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

时间:2024-07-15 08:03: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雏鹰起飞,进一步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基本体操练习(复习雏鹰起飞)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学习水平

  水平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复习雏鹰起飞

  学生对操的巩固程度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

  3、安排见习生(不能参与剧烈活动的学生)

  二、复习雏鹰起飞

  1、师生在口令下一起复习(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进行讲解)

  2、集体听音乐复习操(雏鹰起飞)

  三、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可分组也可集体练习,教师讲清规则、要求后,也可参与其中。

  四、师生小结

  五、宣布下课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2

  一、教学内容:学习眼保健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眼保健操。

  2、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眼保健操的基本做法。

  难点:使学生懂得眼保健操具体的的穴位位置。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老师个别指导,进行练习。

  4、教师多面示范并运用各种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

  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集体听口令进行练习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团结一致,精神饱满。

  5、积极配合教师积极参加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教师活动: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力。

  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3、讲解详细认真,声音洪亮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领会教师的讲解。

  (二)讲解眼保健操的动作要领

  第一节探天应穴(攒竹下三分):

  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接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它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上,按探面不要大。

  第二节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颊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第四节接太阳穴、轮刮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梢为止,下面从内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上下一圈。

  第五节按揉风池穴: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六节揉捏耳垂脚趾抓地: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音乐口令,用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三)复习课堂常规

  教师活动:

  1、教师用提问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活动:

  1、学生积极回答。

  2、学生积极思考。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3

  学习目标:在小组活动中学会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发展学生的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跑走交替、游戏

  学习步骤:

  一、积极游戏,巩固集队

  1、组织学生集队和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快快集合。

  3、组织学生复习广播操。

  学生活动:

  1、按要求进行快速地集队,并听老师的.口令复习看齐、报数。

  2、按要求进行自主活动和游戏快快集合的互动。

  3、认真听口令复习广播操,改进第四节的动作。

  组织:自由分散、五列横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跑走交替,学会交往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进行跑走交替、柔韧练习。

  2、和学生一起领会跑走交替的要求。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跑走替。

  学生活动:

  1、跟随老师进行按图形进行跑走交替,体验自然放松的慢跑。

  2、了解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的要求,知道如何来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进行练习。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跑走交替。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短绳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4

  学习目标:掌握快速跑的动作

  学习内容:队列练习50米快速跑

  重点: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度

  难点:在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组织复习队列练习、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2、进行集体的练习、以四列队形进行练习、教师呼口令并提醒存在的问题、同时时常的要提醒动作的要领。

  3、领做蛇行的队列练习、要求练习时队伍整齐、间隔距离相同。

  学生活动:

  1、自己要领会齐步走的动作要领,并在练习中体现。

  2、能够跟随教师的口令很好的完成练习。

  3、在做蛇行队列练习时能很好的掌握要领并在练习中体现。

  组织:四列横队一路纵队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度

  难点:在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

  教师活动:

  1、带领同学们做一些准备活动。高抬腿,加速跑。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复习蹲锯式起跑的动作。

  3、两人一组进行蹲锯式起跑的练习。

  4、示范加速跑的'动作,并提醒加速跑的动作。

  5、分组进行加速跑的并采用蹲锯式的起跑。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作好准备活动。让身体尽快的进入状态。

  2、要根据蹲锯式起跑的动作来复习。并要灵活的运用要领。

  3、发挥自己的能力,奔跑出自己的最快的速度。同时要用正确的奔跑姿势。

  4、在练习时要注意发挥蹲锯式起跑的作用。

  组织:四路纵队和散点队形

  三、放松身心,结束本课

  舞蹈:《幸福与拍手》

  学生自由散开在老师周围,开心的放松身体。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3、师生告别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

  1、在进行50米快跑的练习中要注意辅助练习动作的正确性。

  2、注意及时的纠正学生的摆臂动作、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5

  教学内容:前滚翻、游戏“智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前滚翻是一种保护性动作,通过练习前滚翻,让学生掌握在摔倒时正确的保护动作。为今后生活学习提供安全保障。并帮助和启发学生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在集体活动中有时不能顾及团队。所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培养其社会适应性也有积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课中运用了“道具”——手绢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游动物园情景,让学生模仿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动物的走与跳、

  3、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互相探讨动作。

  4、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5、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6、学生友伴分组练习前滚翻动作,互帮互助练习。争取每个都能够参与到保护与帮助中。

  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进行双腿间夹手绢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练习。

  8、小组选出的,进行展示。

  9、游戏,“智取”。

  10、放松:“人浪”,互相放松。

  11,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表彰鼓励。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6

  教材:体育课堂常识教育,编排队列。

  任务:

  1、通过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介绍室外体育课的环境特点,使儿童理解必须遵守常规要求的简单道理。

  2、结合上课、下课要求进行站队、解散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队形;为今后的体育课及各类活动的.组织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知道路上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及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目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独立锻俯身体的习惯和能力;

  (3)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人才。意义:体育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兴旺,人民的素质,政治面貌以及经济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课常规意识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体育课上要求)

  1、上课站队要到指定位置站队,动作要快,队伍要安静整齐。

  2、体育课要穿适合体育课的服装、鞋,小组长应负责本组同学的检查。

  3、课上不允许携带危险性小物品(如小刀、钉子等)

  4、坚持有病或有事请假制度。(体育课出勤和纪律表现是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5、上课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四、讲述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考核项目:

  本学期开始首先学习广播操,然后学习简单的走、跑、跳跃、攀登、爬越、平衡以及技巧和基本体操的正确的动作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以后学习和各种动作技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本学期考核项目是:(1)立定跳远(2)跳短绳。

  五、讲述我校历年来在各级各项体育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六、结合实例讲述上、放学的四项要求:

  “人行道上右边行”、“过马路时走横道”、“路日要看信号灯”、“路上行走不贪玩”。

  七、编排小组,指定组长,按号造册。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7

  学习目标:

  能够在练习中相互观察帮助同伴,发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掌握团身低头推手的要领

  学习内容:后滚翻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队列常规练习。

  2、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练习,使学生知道各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意义,并能够记住,以后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自己会做。

  3、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

  1、集中注意力,认真进行队列队型练习。

  2、虚心学习知道各节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意义。

  3、积极进行游戏活动,从游戏中能够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组织:练习队型如图: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团身、低头、推手的动作要领

  难点:推手的时机要恰到好处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强调要做到始终团身、低头和演示推手的方法和时机。

  2、组织学生进行循环练习,对不好的同学给予帮助和提示,动作做的好的同学,可以进行篮球活动。

  3、选出几名的同学,对不好的同学进行帮助和指导。

  学生活动:

  1、认真聆听和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积极进行练习。

  2、积极的投入到练习中去,能够帮助同学纠正和改正错误动作,敢于表现自己,争取较好快速完成任务,并积极争当小老师。

  组织:四列横队

  三、总结经验、追求更快的进步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询问了解学生对该次课技术的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组织:四列横队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垫子一块乌拉圈20篮球足球垒球共20个

  课后小结:

  1、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良好的纪律相结合,学生在心理能够明白“好的纪律是自己开心的.保证”。

  2、从后滚翻练习中,学生能相互帮助提示,为了自己组的荣誉,都很积极练习,但个别学生有时会蹲或坐在地上,老师应当及时提示,使其能够很快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以后学生每当自己坐下来的时候,就会直接的有一个条件反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8

  学习目标:合作练习、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实心球接力练习

  学习步骤:

  一、快乐的游戏

  教师活动:

  1、提出队列练习的要求

  2、组织队列练习

  3、提出游戏练习的要求

  4、组织游戏

  学生活动:

  1、和同伴合作完成队列练习

  2、积极的进行游戏的练习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难点: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实心球的练习要求

  2、示范徒手的动作,同学们观察后进行动作的.讲解

  3、组织进行徒手的练习

  4、提出借助排球进行前抛的练习

  5、组织小组进行自主的进行练习

  6、组织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

  1、积极、大胆的进行发言。

  2、自主的进行徒手模仿练习

  3、小组自主的进行练习

  4、大胆发言,总结自己的经验

  组织:

  三、接力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教师活动:

  1、提出接力练习的要求

  2、讲解接力的方法

  3、组织练习。(方法:做25个仰卧起坐后进行10米的往返蛙跳)

  学生活动:

  1、懂得练习的方法

  2、小组合作积极的投入比赛中去。

  组织: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

  1、在实心球的练习时女同学的力量不足。动作做的很差。同时很多的同学存在着投掷的角度偏低的现象。

  2、在接力练习的时候同学们通过各种起跑姿势的变换而提高了起跑的反映速度。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9

  一、指导思想

  本课努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机会。做到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通过篮球基础配合教学和合作互助式学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技战术的教学实效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以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体育情感。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篮球传切配合是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的一种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所以比赛中经常采用,也非常适合男生学练。传切配合教学单元设计为4课时,本课为第3次课,是在前两次课学习的基础上巩固一传一切配合,并学习空切配合。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切配合,同时发展体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战术意识和体能水平,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本课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但组织教学环节仍不可放松,既要突出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对传切配合学练全过程的.引领,以不断增进学生技战术意识和分析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摆脱对手、加速空切篮下

  本课难点:假动作的运用时机

  四、教学目标:

  1、学会用假动作摆脱对手、空切篮下,理解并体验“空切配合”的方法;能运用“一传一切”配合进行进攻实战演练。

  2、在自主练习和协作配合中增强变速变向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3、积极把握切入时机,敢于进行身体对抗,培养机智灵活、勇敢果断的品质。

  4、努力与同伴做好进攻、防守配合,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流程及策略:

  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勤情况;教师讲解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课堂学练要求,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上课前的准备状态。

  准备部分,通过控球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体现学生运球能力,并达到热身的目的;借助篮球做准备操,熟悉球性并活动各关节;通过原地传接球练习,改进基本技能,为后续复习和学练传切配合作好准备。

  基本部分,采用逐步递进的教学形式。首先以哨声、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复习有固定障碍的一传一切配合练习,通过提示、指挥来规范学生一传一切配合行为;指导学生进行四角传接球练习,提高跑动传接球能力;再复习有学生主动防守的一传一切配合。继而通过展板讲解、示范,学习空切配合,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层进行空切配合练习;通过设问、释疑,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强化配合技能;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展示、师生点评等方法,促进学生掌握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小组教学比赛,尝试应用传切配合,巩固所学技战术,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辅助教材相应地安排了下肢力量练习。通过矮子篮球赛和“咬尾巴”练习,以竞赛和游戏的形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节学生心理,发展下肢力量。

  结束部分,通过学生自己谈课堂学习体会、练习感受的方法,自评互评学习情况和效果。同时通过语言诱导进行心理放松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尽恢复平静状态。

  六、安全保障和措施:

  全课以篮球教学一以贯之,因而课堂上易发生身体碰撞、甚至混乱现象,所以,强化课堂组织过程,加强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课一开始,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进行了纪律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练要求,强化自律行为;要求学生注意动静结合,注意抬头观看,注意保持练习间距。教学比赛时,要求学生注意身体对抗技巧,跳起落地时注意缓冲;提醒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注意控制运动负荷。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伤害事故。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10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一般的体育活动转向快乐体育的思路出发,结合我校的武术学习和师资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设计了这堂课,提高教师的传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运动技术,提高体育课中的武术的整体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德相结合,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武术教学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之一。武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瑰宝,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运动项目。该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尽的责任。对于江苏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新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可以事半功倍。另外,武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发展,开发他们的大脑,启迪他们的智慧,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还能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渐懂得如何区分个人和集体,从而树立集体观念,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一些良好品质。

  三、学生分析

  水平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模仿能力较强。但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创新力也不够完全,武术动作虽然简单,可对于中低年级的同学来说武术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一定的指导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

  四、设计思路

  1、引发兴趣

  本课开始讲解一些武术明星事迹并以教师展示武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练结合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动作模仿能力较强,而且也愿意模仿。本课在教学上积极引导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进行直观教学,不停的给予学生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勇于创新,树立自信

  针对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4、游戏结合主题

  游戏作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中以马步、弓步、并步来代替学生常玩的猜拳游戏,有利于结合和加深、巩固本课的主题,又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渲染气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水平二)

  1、能对武术感兴趣,并能积极的配合教师参与练习,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

  2、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灵活等素质,提高体能

  3、通过学练,激励学生喜爱武术运动,启发学生进一步去了解中华瑰宝——武术。

  六、教法、学法与组织形式

  1、教法:课中运用讲解示范、引导提示、游戏、激励表彰等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各教学环节逐步深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练的学习氛围。

  2、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集体练习,、单独练习和创新练习的方式,以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

  3、组织形式:结合本课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模式,便于模仿、观察、对比,充分为学生活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真正感受到在运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11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和熟练学生的跳跃动作和质量。

  2、以通过竹竿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斗志,发扬学生团结奋斗,相互合作的优良作风。

  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宣布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常规练习。

  2、小游戏(老鹰捉小鸡)。

  3、组织学生自行进行准备活动练习。

  4、巡视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适当的提示和调控。

  学生活动:

  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精神饱满地进行队列练习,体现出良好积极的精神面貌。

  2、在游戏活动中,与小伙伴密切合作,每人都做过老鹰,小鸡,和母鸡并积极进行准备活动。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教师活动:

  1、询问学生上次课我们学习跨越式跳高有哪四点要求,老师再上次的基础上,在强调最后起跳时步子的要求(最后两步要小,并且最后一步要先用脚跟着地,并且身体向后仰)。

  2、组织学生加长一点距离进行助跑起跳,并规定每人练习的数量,老师巡视观察并指导。

  3、集合,对学生练习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讨论对策。

  4、再次练习。

  5、采用升高竹竿的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向自己挑战,完成学习任务。

  6、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学生活动:

  1、通过老师的提问,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为什么要你们这么做?

  2、展开行动,积极与自己的小伙伴密切合作练习。

  3、在挑战练习中,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组的荣誉进行不断奋斗。

  4、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中获得的收获,并能够相互谈谈跳跃时的感想。

  组织:集体练习队型如图,分组练习(略)

  场地器材:短绳28根田径场一片跳高架一副

【小学生体育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生体育节口号10-16

透镜教案设计01-24

挑山工教案设计07-08

《散步》教案设计07-05

《社戏》的教案设计06-09

优秀教案设计01-06

小学教案设计05-21

《秋天》教案设计06-14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08-01

《社戏》的教案设计[通用]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