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丑小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丑小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丑小鸭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2、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3、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活动准备:《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1、画面上有什么?
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
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
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
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三、学说儿歌(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育要求:
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建议:
1、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
2、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3、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
附儿歌:小鸭找妈妈一只鸭,两只鸭,三只小鸭找妈妈,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妈妈急得嘎嘎嘎,到处喊,到处找,究竟小鸭去哪了?
丑小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在阅读时抓住故事主要线索的方法,欣赏并喜爱故事中丑小鸭的角色形象;
2、让幼儿在倾听故事的同时能按线索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记忆故事主要内容的有意性。
活动过程
1、玩书教师为幼儿提供一本部分页码没有图片的自制折叠书。先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从封面开始逐页翻到封底,并用“书上是否有图画”等提问引导幼儿发现这是一本空白书。
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并引出下一个活动环节——玩拼板。由于折叠书比较特殊,教师可让孩子尝试拉开再合上的翻阅方式。
师:这本书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别着急,让拼板来帮助我们。
2、玩拼板,赏故事教师出示能突出故事中主要角色形象的三副拼板(拼好后正好是空白书缺页中的三幅图):如小鸭子出壳、小鸭子、天鹅,请幼儿动脑筋试拼。等幼儿完成拼板后,清他们说况拼好的是什么图案。然后告诉幼儿这三块拼板讲了一个非常好听的童话故事——《丑小鸭》
师:现在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看看每一张拼板的内容都在故事里吗?(放故事录音。教师提醒孩子认真倾听,注意故事里有没有讲到拼板上:出现的内容。)
师:请你们把拼板按故事的顺序排好。这个环节旨在通过玩拼板、把听到的故事和拼板相联系、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摆放拼板等环节,让幼儿熟悉故事的角色、把握故李的线索。
3、自制图书、欣赏故事、调整画面
教师出示《丑小鸭》空白书中所有的缺画,要求幼儿看清图画内容后,回忆故事内容,将每幅图按照正确的顺序放到缺图的书中合适的位置,做成一本故事书。教师观察幼儿按序编排图画的操作情况。
师:你们的图画顺序到底放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检查一下,看看你的图片有没有放错,如果有就赶快把它改正过来。教师第二次提供倾听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核对图片的摆放顺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等幼儿纠正后,提供已经准备好的故事书封面,帮幼儿做成一本完整的书。
4、师生共同阅读自制的故事书
教师让幼儿围坐在自己身边,选择—一本由幼儿编制好的书,倡议大家一起来阅读故事书,同时围绕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问。
师:“白天鹅小的时候为什么大家说它是丑小鸭呢?”
幼l:“它的蛋和大家的不一样。”
幼2:“它的蛋颜色很深,样子很大。”
幼3:“它长得和小鸭子不一样。”
幼4:“丑小鸭的个头很大,身体是白色的。”
师:“丑小鸭为什么很伤心?”
幼1:“没有动物和它玩。”
幼2:“小鸭子、小鸟不和丑小鸭玩。”
师:“小动物对丑小鸭说了些什么呢?”
幼:“你那么丑,我们不喜欢你,快走开。”(幼儿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回答)
师:“那么,丑小鸭到底是不是鸭子呢?”
(所有的幼儿都理解不是鸭子,还能准确回答“它是一只天鹅”。)
师:“这是怎么样的天鹅呢?”(引导幼儿进行描述)
幼1:“脖子长长的天鹅。”
幼2:“白色的天鹅。”
幼3:“美丽的天鹅。”最后的共读环节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通过问答也为幼儿提供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机会。
思考
1、提供“折叠书”帮助幼儿练习翻书的基本动作本次阅读活动尝试设计并使用了“折叠书”,此书既能像普通图书一样逐页翻阅,也能在书拉开时将所有画面同时呈现在幼儿眼前,有助于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将一幅幅的画面连续起来理解,也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看书的方式。
2、整合多种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落实阅读的重点围绕拼板和自制图书设计了三个小活动,成功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
第—洗拼拼板。突出了故事中的三个主要形象,能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第二洗听故事调整拼板位置。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故事的主要线索;
第三次根据拼板自制图书及后续的调整活动。检验了幼儿对内容的记忆情况,反过来又增强了幼儿有意识地记忆故事主要内容的目的性。
3、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集体倾听活动中的难点在以往的集体阅读中,幼儿欣赏完一遍故事后,总想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愿意倾听同事或教师的发言。这次集体阅读活动中运用了中方式,保证了幼儿有质量的倾听活动。
方式1:发挥自制图书的作用。让幼儿对自制的故事进行检查、根据故事内容调整图画顺序,增强了幼儿倾听的目的性,引发幼儿倾听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还针对孩子在给图排序时可能出现的几种错误进行了假设,并准备了具体的应对方案。
方式2:设置较为宽泛的提问。教师围绕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行提问,但问题无单一的答案,幼儿自然会有多种回答,而不同的答案能激发幼儿专心倾听。方式3:营造能激发倾听愿望的氛围。教师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语调能吸引幼儿倾听:同伴个性化的语言和有感情的表达,也能相:互感染,激发幼儿互相模仿、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倾听的质量。小鸭呢?”
丑小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ppt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
2、小鸭、小鸟、小兔、乌龟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小朋友们请看(播放ppt1)。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小鸭找朋友。
2、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1)在你们听这个故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在听的'时候要注意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孩子们欣赏故事。
(3)刚才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4)故事中有谁?
3、结合ppt,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理解故事第一段。(孩子们观看课件)小鸭先找到了谁?小鸭对小鸟说了什么?(孩子们学说对话)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学说对话)
(2)理解故事第二段。(孩子们观看课件)这次,小鸭又找到了谁?小鸭对小兔说了什么?小兔又是怎么回答的?
(3)理解故事第三段。(孩子们观看课件)最后,小鸭找到了谁?小鸭对乌龟说了什么?乌龟是怎么回答的呢?(孩子们学说对话)你们说,谁和小鸭一起去游泳啊?
师:小鸭终于找到了朋友和它一起游泳,非常开心。
4、角色表演。
由老师当小鸭,其他孩子分为三组:小鸟、小兔、乌龟。
5、结束。
能和朋友一起玩真高兴,我们去外面找找其他朋友一起玩,好吗?
丑小鸭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家庭和友情的温暖。
2、能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
1、观察图片,看看猜猜图中的意思。
2、教师运用图片有感情地讲故事1—2遍。
3、用问题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故事。
谁迷路了?
小鸭子找不到家,着急不着急?它是怎么说的?一起学一学鸭子讲话。
谁帮助了小鸭子?兔妈妈是怎么帮助小鸭子的?
第二天,兔妈妈帮小鸭找到了家,鸭妈妈是怎么说的'?一起学鸭妈妈讲话。
附:
迷路的小花鸭
冬天的一个晚上,刮大风,下大雪,天气冷极了。一只小鸭找不到家了,他一边走,一边叫:嘎嘎!我的肚子饿,我的身上冷啊!
忽然,他看见一间小房子,这是兔妈妈的家。兔妈妈带着小兔睡觉哩。小鸭敲着门说:我是小鸭,我找不到家了。让我进来暖和暖和吧!兔妈妈开门说:快进来吧!小鸭。
兔妈妈给小鸭喝了热粥,还让他睡在暖和的被窝里。
第二天,兔妈妈帮小鸭找到了家,鸭妈妈说:兔妈妈,太谢谢您了!
丑小鸭教案5
[设计用意]
小幼儿园小班的小孩年纪小,他们離開形影不离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到生疏的环境幼儿园,难免有焦躁、不安的心情,爸爸妈妈们也反映小孩回家常讲孩子不同他玩。要稳定孩子的心情,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让孩子擁有自个儿的伙伴。所以,我设计小鸭子找伙伴的教学,希望通过这一个教学让孩子明白有伙伴是愉快的,体会到有伙伴的欣喜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孩子初步明白有伙伴是愉快的。
2、幼儿初步进一步提高孩子口语表述能力。
3、幼儿初步明白伙伴间要与睦交往。
[教学预备]
《小鸭子找伙伴》V光盘一盘电视DVD机
[教学指导]
一、交流:
1、场景(一):有一只在哭鼻子泣的小黄色鸭。
教师:小鸭子为何哭鼻子啦?
孩子:小鸭子无法找着父亲母亲啦。
孩子:小鸭子没母亲。
孩子:没有人跟小鸭子玩。
孩子:小鸭子无法找着伙伴。
孩子:小鸭子没伙伴。:
孩子:小鸭子内心痛苦要打针。
2场景(二):小黄色鸭一路在找伙伴,始终无法找着伙伴。
教师:小鸭子为何无法找着伙伴?
孩子:由于小鸭子不乖。
孩子:小鸭子爱哭鼻子,不大胆,我没哭鼻子。
孩子:小鸭子打人就没伙伴,不是好孩子。
孩子:小鸭子玩具不让孩子玩就没好伙伴。
孩子:叫小鸭子要乖,才有好伙伴。我与茜彬是好伙伴。
3、场景(三):有群小鸭子在溪边、河里玩耍、嬉闹,小黄色鸭看到啦,开心得跳起来,它走向小鸭子们,与小鸭子一块儿教学游戏,小黄色鸭的脸上露出了愉悦的微笑的脸庞。
教师:小鸭子开心的乐了,小鸭子为何乐了?
孩子:小鸭子找着了伙伴。
孩子:小鸭子有伙伴啦。
孩子:小鸭子内心不痛苦。
自由沟通:
教师:你与谁是好伙伴?
孩子:我与慧英是好伙伴。
孩子:我与宋北航、陈鹭是好伙伴。
孩子:我与小鸭子是好伙伴。
孩子对孩子:我和你个是好伙伴。
教师:家中的伙伴多還是幼儿园的伙伴多?
孩子:幼儿园的伙伴多。
孩子:周毓熙、黄色筱丹、郑秉政是我的好伙伴,我有很多好伙伴。
总结:
1)教师:幼儿园的.伙伴多,幼儿园有很多孩子,另外还有教师这一个大伙伴,唯有到幼儿园,才有很多伙伴玩,玩起来可愉快啦。
2)请孩子找自个儿喜爱的伙伴拉拉手,互相擁抱,体会有伙伴的愉快。
教师:与好伙伴抱抱,内心怎样样?
孩子:开心。
孩子:惬意。
教师:叫我们每天上幼儿园,每天跟好伙伴玩,好不好。
孩子:好!
[教学讲评]
小鸭子是孩子喜爱的小动物。通过小黄色鸭从无法找着伙伴难过的哭鼻子啦,到之后找着伙伴开心的翻跟斗的剧情,让孩子体会到有伙伴的愉快。尽管幼儿园托班的小孩年纪小,自我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非常不容易集中。可是色彩亮丽、讨人喜爱动人的小黄色鸭形象深切的吸引了小孩的注意力。他们一边看边思索、回答教师提出的問題,小孩的答复是简易的,可是从他们的答复中可发现他们是需要、喜爱小伙伴的。当让他们与自个儿的好伙伴拉手、擁抱时,小孩的心情达到高潮,他们友善得抱在一块儿,脸上露出了愉悦的微笑的脸庞。整个教学小孩想讲的氛围非常积极,他们的口语表述能力在教学中有了进一步提高。
丑小鸭教案6
教材分析依据
托班的孩子集体意识还比较缺乏,在游戏活动中,常有掉队现象的发生,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体验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的喜悦心情。
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巩固短句的练习
领域
语言
活动类型
文学作品欣赏
活动内容
小鸭找妈妈
活动来源
实施时间
活动目标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活动重点
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活动难点
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难点形成原因
托班幼儿缺乏经验迁移的能力,认知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巩固
难点解决策略
角色扮演,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学说短句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及重构
一、教师边操纵玩偶边讲故事。
二、教师与幼儿讨论。
1、鸭妈妈带小鸭子去干什么?
2、哪只小鸭子跟金鱼去玩了啊?
3、后来他怎么了?他为什么会哭?
4、鸭妈妈找到鸭宝宝了吗?
5、小鸭找到妈妈后,他是怎么说的?
三、全体幼儿一起表演故事,教师扮演鸭妈妈,小朋友扮演鸭宝宝,另一位教师扮演金鱼。鸭妈妈带鸭宝宝到河里玩,他们在水里游啊游:玩得真开心。金鱼游过来说:小鸭子你们好!那边比这边更好玩,我带你们去那里。小鸭子说:不去,我不离开大家。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一起说不去,我和大家在一起等等。
这个故事确实非常贴近托班的生活实际,虽然入园已有一个多学期了,但在带幼儿外出活动时,总有个别几个会掉队、不喜欢跟队伍,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
首先是故事情节,原有的故事是小黑鸭离队找不到妈妈而感到害怕,为了让孩子有更深刻的体验,我添加了狡猾的狐狸正等待着把它当美味的.午餐,知道离队的危险。其次,我用形象可爱的小动物卡片演示情节发展,因此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故事后,我进行了情境表演,考虑到孩子们语言发展的缺乏,对于对白式的表演还有困难,于是我扮演鸭妈妈,孩子们扮演鸭宝宝一起去玩,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
当然感触最深的是活动最后,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我们要回家去喽,快到妈妈身边来。大家都非常迅速自觉,是表现最好的一次归队。
【丑小鸭教案】相关文章:
丑小鸭教案07-11
中班教案丑小鸭09-03
语文丑小鸭教案01-31
丑小鸭备课教案模板11-09
《丑小鸭》教案设计07-08
中班语言丑小鸭教案02-02
丑小鸭教学反思08-25
读书笔记丑小鸭07-15
丑小鸭读书笔记05-21
《丑小鸭》读书笔记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