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26 09:10:5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

  一周的学习即将结束了,参加完学校组织、金教授主讲的“教师礼仪 ”培训之后,通过对金教授讲授内容的学习、思考与理解,我对它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礼仪 必须规范。通过参加培训,我认为要做好一个好的榜样,我们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的言谈应遵守礼仪礼节

  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使得教师的工作时刻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注意语言表达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要准确、恰当,有科学性

  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随心所欲,更不可胡乱编造,失去科学依据,使学生获得错误的知识。

  2、音量要适当,有抑扬顿挫之美感

  有人说“上课时一门艺术”,我觉得最直接的就表现在语言上,要让学生有听觉上的美感。所以,教师讲课时,声音应当有抑扬顿挫之美。同时,讲课不是喊口号 ,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但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

  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不说废话、闲话,与教学无关的话。所以,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这样,学生听课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4、语言要生动、形象,有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形象、有吸引力的语言,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必须注意,不能“过”,否则会失去教学的重点。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

  学生在时刻目睹着教师的行为举止,而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行为举止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只有教师的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要求,才有可能培养出文明礼貌的学生。

  1、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不仅有损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2、站姿要自然、大方、得体,还要注意站立的位置

  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而且,站立的位置也要注意,既要得体,又要不遮挡学生的视线。

  3、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

  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三、与学生谈话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而且,这样在谈话时,教师也是有备而谈,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至于做出一些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事情。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对教师产生信任的心理,才有利于解决我们准备解决的事情。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

  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四、与同事谈话、交往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教师除了与学生的关系之外,还有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而学生随时都在看着老师,教师之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学生以后的人生。所以,同事之间的人际交往,一定要注意礼仪。

  1、 对领导尊敬,但不献媚

  领导是同事中的特殊群体,既是我们的同事,又是我们工作上的上司,我们更要注意与领导之间的礼仪交往。我们既要在工作上积极配合,又要注意平等的同事关系,不能有抵抗情绪,也不能有献媚的嫌疑。

  2、 对老教师要毕恭毕敬

  只有我们对老教师倍加尊敬,学生才能模仿我们的礼仪,而且老教师也会觉得我们很有礼貌。当然,尊老爱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更应当发扬光大。3、 对异性老师要有礼、有度

  我们在和异性同事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礼仪,但不能表现的很亲密,以至于对她人的名誉造成一定的谣言损害等。

  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2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师德的核心内涵:热爱学生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有困难、学习落后的同学。

  二、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尊重家长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凋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凋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三、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乐教勤业

  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们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3

  按照合肥市教育局和我校“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系列活动的布置和要求,我认真、细致、深入地学习了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面对新版的《师德规范》,我觉得它并不陌生,因为我们身边很多教师就是这样在实践着。当然,《规范》对我们师德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包括了有关教育的主要内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体会,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落实和实践。

  1、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热爱、尊重学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要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我们就像父母。对待学生要想自己的亲人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21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知识渊博。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的神圣讲坛。

  教师要想把书教好,就应该在教学中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要认真辅导学生,诲人不倦。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方法、态度。要多向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终身学习是践行师德的保证

  教师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教师要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仅仅熟悉课程标准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俄罗斯人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奉献给学生。

  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征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我深感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学生也会因此受益,我将继续。

  怀着“爱与责任”,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我将为做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合格教师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4

  转眼间,一个月的班主任教师培训即将结束了,心中有无限的留恋,也有无限的感慨。

  从活动伊始,我有幸听了多位辅导教师的课,他们讲得十分精彩,通俗易懂,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听了这些课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很感谢全国继续教育网能够将我们这一批还缺乏实际教育经验的班主任教师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拥有共同语言的班级。每次相聚在这个班级,我们谈到教学中遇到的相同问题,霎时间仿佛找到了知音,我们又在辅导老师的指引下寻找问题的对策,探讨试行的办法。在这里我们也交流教学和教育中的成功经验,也讨论现行教育制度的利于弊。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我们这样一批教育界的新手正逐渐成长起来。我们中间有的成为朋友,在以后许多年的教学中可继续交流,相互学习。虽然短暂,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全国万名班主任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培训之前,我总是认为德育教育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但我听了各位教师的课后才知道德育教育是教育之本,只要是对人民、对祖国有利的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我们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果不搞好德育教育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深入实施德育教育,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积极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施,做德育教育的实践者。

  经过这一次的培训,使我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德育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努力,教育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在培训期间,这段日子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教师回味、留恋的!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5

  澄迈县未满六年教龄为期三天的培训在我们恋恋不舍中敲响了钟声。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出来。

  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每位老师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马向阳校长报告:阅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收获颇多,阅读是一种生活,阅读是一种思索,阅读是一种境界,阅读是一种品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阅读还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阅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方家大师做一次深层次的对话,倾心的交流。彭贤智老师的讲座,使我知道了学校文化课堂的核心,内涵便是价值观。老师是学生的最大价值取向,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到每一位学生,正所谓,价值观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影响着价值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教育局开展“学习工程”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6

  20xx年我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使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我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因而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这几个月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三、更新教育观念,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

  通过继续教育使我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的品质可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四、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五、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

  六、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

  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我想我们虽然学到是理论,而最主要的是我们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欲实践,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还是要将落实进行到底。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最后,教师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师的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着一双双对知识的渴求的目光时,我们就要做到心无杂念,将一切烦恼与忧愁抛却脑后,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课堂中去。我觉得学习不能是暂时的,也不能使强迫的,只有不间断的进行业务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授课水平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7

  20xx年3月18日,泸西县教育局派我去曲靖参加云南省中小学音乐“特岗教师“培训,接到通知,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教书六年,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培训,更何况这次培训的名额少,时间长,培训内容多,我更觉得机会难得,所以我倍加珍惜,在心里就想着自己上来培训就要好好听专家讲课,争取多学一些知识。所以在上来的十多天我都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十天的学习,没有哪天是闲着的,每天都安排了满满的课程,虽然觉得有时很累,但我觉得累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次的培训可以改变我们原本的很多落后想法,可以提高一些我们各方面的技能。可以让我们对我们的学科有更深刻的了解。接下来我对此次培训,谈谈我的体会:

  这次培训内容多并且很多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是我们在教书生涯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有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各位专家都和我们一一讲解。在所有内容讲解中重点讲解新课改下我们的音乐教师该怎么上课?想想以往自己的课,都是教会学生唱就完事,没有渗透德育教育,更没有好好的去设计这堂课改怎么去上,怎么去引导,怎么去创新,才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等。听了几位专家的讲解,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接下来我就讲讲听了每个专家讲座后的感受。

  首先我们听了曲靖师范学院金奉教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和《音乐教学设计》的讲座,听完后让我受益匪浅,因为金老师讲解生动,形象,做了许多示范,举了很多例子,例如《让世界充满爱》和《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教学设计,让我们学而不疲,也让我们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像金教授一样,上一节1

  课就要对学生负责,认真备课,不断实践创新,这样上出来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并且让我从中尝到了如何有效地设计音乐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等;如何认识教学新理念,从而来有效地设计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并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创新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然后听了曲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龚云虹教授的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形象塑造》的讲座后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加强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修养,要具有阳光心态,才能快乐的工作和生活,老师要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牺牲精神。还有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

  最后我们观看了曲靖市二小许艳会教师的《我的小船去远航》和麒麟区北关小学姜杰老师的《白华林好地方》两堂别开生面的示范课,在《我的.小船去远航》这一课中,我们深深的被许老师所吸引,许老师亲切和蔼,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普通话标准,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学生答错了,也是笑眯眯的鼓励学生,这让我们很佩服,还有她的教学基本功很强,能通过自己的个人技能去吸引学生,还有许老师在教学上注重创新,在该课的教学中增加了许多实践内容,让学生不枯燥,还有在她给我们讲授的《新课标下小学教育案例分析》中,我懂得了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创新,并且要设计很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乐意参与,要面向学生,要注重个性发展,要引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另外姜杰老师的课也是很有风格,整堂课思路清晰,教学井然有序,重难点突出,在编配伴奏时有自己的见解,同学们乐于学习,体现新课改的思想,也突

  出学生为重点,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乐于学习。

  这次培训,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开辟了新天地。我要把汲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去,让此次培训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8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在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的体会如下:

  一、要了解学生

  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班有个学生,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回教室、听课走神,作业不想做,甚至要逃学。

  开始,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怕困难,不想做作业,喜欢玩游戏。我就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跟他玩游戏,结果他很有兴趣,回家也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他的口算能力进步很大,也喜欢上数学课。最后向他提出要求:上什么课都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完成,他诚恳地接受了。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该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再也不想逃学了。

  三、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四、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9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网络培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现将我个人网络研修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方式新颖,交流空间广阔

  远程研修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明白了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数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通过看视频,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真是受益匪浅。

  二、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学生中。在教学中,我会将努力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避免课程设计“新”,实施方法“旧”的新瓶子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观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三、研修提升了我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认真聆听专题讲座,我进一步懂得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通过学习,获取经验,我已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使我真正懂得了怎样利用网络资源更有效的开展新课程教学。

  四、活学活用,利用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远程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地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专业研修,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数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0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同样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也接近了尾声。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倾听了各位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执教几十年,在通过远程学习,深刻体会到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意义。专家提出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掌握和遵循,专家例举的一些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张丽莉老师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她的壮举,更是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仁爱之情……

  作为人民教师,关爱学生是根本。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信任的爱都是师爱的真谛。对任何学生都要给与爱的滋养。作为人民教师,夯实的专业知识是根基。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与学生一碗水,用丰富的知识去开启孩子的智慧。

  作为数学老师,便要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渗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等过程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爱上数学。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1

  近日,看了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的文章《新课程高考扩展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深受启发,觉得有必要对此命题反向论证,重点阐述挖掘历史课程的重要性,现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理解,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旧课程与旧高考的历史课程观

  在旧课程中,历史教材是中学师生的“圣经”,是教与学的唯一资源,任何为教材服务的资源都称之为教辅材料,反映到教学和命题中就是一种依纲靠本的思想,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拼命带领学生复习一些热点问题,为了回避押题猜题,高考命题也慢慢走进了从教材的偏角、冷角去寻找考点,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二、新高考与新的课程资源观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铺开,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从教材观走向课程观,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趋势。当然,中学历史教师无法也没有必要编出众多的校本课程,而是要尽量依托课本,对现有教材的某一部分作一些必要的延伸。比如,现在的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课本分别阐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种划分打破了以往基本上以编年史编写历史教材的惯例,而专以类别划分。三本必修教本虽然界限分明,分工明确,但是每一本教材都可以拓展细化很多新资源,这些资源在教材中的表现是较为零散的,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整合,适当拓展,变成能够在实践中操作的教学资源。例如,必修三是文化史,但是可以通过补充一些必要的材料,再整合成书法史、绘画史、思想史、风俗变迁史、影视史、文学史、戏剧史、婚俗史等,在复习时将这些专题史进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应对知识迁徙型的高考试题时可以较为自如。

  三、新高考实例验证挖掘历史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20xx年以来,广东、海南、山东、宁夏等新高考地区的试题,包含了大量的课程拓展资源,如20xx年广东卷第27题提供了一份民国期间的民意测验表,表明了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对世界大事的看法;20xx年第26题提供了周代饮食生活的材料,表明了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关系;20xx年第26题提供了《醒世恒言》、《金瓶梅》等小说材料,表明了明代妇女的婚姻观;20xx年海南卷第21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科技人员向内地迁移的情况;还有今年全国文综第二卷第19题提供了法国“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人们相互称谓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无不证明拓展教材资源的必要性,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取材于教材内容进行直接命题的做法已经彻底绝迹,大量依托于课标要求、对教材作延伸性的新材料进入历史科高考命题中。

  新的情况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扩大历史教学的课程视野,拓宽中学历史的教学思路,完善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当然,这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以新课程观复习和备考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作业、考试、评讲等手段,强化学生熟悉、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结构,熟能生巧,熟后授巧,教师可以把课内知识或素材作为引子,加入拓展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本正常的叙述中插入问题,自创题目,标新立异,现场调板、测试、评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如我在上必修二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节时,借用课内已有的插图和文句叙述,外加一些补充材料,重新编组设问,形成一道新颖的材料解析题,具体如下: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得以建立。

  材料二观察课内“一五计划成果图”,解放前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数占全国的87%,“一五”计划结束后,东部企业占76%,西部企业占24%。

  问:通过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经济成就?

  通过分析提供的信息得知,“材料一”主要说明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两句结论在课本中均有叙述,但许多学生不懂应用,通过评析,能够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结论句有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我在上第22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节时,其第一子目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这是一个现代感很强的命题,课内出现的名词还有“人均国民收入”、“经济总量”两个,除此之外,我适当补充了“国民生产总值”、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位置等概念的拓展解释,最后,提问一位学生“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要求在上面的概念中去选择,结果,学生基本能答出是人均国民收入,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变得有深度了。

  以上实例,把课程资源拓展后就地转化为命题素材,将有助于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总之,只要教师的创意无限,课内资源的利用和拓展也无限,新课程改革给敢于开拓创新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2

  通过此次培训,我更清楚地知道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通过这次培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一、在培训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迫在眉睫。

  网络、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他们与学科之间的深刻联系,它们为教学创造的不一般的教学环境。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二、通过培训,提升了现代教育技能。

  原来,我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例如在文档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写。通过这次光顾我们的学习,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方式的操作,如用freemind做前期思维导图,更完善的用word做教学内容框架,以及用frontpage制作教学网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能利用自己的博客与同仁互动,时常的发表自己的一些学术上和某些思想上的见解,对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培训中页,填补了我计算机操作知识的空白。

  三、通过培训,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学科本位知识。以往,我只是习惯于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素材。现在,有培训页了。在这里所有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这个学习页面的课程设置,突现了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在这个学习页面上,通过老师引领,帮助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

  四、在培训中,明白了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

  可以改变陈旧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在培训中,让我在分析案例中学会了追求。

  我们有过太多的分析经历,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对重难点知识的分析等,而缺少对案例的分析。从第二模块计算机与课程整合,从这些案例分析中,让我学会了如何分析案例,促进了学习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更让我学会了追求。教育技术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追求,从教育教学实际开始,从学生需求出发,才能创造好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育方法。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我们今后教学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利用“评价量规”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已经结束,但我觉得新的学习任务才刚刚开始,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必将有所变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将更加宽广,我们的教育信念将更加坚定。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3

  今年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湖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福建教育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班第一期,在这个过程中,福建教育学院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专题讲座、实践操作、实地考察、课堂观察、教学研磨、课例分析、主题研讨等等,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与名师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理念更新了,思考问题也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及其改革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林藩老师和李晓东老师都提到了核心素养––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让我意识到在贯彻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实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林秀春老师给我们做了破冰之旅:湖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通过一系列活动如逃离魔手,寻析伴侣特征,征集签名,一生一世拍掌操,十全十美掌等;激发教师活力,教会我们如何去调适学生,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鼓励教师安心是最高的境界,林秀春老师带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动作调适方法,使我能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脸上!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做到能理解、宽容。要通过改变目标、改进方法、转换活动、合理宣泄、调整认知等六个方面向名师靠近,促进自己向大师方向发展,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

  访名校教学跟岗实践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杨秀珍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在社会中成长》,她将教材进行再创造处理,将学生的亲身经历融入课堂,选材新颖,通过有效提问逐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表现也让我为之惊叹,他们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敢说能说会说,真正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将学生的情感落地生根,推动达到高潮,可谓一堂非常实用性的课!福州十六中的梁素灵老师也给我们展示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坚持改革开放》,她在课前播放《厉害了我的国》的视频,为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以福州改革开放前后两幅图片对比自然导入课堂,非常流畅,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这一环节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现了学生的高综合素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进行制作然后解说提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实现了了学科间的交流融合,充分展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无间的融洽氛围,将课堂气氛推动高潮,实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改理念,另外梁老师还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并重,十分注重课本教材专业语言规范性的使用,最后的思维导图环节也是让人惊叹连连,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重点知识融汇贯通,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学员间的评价交流环节也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以前评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也很少去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更少关注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践行。在听了林藩老师的讲座和课堂跟岗观摩学习后,我们的学员交流环节也是妙语连珠,思想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大家各显身手,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大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经历都让我对上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素养,为我今后的教学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不仅要动静结合,还要注重细节设计,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去践行,必定能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进步和提升。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们关心偏远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精神,对教育事业深深地爱,让我们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及敬佩的心情,心中不由联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古诗句的深深意境;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一名教育者的魅力所在;在聆听他讲述自己放下自己的头衔,在武汉市偏远中学当老师的报告后,我的头脑中产生了无限思绪,似有一种无形的动力激励我们要热爱我们的职业,真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勉励我们要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4

  参与20xx安徽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国培纯属偶然,作为一名其他专业的老师,我平时的最大兴趣就是唱歌,可能这就是把我给报名上这次国培的原因吧。说真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次国培一点兴趣没有,就想着糊任务吧,我把网上学时都完成就行了,但是加入了这个国培大家庭以后,我觉得,我的观念有所转变,在群里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国培,谈音乐,谈公开课,谈生活,我发现,我们六安国培音乐一班就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并且在这我认识了很多的同仁,朋友,和我以前的高中初中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感谢国培让我有了这样的机会。

  开始一直我们都是在网上培训,觉得有点虚无,后来我们在教师资源中心参加了第一次线下研讨,听了很多老师的专业性见解,我发现我已经融入的这个大家庭,被同仁们的热情所感染,也积极参与到大家的讨论当中。作为非专业老师,虽然我对专业知识不了解,但对于音乐的那份热情是丝毫不会减退的。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的“送培送教”活动,感谢国培计划给了我这次机会,在学习的这几天,我们聆听了王云老师的精彩的讲座,他诙谐幽默,精彩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在他的课堂我感受到了他对学生的爱,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重。杨芳老师用她的经验告诉我们该如何备课,并且播放了一些全国名师音乐大赛的课堂教学视频,那些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至所以能让家喻户晓,这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们的优秀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最后的汇报演出中老师们的才艺让我佩服,唱歌、跳舞、乐器、三句半、诗朗诵……创意无限大,令我这个“门外汉”都沉浸其中。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之中,心灵经历了忐忑、彷徨、探索、喜悦与享受。一路走来,专家、名师的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完全吸收他们的课程精华,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总之,这次培训仅说“收获大”是不够的,我会把这次提高专业成长的机会变成充电提高的起点,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15

  “人文素养”是一个抽象的词语,无法用标准去衡量,只能在心中慢慢体会。因此,在学校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的眼中,培养人文素养无疑是一道难题。在说不清、道不明状况之下,“空对空”、“虚对虚”成为学校管理者和研究者的一致做法。学校管理者大喊“切实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人人都要读书;”研究者在文章中大谈人文素养包括那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层层划分,最后得出空洞的理论和无法实施的策略。实际上,人文素养的提升并不是靠晦涩而高深莫测的理论才能解决,只要遵循合理的途径,便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不是什么知识,却是在知识的积淀中提炼出来的,“它”不是可以触摸的,却时时体现于个人的行为举止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还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尤其是在人格塑造和行为养成的中小学时期,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可见一斑。然而,通过对众多中小学教师的接触,笔者发现,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匮乏让人咂舌。

  (一)功利化的教学态度和行为

  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欲高度膨胀的当代社会,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物欲横流的淫威之下动力渐弱。即使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未能幸免,教师的目光一致向能产生最大经济收益的学科看齐,向能给自己带来荣誉和晋升机会的升学率看齐。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学生的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优秀与否的主要评价标准,教师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好学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教师眼里,人文素养是虚的东西,根本无法纳入评价标准之内。把时间浪费在不能带来现实效益的读书上面,是在教师的潜在价值观中不被认同的做法。因此。时间紧张成为众多教师无暇发展人文素质的借口,进而导致教师原来满怀的教育理想和审美情趣,甚至于兴趣爱好都在逐渐的褪色和消失。

  (二)失衡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自从实行学科专业化以来,教育行业里便出现了“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局面,自然学科的教师一心致力于自然教学的娴熟,不去关注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普通学科的教师一心致力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去关注艺术学科领域的状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自然学科的教师不懂得写文章。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不懂得自然现象的规律;普通学科的教师不懂得欣赏达芬奇和莫札特,艺术学科的教师不懂得欣赏老舍和莎士比亚。在这种教师的素质都有待提高的状况下,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似乎成为一个悖论,语文教师不懂得音乐,如何用学生的音乐智能强项去开发语言智能;数学教师不懂得美术,如何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强项去挖掘数理逻辑智能。

  (三)断裂化的文化认知和理想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遭遇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之后,正面临失落的危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责任感、团结、奉献等已成为迂腐过时的思想。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典籍、两汉的史学、魏晋南北南朝的玄学、隋唐的佛道哲学、炙烩人口的唐诗、宋词和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光芒、彰显着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类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探寻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无人问津的陈词旧典。处在文化断裂中的教师正紧跟时代的潮流,崇尚效率,注重规则,学校不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而是生存的名利场。

  二、人文素养匮乏的归因

  (一)领导对人文素养培养重视不够

  从人文素养本身的内涵来看,“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就其现实基础来说,人文素养是由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熏陶而成的修养和气质,是融进了自己理解和悟性的认知结构,是对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着巨大影响的“遗传基因”。从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现实基础来看,人文素养只有经过全方面的发展,历经现实的锤炼才能形成。但是,真正的具体实施起来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由于人文素养培养效果的滞后性,效果好坏一时也是无法检验出来的,正如通过要求教师读书来提高人文素养,但教师读多读少,读好读坏,一时是无法评价的。所以。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学校管理者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在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上。

  (二)人文素养培养对象的片面性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语文教师成为人文素养的代表,因为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责任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文采飞扬、超凡脱俗、博古通今;有审美的眼光和情趣,有感性含蓄的热情,有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除了语文教师,优秀教师的标准也是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把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放在这两类人身上。研究者在论文中大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优秀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对数学教师、体育教师、物理教师等学科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却相当匮乏。由于这些偏见的存在,导致其它学科的教师和普通的教师也觉得人文素养不是自己必须具备的方面,对其听之任之。

  (三)科研无法成为思考的动力

  中小学的科研状况一直是中小学校管理者为之头疼的问题,大多数学科的教师不愿做科研,也不具备做科研的能力,而学校也只是设立专门的科研部门进行教学研究。笔者通过数次深入中小学发现,很多学科的教师比如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的教师科研动力特别不足,即使逼着写出的文章,竟会出现文字不通。上下文不相关的情况。由做科研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的人文修养已经降低到了什么程度。究其原因,学校在科研管理中,不注意培养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教师不用做科研,便不愿去读书思考,更不愿动笔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提炼成文字。

  三、由“虚”入“实”再化“虚”培养途径的探索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素养匮乏的现状,学校管理者采取了许多的方式,研究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出现的结果是学校管理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形式化。校长不时的强调让教师读书,却不给教师提供空间和机会。教育研究者从理论到理论的谈论教师应有爱心、责任心、人格魅力。他们似乎从未考虑过教师的感受,教师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教师是怎样看待人文素养的,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如果不能究根溯源,只治标不治本是毫无意义可言的。人文素养虽然是比较虚化的,但只要能以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策略和措施。最终使教师从内心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追求自身内涵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落实到实处。

  (一)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

  学校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与教师的发展分不开的,关注教师,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成绩,还要关注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不只是一个教育者,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教师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生活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关注教师的情感世界和生存品质是提升一个学校教师素养和教育竞争力的良好途径。”因此,从关注教师生存状态的角度,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以下条件和机会。

  1、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当作自己成长的乐园。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节日给老师送一份关怀,来让教师产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2、创造书香校园的人文氛围。学校可以设立:“读书角”来鼓励教师读书,通过举办“读书沙龙”来为教师提供分享读书乐趣和交流心得的机会。从而让读书变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任务。

  3、给教师发挥专长的机会。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作品展,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给教师提供精神上的享受。

  (二)创造共享的课程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课程改革脚步的加快,教师仅仅依靠注入式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而是逐步的走向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不断地增强,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涉及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学生需要的是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无法独立完成课程任务的。种种的变化都要求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教师之间必须组成能力和特长互补性较强的关系或组织,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施跨年级、跨学科、跨层次的协同教学,根本改变教师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构建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文化的共享,以下建议值得尝试。

  1、不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在以往的听课习惯中,总是语文教师听语文课,数学教师听数学课,在这种习惯模式下,教师的知识面只局限于本学科之内,无法得到新的教学灵感来改革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水平。因此,学校应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听课,提高教学水平。

  2、不同学科教师互相推荐读物。不同学科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经典书籍都比较了解。通过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推荐经典书籍,可以让教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其它学科的状况,拓宽视野,有深入研究兴趣的还可以和专业教师切磋,这样也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学科的发展。同时,由于教师之间的协作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鼓励全员参与科研创新

  中小学的科研通常只是专门人员来参与,而其他的教师根本没有参与科研的机会,久而久之,对于科研便毫无热情。其实,科研是全体教师的权利,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都会产生自己的教学心得。如果学校能够用积极的方式去鼓励教师动笔去写,比如,把优秀论文编成论文集。那么,教师能够见到自己的论文变成科研成果,将是很大的精神鼓励。由此。也会带动教师读书的热情。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热情,学校可以把教师分成各个科研小组,每个科研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心得体会,最终的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出来。对于科研能力层次不一的状况,可以采取结对互助的方式来进行。

  总之,通过各种不同方向和层面的具体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人文素养会随着活动的过程而逐步得到升华和提炼。最终成为散发在每个教师身上的博学与宽容、理想与激情、合作与关爱等等人文气息。这些人文气息虽无形无影,却是每位教师都能从他人和自身真真切切感觉到的修养和魅力。

【中小学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08-17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04-23

教师开学心得体会02-12

新任教师心得体会04-16

高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04-16

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4-16

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04-09

新教师心得体会04-02

体育教师心得体会03-04

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