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中石兽》教案 推荐度:
- 河中石兽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河中石兽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中石兽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学会运用注释来疏通文意,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养成注重实际调查结论的习惯,防止主观臆断现象的出现。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一、导入: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同桌合作翻译课文。
四、整体感知,探究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
(2)、划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说说他们都用什么方法或理由寻找石兽,结果怎样?
(3)、为什么只有老兵找到石兽?作者是怎样看待这问题的,得出什么结论?
1、同学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经常发生。古人编辑的一些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比如“拔苗助长”,那人只知道拔苗助小苗快长,却不知道违背生长规律。结果闹出了笑话。你能例举出哪些事例?可以仿照只知------,不知-------的句式来表达。
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事情、看待问题怎么做算是比较恰当、比较合理呢?学生归纳。
六、布置作业。
背诵《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教案】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教案10-02
《河中石兽》教案11-29
《搭石》的教案11-18
《搭石》教案07-26
小学搭石教案11-05
《石壕吏》教案10-30
《搭石》教案【优】08-05
搭石优秀教案06-16
《黄山奇石》教案07-08
小石潭记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