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鸡兔同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鸡兔同笼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养成“尝试”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了解中国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具准备:
三个表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生齐答)
2、师:(出示卡片:三只鸡两只兔)这个笼子里一共有几个头?(生齐答)一共有多少条腿?(让生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鸡兔同笼”。(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授新课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看
(师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请你赶快猜一猜吧!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时,学生很容易猜出,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再说:我把
这题的数字变大一些,你能猜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吗?
2、师(出示题目):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a、让生齐读题目
b、师让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c、指名汇报(当学生猜不出答案时,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你看)师边说边出示表格)当学生猜出正确答案时,师追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d、 此时,师明确告诉学生:像这样依次尝试的方法我们就叫它一一列举法。(师板书:一一列举法)
e、 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说)
(2) 小结:对于发现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
子。
a、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表格,我们从1开始假设时就有78
条腿和答案的54条腿相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让列举的次数更少一些?现在就请你们四个人为一小组开始讨论:(讨论后再请小组汇报)
b、根据生的回答,师板书:
c、 师小结: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真聪明!那我们也给
这个表格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跃式列举法(师板书:跳跃式列举法)
(3) 师:还有别的列举法?
a、 学生可能会说出取中列举法,师就问让其说清楚,明白。
学生可能说不出时,师出示(先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让生试填表格3,最后集体订正。
b、像这样,从中间开始列举的方法叫取中列举法(师板书:取中列举法)
3、 观察比较这三种列举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指明生说,师再小结)
4、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运用所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
1、试一试
完成81页练一练第2、3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 深化练习:一次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可得8分,每做错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对了几道题?(此题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请生说,师再总结。)
鸡兔同笼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PPT呈现课本的主题图,并提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是什么意思?大家能不能算出各几何呢?
引出课题——《鸡兔同笼》
(二)探索新知
先从简单问题出发,呈现例1:8个头,26只脚,鸡和兔子各几只?猜测一下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3只兔子,5只鸡,22只脚;4只兔子,4只鸡,24只脚。均不对
追问:按顺序列表填写一下,应该是各有几只?
得出结论有3只鸡,5只兔子。
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学生活动: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多出来的脚的个数除以2便是兔子的只数,用头数减去便得到鸡的只数。如果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多出的10只脚均为兔子的,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只脚,所以算得有10÷2=5只兔,3只鸡。
(三)课堂练习
PPT再次出示导入中的问题“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解决,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在结束后充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进行讲解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课后作业: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自己设计鸡兔同笼的问题去考考小伙伴或家人。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鸡兔同笼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能解决有关“鸡兔同笼”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及其相类似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解决“鸡兔同笼”鸡与兔的数量问题及与其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学会用假设、举例、列表、作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现实,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歌谣吗?老师这里有一首歌谣,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条腿,一只兔子,一个头,四条腿;
师:接下来的歌谣不完整,谁能把它填完整呢?
两只鸡 个头, 条腿,两只兔子, 个头, 条腿,三只鸡三只兔子一共 个头, 条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把兔子的腿数乘兔子的只数然后加上鸡的腿数乘鸡的只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学生读歌谣、填歌谣,能深深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猜一猜: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那么鸡、兔各有多少只?
(1)、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
师:20个头表示什么?
生:20个头表示鸡与兔的总头数。
师: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大家猜猜看?跟同桌说一说。
(3)、同桌说一说:
(4)、学生汇报,教师填表
生1:我猜鸡有3只,兔子有17只。
生2:我猜鸡有5只,兔子有15只。
生3:我猜鸡有16只,兔子有4只。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表格,鸡的只数在变化,兔子的只数也在变化,什么没有变?
生:鸡兔的总只数没有变。
强调鸡兔的总只数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猜测,引出对下边例题的思考,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2、自主探究
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那么鸡、兔各有多少只?
(1)、指名读题
(2)、引导观察:
师: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2个问题多了一个条件“54条腿”
(3)、理解题意:
师:20个头,54条腿是什么意思呢?
生:20个头表示鸡与兔的总只数。54条腿表示鸡与兔的总腿数。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鸡兔各有多少只?请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前老师提个小小的要求:
①、每个小组老师都有一份材料
②、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小组长并做好记录
3、反馈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1)、逐一列表法:
生1:我先假设鸡1只,兔子19只,算出总腿数78条,接着假设鸡2只,兔子18只,算出总腿数76条……我一直算到鸡13只,兔子7只总腿数54条为止。
师:像这样把每一种情况一一举例,直到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逐一列表法。(板书:逐一列表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2)、跳跃列表法
生2:我先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算出总腿数78条,比题目的54条多很多。接着我就假设鸡有5只,兔子有15只,算出总腿数70条,还是多。我就假设鸡有10只,兔子有10只,算出总腿数60条,还是多。我再假设鸡有15只,兔子有5只,算出总腿数50条,比54条少,说明鸡的只数应在10与15之间。我再假设鸡有13只,兔子7只,算出总腿数54条。
师:像这种“5只5只增减”,估计鸡与兔的可能范围,以减少列举的次数,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跳跃列表法。(板书:跳跃列表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3)、折中列表法
生3:我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是10只,算出总腿数60条,比54条多,我再假设鸡有12只,兔子8只,算出总腿数56条,还是多一点,所以我就假设鸡有13只,兔子有7只,算出总腿数54条。
师:由于鸡与兔的只数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然后在举例中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确定举例的方向,这样可缩小举例的范围,这种方法叫做折中举例法。(板书:折中列表法)
像同学们刚才的这几种解法,我们把它称为列表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列表解决问题,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列表的方法不做统一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4、画图法(板书:画图法)
师:除了列表法,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先画20个圆圈表示20个头,再假设20只都是鸡,在每个圆的下面画2条竖线表示2条腿,总共画出40条腿,还剩下14条腿,刚好可以给7个圆各添上2条腿,所以兔子有7只,鸡有13只。
5、归纳算法
解决“鸡兔同笼”有多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1)、出示:停车场上共停放12辆三轮车和自行车,两种车轮子总和为31个,三轮车和自行车各有几辆?
(2)、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解决,旨在加深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的理解。此外,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五、拓展延伸
书P81“你知道吗?”
师: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鸡兔同笼”的有关问题,可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风趣幽默的一门学科。]
教学反思: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了成功与遗憾共存。
成功之处在于:
1、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让学生读歌谣、把歌谣补充完整,学生不仅觉得有趣,同时也复习了计算腿数的方法。
2、新授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认识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我没有统一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且在这个环节中,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比较充分,因此部分学生对列表法掌握得还蛮可以的。在教学列表法后,我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去试着解这种类型的问题。
3、练习时,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如:停车场上停着自行车和三轮车,让学生自主解决,不仅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而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遗憾之处在于:
1、我感觉多媒体课件虽然帮助学生非常直观的理解了“假设法”的这种思维过程,让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但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是停留在直观、表象这一层面,只有少数同学将这一思考过程内化成成为了自己的一种解决这类知识的模型。
2、练习时,如能引导学生巧妙综合运用三种列表法,把课上得更精彩、生动一点就更好了。
鸡兔同笼教案4
预设:
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
教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鸡兔同笼教案】相关文章:
《鸡兔同笼》教案05-22
【实用】鸡兔同笼教案3篇04-08
鸡兔同笼教案范文8篇10-23
鸡兔同笼教案模板汇总6篇04-25
鸡兔同笼教案锦集6篇04-29
鸡兔同笼教案集锦七篇05-04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02-15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08-09
教案06-23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