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1
一握,指的是踩高跷时高跷的握法。
通常情况下高跷的握法有两种,一种是手臂与地面平行,与高跷垂直的握法,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握法不太容易控制高跷与地面的角度,容易向前或者向后倾斜。因而我向学生建议的是第二种,手臂与地面垂直,紧贴高跷的握法。
二下,指的是高跷的下法。
着重强调的是安全的.因素,很多学生在踩高跷的时候或者因为身体失衡掉下,或者因为玩了一段时间以后第二个同学要接上,所以在下高跷的时候往往是一扔了之,这样的做法既容易在下高跷时自己摔倒,又容易伤到边上帮助或者围观的同学。因此,在这一条上我着重强调在下高跷要求双手握住高跷,双脚向前,或者向后落地,落地后将高跷交与下一同学。
三帮助,保护与帮助是踩高跷教学中必讲的一个内容。
但是如何既能够保护同伴的安全,又能够让他尽快的以自己的能力来独立完成,做到放而不松呢。我经过考虑,将保护与帮助的学生定为两人,一人一边,在同伴上高跷时两人双手握紧高跷的上端,而在同伴开始移动高跷时,双手的动作从紧握变成双手手指成环形,将高跷的上端环绕在一定的区域里面。这样就能尽量减少对踩高跷同伴动作的干扰,从而让其尽快独立完成踩高跷动作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经过20分钟左右的分组学习以后,大约5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踩高跷的动作。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2
教学目标:
1、幼儿学习听老师口令走高跷,跨过过障碍物,发展幼儿的平衡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敢于尝试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教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高跷人手一份标记圆点小椅子橡皮筋布置成场地
教学过程:
一、准备热身运动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教学起来吧!
(教师带领幼儿跑步—围着场地跑————跑成直线原地快跑)师:手臂张开转个圈儿,找一个点站站好。(幼儿找点站成两排)
2、听口令热身运动(教师结合手势和口哨的口令)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转圈
二、基本过程
(一)学习走高跷
1、教师谈话导入师:这是什么呀?(高跷)我们一起来走一走吧!
2、幼儿自由练习走高跷,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走高跷。
3、学习探索走高跷的好办法。
(1)师:好,把你们的高跷变成小椅子,我们先坐上去休息一下。刚才有的小朋友走的稳稳当当的,可是有的小朋友不停的掉下来,为什么?
――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动作要领(脚底的中心没有踩在高桥中间;绳子没有拉紧;幼儿边说教师边示范)
(2)教师再次完整示范得出动作要领。
要走的稳当,首先要将脚底的中心踩在高跷上,绳子往上提,拉的紧紧地。走稳一步再走下一步。(小高跷脚下踩手拉直向前看一步一步慢慢走。)
4、用标准的动作再次练习探索尝试踩高跷。
(二)巩固走高跷教师带领幼儿分成男孩女孩两组两排
(1)师:小朋友真厉害,都会走高跷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走的最稳,教师带领幼儿幼儿听着口令玩高跷。
例如方向玩直线————圆圈————两排(教师带领幼儿让高跷做小椅子坐下,做腿部放松运动)
三、游戏:
比一比赛一赛穿越森林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布置场地
四、放松环节听着音乐做一段高跷操(围成一个圆圈)
五、整理材料。
回教学室。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3
教学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与小朋友和老师互动的乐趣。
2、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教学,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每人一副高跷
教学过程:
1、老师教授踩高跷要领,示范踩高跷的动作。
2、幼儿每人取一副高跷,分散站在场地上,自由尝试踩高跷。
3、老师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踩高跷方法。
4、熟练的幼儿可以两两踩高跷比赛。
5、小结游戏情况,老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教学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教学,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教学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教学中的教学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教学中开小火车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在教学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教学,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教学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教学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4
教学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与小朋友和老师互动的乐趣。
2、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教学,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每人一副高跷
教学过程:
1、老师教授踩高跷要领,示范踩高跷的动作。
2、幼儿每人取一副高跷,分散站在场地上,自由尝试踩高跷。
3、老师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踩高跷方法。
4、熟练的幼儿可以两两踩高跷比赛。
5、小结游戏情况,老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教学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教学,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教学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教学中的教学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教学中开小火车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在教学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教学,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教学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教学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5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踩高跷》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高跷。
2.平地。
3.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
1.介绍游戏规则。
指导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让幼儿了解游戏的目的和规则,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练习基本动作。
指导教师让幼儿先在平地上练习基本动作,如步伐、平衡等,为后面的高跷练习做好准备。
3.练习踩高跷。
指导教师将高跷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练习踩高跷,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4.比赛环节。
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踩高跷,比赛时间为两分钟。比赛结束后,获胜小组可以得到奖励。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游戏,幼儿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幼儿们互相帮助、鼓励,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自信和勇气。同时,这次游戏也让幼儿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游戏的设计和安排,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小班游戏踩高跷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游戏教案05-24
小班游戏教案12-18
小班游戏教案:《小白》09-02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1-17
【经典】小班角色游戏教案05-29
小班建构游戏教案07-08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03-12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1-06
小班自主游戏教案03-26
小班运球游戏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