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冬天教案

时间:2024-09-09 10:35:4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冬天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冬天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冬天教案

中班冬天教案1

  活动目标:

  1、 能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

  2、 告诉不同力度、速度的歌曲旋律,并学着用歌声来表达。

  3、 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唱歌曲。

  活动难点:学会用不同力度、速度的唱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再见吧冬天》。

  活动过程:

  1、 经验交流,表达对冬天的不同感受:

  说季节,引出主题:

  ——“春天来了,冬天正悄悄地过去,我们该对冬天说什么?”(再见吧冬天)

  交流对冬天不同的感受:

  ——“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如果你喜欢冬天,你会怎样对冬天说再见呢?”

  (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语速讲述)

  2、 倾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对冬天的不同感受:

  教师按不同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分别弹奏乐曲。(第一遍轻柔缓慢;第二遍强烈跳跃)

  ——“这两遍乐曲听上去有什么不同?”

  “哪段乐曲表现喜欢冬天?哪段乐曲表示和冬天说再见?”

  幼儿选择不同的乐曲,用动作表达对冬天的不同感受:

  ——“如果你喜欢冬天,和它再见时会做哪些动作?”(挥手、拥抱)

  “如果你不喜欢冬天,和它再见时会做哪些动作?”(挥手、摇头)

  3、 学唱歌曲,用不同力度、速度的声音表现:

  老师分别扮演喜欢和不喜欢冬天的两位小朋友唱歌曲:

  ——“喜欢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慢慢的、柔柔的)

  “不喜欢冬天的小朋友唱歌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快快的、重重的)

  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学唱歌曲。

  师生共同选择不同的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的前三乐句是基本相同的,就是最后两个小节的音呈递增关系,要让幼儿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给幼儿完全正确的第一感觉!因此,在学唱前我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地让幼儿感受高音的变化,让他们主动听出来变化主要就是在“冬天”这两个字的演唱上并出示歌谱,结合歌谱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哼唱,这样幼儿前三句相同的歌词就能完全掌握了。

中班冬天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快到了,让孩子们知道冬天的基本特征及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画面,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汉字“白房子、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孩子能自己讲述故事

  2、知道冬天的基本特征及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 、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录音机,实物投影仪。

  2、 字卡:白房子、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白房子》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提问:

  1、故事里有谁?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三、听录音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讲述。(这一环节是帮助幼儿回忆巩固阅读内容,大胆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四、师生共同阅读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像,讲述。

  提问:

  1、冬天来了,小兔、小猫和小松鼠三个小动物各自盖了间什么样的房子?出示字卡:认读汉字“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

  2、有一天,它们外出找食物,回来时发生了什么事?

  3、它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房子的?

  五、幼儿再次阅读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六、个别幼儿讲述。

【中班冬天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冬天来了语言教案07-12

济南的冬天教案03-08

济南的冬天经典教案08-21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02-25

小班冬天教案03-01

济南的冬天教案05-22

冬天的小路教案08-22

《济南的冬天》教案01-17

小班冬天来了教案02-02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