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79、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80、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81、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8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83、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84、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85、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86、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87、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88、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89、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90、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91、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92、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93、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寒露经典古诗4

  1.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2.寒露时节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3.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4.寒露时节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5.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时节种上,也不算晚。

  6.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7.秋分早,霜降迟,寒露时节种麦正当时。

  8.霜降麦归土。

  9.霜降,赶快抛上。

  10.寒露时节前后看早麦。

  11.要得苗儿壮,寒露时节到霜降。

  12.小麦点在寒露时节口,点一碗,收三斗。

  13.菊花开,麦出来。

  14.秋分种蒜,寒露时节种麦。

  15.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16.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17.麦子难得倒针雨。

  18.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19.麦浇苗,谷浇穗。

  20.豆见豆,九十六。

  21.白露谷,寒露时节豆。

  22.寒露时节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23.豆子寒露时节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24.豆子寒露时节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25.寒露时节三日无青豆。

  26.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27.寒露时节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28.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时节一朝霜。

  29.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30.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31.寒露时节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32.寒露时节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33.寒露时节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34.九月不刨十月空。

  35.九月九,摘石榴。

  36.寒露时节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37.寒露时节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38.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39.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40.寒露时节柿子红了皮。

  41.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寒露经典古诗5

  1、《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2、《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3、《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4、《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5、《黄雀行》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6、《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7、《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8、《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9、《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10、《秋日望西阳》

  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11、《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刘沧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12、《别妻》

  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13、《早发》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14、《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15、《晚次宿预馆》

  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16、《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17、《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18、《桑落洲》

  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19、《婕妤怨》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20、《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令狐峘

  儒服学从政,遂为尘事婴。

  衔命东复西,孰堪异乡情。

  怀禄且怀恩,策名敢逃名。

  羡彼农亩人,白首亲友并。

  江山入秋气,草木凋晚荣。

  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

  懿交守东吴,梦想闻颂声。

  云水方浩浩,离忧何平时。

寒露经典古诗6

  1、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2、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3、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4、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5、黄雀行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6、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7、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8、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9、泊舟盱眙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10、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11、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

  12、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寒露经典古诗7

  梧桐叶上见寒露

  (作者: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曦聚更难。

  池上

  (作者: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送十五舅

  (作者: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斋心

  (作者: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杂曲歌辞·山鹧鸪

  (作者:佚名)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

  愁人多自老,肠断君不知。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作者: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败荷鹡鸰图

  (作者: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作者: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着鞭去,梅山道路长。

  海上寄萧立

  (作者: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婕妤怨

  (作者: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寒露经典古诗8

  1、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2、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3、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4、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5、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6、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7、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8、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9、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10、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1、凄凄寒露下,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12、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礼取!皆馈端屠笞臃矫芍佟ぴ镀孪珊I仙健/p>

  13、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14、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5、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16、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1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18、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帧斗詈托胰崴掠χ啤/p>

  19、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20、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

  21、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唐·白居易《池上》

  22、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唐·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23、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24、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释文准《偈十二首》

  25、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林尚仁《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26、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林p《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27、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28、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唐·令狐`《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29、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30、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唐·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31、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姜特立《暑退喜秋》

  32、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王禹《栽木芙蓉》

  33、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34、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唐·李群玉《桑落洲》

  35、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唐·修睦《三生石》

  36、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唐·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37、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唐·王昌龄《斋心》

  38、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六荻浦》

  39、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40、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唐·韩愈《木芙蓉》

  41、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唐·商山客死生《述怀》

  42、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唐·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43、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唐·韩《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44、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元·谢应芳《倪元镇过娄…偕智愚…公墩得如字》

  45、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唐·白居易《池上》

  46、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唐·杜甫《种莴苣》

  47、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华。——郑克已《初月》

  48、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49、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唐·李贺《花游曲》

  50、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南宋·文天祥《夜坐偶成》

  51、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52、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蒲寿k《心泉二首》

  53、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唐·韩愈《和李相公摄…,览物…呈一二知旧》

  54、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唐·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55、忽於悴中,睹此寒露丛。——魏了翁《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56、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唐彦谦《紫薇花》

  57、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唐·卢照邻《和王]秋夜有所思》

  58、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唐·陈季卿《别妻》

  59、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唐·李建勋《溪斋》

  60、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61、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62、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63、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64、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65、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66、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67、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修睦的《三生石》

  68、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的《巽公院五咏》

  69、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的《木芙蓉》

  70、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的《送十五舅》

  71、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72、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的《感讽六首》

  73、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74、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75、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寒露经典古诗9

  《将进酒·君不见》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节选)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阇。

  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

  斋心

  唐·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种莴苣

  杜甫

  阴阳一错乱,骄蹇不复理。

  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毁。

  植物半蹉跎,嘉生将已矣。

  云雷欻奔命,师伯集所使。

  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

  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

  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

  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

  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

  苣兮蔬之常,随事艺其子。

  破块数席间,荷锄功易止。

  两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野苋迷汝来,宗生实于此。

  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翻然出地速,滋蔓户庭毁。

  因知邪干正,掩抑至没齿。

  贤良虽得禄,守道不封己。

  拥塞败芝兰,众多盛荆杞。

  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登于白玉盘,藉以如霞绮。

  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寒露经典古诗10

  木芙蓉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授衣还田里

  韦应物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玉蝴蝶

  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初到陆浑山庄

  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花游曲

  李贺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寒露经典古诗11

  1、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出自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2、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出自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3、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出自张继先《题度仪堂四首》

  4、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出自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5、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出自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6、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出自唐·李贺《感讽六首》

  7、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出自唐·常衮《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

  8、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出自唐·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9、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出自李处权《月夜鼓琴》

  10、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出自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11、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出自唐·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2、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出自唐·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3、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出自元·白朴《水调歌头 用前韵》

  14、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出自唐·周贺《旅怀》

  15、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出自唐·李郢《早发》

  16、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唐·白居易《池上》

  17、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唐·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18、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19、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释文准《偈十二首》

  20、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林尚仁《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21、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林昿《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22、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23、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唐·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24、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25、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唐·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26、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姜特立《暑退喜秋》

  27、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王禹偁《栽木芙蓉》

  28、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29、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唐·李群玉《桑落洲》

  30、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唐·修睦《三生石》

  31、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唐·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32、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唐·王昌龄《斋心》

  33、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六荻浦》

  34、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35、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唐·韩愈《木芙蓉》

  36、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唐·商山客死生《述怀》

  37、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唐·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38、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唐·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39、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元·谢应芳《倪元镇过娄…偕智愚…公墩得如字》

  40、褭褭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唐·白居易《池上》

  41、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唐·杜甫《种莴苣》

  42、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华。——郑克已《初月》

  43、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44、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唐·李贺《花游曲》

  45、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南宋·文天祥《夜坐偶成》

  46、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47、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蒲寿宬《心泉二首》

  48、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唐·韩愈《和李相公摄…,览物…呈一二知旧》

  49、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唐·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50、忽於舑悴中,睹此寒露丛。——魏了翁《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51、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唐彦谦《紫薇花》

  52、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唐·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53、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唐·陈季卿《别妻》

  54、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唐·李建勋《溪斋》

  55、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56、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57、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58、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胡权《殊圣寺》

  59、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唐·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60、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唐·周贺《旅怀》

  61、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6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63、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64、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厅《秋日杂兴》

  65、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6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6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68、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69、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70、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唐·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71、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7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7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74、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75、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76、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77、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78、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79、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

  80、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唐·李郢《早发》

  81、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82、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83、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84、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85、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86、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87、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88、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8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90、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91、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92、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93、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94、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95、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96、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9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98、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99、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100、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10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0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03、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104、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105、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106、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107、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10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109、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110、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111、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112、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113、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114、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15、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116、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117、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118、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119、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120、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21、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122、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123、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124、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25、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126、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12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128、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129、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130、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

  131、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132、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133、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134、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35、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136、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137、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138、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139、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140、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141、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142、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143、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144、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145、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146、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147、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148、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149、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50、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51、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152、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153、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154、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155、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156、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157、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158、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159、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160、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161、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162、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163、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164、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65、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166、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167、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168、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169、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170、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171、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172、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173、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174、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175、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176、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177、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178、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179、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180、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181、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182、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183、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张继先《题度仪堂四首》

  184、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185、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186、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唐·李贺《感讽六首》

  187、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唐·常衮《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

  188、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唐·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189、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190、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191、风露半襟寒(宋·刘将孙·《水调歌头》)

  192、露寒衫袖湿(宋·方回·《早起》)

  193、隙月斜明刮露寒(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194、披衣露更寒(唐·韦应物·《秋夜》)

  195、泣露寒蛩草际声(宋·喻良能·《再用前韵》)

  196、露滴轻寒(宋·晏几道·《丑奴儿》)

  197、重露集寒条(宋·王安石·《秋夜二首》)

  198、8三更月露寒(宋·陆游·《对月》)

  199、露寒月皎(宋·释道璨·《偈颂十八首》)

  200、更深月露寒(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

  201、云退露寒岩(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202、景致融怡露添寒(宋·宋太宗·《缘识》)

  203、逼人风露寒(宋·朱淑真·《菩萨蛮》)

  204、清冥风露不胜寒(宋·李之仪·《西江月》)

  205、露寒烟重(宋·葛长庚·《贺新郎》)

  206、露重烟寒花未遍(宋·毛滂·《玉楼春》)

  207、风露生寒(宋·吴文英·《蝶恋花》)

  208、露冷云寒烟外竹(宋·魏了翁·《满江红》)

  209、洒蒹葭、露结寒生早(宋·柳永·《倾杯》)

  210、清露不曾寒(宋·刘辰翁·《菩萨蛮》)

  211、雷封露气寒(宋·姚述尧·《南歌子》)

  212、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宋·蔡伸·《南歌子》)

  213、风露转萧寒(宋·朱敦儒·《生查子》)

  214、风露寒兮(宋·黄庭坚·《秋思》)

  215、露草覆寒蛩(唐·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216、露浥轻寒若水(宋·无名氏·《惜奴娇》)

  217、风露五更寒(宋·程珌·《水调歌头》)

  218、曲终鹤警露华寒(宋·朱敦儒·《鹊桥仙》)

  219、露重寒香有恨(宋·吴文英·《朝中措》)

  220、露浓烟事薄寒时(宋·李新·《浣溪沙》)

寒露经典古诗12

  1、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2、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4、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5、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6、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7、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8、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9、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10、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11、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12、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13、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14、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5、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16、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17、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18、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19、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20、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21、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22、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23、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24、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25、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26、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27、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28、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29、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30、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31、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32、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33、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34、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35、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36、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37、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38、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39、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40、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41、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42、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寒露经典古诗13

  1、《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迹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2、《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卢照邻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3、《婕妤怨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4、《桑落洲

  唐代: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5、《花游曲

  李贺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6、《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令狐`

  儒服学从政,遂为尘事婴。

  衔命东复西,孰堪异乡情。

  怀禄且怀恩,策名敢逃名。

  羡彼农亩人,白首亲友并。

  江山入秋气,草木凋晚荣。

  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

  懿交守东吴,梦想闻颂声。

  云水方浩浩,离忧何平时。

  7、《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唐代: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8、《晚次宿预馆

  唐代: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9、《斋心

  唐代: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麟省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10、《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11、《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2、《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13、《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唐] 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14、《芳树》

  沈约

  发九华隈。开跗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宿昔寒飚举。摧残不可识。

  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15、《使还都湘东作》

  张九龄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

  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

  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

  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风朝津树落,日夕岭猿悲。

  牵役而无悔,坐愁只自怡。

  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

  16、《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宋代:魏了翁

  天公富万有,盈宇何充充。

  秋风一摇落,所得缘手空。

  忽於J悴中,睹此寒露丛。

  天然真富贵,送尽人间穷。

  雅传与骚经,凡卉亦见容。

  胡为抱昭质,一盼独未蒙。

  或讶木末褰,或比水间红。

  至近前上处,至明日方中。

  硕人亦俣俣,於此犹不逢。

  莫我知矣夫,伫立看秋风。

  17、《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聚更难。

  18、《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寒露经典古诗14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时节,梧桐叶上,露水凝结成霜。这样冷的天气了,怕是到了晚秋了吧。露净万物,真是好看!不要嫌烦,等到天亮了,露水干了,再想看就难了!

  《斋心》

  唐·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山中修炼时所写,女萝等植物覆盖了石壁,溪水幽幽地流着。紫葛、菊花在寒露时娟娟地开放着。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静卧在松下,享受轻风。

  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昌龄最后说,日月洗涤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觉空阔。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寒露时节,王安石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来了,身上的衣服也觉得单薄。这样的夜中,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

  在这样一个深秋时节,许多人同王安石一般,会想念友人,在这样的深秋中,愿友人珍重自己,好待来日相见。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 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秋日,多是悲凉思归之句。

  古木苍苔垂下来好几层,行人一看这些,便增行旅之情。此时正值秋日,风援着蒹葭,雨后的杨柳上凝结了暮烟,那些野花像是女子哭泣一般,寒露凝霜,结在枝上,树枝都要无法承受了。

  《玉蝴蝶》

  宋·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寒露经典古诗15

  1、《月令七十二候诗·九月寒露节三候·其四十九·鸿雁来宾》

  清朝·乾隆

  先后飞来本不伦,先呼曰主后呼宾。

  此迟彼速亦何定,立字安名有底真。

  归计原期天以外,旅栖权借水之滨。

  木兰嘉客随围后,都效劬劳称雁臣。

  2、《九月十日闻城中雨雹,是日为寒露节》

  清朝·刘绎

  重阳风雨后,散雹满城飞。

  得势迅雷厉,感时寒露违。

  谁回天地怒,先示雪霜威。

  蒿目疮痍甚,将毋悔祸机。

  3、《即事·薄薄轻轻寒露雨》

  宋朝·俞桂

  薄薄轻轻寒露雨,微微飒飒早秋风。

  小舟办了松江去,占取三高作钓翁。

  4、《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清泉白米山家有》

  宋朝·陆游

  清泉白米山家有,盐酪犹从小市求。

  寸步须扶本常事,细书妨读却闲愁。

  5、《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一枕鸟声残晓梦》

  宋朝·陆游

  一枕鸟声残晓梦,半窗竹影弄新晴。

  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

  6、《别妻》

  唐代: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7、《桑落洲》

  唐代: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8、《初冬山居即事》

  宋代:吴芾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9、《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代: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10、《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寒露零太空》

  宋朝·周必大

  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

  昭融备万象,众目眩符彩。

  二南可无愧,一字不容改。

  金声玉振之,辽邈庆霄籁。

  毫芒落人间,神物护在在。

  惟惭小儒懵,未易识其大。

  11、《晚次宿预馆》

  唐代: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12、《宿瓜州》

  唐代:李绅

  烟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

  13、《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代: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14、《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代: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15、《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作者: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16、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唐·孟郊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

  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

  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17、夜坐偶成

  宋·文天祥

  萧萧秋夜凉,明月入我户。

  揽衣起中庭,仰见牛与女。

  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

  不遇王子乔,此意谁与语。

  18、夜坐有感

  宋·朱熹

  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

  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

  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

  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

  19、《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20、《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刘沧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21、《刈稻·其五》

  清代:屈大均

  秋分寒露一齐收,八月中旬九月头。

  禾好不过霜降节,年丰绝胜丙寅秋。

  多时饭白无云子,一夕粳香满竹篝。

  垂老胼胝吾自分,独怜难得耦耕俦。

  22、《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束书不观万事休》

  宋朝·陆游

  束书不观万事休,谁令识字惹闲愁?

  胸中作祟知何物,不是当年老督邮。

  23、《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宋朝·邵雍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24、《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今年病老遂难禁》

  宋朝·陆游

  今年病老遂难禁,二竖奔逃岂易寻。

  风雨三更僮仆睡,自持残烛检千金。

  25、《秋日望西阳》

  唐代: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26、《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独立溪桥看落晖》

  宋朝·陆游

  独立溪桥看落晖,残芜漠漠蝶飞飞。

  从来泽国秋常晚,叹息衰翁已衲衣。

  27、《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宋朝·家铉翁

  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

  诸公定有惊人句,施与波神月下听。

  28、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9、黄雀行

  唐·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30、《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31、《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代: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毕。

  32、《送十五舅》

  唐代: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33、《斋心》

  唐代: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34、《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唐代: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35、《木芙蓉》

  唐代: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36、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37、芳树

  沈约

  发蕚九华隈。开跗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宿昔寒飚举。摧残不可识。

  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38、使还都湘东作

  张九龄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

  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

  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

  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风朝津树落,日夕岭猿悲。

  牵役而无悔,坐愁只自怡。

  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

  39、玉真观

  李群玉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

  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40、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41、《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宋代:曹彦约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42、《江夜》

  宋代:陈珏

  篷窗凭望渺无涯,日暮孤舟泊浅沙。

  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

  乡心恻恻天难晓,往事茫茫月欲斜。

  一自飘零江海上,不胜双鬓惜年华。

  43、《玉蝴蝶》

  宋代: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44、《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明代:邱云霄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45、《秋夜送楚客》

  清代:施闰章

  酒尽暮江头,归心水急流。

  月明分手夜,风逐去帆秋。

  客里添新鬓,浔阳忆故丘。

  前途君自爱,寒露满汀洲。

  46、《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47、溪斋

  李建勋

  水木绕吾庐,搴帘晚槛虚。

  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

  爱酒贫还甚,趋时老更疏。

  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

  48、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卢照邻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49、花游曲

  李贺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50、早发

  唐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51、《池上》

  唐代: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52、《芙蓉亭》

  唐代:柳宗元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53、《初到陆浑山庄》

  唐代: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54、《幸白鹿观应制》

  唐代:沈佺期

  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

  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55、《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代: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56、《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代:陆游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

  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57、《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穷销壮岁功名志》

  宋朝·陆游

  穷销壮岁功名志,病过新秋赏咏时。

  自古世间如意少,天公宁肯为君私?

  58、《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八月吴中风露秋》

  宋朝·陆游

  八月吴中风露秋,子鹅可炙酒新篘。

  老人病愈乡闾喜,处处邀迎共献酬。

  59、《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宋朝·黎廷瑞

  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

  幽人起傍徨,叹息泪盈襟。

  物情正得时,我悲独何心。

  60、《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半饥半饱随时过》

  宋朝·陆游

  半饥半饱随时过,无客无书尽日闲。

  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

【寒露经典古诗】相关文章:

寒露的古诗09-30

说说寒露09-28

寒露说说短句09-04

寒露节气教案11-06

寒露的唯美句子04-23

寒露的唯美句子【必备】06-07

寒露节的祝福短信06-27

关于寒露节气的说说10-24

寒露祝福语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