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

时间:2025-01-09 07:34:3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1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记叙,很有代表性。

  教学本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浅显明白;演一演,生动有趣等教学方法。例如:课文写“勘测线路”这一段,由于内容长,我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哪种品质?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开凿隧道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

  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但读的遍数和时间还不是很充分。

  2、教学修筑京张铁路那一部分是时,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为铺垫,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

  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但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就会水到渠成。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2

  每学期的教学研究课又开始了。这一次结合教学进度和同教研组老师的要求,我选择了《詹天佑》这一课。“学讲计划”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这么久,也听了这么多课,但是第一课时居多,第二课时相对较少,其次更主要想上“学讲计划”下一堂完整的课,让学讲计划更深入心中。

  确定好后,就开始进行备课。想想学讲计划的要求,看看自己的科研课题“引导质疑主动解惑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我觉着它们是相容的,目的.是一样的: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课前自学——点题质疑——检查自学——交流收获——理清脉络。

  课前学生都能主动获取一定的知识,结合自己的题目质疑,能去主动获取课文内容,从而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课堂上发挥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主动获取知识,交流所得。看出来学生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尤其在交流多音字这一项,没有想到学生竟然发现这么多,我本以为只有那几个易错的明显的学生会发现,真是不可小估孩子。这样一交流,其他学生又多了几个多音字正音,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会,有主动讲出来。同时他们既然能发现,也就说明他们真正读进去了,找到了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看来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字的掌握也是如此,这个对于他可能不牢固,那个可能我不会读,并不能统一学生的认知。结果也是让人满意的,学生朗读课文几乎没有出现字音错误。

  “学讲计划”实施至今,课堂上肯定还有不足,第一学生交流时倾听能力还要再提高,第二倾听后快速判别,提出不同意见的水平还有待培养,第三小组汇报后总结记录能力欠缺。

【课文《詹天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课文《梅花魂》教学反思02-29

课文蜜蜂引路教学反思11-06

课文争吵的教后反思09-25

课文《詹天佑》学生读后感10-08

詹天佑教案范文07-26

教学反思05-25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优秀11-22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最新12-20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11-06

《技术》的教学反思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