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识字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鹅、曲、项、向、掌5个生字,认识鸟字旁。
2、掌握分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
教学的难点:学生掌握一定分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培训识字能力。
《鹅》是湛江市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所作。全诗四行两句,诗人运用素描手法,形象描绘了鹅的外形、体态、毛色,在写美的同时,诗人的爱鹅之情流露在诗名的字里行间,诗句通俗易懂,全诗有5个要求掌握的生字、分别是:鹅、曲、项、向、掌。在读音方面:掌是翘舌音,同时又和项、向一样是后鼻音,其中两个xiang是三拼音节,曲的韵母为u。这5个生字中,有表示事物名称的,有表示形状的,还有表示动作的。其中3个是合体字,两个为独体字。
二、说教法。
根据湛江语文教材"掌握方法,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会采取以下的教法:
1、把5个生字作为一个整体,从音、义、形三方面引导学生自已掌握识字的方法。
2、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学生识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采服以下方法来识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2、借助多媒体,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3、运用笔画、部件识字法,分析记忆字形。
4、游戏中巩固识字。
四、说程序。
学生识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有师指导,是通过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来掌握生字。通过这种途径,学生认识的生字比较规范,但过程繁锁,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有师指导虽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另一种途径是无师自通,是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生字。通过这种途径,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记忆牢固。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无师自通的条件,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一)创设情境,学习读音。
1、激发兴趣,整体感知。(出示课件一):一群美丽的白鹅,在绿水中,摆动着红掌,在清清的池塘里拨弄着水波,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而低头饮水,时而引吭高歌。这样生动的画面,加上配乐朗诵的古诗,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这首古诗。这个画面会重复播放两次,播放第二次时,学生也轻声地跟着朗诵古诗。画面中图象、声音及整首古诗同时出现,让学生可以把文字与图像、声音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生字打下基础。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出示课件二)
(1)读准屏幕右边的音节,在读音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利用画面的闪动提醒学生。
(2)开火车,小组读巩
固的发音。
(3)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把5个音节放在相应的生字上。
这样soft/,学生不仅学会了生字的读音,而且也掌握了学习生字的
读音的方法。
(二)直观激趣,理解字义。
根据"大纲"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和识字要与
发展思维、发展能力、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的原则,我让学生结
合多媒体,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的方法。
(出示课件三):一幅"鹅"的静态图。
1、观察画面,理解"鹅、项、掌"的意思。
提问:这是什么?指着鹅的脖子问:这又是什么?告诉学生鹅的
脖子就是"项"。再指名学生再图中找出"鹅掌"的位置。
通过观察画面的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鹅、项、掌"的意思。
2、动作表演,理解"曲"的意思。
(1)提问:鹅的脖子是怎样的?告诉学生"弯弯的"就是"曲"的意思。
(2)学生做伸直又弯曲的动作,进一步理解"曲"的意思。
3、在朗读中体会"向"的意思。"向"字的意思不需教师作特别
的解释,把这个字放在诗句里,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体?"向"的意思。让学生反复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诵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向
"就是"朝着,对着"的意思。
学生通过画面的直观形象,做动作及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了5个生字的意思,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字义的.方法。
(三)、掌握方法,识记字形。
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根据每个生字的特点,用部件、笔画识字法,分析记忆字形,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变"厌学"为"乐学",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1、尝试记忆字形,形成记忆表现。
2、进行"你说我写"游戏。
(1)师示范游戏玩法,以"鹅"字为例,鹅这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我"字,右边是"鸟"字,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一边根据老师的描述,一边写出"鹅"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操作多媒体(出示课件四),利用多媒体中"鹅"字的规范书写,让学生知道鹅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它的间架结构。
(2)学生进行游戏,4名学生上台,一个学生说,3个学生写,先写"项、掌",再写"曲、向"。
"项"字左边是"工"字,右边是"页"。左边的"工"最后一笔是提。"鹅、项、掌"三个字是熟字或是学过的部首组成的,article/学生容易分析字形,所以先写。"曲"和"项",先启发学生用笔画识字法,分析两个字的字形。多媒体上同步出现"曲、向"的写法。
(3)师生评议。
这个"你说我写"的游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导的原则,学生在说说写写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规范写法,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分析字形的方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涂色、填字练习。
把印有练习的卡片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先给鹅涂上颜色,然后看图根据汉语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我设计这个练习的目的有两个:1、利用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2、由于每个生字的位置都是放在鹅的相应部位,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理解字义。
(五)板书设计。
1、板书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2、板书中拼音、生字及图像的同时出现,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红、黄、蓝、紫四个字宝宝,能正确按颜色找字宝宝。
2、学说句子“XX的花回家了”
教学准备:
1、红、黄、蓝、紫的蝴蝶手饰共24个,四色花各12朵。
2、字卡:红、黄、蓝、紫各两份;红色、黄色、蓝色、紫色各一份;红色的花儿回家了、黄色的花儿回家了、蓝色的花儿回家了、紫色的花儿回家了各一份。
3、四个字宝宝的家,屋顶分别写上红、黄、蓝、紫四个字宝宝。
4、《蝴蝶飞》的音乐磁带。
5、红、黄、蓝、紫花的黑白图片24份,蜡笔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让幼儿每人手上戴上一只蝴蝶手饰)
一、导入
教师:哗,我看到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蝴蝶,你是什么蝴蝶呀?提问几个小朋友,引导小朋友说出“我是红蝴蝶”。
二、游戏“蝴蝶飞”
当教师出示“红”字卡时,红蝴蝶就要跟着音乐飞舞,其它蝴蝶蹲下不动。当教师出示另一字卡时,相应颜色的蝴蝶就起身飞舞,其它蝴蝶蹲下不动。
三、送花回家
1、教师:蝴蝶们飞呀飞,飞到一个花园里,哗,你们看,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花,有什么花呀?当幼儿回答:“红色的花”时,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字卡并点读“红色”。(其它颜色的'花如此类推)
2、教师:这些花迷路了,我们要把它们送回家。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的家在哪里?(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这是红花的家”……)每个幼儿拿一朵花,随着音乐飞着去找花的家,音乐停,幼儿站在花的家门口不动。教师手持“红色的花回家了”等的句子卡,走到花的家,问:“红色的花在哪里?”,手持红色花的幼儿一起指读句子卡“红色的花回家了,”教师请个别 幼儿指读。(其它颜色的句子卡,方法如此类推)此游戏可玩两次。
四、涂色游戏
出示四朵没涂上颜色的花,引导幼儿指读图下的文字,如“红色的花”,并示范涂上相应的颜色。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指读文字后,到涂色区涂色。
五、检查幼儿的涂色情况,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识字教案 篇3
适用范围:
复习字的偏旁、结构,正反义词,以及声母与韵母的相拼。
游戏准备:有生字的金牌,花形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小朋友,你想找到你的好朋友吗?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2.如,一年级上册《识字4》,在学了生字后,请学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你的好朋友,就可以这样操作。
一生拿一张卡片“打”,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
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学就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大家说:“对对对,‘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读读两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
又如,教师可以做几个金牌,金牌上贴有生字“跑”“跳”。大家一起拍手说:“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挂金牌的同学看一看读一读生字,与挂有相同偏旁字的小朋友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找对了,大家说:“对对对,你们是一对好朋友。”找错了,大家说:“错错错,赶快再去找一找。”
3.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挂在大家胸口,先读一读,然后让小朋友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准备一些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2.教师准备大教学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设计思路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识字2》是一篇极富美感的韵文,介绍了著名风景区桂林的山水。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创设相关情境,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打开通往桂林的大门,和学生乘上旅游船去漓江游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向学生展示桂林的美景,让他们在大脑中构建起桂林山清水秀的美好表象。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学对歌,说一说风俗,起一起山名,猜一猜、画一画奇山,充分享受桂林的美景带给他们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人情境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 图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 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 按笔顺书写生字
3 教师范写
4 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 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 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识字教案 篇5
1、影: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
2、熊:一只能干的小黑熊,迈着四条短腿,向我走来与我玩。
3、帘:以前是挂在洞口的大毛巾,现在是挂在窗上叫窗帘,挂在门口叫门帘。
4、热: (四点水)和火有关,肉丸在火上烤,用手拿很热。
5、闲:门里站着一个像木头一样什么也不干,一动也不动。
6、盖:上面是一只没尾巴的`小羊,下面是个大盘子,小羊怕羞,用碟子盖在尾巴下面。
7、煮:除了耳朵都放在火上煮了。
8、并:开心长两角。
9、坐、座、做: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人旁。
10、班:班中的两个王字表示一块玉,班字原来的意思是用刀分玉。
11、藏:草在厂上头,左边两斧头,趁字在里头,斜勾一撇一点头。
12、挺、真、很、最:一个人玩,挺快乐;两个人玩,真快乐;三个人玩,很快乐;许多人玩,最快乐。
13、戍、戌、戊、戎、戒:戍点戌横戊中空,十字横样即是戎,双十
成了戒,每字都有戈,上下各不同。
14、代、带、戴:替人办事叫做代,虽手拿着叫做带,东西放在胸以上,用上戴字不会错。
15、抱、跑、炮、饱、雹、刨:抱物用手,赛跑用脚,点炮用火,吃饱有食,冰雹有雨,刨子有刀。
16、裹:一件衣裳中间破,漏出一个大苹果,
17、碧:王大姐,白大妈,坐在石头上学文化。
18、步:上面少一横,下面少一点,
19、靠:告字头,非字底,学习知识靠自己。
20、青、请、清、情、晴、蜻、倩: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真情,真情如溪水清清。
21、解:记解字,角刀牛。
22、赞:二先(仙)肩并肩,站在贝峰头。
23、森:树木真有用,大家都来种,二木就成林,三木变成森。
24、衷、衰:顺(竖)者衷,逆(横)者衰。
25、人、入:一人抬头走,还得低头入;人的撇长似抬头,入得撇短似低头。
26、乌、鸟:乌鸦是鸟,黑得不见眼。
27、六:两只蚂蚁抬根棍,一只蚂蚁棍上困。
28、界:城里住着十万人,八万人去打仗,二万人守城门。
29、非: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头拱。
30、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31、鲁:山东出怪事,海天换了位,鱼儿飘天空,太阳落水中。
32、流: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
33、飘:西边的两个小东西被风刮飘了。
34、呆: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发呆呀。
35、哭:上面两个小口是哭肿的眼,一点就是泪,下面的大像人咧开嘴时的一道到皱纹。
36、失:以为夫人,左边嘴角上长出了一条胡须,她当然失望了。
37、怕: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
38、葬:人死了,用草席盖上,放在床板上。
39、休:一个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
识字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体验游戏的快乐
了解字义并感知方位 上
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学习新字 上
材料准备
大字卡一张,小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把你的小手象老师一样向上拍,刚才我们的小手拍向哪里了?出示字卡:上
2、拍字卡游戏
请幼儿边拍字卡边叫出字宝宝的名字。
3、感知方位
字卡宝宝掉在地上了,我们把它举过头顶好不好?小朋友用最好听的声音把它请上去(感知方位)
4、 给字宝宝穿衣服
小朋友有各种颜色漂亮的衣服,我们也给上字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让幼儿认读不同颜色的上字
5、给字宝宝找妈妈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字卡宝宝也有,我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好吗?小朋友快帮这些上字宝宝找妈妈吧。
活动延伸
通过”上”字的学习,引出词语:上学 身上 天天向上
识字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
2、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3、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引导学生理解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词语,理解全课12个词,如何与图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教师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讲解有关检阅军队的情况。
重点指导分析“”神、“炮”、“检”。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学生齐读词语。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四、指导生字。
仔细观察生字,认真听老师分析。练习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继续看图学习生字。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读词语卡片。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应提示学生,不能把这些词语编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3、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朗读。
二、继续学习。
1、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2、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
三、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3、回忆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4、开展丰富的朗读活动。
5、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6、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识字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看图学词语
1、出示插图,图上有什么?
2、你在哪儿见过的?是什么样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自地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车:翘舌音。
林:声母是l,不是n。
3、齐读。
四、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做“找朋友”的游戏,要求学生把字卡贴在相应的图旁边。
2、自读韵文,说说现代化城市还有哪些变化。
五、诵读韵文
3、齐读韵文,想象现代化城市的新面貌。
4、教师指图引导背诵。
5、学生看图自由练习背诵。
6、指名背诵。
6、小组背诵。
六、巩固练习
做游戏“小导游”。请学生轮流做小导游,介绍城市的'新风貌,再带大家读读词语,评选出“小导游”。
七、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泉 厅 林 阴。
2、提示重点字的写法:林、厅。
3、学生按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生字词。
2、指名书空笔顺:泉。
3、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指导写字
1、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撇。
2、学习生字:道 车 交。
3、学生按照课本提示说笔顺。
4、教师范写。
道:先写走之儿,再写“首”。
交:最后两笔是先写撇,再写捺。
1、学生描红。
一、指导书写田字格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学生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书写。
二、课堂巩固,检测
1、看火车认读生字。
词语开花。
识字教案 篇9
(一)揭题,导入新课
今天学习“识字6”。有谁发现“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今天要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请借助拼音,自由轻读课文。
(二)读文讨论,感知内容
课文有几节?每一节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哪些景物?
出示下表,小组学习讨论:
第几节什么地方哪些景物数量词第一节海边海鸥、沙滩、军舰、帆船一只、一片、一艘、一条第二节农村秧苗、稻田、鱼塘、果园一畦、一块、一方、一座第三节公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一道、一孔、一竿、一群第四节活动场面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三)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1.看图认识事物,随图识字。
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出示生字卡,联系图画认识“溪、竿”,并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2.分析字形,据意创设图景。(可由学生画,也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资料剪贴)
(1)师生共同创设图景一。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滩”,是三点水旁,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2)小组合作创设图景二。
学生先质疑理解难词。如,“一畦”指田间的一长行秧苗。
小组分析字形,据意画图。提示:“稻”是禾字旁,跟禾苗有关;“塘”是提土旁,跟泥土有关。
3.看录像,在活动情境中识字。
“铜”是金字旁,跟什么有关?
“号”是口字头,跟什么有关?
“领”是页字旁,跟头有关。
(四)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老师读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数量词。
学生读数量词,老师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扩展活动
1.重点指导:“沙、海、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上小下大;“竹”左右对等。
2.扩展活动。
(1)“我会认”。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我会写”。五分钟描红、临写,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3)“我会说”。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得多。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一块──稻田 ……一座──果园 ……一道──小溪 ……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4)“我会讲”。回家以后,把家里的东西用上数量词讲给爸爸妈妈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下识字6教学设计二,一下识字6,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识字教案10-18
识字教案05-29
有关识字教案11-21
《识字5》教案01-16
(热门)识字教案07-15
识字7教案08-31
月的识字教案08-17
《识字7》教案02-07
大班识字的教案11-07
《识字4》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