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06 15:29: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有多重》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多重》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多重》教学反思

《有多重》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都有重量,有的物体重一些,有的物体轻一些,使学生对看不到,听不见的重量能够用手或身体其他的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进一步对“1千克”所代表的实际重量有一个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学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此外,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各种感知觉也可以相互沟通。如通过听“滴答、滴答”的声音,加深对秒的认识。这个经验在对教学千克的认识中可以借鉴。如在常见的物体中找出一个1千克的东西作为“标准”,借以估测别的物体的重量。这样,就把抽象的数量“一千克”变成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重一千克的实物。

  重视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可体验的数学事实。

《有多重》教学反思2

  教学过程中第一个探究环节是认识吨,掌握1 吨 =1000 千克这个公式。我认为这个环节虽然是重点,但难度很小,所以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效果符合我的预想,学生用大约 3 分钟的时间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我想原因有二:一是知识本身难度很小,二是以前学的米和千米是千进制,上节课学的千克和克也是千进制,形成了良性知识迁移。

  第二个探究环节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 1 吨有多重。教材用了四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感知,我没有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不能直观、形象的认识,因为学生没有亲眼看见自己身边 1 吨重的物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原来设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一下什么物体重大约 1 吨。后来想不行,没法验证, 1 吨重的物体不像 1 千克的可以称。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到可以创新性地采用大合作的形式。即用一个学生的大约体重是40千克,来算一算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 1 吨,把这群人展示出来让学生看一看 1 吨到底有多重。实际教学中效果非常好,学生对次非常感兴趣,并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拓展延伸环节中的数学小故事曹冲称象是教材提供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我相应地加入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学们,加油呀!的思想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存在问题

  1 、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

  2 、运用教学语言不够熟练。

  改进措施

  1 、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 、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尤其利用体重表找出体重大约 1 吨的同学们的环节,应多找几组同学,使学生充分感知。

  3 、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有多重》教学反思3

  《有多重》这节课关键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概念?这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着力思考的两个问题。本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量工具,让学生带来了食盐、硬币、花生、苹果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使之落到了实处。在设计本课时,没有将操作活动按传统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前,以自学引导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1千克=1000克”以及用字母表示千克和克这样的基本知识,这样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大课堂和课本的工具作用。开始,先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学,再独立掂两袋盐、一枚硬币,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于在设计时,删减了一些称量食盐、硬币和关系推导等环节,给学生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的确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不足之处是:在天平和台秤的使用上,讲解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课前教师能拿出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讲解、操作,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

《有多重》教学反思4

  今天是第四单元第二课《1吨有多重》的练习课,第1题是“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给出一篇优秀的数学日记,空出质量单位,是非常典型却不落俗套的练习内容,作为范例,我让孩子们默记在心中。

  第3题是数学故事,两张图片,一个图表,一个数学信息与一个数学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出合适的数学故事,并展示。由于故事背景是著名的“曹冲称象”,我先询问了一下孩子是否知道,有三分之一了解,有3-4人能即时讲出。鉴于我校注重“想象力教育”的培养,本着不禁锢学生思维的基本原则,我没有先讲述故事,直接开展小组讨论,给予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讨论中,有的小组就是“曹冲称象”+数学信息,有的小组是另外展开一个新故事新人物来串联数学信息,还有的因为不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索性就放弃讨论了,经过劝导才得以继续。

  展示的学生是马俊熙和顾宇轩,前者是个小姑娘,中规中矩地讲述了故事并解决问题,而且结尾用一句“曹冲真聪明呀,我都没想到”这句话作为结束,画龙点睛;后者是小男生,语言xue微有些夸张,但十分幽默风趣,例如“大象不肯走到大船上,曹操就派人拿个大锤把大象砸晕抬到船上”,中间说到拿了个大锤这里还停顿了一下,学生就非常好奇,而且爆出阵阵笑声,因为他的语言语气和语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连我都在课堂上没有控制住情绪(原谅我一生笑点低),展示完后学生和我都给出了合适的评价与总结。

  这次的课后练习虽说很简单,但在我和孩子的心里都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多样性与性别差异,同时也意识到数学阅读的开展愈发重要。

《有多重》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课堂上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和氛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肯于思考,乐于参与。 情境贯彻于这一节课的始终。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出发来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个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师设计了“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的情境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情境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所做。

  在进行“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的活动时,有两名学生因为物品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而争执时,我及时地鼓励他们探讨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的问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这个讨论原来是设计在最后讨论的,在这里我并没有按着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是随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设计。学生在讨论时有点杂乱,有的认为铁重;有的认为同样重,并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但在不同的回答中,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这种挑战来自同学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给“扣子”的问题找到满意的答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在课堂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特别是同伴之间的评价,这对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这样会更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有多重》教学反思

  教学这一课, 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反复掂一掂、拎一拎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活用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让学生做“背一背”的游戏,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的表示方法。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集市、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搜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还发现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为今后学习数学建立了足够的信心。

  二、注重操作,发挥魅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给学生“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形成了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让学生“找一找”、 “猜一猜”、“说一说”去感受并列举生活中用千克表示的物品,然后由学生自己运用“千克”的学习过程进行“克”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动手去称一称、掂一掂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在实践中升华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两袋盐约重1千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称两袋盐的质量,一枚硬币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铅笔的质量外,我还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更可喜的是,在“猜一猜”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法,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同等质量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计值与实际值有时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效果。

  在教学《有多重》这节数学内容时,由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称量过程中,了解称量方法的多样化,掌握千克和克的含义,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恰当选择单位。因而在设计练习时,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千克鸡蛋约( )个”,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会一千克,有的同学说:“一千克鸡蛋大约15个”,有的说:“一千克鸡蛋大约20个”对他们的回答:我都予以肯定,这时有个同学把手举的高高的说:“老师,我认为一千克鸡蛋大约有26个。”这下教师里静悄悄的,同学们把目光一下集中到他身上,我当时也一愣,因为在我想来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2~20个,他突然说出这么多个,真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忙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因为有的鸡蛋大,有的鸡蛋小,特别小的鸡蛋,我想一千克大约有26个。” 孩子说得也有道理,我又没有实际调查到底有没有这种情况存在,这时,我说:“这样,今天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好好找一找这些资料,明天再来汇报,能找到这样的资料,说明这个答案是对的。”听我这么一说,刚才发言的那个男孩,显得特别高兴,“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天早晨,学生一到校,我急切地等待孩子们的答案,一个说:“我跟妈妈去市场,让卖鸡蛋的阿姨给称鸡蛋,最大的鸡蛋50克,一千克大约20个。”一个说:“我回家查找书,在《世界之最》这本书中我知道最大的鸡蛋重340.2克,同学说的一千克有26个,我没查到。”昨天发言说“一千克鸡蛋约26个”的同学,极其急切地说:“老师,我和妈妈跑了好几个菜市场,终于在一家菜市场的鸡蛋摊上,发现最大的鸡蛋85克,一千克大约12个,最小的鸡蛋有36克,一千克大约26个”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这个男孩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彩。

  我想,在这看似小之甚小的事情中,我如果当时一语断定“错”,那将扼杀这些孩子好学探究的积极性,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想到的。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沉思,我们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凭自己的主观而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因为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会超越老师,出现新颖奇特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捕捉,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这样虽不一定有明显的外显结果,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这不正是最好的“结果”吗?使我惊喜的是,给学生的一缕阳光,让我收获到了无数灿烂的太阳!

  以前,总为学生设计的太多,总想当然地把学生想象成种子,自己是土壤。但在这次的整个活动中,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比喻:孩子是种子倒好,如果孩子原本就是一块金子,那么我超重的“爱”是不是影响了孩子铸造奋飞的翅膀!

《有多重》教学反思6

  《1吨有多重》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内容。“吨”这个质量单位非常抽象。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吨”还缺乏认识,而且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同时也不像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一样能直接进行感受。因此如何让学生建立“吨”的质量概念,充分认识并感受1吨有多重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载体,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提一提,估一估,抱一抱,算一算,想一想等多种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吨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想像、感悟1吨、建立1吨有多重的质量概念。

  2.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学习数学,在游戏中体验感受“1吨”有多重。如课伊始的动物们玩翘翘板游戏,从中感受小象很重。再通过猜一猜、称一称小象有多重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产生吨这个质量单位的必要性。为了让学生增强对“1吨”的认识和体验,课中创设了大力士的比赛及抱一抱的游戏。

  3.学习方法有机渗透

  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吨”的体验和感受,还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新知的探索学习中,以估计、推算、想象这三种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分别以1袋10千克的大米、1个25千克的孩子、1位50千克的老师为标准,让学生通过估计并进行实际操作提一提或抱一抱等活动,再进行推算得到1吨=1000千克,最后通过想象不断丰富已有的表象,充分认识并感受1吨有多重。而且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回顾梳理学习过程,了解学习方法。以及在填合适的单位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的方法。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中不仅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以及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问题是孩子提出的,一些结论是孩子发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孩子的。如通过孩子猜小象的体重,以“为什么都用吨而不用千克为质量单位呢?”这一问题,让孩子通过思考自然而然的理解并发现产生吨的必要性。再如“通过小象称体重,你对吨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通过回顾反思,自主发现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比千克大多了。再通过“关于吨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学习……

  总之,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注意渗透节约粮食和提高安全意识的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着不足,如由于时间关系,孩子的发言积极性很高,却不敢让孩子多畅所欲言。再者,可能孩子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或是对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于一头牛有250(),还不能正确的作出判断,这也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遗憾。

《有多重》教学反思7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分小组提桶装矿泉水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举一举、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中,都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同时国外(诸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将解决问题列为重要目标。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为了不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练习阶段,特别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有多重》教学反思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对实际物体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体质量概念,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

  在处理教学环节比较清楚,过度自然。如教学1千克结束之后,这时用1枚1角硬币放到台秤上称重,指示针针没有动,老师问:是不是,它没有质量了呢?学生马上说1枚1角硬币它也有质量,只是很轻。教学自然引导学生学习“克”的概念教学。

  了解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1千克”概念时选择标准材料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否必要。课前我准备了2瓶各500克重的自灌的矿泉水,5只重1千克的苹果。我调查市场上的食盐是每袋350克,没有多方调查,我就让学生带3袋食盐,可是学生带的食盐每袋质量多少不一,有的每袋300克,也有的350克、400克、450 克。学生通过掂一掂,如再称重时3袋350克食盐重台秤上显示数是1050克,老师也没有及时调整多余的50克。学生对1千克概念形不成标准模式。

  在教学不足之处如何留下作业时间和空间。练习是应该用什么方式如何指导学生?例如:掂一掂,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多重?再称一称。教学时,教师没有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有说500克,600克,1千克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掂一掂1瓶500克矿泉水与一本字典。思考两个谁轻谁重?然后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多重?这样有的放矢。学生就可以估计出一本字典约300克等数量。

《有多重》教学反思9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1吨有多重》吨的实际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掌握。因而,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明白1吨=1000千克。具体例子有1吨是40个25千克的小朋友的重量。而成人大约是20个就有1吨,所以书上有一幅图就提到电梯限重1000千克,就要限乘15人。

  (学生对15人的理解是三个原因:

  1、电梯本身有重量。

  2、电梯可能有成人有小孩,还有体重比较重的人。

  3、出于安全考虑最多只能乘15人,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你看,学生考虑得多仔细。还有一些例子,这里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开心。

《有多重》教学反思10

  《有多重》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和了解克与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本节课内容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缺乏具体认识,因此,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要“创造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使数学学习活动不再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了学生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通过猜、掂、称等活动方式,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充分体验克与千克的实际质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2、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拓宽多向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思维的搜索与发散。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将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教学的思想性。

  5、整节课以多媒体、教具、学具贯穿——教具、学具的充分应用,使学生的亲身体验到不同质量的物品带来的不同感受,使各种生活场景再现,加强课堂生动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有多重》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数学教学反思

2.《荷花》教学反思

3.线上教学反思

4.《燕子》教学反思

5.《山雨》教学反思

6.《散步》教学反思

7.猫教学反思

8.观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