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教案15篇(集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活动教案1
准备:羊角球、高低障碍物
玩法:孩子站在起点,父母站在中点,发令后,骑着球跳向中点,把球传给父母,父母背对背夹球从中点绕回起点的凳子再跑回中点,把球放下后,用手搭成轿子状,孩子坐在轿子上,家长抬着轿子通过高低障碍物(低的跨过去,高的蹲着钻过去),跑到终点以快者为胜。
规则:1、家长夹球时,如球掉地,须在原地夹好后再往前走;2、通过障碍物时,不可碰倒障碍物。
活动反思:
抬轿子其实是符合大班幼儿年龄层次的一节体育游戏活动,怎样将它运用于小班的体育活动中、设计成一节符合中班幼儿年龄层次的体育游戏活动呢?于是我合理地运用了家长这个资源,《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进行家园配合教育,有效地降低了活动的难度,并利用这次机会让家长与孩子有了一次情感交流。在活动中家长两两合作搭成轿子、幼儿坐轿子玩各种竞赛游戏,家长搭得开心、幼儿坐得开心;在最后的放松整理运动时设计了请幼儿帮家长捶捶背、按按摩的环节,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的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更体验了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活动教案2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认识并能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能用语言大胆的表述这三种颜色。
2. 乐于探索和发现,并能感受颜色带给自己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若干个打满红黄蓝三原色的乒乓球。(分别放在若干个对应颜色的箩筐里)小兔子的头饰若干。
2. 白颜色的宣纸若干,三种颜色的五角星若干。有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三条河。
3. 学会念兔宝宝的`儿歌。
三、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
活动延伸
(一)激发幼儿兴趣 1.用神秘的探险活动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引导幼儿观察:“哇,这是什么颜色的溪流啊?” 同样的提问大河流和小水沟是什么颜色的?帮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幼儿自由选择一朵喜欢的花,提问:“你选的是什么颜色的花呀?”要求幼儿能用语言表述:“我选的是××颜色的花。”
3.帮花找家,提问:“想一想你应该到哪个家里去呢?(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胸前的花暗示幼儿。)
(二)自由探索,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区分。
1.利用香香兔给幼儿带来的变魔术,提问:“这是一张什么颜色的手帕啊?”通过变魔术以后,教师又可以提问幼儿:“现在,白色的手帕变成什么颜色啦?”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幼儿自己尝试,自由探索
(1)先请幼儿选择一个乒乓球,提问:“你变出的是什么颜色呀?” 这时幼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变出的手帕是什么颜色的?
(2)再请幼儿进行探索:“现在我们再来变变看。不过,这次呀请你们选择两个乒乓球放在一起滚一滚,看看又会变出什么颜色呢?”
(三)活动延伸
1. 教师提问:“白色的手帕怎么会变出颜色的呢?你们有没有发现里面的秘密呀?”
2.开设一个探索区,让小朋友在游戏活动的时间里继续探索其中的秘密。
幼儿园活动教案3
一、《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活动过程
1、热身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游戏规则
1、幼儿在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顺序踢跳,判为失败。
2、在跳房子过程中,脚或小沙包压线或出格均为失败。
游戏玩法
1、幼儿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投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3、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好的幼儿,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表现不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加油,下次会表现得更好等,使其他们能在活动中活跃起来,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小白兔钻山洞》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听信号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
活动过程
老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
游戏玩法
1、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活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幼儿,每个人手拉手举起来,组成一个山洞。第三组的幼儿就能扮小白兔。
2、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一二组扮山洞的幼儿也随着唱歌,一会儿老师突然喊:“狼来了!狼来了!”小白兔们就一起竞相钻山洞,一个洞只能钻一个人,最后有没有钻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就这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幼儿相互调换,游戏继续进行。
3、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后,老师做活动总结。
三、《跑步比赛》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2、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好一条直线作起跑线和终点线。
活动玩法
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起点线后面,听信号,老师说:“跑”各组第一名幼儿将开始跑,一直跑到终点线,然后各组第二名幼儿就接着跑,跑到终点线,就这样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幼儿跑完,那一组幼儿最先跑完,就那一组为胜。
活动要求
跑的时候不可以跨出起跑线,不然作犯规。
注意事项
跑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四、《跳绳毽》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准确性,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内容:踢绳毽
活动方法
1、踢绳毽(毽子上面拴一根绳子)手持绳端,用脚的内侧,外侧或两脚交替踢毽。
2、一踢一接毽子(鸡毛毽)用手托毽子,轻轻上抛,用一脚内侧踢毽子,再用手接住。反复练习抛,踢,接的动作,还可以用手,脚,面,抬平大腿等处接毽子。
3、连续踢毽子,用左(右)脚内侧,或外侧连续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也可以用左右脚交替连续的踢毽子。
4、集体踢毽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围成圈,交替或轮流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
规则要求:
1、按照规定动作及要求踢毽子。
2、踢毽子过程中,如果未踢中或未接住毽子,使毽子落地则为失败。
3、记数比赛时,从踢中次数最多的一队为胜。
教学提示
1、年龄小的幼儿,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幼儿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幼儿园活动教案4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重点:
让幼儿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活动难点:使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活动准备:
1、 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1个水果
2、磁性教具:苹果、梨 果树等
3、小篮子1只。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出课题:
(1)“这几天小朋友都开始穿连两衣服和厚裤子了,这是为什么呢?什么季节到了?
(2)秋天有什么水果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说,边演示磁性教具,分别出示苹果、梨等引导幼儿复习10以内的点数。
2、教师抱起大果篮问:老师的果篮里有几个水果?(小朋友说:好多!)
3、今天你带来了几个水果?水果的名字叫什么?请带石榴、橘子、鸭梨、猕猴桃、火龙果的小朋友分别来介绍自己的水果。
4、请小朋友一个一个从果篮里取走自己的水果并说出“我拿走1个水果!”教师总结:“原来果篮里有许多萝卜,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拿走了,现在篮子里还有几个水果?(还有1个)老师说:这1个是老师的,老师再取走一个就怎样?(小朋友说没有了!)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取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5、幼儿做游戏:“把水果送到果篮里”,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请小朋友把水果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回一个水果……”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水果?”小朋友:“许多水果。”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利用小玩具复习点数10以内的数)
1、按数取物后点数并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说说“怎样才不会错?”
幼儿园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玩具电话机一部,小熊和小兔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啦(小动物),对!小熊。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对,小兔)。今天,小熊和小兔来到了我们班,看看它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在家里,小熊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小兔,然后它就给小兔打了个电话。
小熊:喂喂喂,你是小兔吗?
小兔:哎哎哎,我是小兔啊。
小熊:小兔,小兔,你在干什么呢?
小兔:小熊,小熊,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熊和小兔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小熊在哪里呢?小兔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借用了手偶教具来引入教学,因此孩子们的兴趣也就被吸引了过来。接下来我边放音乐边左右手来操作两个手偶,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虽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预想状态,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
1、在利用手偶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手偶的表演给吸引了,而忽略了歌词的本身。
2、在巩固歌曲时,教师都是以孩子们齐唱为主的方式,过于单一,如果能适当的分组唱、男女合唱效果应该会更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们会学的更加有兴趣。
3、在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边情景表演边演唱的时候,虽然请上来的孩子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也是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够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课后觉得或许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带上头饰去进行边表演边演唱,这样才不会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无事可做。
幼儿园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黑鱼》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不同情境下小黑鱼的心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小黑鱼》白板课件、Ppt课件。
2、金枪鱼一条、笔记本5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是什么声音?大海里都住着谁吗?(幼儿说一说)
(二)集体阅读第一部分。
1。观察画面1,感受小黑鱼和小红鱼游玩的快乐心情。
小鱼是什么颜色?在大海里做什么?
2。观察画面2,体会小黑鱼孤单、伤心的心情。
播放紧张音乐,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鱼?会发生什么事?
小黑鱼心情怎样?
(三)分组自主阅读,跟随小黑鱼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1。自主阅读要求。
2。分组观看电子书。
3。反馈交流自主阅读内容。
(四)阅读故事结尾,感受小黑鱼和小红鱼赶跑金枪鱼的快乐。
1。观察画面,帮小黑鱼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游戏体验,感受小黑鱼和小红鱼赶跑金枪鱼的成功。
(五)完整欣赏加深故事理解。
活动延伸:
1。李欧。李奥尼其他作品:《鳄鱼哥尼流》,《一寸虫》,《玛修的梦》,《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小黄和小蓝》,《一只奇特的.蛋》,《这是我的!》。
2、海底世界还有哪些奇妙生物?画一画,感受海底世界的多彩与美丽。
活动反思:
幼儿天真幼稚,充满幻想。在活动中,运用绘本情节,恰当利用插图,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让幼儿在想象的王国里学到知识、增添乐趣,帮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灵活的教法,教会幼儿想象的方法,张扬幼儿个性,活跃活动氛围。语言想象训练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一举多得。教师的责任就是鼓起幼儿想象的风帆,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小百科: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幼儿园活动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掌握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体会民族节日的快乐。
2、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相关的民间故事。
3、品味月饼,领略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关于月亮变动的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
3、为每位小孩准备半个月饼。
三、活动过程:
1、根据探讨月亮的变化(用儿歌《月姐姐》),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中秋节被称作团圆节,让小朋友畅谈过节的方法。问:你如何庆贺中秋节?回答:如中秋夜全家围坐赏月、吃月饼、放烟火、玩灯等,家庭团圆。你喜爱过中秋节吗?为何?
3、收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个与中秋节有关的民间故事,老师与学生对此进行探讨。
4、观查月饼,分享月饼,感受节日的快乐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根据民俗、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及其月饼的分析和分享,让小朋友掌握中秋节,以下是活动的两大不足之处:
1、配合儿歌《月姐姐》展现的月亮变化的图片应改成电子版本,根据ppt展现,那样更科学且生动。
2、本次活动中关于中秋节家庭团圆的主题表述得不够充分,在第二和第三部分应更加重视强调中秋节被称作团圆节这一观念。
幼儿园活动教案8
主题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区的“小乐器”很感兴趣,很多小朋友天天带有关乐器的图书、光盘、还有各种小乐器玩具等等。活动区时候他们到音乐区来开个人的“音乐会”,还有很多捧场的小观众呢,很是热闹!最近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也是“小乐器”。于是,我就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开展了以下的主题活动-----乐器。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乐器的兴趣,引发幼儿求知探索的欲望。
2、培养幼儿用完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协调的能力。
4、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渠道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引导幼儿分享已有经验,做到经验分享和经验交流。学习共同学习。
问题板块
幼儿:曲鹏法:笛子有多少的小孔?周新博:古筝有多少根弦?孙瑞琪:古筝和古琴有什么不同?他们一样吗?陈艾伦:二胡为什么就两根弦?教师:你们知道乐器包括几种吗?他们都是什么?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演奏出好听的声音的吗?他们是从哪里发出声音的?
主题墙板分为:
1、问题板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公开。
2、展示板随时对幼儿学到的知识经验加以展示(如:幼儿制作的小乐器,活动中幼儿的一些语言,家长的及时反馈)
3、成果板让幼儿自己谈谈自己都学习到了什么知识经验,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记录,并加以展示。
图书区:投放有关乐器的书,图片,供幼儿阅读或欣赏。
电脑区:投放有关乐器的`盘,VCD,供幼儿观看和倾听。
美工区:投放各种适合做乐器的不同质地的材料,及废旧材料等等,供幼儿选择制作。
音乐区:投放乐器演奏的磁带,各种种类的乐器,供幼儿有不同的选择。
请家长在家中帮幼儿寻找一些有关乐器的资料,可以上网查询,并给幼儿讲述,使幼儿基本了解,能给其他幼儿讲述。请家长有时间可带幼儿到音乐厅去欣赏乐器演奏,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亲自感受一下,乐器是怎么演奏的!
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乐器的知识。请会乐器的家长可以到班中为幼儿演出。
园所资源:从园资料室找来一些关于乐器的书籍和图片等。
教师:把自己家中的乐器带到幼儿园中,为幼儿现场演奏。引起幼儿的兴趣。
主要活动:1、制作碰铃2、我知道的乐器3、欣赏二胡独奏4、笛子的种类活动5、欣赏钢琴曲《水草舞》6、古筝与古琴的不同7、幼儿手风琴演奏会
幼儿园活动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清楚的语言"围绕"我的进步积极、有序进行交谈。
2.学习用修补的方式保持和丰富话题。
3.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进步,分享进步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小红花每人一朵,大红花一朵
2,ppt《幸运大搜索》(将孩子的照片循环播放,教师听音乐随意点击停止,画面就会停在某个孩子的照片上)。
3.幼儿展示进步需要的相关材料(照片、作品)。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能用清楚的语言"围绕"我的进步积极、有序进行交谈。
2.活动难点:学习用修补的方式保持和丰富话题。
3.指导要点:运用语言引导,通过同伴评价、作品呈现、照片辅助三种修补方式引导谈话,丰富话题。
活动过程
1. 出示照片,激发谈话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看看是哪位小朋友?他们都有哪些进步?
教师小结:他们都有了进步、××学习方面有了进步,××现在能帮忙妈妈扫地等。
2.请幼儿轮流说说自己有哪些进步。
3.集中谈论"我最大的进步"
(1)讨论:什么是"最大的进步" .提问:你最大的进步是什么?"最大"是什么意思?
小结;:最大的进步就是变化比较明显的,自己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或别人可以感受到的进步。
(2)自由交谈:我最大的进步(请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最大的进步)
4.游戏:《幸运大搜索》
教师 :咱们一起玩《幸运大搜索》的游戏,搜到谁,谁就来说,好吗?
要求:幼儿谈论自己进步时,不光要说有什么进步,还要告诉人家开始你怎样,后来又怎样了,这样别人对你的进步就了解得更清楚了。
当幼儿表述不够丰富或不知如何表述时可请同伴根据生活经验直接用语言对该幼儿的谈话进行补充充。如:你认为他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在哪里?也可以呈现幼儿的作品或通过照片呈现,帮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使话题得以继续和丰富。
5.想办法记住别人的进步,欣赏别人。
我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进步。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记住朋友的进步?(这里是为了让幼儿关注自己的同伴,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有意倾听、有意注意。)6.谈谈别人的进步。
每位幼儿拿一朵小红花,送给另一位小朋友,并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这朵小红花送给他。教师要注意启发幼儿发现个别幼儿的进步和优点并表达出来。
7.小结教师从幼儿在园期间,一日活动的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进行总结,也可举某些幼儿具体的进步事例来说明或者班级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时取得的好成绩进行说明。把大家的.进步归结到集体的进步,大家为集体争得了荣誉,把一朵大红花挂在教室的门口,激励幼儿不断进步,树立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四、评价要素活动中幼儿是否能大胆连贯的讲述,是否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进步。
六、活动建议
1.美工活动:组织幼儿制作四种不同的"小奖杯"分别送给班上学习好、身体好、团结好、劳动好的孩子。
2.请家长以表扬信的形式将幼儿一年来取得的进步写出来,公布在班级的"夸宝宝"专栏里。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进步",学习用多种方法修补谈话内容,积极有序地进行交谈。
幼儿园活动教案10
托班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
设计思路:
这是托班主题《水果宝宝》中的一个活动,在以前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已认识了多种简单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生梨等,而幼儿对桔子好象特别熟悉,因为它在我们这里有种植,许多幼儿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时,自己采桔子吃呢,而且感到非常开心。这样,根据我班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游戏活动《采桔子》。
本次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幼儿发展所需的钻爬、平衡走、跳等基本动作练习融于“采桔子”的游戏情景中。小兔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于是,整个活动我都以兔妈妈的身份与兔宝宝共同活动,兔宝宝在兔妈妈的带领下一起过小桥、钻山洞,然后采桔子,吃桔子,共同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另外,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考虑到孩子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因此,绳子上的桔子布置得有高有低,还提供了草盖、字母板凳,让
幼儿想办法采桔子,可能有的幼儿会小手一伸就采到桔子,有的会跳起来采桔子,还有的会因为桔子长得高就站在字母板凳上采,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采桔子游戏,发展幼儿钻爬、走、跳的能力。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桔子若干(幼儿2倍)、小篮2只、小毛巾若干、地毯一块。
2、钻洞8个、字母板凳8张、绳子一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白兔
兔宝宝们(幼儿答:哎)今天,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啦。(律动两遍)
二、游戏一:过小桥、钻山洞
1、引起兴趣。
宝宝跳得真好,妈妈还想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看,前面有什么?(小桥、山洞)
2、师生共同练习走、钻爬的动作。
对了,现在我们一起去走一走,钻一钻。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先到达的幼儿为后面的'宝宝喊“加油”。
三、游戏二:采桔子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许多桔子)
2、妈妈带你们一起采桔子啦。(提出简单规则:我们采一个桔子就放一个桔子,提醒宝宝将桔子放于篮子里)
3、提供草盖或字母板凳,让幼儿想办法采上面的桔子。
四、吃桔子
我们采了那么多的桔子,来一起把它抬到草地上去。
1、师生共同坐到地毯上,作好吃桔子前的准备。
那么多的桔子,我们一起尝一尝,好吗?好,先用小毛巾擦擦小手。
2、剥桔子、吃桔子。
(1)、剥的时候,引导幼儿将桔子皮放于垃圾桶里。
(2)、可用儿歌适当引导幼儿观察桔子的形状、颜色。
(3)、帮助能力弱的宝宝一起剥桔子。
(4)、品尝桔子。(引导幼儿说出:酸酸的、甜甜的)
幼儿园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恰当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赶走不开心的方法。
活动难点: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笑脸、哭脸娃娃;情景图片;课件;悄悄屋模型;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你们开心吗?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它一样?(出示笑脸娃娃)可是,当我们都开心的时候,有一个娃娃悄悄遛进了我们班,它是谁呢?(出示哭脸娃娃)
二、认识不开心,学习赶走不开心的.方法。
1、教师提问:你有不开心的时候吗?你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幼儿自由表达。
2、当不开心娃娃钻进我们的身体后,会让我们乱发脾气,没有精神,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赶走它。
3、呈现情景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
4、总结赶走不开心的方法,请幼儿说说自己会怎样赶走不开心。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帮助他人,化解不开心的事。
1、创设情境,宝宝和丫丫因为想玩同样的玩具而争吵,请小朋友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赶走不开心。在小朋友的帮助下,不开心溜走了,可是不开心很不甘心,它又去哪里呢?
2、不开心娃娃来到了青青草原,看到了正在生气的美羊羊,和小熊猫,我们快来帮它们赶走不开心吧。
3、草原上的小动物为了感谢小朋友们,送大家一个礼物:“悄悄屋”,我们把悄悄屋放在区域角,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对悄悄屋诉说烦恼。
四、结束活动。
伴随音乐《快乐小天使》,在欢快的舞蹈中,鼓励每位幼儿做传递快乐的小天使,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
幼儿园活动教案12
时间:第十周星期二
地点:幼儿园办公室
主持:程昌敏
主题:优秀教案学习
科目:数学
幼儿园常识活动《筷子》
活动目的:
1)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体验初步使用筷子的感觉
2)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能力
3)教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承认好似怎样使用筷子
2)准备各种颜色、材料、长短、粗细等不同的筷子
3)盛有玻璃球的方形鱼缸、叉子、小勺、木筷子、不锈钢筷子、象牙筷子、炸油条的长筷子、幼儿每人1双筷子每组一份练习材料:塑料块、纸团、玻璃球活动过程:
1)通过实践,幼儿进行讨论
出示盛有许多玻璃球“宝物”的方形鱼缸和筷子、叉子、小勺 请幼儿进行讨论:不移动鱼缸,不用手触碰,要取出里面的“宝物”玻璃球,最好用哪种工具? 请3位幼儿分别使用3种工具做实践的出结论:筷子可以夹出玻璃球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并实践筷子的.功用
2)欣赏各种筷子
出示各种颜色、材料以及用途不同的筷子,木筷子—这双筷子是用木头做成的,我们平时用的筷子大多也是木筷,不锈钢筷—(互相抨击)听这双筷子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它是用不锈钢制作的象牙筷—这双白色的这么好看的筷子是用大象的象牙做成的长筷子—(比较)这么“高”的个子,它是用作炸鱼或是炸油条时用的,这样热油就不会烫到我们了
3)教幼儿正确使用筷子
幼儿人手1双筷子,教师进行演示将筷子放在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中间,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放置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放在无名指下面做夹、合 练习介绍筷子是我们中国人吃饭的主要餐具
4)游戏:看谁夹的多
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夹的多,练习使用筷子。提醒幼儿注意:筷子不要指到别人的脸上,以免划伤,不能拿着筷子跑,以免伤到别人和自己,不把筷子含在嘴里,以免戳伤喉咙 游戏结束,请幼儿结合自己实践进行讨论 1.什么东西容易夹——纸团和塑料块 2.什么东西不容易夹,为什么—玻璃球,因为玻璃球表面滑,摩擦力小
5)活动重点: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主要用餐工具,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能力,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效果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知道筷子是我们中国用餐的主要工具,知道筷子有不同种类、颜色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和用途不同,在游戏中幼儿将刚学到的技能要领活用其中,初步掌握了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但并不灵活,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实施
幼儿园活动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2、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
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幼儿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交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述。建议由大班哥哥姐姐来进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师用肢体和部分语言进行提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讲述。
幼儿园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
探究的问题:
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 试一试。 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
(2)皱纹纸力量最小。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
(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
活动结束
1.盛玻璃弹子的容器不宜太小,以便盛更多的玻璃弹子。
2.纸条不宜裁得太宽,以方便观察。
3.木棍可用筷子或铅笔代替。
幼儿园活动教案15
设计思路:
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孩子们的衣服也越来越多了,有的幼儿的小椅子上还多了一样好看的东西.那就是非常可爱的――垫子.每天都有小朋友围在那里看着:朱恒说:"我家也有的,我家的是小猪呢?我妈今年特意给我买的.非常可爱的."严佳澄说:"我家也有小猪的,我还有小狗呢?"看着孩子们在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垫子,我也有点情不自禁了,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当中,你们讨论得怎么热烈,在讨论什么呀?能否也说给我听听,幼儿就把垫子说了出来.你们都有垫子吗?那我们把家里的垫子带到幼儿园里来,让大家一起来看看.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一节课。作为一种家居用品,既轻巧美观又安全舒适,适合小班幼儿摆弄,漂亮童趣的沙发垫又可以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动手、动脑、学习、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来认识垫子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垫子的多种游戏方法.
3,懂得从小关心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动物沙发垫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垫子"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对了,乌龟垫子)
2,小乌龟正在和好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可是,小乌龟怎么也找不到它的垫子朋友呢?可着急啦!我们一起来帮帮小乌龟吧!
3.幼儿找垫子(让幼儿在找的时候,说说你在哪里找到的)
4.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吗?找到的小朋友到老师这边来.
5.来,小朋友,我们一起脱下鞋子,找个小星星坐下来,去跟你的垫子宝宝玩一玩.
二、说垫子
1、 请小朋友看看,你找到的垫子是什么样子的?(我找到的垫子是...我的.垫子的毛是长长的,你的呢?)
2、你找到的垫子是什么颜色的?重点介绍毛毛虫,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红 黄 蓝..)对了毛毛虫垫子有很多种颜色,是五颜六色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五颜六色)今天我们学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叫五颜六色.我们一起来学学着个新词语好吗?让幼儿来跟着读一读.
3、小朋友请你们用小手来压一压、拍一拍有什么感觉?(软软的)
4、垫子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5,对呀,每天爸爸妈妈工作多辛苦呀!宝宝们每天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一个垫子靠一靠,爸爸妈妈该有多舒服呀!
三、玩垫子:
1、沙发垫不但可以抱一抱、靠一靠、坐一坐,还可以跟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呢,小朋友,请你们跟垫子去玩一玩吧!
2、 幼儿玩垫子
3,在小朋友一起玩垫子时,老师看到了小朋友跟垫子玩了很多的游戏,谁来说一说,你是跟垫子怎么玩的
4.让幼儿来说说(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游戏的方法,)
四、结束:
今天,我们和沙发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教给爸爸妈妈和小伙伴,让他们也来玩一玩?
【幼儿园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活动教案02-23
幼儿园活动教案11-04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12-03
幼儿园礼仪活动教案05-20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5-15
幼儿园小暑活动教案01-21
幼儿园竹竿活动教案02-02
幼儿园领域活动教案07-13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07-07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