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场之国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牧场之国》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牧场之国》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争取读出8个生字以及“模样”等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语句,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草原、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理解为什么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国度,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风景如画让人陶醉,有的气候宜人使人流连,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牧场之国》,齐读课题。
2、师:“牧场”是什么意思?(生答),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3、师:你们的想象是多么美妙,让我们带着对牧场之国的向往,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 “望文生义”这一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尤其是描写景物和场面的语言文字来说尤其重要。通过对于题目的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在后面学习中,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设计巧妙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了。)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课件:镶嵌、骏马、公爵、模样、羊圈、牲畜、仪态端庄、膘肥体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挑生读,说发现了什么?)
2、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可以请教课本中一位小老师,你们找到它了吗?没错,就是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3、出示阅读提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那里的田园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阅读中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请学生读)
4、谁能说说这个导语告诉我们该怎么学习这篇课文呢?(生回答)
5、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挑生回答)
过渡:看来,牧场之国给大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你知道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荷兰)。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有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是哪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请你把这句话快速找出来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准确的词语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体会,感悟美景
过渡:那么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你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下来,去细细感受那真正的荷兰的独特魅力吧!
(一)生小组合作读课文,画出句子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潜心读书是学习语文重要的方法,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读书,潜心读书,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分享?暂时没发言的同学请认真倾听,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和你完全一样吗?你有没有更精彩的观点和更独特的感受吗?(挑生说)
预设一:(师出示课件)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花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1)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牛的种类繁多)
(2)谁能读读这句话?谁能读出牛种类繁多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叫叫牛的名字(齐读)
预设二:(师出示课件)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牛的神态)他们可能在思考什么呢?(发挥想象力)
(2)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用你的声音、表情读出牛儿吃草的专注?
(3)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了牛的神态各异?
师:是啊,作者分别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牛儿的神态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4)指导朗读:谁愿意用朗读来表现出牛儿的优雅和尊严?(挑生读、齐读)
预设三: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说理由(体会到牛多、草原大)
(2)指导朗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你抬头往前看,你看到的是,生读————;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你转身往后看,你看到的是,生读————
师:这么多种类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牛,怪不得作者会说,生读———————
总结:在这样碧绿的草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群神态各异的牛,(板书:花牛成群)好一个牧场之国,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齐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没有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预设四:(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挡着的运河……主人和公爵。
1、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感受到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自在)
2、你从哪儿感受到的?现在你就是这样一匹马,能不能读出马的自由自在呢?
3、指导朗读:在这样一个动物王国里,他们是主人、是公爵,是何等的尊贵呀!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骏马飞驰的英姿(播放图片),能不能读出骏马无拘无束飞驰的情景(生齐读)(师相机板书:骏马飞驰)
小结:这么美的一幅画面,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预设五:(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白色的绵羊……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生回答)
2、给赞许换个近义词。(称赞、赞赏)想象它们可能会赞许什么呢?
3、同学们,让我们把文字化作富有韵律美的诗,(出示课件)
白色的绵羊,
悠然自得。
黑色的猪群,
不停地呼噜着,
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成千上万的小鸡,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
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动物们在这儿生活的非常舒适,你们能用声音和表情表现出他们的安闲舒适吗?(带感情齐读)
小结:多悠闲的绵羊,多欢乐的猪群,多安闲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动物安闲(板书),在这里,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怪不得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预设六: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
过渡:白天的牧场那么的辽阔美丽,夜晚的牧场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师配乐读)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师:如果,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带着憧憬与向往,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出牧场上的宁静之美吧!
总结:多么和谐、宁静的一幕啊!(师板书:万物沉睡)难怪作者又一次赞叹道:(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总结升华,体会写法:
1、师引导:出示四幅图引读:在碧绿草原——花牛成群,在无垠原野——骏马飞驰,在动物王国——动物安闲,在寂静牧场——万物沉睡。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美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2、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出示课件)它就像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的自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发自肺腑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放声朗读,同声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抒发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3、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五、推荐作品,增添感悟。
师:荷兰是牧场之国。其实,在我们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也有同样美丽的草原牧场。本文的作者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深情地写下著名的散文《草原》。孩子们,去读一读那生动美妙的文章吧!你一定会领略到另一番牧场风光,感受到别样的人间真情,同时品味到不同的语言文字的所表达出韵味和魅力。
设计意图:
再一次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鼓励学生去阅读更多美文佳作。引导学生学习比较着进行阅读,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
六、板书设计:
花牛成群
牧场之国 骏马飞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动物安闲
万物沉睡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抓住作者描写荷兰牧场上动物们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的语句及其拟人化的写作方法,体会荷兰的牧场是动物们真正的乐园。
3.感受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四次出现的原因是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拟人化写作手法的好处,学习富有人情味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初知荷兰:
1.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22课——牧场之国(生一起读题目)。这个课题前有一个“*”,这说明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生答)。略读课文要求我们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它。你们知道这个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吗?荷兰(生答),是啊!荷兰因为运河众多,河流就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叉,所以被称为水之国,又因为郁金香、风信子等各种花朵在春天争奇斗艳,那时候,原野就像五彩斑斓的花地毯,所以荷兰又被称为花之国,同时,荷兰也是牧场之国,这从文中第一自然段中就能读懂。
2.初步感知: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齐读。
师问:一起读第一自然段。什么叫牧场?牧场之国又怎样理解?(牧场是指放养牲畜的地方。荷兰很适合放养牲畜,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牧场。)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荷兰的牧场风光吧。
(二)初读感悟
1.快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等一会,老师要请你说出对牧
场之国的印象。
学生谈对牧场之国荷兰的印象——悠闲的、自由的、安闲的、寂静的
2.快速浏览课文,弄明白牧场之国属于谁?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刚才读课文很有收获。现在请你们再次浏览课文,思考:牧场之国是属于谁的?
生答后师归纳:哦,原来,牧场之国是花牛的王国,是骏马的'王国,是山羊、绵羊、黑猪、小鸡的王国。(师借机板书:牛、马、羊、猪、鸡)
3.积累词语。
多媒体出示词语并朗读
师:作者在描写这些动物的王国时,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老师从文中找了一些,想读吗?
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
第一组:专注 仪态端庄 无比尊严 严肃沉默
第二组:骏马 膘肥体壮 飞驰 公爵
第三组:悠然自得 成千上万 赞许 成群结队 安闲
第四组:丝绒般 镶嵌 辽阔无垠 天堂般 寂静
学生读时师适时指正错误,生读后师问: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组,每组分别在描写什么啊?
(第一组主要写黑白花牛,第二组主要写骏马,第三组主要写羊、猪、鸡,第四组主要写牧场)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三)品读课文
1.第二自然段:(多媒体出示语段)
师:不过,今天我们要领略牧场之国的风光,只读词语,大家觉得够吗?是啊,我们还要读课文。让我们来细细品读一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所描写的牧场美景。
1)自由轻声读,把感觉写得美的句子或词语划出来,还可以在旁边注上自己的
感受,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学生自读之后,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哪位同学愿意代表大家来读一读这一段?
其他同学想想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要认真听其他同学说了什么,一
有新的发现或感受,要马上举手。
①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什么意思,一般用在谁身上?今天作者用来形容牛,把牛写成人一样)师无必要点出“拟人手法”,但要让学生感受到拟人化写法的美妙之处:作者在这里赋予了牛人的神态,这是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的描写啊)
②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怎样的贵夫人?仪态端庄。人的神态) ③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怎样的家长?无比尊严。人的神态)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富有人情味的语言特点时,师在学生找出一个相关词语后,问:怎样才是(词语意思),这个词语我们平常是用来形容谁的?现在作者用来形容牛,赋予了牛人的神态。所以,在作者的眼里,牛不是牲畜,牛是人啊。这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描写啊。这个自然段中类似的语言还有哪些?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
4)齐读三句话,读出人情味
师:孩子们,作者正是用那富有人情味的描写,把荷兰牧场牛群的生活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着大屏幕,读出那浓浓的人情味。
5)说话练习:
师:这些牛生活在丝绒般碧绿的牧场上,他们多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啊?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生活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上,可以到处散步,可以 ,还可以 ;不用担心天敌的追赶,不用 ,更不用 ,这生活可真是 !(多媒体出示)(追问学生:我们从作者那富有人情味的语言中感受到,牛群在牧场之国的生活是那么那么那么)
师借机板书:悠闲、舒适、无忧无虑
6)做完练习后,师引读——从作者那富有人情味儿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牛群的生活是那么悠闲、舒适,怪不得作者会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
2.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多媒体出示)
师引入:那么让我们继续到第三、四自然段去感受那浓浓的人情味吧!
1)学生自读课文,抓住“人情味”感悟课文。
2)小组交流
师引语:孩子们,感受到人情味儿没有?怎么感受到的?
①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师: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人情味儿了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膘肥体壮:生活是那么安逸;主人和公爵:骏马是牧场的主人和公爵(人的职位)啊,在这里,它们想干嘛就干嘛,他们是那么——自由。读出自由的感觉)师借机板书:自由
师引读:同学们,正是作者看到了骏马在草原上是那么自由,他才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②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牲畜们在草原上安闲地生活着,无忧无虑:猪群在对什么表示赞许?心情怎样?羊群、鸡群欣赏着自己的王国的时候,心里又有什么想法?)师借机板书:悠然自得 安闲
师引读:同学们,正是作者看到了动物们是那么悠然自得,安闲的生活,他才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用优美的语言泛读,学生细细体会夜晚的牧场。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从作者那么富有人情味的语言中,感受到了动物们安闲、舒适而自由的生活,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来感受一下夜色中的牧场之国吧。听老师读的时候请闭上眼睛,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突出“寂静”的主题)师借机板书:寂静
师:孩子们,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寂静)是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寂静的?(严肃沉默、寂静、没有响声、舒缓平稳、平静、沉睡、无声)
师引入:大家找了这么多,老师把它们整理了一下,一起来美美的、静静地读一读吧
多媒体出示短语:
严肃沉默的奶牛
默默无言的挤奶人
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微弱的光芒
3)指导学生练习拟人化的写法。
师引入:在这样寂静的夜晚,狗不叫了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师:多么安宁的夜晚啊!我们能不能像作者那样,赋予文中的动物和灯塔人的动作或神态来表现寂静呢?试着写一写。可以选一两个空格写一写,能干的同学可以把空格都填上。
在一片寂静中,狗 ,圈里的牛 ,马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 。
交流:2—3人
师就板书引读:多么寂静安宁的牧场之夜啊,怪不得作者会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再次引读
师问:孩子们,作者在本文中四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作者来到丝绒般的碧绿草原上,看到牛群是那么悠闲地生活着,他情不自禁地说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作者看到骏马自由飞驰的景象时,他再一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作者看到天堂般的草原上,动物们是那么悠然自得,他更是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牧场渐渐入夜,周围一片寂静安宁,作者发自内心的,深深地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板书:
牧场之国
牛 悠闲 无忧无虑
马 自由
羊 悠然自得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猪 赞许
鸡 安闲
寂静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阅读提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荷兰牧场之美。
1、解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牧场之国》,场字注意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牧场之国指哪个国家?(荷兰)读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荷兰的牧场很多。)关于荷兰,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了什么?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22课,课题带星号表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学习阅读课文,我们先要读阅读提示,同学们用笔标出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
3、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给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怎样的田园景色?预设答案:牛群在丝绒般的绿色草原上吃草或者站立不动在思考什么。
3、膘肥体壮的骏马在辽阔无垠的原野上自由飞驰。
4、羊、猪、鸡在天堂般的草原上悠然自得。
5、牧场的夜晚寂静祥和。(相机板书:白天、 自由自在、 夜晚、 寂静祥和)
板块二:
一、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我们先来看看课文,课文中第一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第二自然段结尾,第二次……
2、在二三自然段随意找一句加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读一读体会一下?
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想表达对牧场的美丽景色和动物们生活的自由自在表示赞美和喜爱。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牧场的美丽景色,用波浪线画出能让你感受到动物们生活美好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你画出的句子。
预设一: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我们来看大屏幕,牛群看着这蓝天白云绿草在想什么呢?我们这儿水真甜,草真好吃……是谁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优美、广阔的生活环境呢?人。对。你真会思考,不但读懂了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作者还在赞美牧场上人与动物、环境的'和谐美好。)
让我们读出牛群与环境和人的和谐美好。
预设二;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仪态端庄什么意思?举止神态端正庄重。老牛看看调皮的小牛犊,小牛犊会怎样?牛群里有贵妇人、有家长、还有牛爸爸、牛妈妈,可见牛群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预设三: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骏马是广阔无垠的牧场的主人。可以在牧场上尽情飞驰。请你读出骏马的自由。
预设四: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你感受到了什么?悠然自得什么意思?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很满足。感受到了绵羊和猪群在农场生活得很欢乐幸福。请你读出这种幸福吧!(学生评价。)
小结:作者三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就是要赞美荷兰牧场的美丽田园风光,赞美动物们在牧场生活的和谐美好。那么第四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要赞美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板块三:这一自然段讲夜晚的牧场是安静的。那该怎样读这一段课文呢?(声音要轻一些,读得要慢一些。)
1、两名学生和老师配乐读本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牧场夜晚的美丽景色。(睁开眼睛,孩子们,有的感受是?牧场的夜晚真美丽、真安静?第四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要赞美什么呢?赞美荷兰牧场夜晚的寂静。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牧场夜晚的安静?)
预设一:默默无闻,挤奶的人为什么默默无闻?因为环境的美丽安静,让她很享受这样的劳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动物、环境的和谐。
预设二: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这些词语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牧场夜晚的安静,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本文诗一样优美的语言。
老师把这段文字分行打出来就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配乐朗读)
板块四:
1、感受第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它在全文的作用吗?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
2、本文在写作方法上还有哪些特点?
比喻、拟人,反复,反衬
2、布置作业。
板书: 22牧场之国
白天 自由自在
夜晚 寂静祥和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异国的田园风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教师课前查阅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并自制课件。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课,整体感知
大屏幕依次出示荷兰被誉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图片并配以悠扬乐声。
同学们,这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这里的田园景色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打开书,在阅读中去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麽印象?)
二、诵读体验,品位语言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麽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把感受深刻的语句画下来再大声读读。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共同感受这令人陶醉的田园风情。
三、积累语言,拓展迁移
1、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语句,段落,全文均可)读后互评。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荷兰“牧场之国的美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那磨不仅如此,你还对荷兰有那些了解?结合课前所查资料,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出示:荷兰是 之国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正向同学们所说,荷兰无愧于“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美誉。这里的田园风光,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深深打动着我们,那麽今天课后就让我们把这美好意境记录下来吧。
出示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2、继续查阅资料,了解荷兰及其它国家的风光,把感受记在日记中或在夥妍队报中刊出。
五、板书设计
22 牧场之国
水之国 荷兰
花之国
……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的可爱。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方法:读议感悟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自然风光?生说。老师这儿也有些风光图片,请大家欣赏,你能用词语和句子来描绘他吗?生描片。是的,这就是牧场之国的荷兰,让我们随作者一同去感受异国风光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2、读了课文,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生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3、荷兰牛羊成群,骏马奔驰,多让人神往,让我们走进荷兰,来欣赏美妙的一天。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请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读,把体会写在旁边。
2、谁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生说,师评价。
4、白天,在荷兰,这个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牛羊、小鸡、马群、黑猪是主人,那儿是它们的王国,那么夜幕降临晚上的荷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同桌之间读读第五段,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荷兰晚上的词语。
5、生读,找词语,读出感受。
6、就让我们在读中来欣赏这真正的荷兰吧!欣赏图片8——11
7、文中四次提到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能说说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吗?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的地方!
8、所以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生齐读句子,练习说句子:是……也是…
9、欣赏图片14——24
四、课外延伸
1、读读资料袋中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全文:
虽然我们没有去过荷兰,但学了课文,这个国家就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感受到了荷兰景色的优美,动物与人的和谐统一,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风光图片,并写上简短的描述。
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成群骏马绵羊成群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反思:
本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初读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在读课文,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练习说话,说感受,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是积累词句,难点是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为了能解决这两点我以读为主,使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的缺点是评价语言的单一,部分学生平翘舌音不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这方面训练学生。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
(1)出示生词:
专注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骏马膘肥体壮飞驰辽阔无垠公爵
悠然自得赞许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吆喝牲畜
(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
(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
三、写字指导
1.齐读本课要写的15个生字。
2.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罐”的写法)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1.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无比尊严。)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次读。
2.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
①公爵:君主国家尊贵的封号。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②说说你的感受。
(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驰骋……)
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
(2)汇报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①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
②女生齐读。
3.认识傍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
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二、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
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
三、拓展延伸,自主设计作业
1.师:课文学完了,请你来设计一个作业。你觉得这节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作业呢?
预设:(1)我想把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我想把荷兰的牧场画下来。
(3)我想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
2.师: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作业,完成后,大家可以办一个作业交流展示会,互相分享、欣赏。
[教学板书]
19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牛群吃草比喻
骏马飞驰拟人
家畜安闲
夜晚寂静
[教学反思]
《牧场之国》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牧场之国荷兰的特点。
首先我以谈话导入,接着让学生介绍收集到有关荷兰的资料,使学生对美丽的荷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然后揭示课题。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踊跃发言。不一会儿,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荷兰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接下来进入质疑解疑环节。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
一路走下来,课堂很顺畅,条理很清晰,层次也很分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了文章重点,体现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这课的朗读的引导做得不到位。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怎么指导?这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心头的一个难题。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7
指导学生写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若想使作文教学达到此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一学期几次的作文指导课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而练笔的最好契机就是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笔,让学生在练笔中深化课文主题,消化课文中的词句及写作方法。因此我认为,课文才是写作的真正导师。根据课文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进行练笔的方法有很多。迁移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就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今天在《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中我尝试运用了这一方法,收效颇为满意。
《牧场之国》是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课文第一段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的另一独特的特点──“牧场之国”。接下来第二段详写碧绿的草原上牛多,以此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第三段比较详细的写辽阔无限的原野成群的膘肥体壮的骏马自由生活的景象。第三段略写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二三四段详略分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家畜家禽安闲游憩图。
这虽是一篇阅读课文,但鉴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地方,所以我又增加了一节课的练笔时间。(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
……
师: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思考这四段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自读。
生:我觉得这几段有很多优美的词语,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仪态端庄、膘肥体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等。加了这些词语,让我觉得文章写的很美。
师:你说是要多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板书: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一段和《乡下人家》那课一样,也有很多的拟人句和比喻句。比如: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这三句话都是拟人句。
生:我给李金冰补充:我觉得这里还有一种写作方法,那就是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如果作者不细致观察,他就不会发现有的牛像在思考,有的牛像是贵夫人,有的牛像家长了。
师:你们两个说的都很好。把你们两个的合在一起就是写文章时要细致的观察,发挥想象,然后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表达。(板书:细致观察,巧妙的运用修辞方法)
生:我发现第一段运用了开篇点题的写作方法。
生:我发现这四段是总分的写作方法。第一段是总写荷兰是牧场之国。然后就分写牛多,马多,羊多,鸡多,猪多,因为这些家畜家禽多,所以才被称为是牧场之国。
师:你真会发现!(师板书:写作方法:总分)
师:除了黑板上的这些,同学们们还有发现吗?
教室一片沉默。于是我提醒学生从课文讲解的板书上去发现:第二段主要写牛,第三段主要写马,第四段写了羊猪鸡等。在我的提示下,慢慢的有几个学生急切的把手举起来。“老师我发现了”。
生:这几段还运作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第二三段是详写。第四段是略写。
师:作者是怎么样做到详写和略写的?
生:比如第二段作者用整个一段来写牛。而且写了牛的颜色,神态等。第三段整个一段就只写了马。而第四段却一段里面写了羊猪鸡。写的很简单。
师:既然第二三段都写了牛了。第四段为什么还要略写羊猪鸡呢?比如写鸡的就用了半句话,这样还不如不写算了。
生:“老师不是这样的。”因为是一个牧场嘛,不能只有牛马,一定还有羊猪等,但又不能所有的都写的很详细,所以就要略写一下。
生:老师我还知道为什么要详写牛和马,因为牛马是牧场主要的牲畜,所以就详写,其它的不得主要的,所以就略写了。
师:同学说的都很好。但是不是只限于纸上谈兵呢?我现在就来验证一下。请大家进入留言板:(以下是留写言板中教师的打写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了《牧场之国》这篇课文。课文的一二三四段教给了我们很好的写作方法:
1.总分结构,开篇点题。
2.细致的观察,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
3.最重要的一点是详略分明的写作方法。
请你运作这三点写作方法也来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点。题目自定。
以下是我节选的几个写作片段:
1.桂林的山
说到桂林,每个人都知道,桂林不仅水清澈见底,山更是奇不可言。
桂林的山,总体的看非常的雄伟,在漓江上抬头望,感觉山就要塌下来一样。
我们坐在游船上欣赏着美丽的山。我看见一个山就像一位古代的.宫廷中的太后,拿着铜镜,用精制的梳子,在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虽然是天然的,但是栩栩如生。
我还喜欢九马画山,山形就像人绘山的,上面有许多的马儿,在混乱的奔跑着,若是你看久了又觉得像是公牛,真让人眼花缭乱,但我还是喜欢。
桂林还有好多好多山呢!比如说啤酒山,洋山等等。
桂林让我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还是这些山。
2.康乃馨
花有许多种,有牵牛花,乐杜鹃,菊花,喇叭花,还有许多许多。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康乃馨。
从远处望去,就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康乃馨的花粉上,有许许多多的香气:有时候像妈妈那迷人的香水;有时候像一阵阵刚出炉的烤蛋糕的味道;还有时候像沐浴露的香气。
康乃馨有许多颜色的,有紫色、白色、红色、黄色和紫红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黄色和紫红色的。每到母亲节,妇女节和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买一朵黄色或者紫红色的康乃馨送给老师和母亲。
3.美丽的桂山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过陡峭的黄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但我最喜欢美丽的桂山
到达后,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了山脚。山脚下,有一个高高的大门。门的正中间有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桂山。
沿着曲折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了半山腰。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找到了一个雨棚。这场雨似乎给桂山这为害羞的少女铺了一层面纱。朦胧的景色似乎让人感到仙境的感受……
4.中山公园的游乐场
中山公园有许多好玩的,有钓鱼,有划船还有游乐场可以玩呢!
游乐园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有金龙华车,有鬼屋,有青蛙跳等等。但我最喜欢玩的还是彩虹飞车。彩虹飞车是一款由自己控制的机器,如果踩大力就会甩得很高。我每次和别人玩都踩地非常大力,这样才显得比较刺激。上次,我跟弟弟一起玩,我一踩高,他的泪水就像一盆水泼下来一样。他的叫声就像老虎的吼声,那时我的耳朵真是震耳欲聋。所以,以后我再也不跟弟弟玩这个游戏了。
游乐场还有许多,我喜欢玩的,如:碰碰车、海盗船等等。碰碰车可以随意控制方向,碰撞对方的碰碰车。海盗船,上面那辆船,在电力的引导下,大幅度的摆动,也还不错。
我喜欢中山公园的游乐场。
5.桂林山水
我去过肇庆、长沙、珠海……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桂林。
桂林的山不同高矮,不同形状。有的像笨重的乌龟在爬山,有的像灵巧的老鼠在摇尾,形态各异。瞧!这座是“青蛙跳江”。这只巨蛙好似要跳到江的对面去觅食。它伸出了自己的四肢,极力的跳动。为了去觅食,它好似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我。
桂林的水非常静,静的让你看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树非常的茂盛,树叶叠在树叶上。桂林的米粉香香的,咸中带甜。桂林的楼样式各异。
……
6.游鼎湖山之鼎湖
前不久,我去了鼎湖山,印象最深的是鼎湖。鼎湖有很多条小溪,中心就是鼎湖。鼎湖很大,湖水绿得令人惊奇。远远望去,鼎湖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重重山峦中。用手轻轻一捧水,这才发现鼎湖的水是那么凉丝丝,那么清澈见底。抬头一望,这才发现周围的山是那么的高,那么庞大,那么油绿。我喜欢鼎湖,因为鼎湖碧绿,因为鼎湖冰凉,更因为鼎湖美丽。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选择好的课文范本,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往往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课文,真是写作的好导师。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异国风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图片以及音像资料课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师:谁能评一下?(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
2.师: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
生读。师相机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
师: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读一读。
出示“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板书。(牛多)
师: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比赛比赛。
指名比赛,师生评价。
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
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
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
6.师: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师: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三、课件展示异国风光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
作业: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
教后记: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一、歌曲激趣,引入课文
1. 欣赏腾格尔的《天堂》,想象草原的美景。
2. 引出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勾出文中生字,随文识字。
2. 抽学生每人读一段,学生相互评议,正音,注意“剽”的读音。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 默读,思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2. 学习第2段。
(1)自读、思考:这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2)你觉得写得最美的句子是哪些?从中体会到“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意思?
(3)交流,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 学习第3、4段。
(1)自读、思考:这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自由王国”的含义,从而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交流,重点指导朗读。
4. 学习第5、6段。
(1)自读、思考:这两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紧扣“悠然自得”,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交流。
5. 学习第7段。
(1)齐读第7段。
(2)出示图片,回放1~6段中的生动画面,谈谈对“真正的荷兰”的理解。
(3)再读第7段。
6. 欣赏音乐,回味课文。
(1)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2)配乐读课文。
(3)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7. 完成作业
(1)书写生字,重点写好“憨”、“籁”、“漆”。
(2)完成课后第3题。
(祝升 董晓宇)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感受荷兰美丽的风光。引起小朋友的赞美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词句的美、文章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说话练习。导入课文。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些国家情况。
我也知道一个国家,它在欧洲西部,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牧场之国)大家了解荷兰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荷兰有着这么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画面展示荷兰风景)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在这个迷人的国度里什么最吸引你。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
剽悍强壮
憨态可掬
悠闲漫步
默默无言
万籁俱寂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四、熟读课文,领略美景。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等会儿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同学听。
3、小组交流反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五、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深入品味文章,让学生体会四句相同的话,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2、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从“真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教学。
(1)出示奶牛图,观察:你觉得图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奶牛的颜色。
①用曲线画出描写奶牛颜色的句子。
②指名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B?奶牛的姿态。
①用横线画出描写奶牛姿态的`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牛犊卧在草地上,憨态可掬;老牛悠闲漫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③指名朗读句子,想象: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奶牛会思考些什么呢?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陶醉、喜爱)。
(2)除了奶牛,你觉得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
(3)出示骏马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出示绵羊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①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②思考:找出分别描写人、奶牛和自然共同点的一个词语。
人——默默无言奶牛——沉默安详自然——寂静
③默读,思考:从这五、六段中哪些地方你读出了它们之间的融洽?
④交流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六、拓展迁移,记忆背诵。
1、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旅游。
要求:
(1)任选一个景点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
(2)要加进导游的口头语。
2、学生在小组自由介绍,并推荐一名上台介绍。
3、指名学生介绍,评价。(配相应荷兰风光片)
七、总结。
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诗情画意的风光中,感受到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逸,感受到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的赞美与向往。建议大家: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2、继续搜集描写各国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读、比较、感受、积累。
3、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异域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11
1.认识本课八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运用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练习描写一个片段。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以表达喜爱之情。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班上有54位可爱的学生,拥有着灿烂如花的笑容。他们学习积极性高,热情高涨,用欢笑拥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求知欲强,善于探索知识。活泼好动。,我针对文本特点,循“得意、得言、得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认识本课八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运用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练习描写一个片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游览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欣赏甲天下的桂林风光,领略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风采,还骑着马儿上了一趟天山。感受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那么,这节课,让我们飘洋过海,去欧洲的荷兰感受那里独特的异国风情。
荷兰运河纵横交错,有河流160条,桥1281座,船只可以到达市区的任何一个地方。荷兰以郁金香闻名,郁金香的品种达200多种,每年3月到9月,整个荷兰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风车,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车最初是用来发电的,现在是荷兰的一大景观,而且,荷兰有三分之一的国土是牧场)
师:图片欣赏完了,你觉得荷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书中有句话也进行了概括?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兰的牧场,去感受那里的异国风情。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怎么样?哪位同学愿意来试着来拼读一下?
师:请全班同学齐读词语(师适时鼓励:同学们的预习都很充分,所有的词语都读对了)
师:请全班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哪些动物?用笔把它圈出来(教师适时板书)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牲畜在牧场是怎样生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将表格的第一行给补充完整。(教师巡视)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牛在思考什么?(吃草,想着今天的草的味道真美)
师:你觉得这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写法?这样写,好在哪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师:是啊,花牛生活在荷兰的牧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受,去读一读。
碧绿的草原上,全是黑白两色的花,难怪作者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教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二自然段,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学习方法。我们先画句子、然后填写表格、最后感情朗读,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群自由飞驰的骏马,难怪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DD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注意朗读的口气)
出示“成千上万、成群结队”
师: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两个表示数量多的词语,你能找到吗?
师:白天,荷兰的牧场,是那么的热闹,从傍晚到夜晚,荷兰的牧场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请你们说一说,夜晚的牧场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静)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师:作者感受到牧场的寂静不由得从内心深处赞美到:这就是……之国(老师注意语调放低)
师:作者围绕“寂静”这个词语,把夜晚的牧场的景象写得很具体,很生动。
师:围绕一个意思,将作文写具体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让我们当一回小作家。
作者连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自己对荷兰美景的由衷赞叹,课后,请同学们选读课文自己喜欢的篇目(推荐:选读课文第六篇《可爱的草塘》)
4.2第二学时4.2.1教学目标评论4.2.2学时重点4.2.3学时难点4.2.4教学活动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设计PPT展示: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12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牧场图片,同学知道这是哪里吗?(荷兰牧场)
你们去过牧场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走进荷兰的牧场之国。
二、初步阅读,感知牧场之美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词语,读好词语是读好课文的关键。指名读词语。读的真好,老师知道了你预习了课文,几个多音字你都读的很准确。齐读。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学生自由朗读 )(3分钟)
3、走进了荷兰的牧场,相信同学们都感受到荷兰的美,美在? 指名说。(牛马羊多、夜晚)
4、文中第一句话在文中是什么作用?(在文中叫总起句,有开篇点题的作用。)接着具体写什么?(接着写牛马羊牧场的夜晚)这是一种什么结构?(总分)总分结构在我们写作当中是很常用的一种构思方法。(出示幻灯片羊猪马图片)
5、看到这四幅画面,你最喜欢哪幅画?
学生间交流
碧绿草原牛成群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骏马飞驰任自由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羊闲猪乐鸡安闲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牲畜归圈夜寂静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1、好,你喜欢碧绿草原牛成群这幅画面,老师也很喜欢,我们就一同走进“碧绿草原牛成群”这幅画面。(齐读。)你们读出了什么?(牛多。)
2、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把它有感情地读出来。(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是啊,银色的运河和碧绿的草原相互交错,还有各色的花牛,色彩多绚丽啊。
3、除了牛多你还体会到牛在这儿的生活多么?(惬意,幸福的。你是从那句看出的?(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4、是啊,有的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多悠闲呀,那牧场上的牛儿还会干什么呢?发挥想象,进行说话训练。(生: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水里洗澡。还对着水面照照镜子呢。有的在睡觉。还有的在草原上追逐玩耍。)
5、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在你们的眼中,这一群牛儿在牧场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自由啊!牛犊是怎样的呢?(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用了什么修辞?好处是什么?(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那老牛呢?(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这里也用了拟人,把老牛当做家长来写,在你们眼中家长是怎样的?谁能演一演。请你来演。你是个严肃的家长、、、、
6、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就能充分感受用拟人修辞,把牛儿当做人来写,牛儿悠闲漫步的样子多生动呀。现在,想象你就是那草原上的牛儿,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抽生读)你们感觉他读得怎么样?(他的朗读让我感受到牛儿特别悠闲。)
7、那读这一段的时候,要想象自己就在这美丽辽阔的草原上,声音轻轻地,慢慢地,读出牛儿们的悠然自得。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起音)生齐读。
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牛儿的悠闲自在,我更感受到了你们对牧场牛儿的喜爱之情。
8、同学们,这一段不仅从整体上描写了牛多,接着分别写了低头吃草的,站立不动的,还有牛犊,老牛,最后又从整体把握全段,“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什么结构?(总分总。)学习了这一段,从写作手法上谈谈你的收获?(学生交流:运用修辞,按一定的顺序,分总或者总分)
四、总结升华,拓展练习
1、刚才同学们都谈得很好,文中出了细致描写了牛和马,对于羊、猪、鸡作者采用的是略写,我们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生齐读。)这天堂般的草原,羊生活的怎么样?(出示图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2、那我们就用描写牛的方法来写羊,同学试着把这边空白的地方填一填。(学生完成填空式写作练习。)(5分钟)
3、同学们,荷兰就像一阵风,吹进我们的心扉,就像一首小诗,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同样我们知道荷兰除了牧场之国,也是花之国。
(很久以前,荷兰人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发现了暗淡柔弱上的小小的郁金香,好多年过去了,荷兰人用他们那能变沧海为桑田的手培育出了庄重典雅的郁金香,就像一位作家说的:美得让人睁不开眼,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荷兰人对土地有种深沉而执着的感情,他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春末初夏,盛开的花儿好像一片五彩的花海,与远处湛蓝的海相辉映,美极了。)
当品种达200多个的郁金香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呈现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时,你会怎样描绘出它的色彩缤纷,姿态各异,芬芳迷人呢?怎么样由衷的发出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出示图片:请用上拟人、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你心中的“花之国”学生动笔写。(10分钟)
4、欣赏、点评习作。
5、这节课,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兰牧场的悠闲惬意,感受动物们相处的和谐,还收获了不少写作方法,课后同学们继续把这篇习作完成,下节课期待欣赏同学们的佳作。这节课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牧场之国》的教案 篇13
【学习目的】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学前准备】
师生一起收集关于异国风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图片以及音像资料课件。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句。
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课时布置】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出示课件(荷兰风车),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
1、今天俺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
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教师范读,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
2、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身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沛地体会。生自由读。
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
师相机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
(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同学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
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身读一读。
出示多媒体“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板书。(牛多)
让同学体会“专注”这个词语,感受荷兰牧场上的恬静安宁。
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
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身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竞赛竞赛。
指名竞赛,师生评价。
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
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
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
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
6、师:
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师:
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三、课件展示异国风光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词好句。
【《牧场之国》的教案】相关文章:
《梦幻之国》教案03-09
教案06-23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案例02-03
穷人的教案03-03
《尊严》教案03-03
回声的教案03-05
《白云》教案03-03
《生命》教案03-04
《回声》的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