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健康《漱口》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漱口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3.愿意坚持饭后漱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镜子、杯子、水、毛巾等。
【过程建议】
1、午餐、午点后,请幼儿说说吃了什么?好吃吗?
2、送礼物,照镜子:今天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它们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从牙齿上赶走呢?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可以刷牙、漱口或用牙签。讨论哪种方法方便快捷?
4、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5、尝试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
6、互相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延伸提示】
1、利用生活环节,巩固漱口的方法。
2、与家长联系,要求幼儿在家中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3、开展幼儿龋齿的防治工作。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我们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小百科:漱口是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通过漱口可清除食物残渣和部分松动的软垢,以及口腔内容易借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异味。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幼儿在园内吃过饭后很容易粘在牙齿上东西,为了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而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变干净,保持口腔卫生。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儿歌。
活动准备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个)、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乐
活动过程
1、介绍“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数数吃了几样
2、“小明明”吃饱了----睡觉----嘴里食物怎么办----道具水滴---音乐—上下左右
3、互动----请一位小朋友帮“小明明”漱口
4、学习漱口----小朋友相互观察牙齿-----引导幼儿叙述漱口过程---儿歌
5、给孩子拍张干净的牙齿照片留念
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是小班的健康课,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抽象、夸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利用儿歌来强化漱口时我觉得我做的不够细致。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孩子掌握漱口的方法,应该利用儿歌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够更加形象的掌握漱口方法。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过程】
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
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7、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百科:
漱口是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通过漱口可清除食物残渣和部分松动的软垢,以及口腔内容易借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异味。口腔内有感染,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和推荐,可以应用加入一定药物的漱口剂含漱,帮助减少口腔内致病微生物或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口、手、茶、杯、吐”,会描写“口、手、杯”三个字。
2、认识三拼音,会拼读音节。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方法有侧重的识记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朋友们是如何做口腔护理的。
3、出示课题:9漱口4学习生字:口师:“口”是一个象形字。请学生书空,并给“口”找朋友(组词)。
二、读儿歌,学生字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节关于购物的课程。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段有关购物的录音或视频材料,让学生倾听并回答相关问题。接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商店购物的场景。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其中一人扮演销售员,另一人扮演顾客。他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讨论话题。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每日作息安排、饮食习惯或者喜欢做的活动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进行讨论,同时在讨论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提供有趣且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将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1、握着细小书本,读起字句儿,抬高眼,紧闭口,咕噜咕噜吐出声。
2、师领读,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孩漱口时做了哪些动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用手拿起茶杯,倾斜头部,闭上嘴巴,咳出水,放下茶杯。”让孩子自主探索识字,让他们自己发现字的结构特点、与相似字的区别、应该注意的地方、用茶杯咳出水寻找好朋友等。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向他人学习长处,弥补自身不足之处。
3、学习生字:手、茶、杯、吐。
4、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出示:漱口喝口水小手。
5、指导朗读儿歌。
6、配上动作表演读。
7、背诵儿歌。
三、学习拼读音节
1、复习声母:g k h。
2、为了避免连续拼读的单调乏味,我们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拼读方式来让学生拼读音节连连词语,这样既有助于记忆,又能扩大词汇量。
3、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4、练习拼读四声。
5、总结拼读方法:三拼音的拼读方法是: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个音。
四、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出示音节:luo tuo。
2、点名读。
3、生跟读。
4、全班齐读。
5、不同形式读。
luo bo he hua三拼音的拼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不机械地反复拼读,而是教会学生正确的拼读方法,发挥榜样的作用,让拼读熟练、准确的学生来示范,带动全班学生拼读的积极性。
五、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手师范写,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描一描。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5
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得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准备:
《漱口》挂图、自制大嘴头像、《刷牙歌》
过程:
一、大嘴的丁丁
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大嘴头像)
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东西,吃得满嘴都是,我们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萝卜、小鱼、糖、苹果)
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吃了小鱼,是个不调试的好孩子。
丁丁说:"吃完东西了,我要去睡觉了。"可是嘴里有这么多的东西,很不舒服,现在我们想个办法帮帮他吧!
二、我帮丁丁漱口
我们一起来帮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东西?
播放音乐,教师帮丁丁漱口。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漱完口后,我们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
三、老师教我漱口小朋友,我们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净吗?
现在老师来教你们漱口。(出示漱口他)
幼儿边念漱口儿歌,边做动作。
四、我会漱口
讲解漱口时应注意的地方
播放音乐,幼儿漱口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棒棒的。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口、手、茶、杯、吐”,会描写“口、手、杯”三个字。
2、认识三拼音,会拼读音节。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方法有侧重的识记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文章,让我们看看文中小朋友是如何保护口腔健康的。
3、出示课题:9漱口4学习生字:口师:“口”是一个象形字。请学生书空,并给“口”找朋友(组词)。
二、读儿歌,学生字
如何设计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内容呢?以下是一些创意的建议:1.实地探索:组织学生到社区、市场等真实场景中,通过直接接触与当地居民交流、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气息并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2.角色扮演:设计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例如模拟购物、饭店点餐等,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对话,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3.主题讨论:选择一些生活相关的话题,例如旅游经历、家庭生活等,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4.媒体资源利用:利用电视节目、电影片段、音乐歌曲等多媒体资源,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观看、听取,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5.模仿学习: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的日常对话、广告宣传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6.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语言互动游戏,例如猜谜、迷宫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通过这些创意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加融入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拿起小纸杯,喝一口凉爽的水,抬起头,紧闭双唇,咕噜咕噜地吐出液体。
2、师领读,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时进行了哪些动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拿起茶杯喝水,抬头闭嘴,将水吐出,放下茶杯。鼓励孩子主动探索识字,让他们自己发现字的结构特点、与相似字的区别、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及寻找好朋友等。引导学生注重倾听和从他人身上学习,扬长避短。
3、学习生字:手、茶、杯、吐。
4、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出示:漱口喝口水小手。
5、指导朗读儿歌。
6、配上动作表演读。
7、背诵儿歌。
三、学习拼读音节
1、复习声母:g k h。
2、为了避免连续拼读的枯燥,我们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拼读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扩大词汇量。下面是一些例子:gu-ku-hu-gu-a-ku-a-hua-gua-kuo-huo。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轻松地拼读出音节连连的词语,既有助于记忆,又能扩展他们的词汇量。
3、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4、练习拼读四声。
5、总结拼读方法:三拼音的拼读方法是: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个音。
四、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出示音节:luo tuo。
2、点名读。
3、生跟读。
4、全班齐读。
5、不同形式读。
罗伯花三拼音的发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在教学时,我们不应简单机械地重复让学生拼读,而是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拼读方法,并以身作则。可以让拼读熟练准确的学生示范,激发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拼读的热情。
五、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手师范写,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描一描。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7
设计意图:
做为小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对保护牙齿健康十分重要,正是这些小细节,将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为丰富的护牙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卡通人物画像一个、大杯子一个、两个水滴、三个水盆
2、纸杯、湿毛巾、饼干(与幼儿数相等)
3、相机、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1、律动进入活动室
2、谈话形式请出小客人“叮叮”
(二)、了解叮叮的饮食,引出漱口
1、观察叮叮的大嘴巴找出他所吃的食物
2、点数叮叮吃了几样食物(5样)
3、小结:只有不挑食身体才最棒
4、提问幼儿:叮叮想休息,可是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能睡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出漱口。
5、教师出示:杯子、水滴,随音乐演示给叮叮漱口
6、请个别幼儿给叮叮漱口
7、利用奖励的形式分给小朋友饼干吃
8、小朋友互相观察小嘴巴的变化(有食物残渣)引出小朋友漱口
(三)、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
1、用儿歌形式讲解漱口过程,重点强调漱口方法(手拿花花杯,含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教师利用道具(大杯子)正确示范,激发幼儿兴趣并找个别幼儿上前漱口
3、幼儿自己尝试体验漱口能让嘴巴变干净
4、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演示漱口加深印象
四、利用照相形式结束活动
1、总结:让幼儿知道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露出干净的小牙齿照相留念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8
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将水直接吐出来,或将水咽下去,不能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龄小,很多孩子在家还没有刷牙的习惯。那么漱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在生活中更为实用和方便的清洁牙齿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从小有清洁牙齿的好习惯,从小知道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重点:
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难点:
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解决:
通过请客吃黑饼干使牙齿变脏以及小羊和大蚜虫角色的介入使幼儿产生漱口和清洁牙齿的强烈愿望。
活动准备:
黑饼干、盘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虫、镜子、杯子、水、脸盆、牙刷、牙膏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去小羊家作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请客吃黑饼干: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2.照镜子:牙齿上怎么会有黑黑的'?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饼干从牙齿上赶走,时间一长牙齿会不会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现大牙虫。
4.讨论:小羊好可怜,你喜欢大牙虫吗?
你的牙齿上也有黑饼干,时间一长也会长出大牙虫,想个办法赶走它?
三、学习漱口
1.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2.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a.幼儿自由表现漱口,教师进行提炼。
b.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呸。
c.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d.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刷牙歌》)
教学反思:
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9
活动目标 :
1.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毛巾、茶杯各12个、盘子3个、桶3个、叮叮图片、音乐《刷牙歌》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叮叮”,引起幼儿的`兴趣。
t:我很喜欢你们,我有个好朋友他也很喜欢你们,来看看他是谁?提问:他叫什么名字?
2.t:叮叮是个大嘴巴的小朋友,他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的东西,提问:知道他今天吃什么的吗?还有吗?(请个别幼儿说)
一共吃了几样呢?(请一名幼儿带大家数一数)
3.教育幼儿不挑食
t:叮叮他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有小鱼,他一点都不挑食,什么都吃,你们是不是也不挑食呀?什么都吃身体才会棒!
4、t:吃完东西叮叮要去睡觉啦!可是牙齿里有这么多东西怎么办?(讨论方法)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示范:手拿小水杯,含口清清水,抬起头,咕噜咕噜吐出水。牙齿变干净!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6、帮助叮叮漱口。
7、幼儿尝试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师将幼儿漱口的情景拍摄下来。
8、幼儿观看自己漱口情景。
9、结束。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0
活动目标
1.对漱口后口腔的清洁美进行审美感知,有口腔清爽、舒适的审美体验。
2.了解饭后漱口的必要性,有漱口的愿望,体验饭后漱口的快乐。
3.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自觉漱口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正确的漱口方法,饭后漱口的习惯。
活动准备
1.饭后漱口和没有漱口的口腔的录像及漱口示范录像(包括:正确漱口方法、漱口程序分解动作录像)。
2.双胞胎女孩头像图、故事配图。
活动过程
一、感知激励情感(建议:集体教育)
(一)请幼儿观看饭后漱口和没有漱口的口腔录像
师:这位小朋友吃完饭后,他的嘴里剩有什么?这些剩菜剩饭留在牙缝里舒服吗?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师:这位饭后漱过口的小朋友,他的嘴里是怎样的?看了这么清洁的牙齿,你感觉怎么样?这位小朋友他的嘴里舒服吗?
(二)讲故事《红红和丽丽》
1.出示双胞胎女孩头像挂图,引出故事。
师:这两个小朋友是一对双胞胎,一个叫红红,一个叫丽丽,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她们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出红红的牙又白又齐,丽丽的牙又黑又稀)
2.教师讲故事《红红和丽丽》
红红和丽丽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每次吃完饭后,红红都用小茶杯接半杯水,站在水池边,喝一口闭上嘴,咕噜,咕噜让水在嘴里冲冲牙,再把水吐到水池内,一直把茶杯里的水漱完才放小茶杯,嘴里的剩饭渣都被冲掉了,牙齿可干净了,又白又整齐。
丽丽就不一样了,她不爱漱口,吃完饭红红说:“丽丽来漱口。”丽丽摇摇头说:“不漱,不漱,烦死了。”说着一溜烟儿跑去玩了。
细菌小兰脸、小红脸发现了丽丽的这个毛病,可高兴了。偷偷地溜到丽丽的牙缝里吃剩东西,还把她的牙啃了个黑窟窿,痛得嗷嗷直叫,妈妈赶快带丽丽到医院去看牙。医生阿姨给丽丽开点药,并在丽丽的牙上钻个洞抓出了小兰脸、小红脸。妈妈对丽丽说:“你一定要记住饭后漱口呀!”
师:红红的牙是怎样的?为什么?
丽丽的牙是怎样的?为什么?
你看到丽丽又黑又稀的牙有什么感觉?
你看到红红又白又齐的牙有什么感觉?
你愿意有一口什么样的牙齿?你准备怎样保护你的牙齿?
二、趣味学习技能(建议:集体教育)
(一)观看正确漱口的录像(配有儿歌)
拿起小茶杯,接上半杯水;
喝一口,闭上嘴,咕噜咕噜冲四下;
把水吐到水池内,
漱呀漱,水漱完,再放小茶杯。
师:小朋友吃完饭后想漱口吗?
怎样才能把嘴里的剩东西漱干净呢?
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漱口的?
(二)观看漱口程序分解动作录像
师:茶杯接多少水?
漱口时嘴是怎样的?脸上什么在鼓?鼓几下后把水吐出?想一想为什么要鼓?
漱口时应把水吐到哪里呢?
什么时候才放小茶杯?
师边放漱口录像边说《漱口》儿歌,总结漱口的.正确方法。
(三)分别放漱口找错录像,边放边引导幼儿找错录像内容:
1.漱口时,接一满杯水,用不完把水倒掉;
2.漱口时,没有鼓腮帮冲,而是喝一口,吐一口;
3.漱口时,把水咽下;
4.漱口时,把水吐到地上。
师:这位小朋友漱口时做的哪不对?为什么?
(四)幼儿练习漱口
1.幼儿到卫生间,请个别幼儿先漱口,其他幼儿评价。
2.幼儿分组漱口,其余幼儿拍手说《漱口》儿歌。
三、体验欣赏成果(建议:个别教育和随机活动)
(一)饭后漱口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体验漱口后,门腔清爽、舒适的感觉。
师:漱完口了,你现在感觉嘴里怎么样呀?
(二)照镜子让幼儿欣赏牙齿的清洁美,激发自豪感。
师:看看你的牙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么干净呢?
看着你这么干净的牙,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幼儿漱完口,引导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牙儿净。
四、行为巩固习惯(建议:集体、小组、个别交互进行)
(一)小小检查员:
每天班上选出5名表现较好的幼儿做“今日的小小检查员”,监督幼儿的漱口情况。
(二)翻牌:
每次饭后能正确认真漱口的幼儿,可到红花园地翻开自己的红花牌。
(三)小金杯:
一周之内,每一次都能坚持认真漱口的幼儿,经过周末幼儿评选可以得到一枚小金杯。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芝麻糖、镜子、杯子、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宝贝们,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它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给大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美味的食物!快快看,小兔子给大家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呢?
师:哇,巧虎给我们大家带来这么多好吃的,那现在老师来请小朋友们品尝吧。
二、送礼物,照镜子:
师:我还准备了一面小镜子,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有脏东西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脏东西从牙齿上赶走吗?
三、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四、教师总结:
幼儿园孩子的牙齿变得脏兮兮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可以使用漱口的方式来清洁。可惜,幼儿园里没有提供牙刷这样的工具,所以我们便学会了如何用漱口来保持牙齿的卫生。
五、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吧!让幼儿们边唱儿歌边学习,加深记忆。现在大家都空着手跟着我一起模仿动作。首先,个别的幼儿们请听我的口令,进行正确的漱口动作:
1、打开水龙头,轻轻放下你的杯子;
2、拿起牙刷,挤上适量的牙膏;
3、从上到下,先刷上排牙齿,再刷下排牙齿;
4、轻柔地刷牙齿,不要太用力哦;
5、好了,用清水冲洗掉牙膏,把牙刷放回原处;
6、最后,轻轻地吐出漱口水,用毛巾擦干嘴巴。
接下来,集体听我的口令,大家一起进行正确的漱口动作:
1、大家一起打开水龙头,放下杯子;
2、大家同时拿起牙刷,挤上适量的牙膏;
3、同时从上到下刷上排牙齿,再刷下排牙齿;
4、大家一起轻柔地刷牙齿,注意不要用力;
5、好了,我们一起用清水冲洗牙膏,把牙刷放回原处;
6、最后,同时轻轻地吐出漱口水,用毛巾擦干嘴巴。通过边练习儿歌边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我们可以在快乐中掌握好这个重要的日常卫生习惯。大家都做得非常好!谢谢大家的参与!
六、要特别提醒幼儿不可将水咽下去,还需教导幼儿正确的含水方式,不仅是简单地含水或喷水,而是要闭紧嘴巴,用腮帮子鼓动水并轻轻地吐出来。
七、唱着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活动的.形式应该符合他们好奇和好动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以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现。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幼儿心理发展阶段,他们非常好动,并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应该及时表扬幼儿取得的点滴进步,肯定并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芝麻糖、镜子若干、杯子、水、脸盆等。
活动重难点
幼儿学会正确漱口。
活动过程
1、请客吃芝麻糖。
师:昨天我去超市买了好多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
2、送礼物,照镜子。
师: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看看是什么?(教师出示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好吗?(引出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
师: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然后师幼互动。)
3、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4、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先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后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3)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引导幼儿不要把水撒在自己或别人身上)
5、活动结束 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活动反思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应从小抓起,特别是口腔的卫生,更应该要注意。在幼儿园里不可能让孩子刷牙,只能通过中午午餐后的漱口达到清洁牙齿的效果。但一味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没有用的。我想借助此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知道漱口也是保护牙齿的一种好办法。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粘有青椒、茄子、小鱼、、糖果、胡萝卜的“丁丁”挂图; 图片3张(小水杯,小水滴);音乐伴奏《刷牙歌》
2.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水杯、毛巾、温开水、脸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它很喜欢你们,你们想不想见见它呀?好,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揭示挂图)嗨!这个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个招呼吧!
二、学习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个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请一位幼儿上来点数食物。
2.丁丁吃了5样东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还吃鱼,一点也不挑食。告知幼儿不挑食才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3.吃完东西,丁丁说:“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齿里面有这么多这么多东西,还有糖果,等会睡觉的时候会怎么样呀?(有虫牙)那怎么办呀?导入主题,漱口。漱口的时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图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漱口的'过程,利用小水滴,帮助幼儿加深对漱口的顺序(左右上下中)。
5.请一位幼儿上来帮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儿嘴巴跟着一起动。
6.第一次漱口完毕后,胡萝卜、青椒、小鱼不见了。但是还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没有漱掉,再请一位小朋友帮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7.现在丁丁的嘴巴怎么样?哇!现在丁丁的嘴巴真干净,牙齿真白。那么丁丁刚才是怎么漱口的呢?
8.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漱口的正确方法:教师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边咕噜咕噜,右边咕噜咕噜,上边咕噜咕噜,下边咕噜咕噜,中间咕噜咕噜,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请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旁自己漱口,教师一边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一边摄像。
10.请幼儿观看录制视屏,再次巩固正确的漱口方法。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和丁丁都学会了怎样去漱口,以后我们吃东西了都要去漱口,要保持牙齿的干净,才不会有蛀牙。现在我们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教学策略上我主要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但是让幼儿真正养成饭后漱口的方法不是本节课所能达到的,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引导。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4
活动目标:
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毛巾、茶杯各12个、盘子3个、桶3个、叮叮图片、音乐《刷牙歌》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叮叮”,引起幼儿的兴趣。:我很喜欢你们,我有个好朋友他也很喜欢你们,来看看他是谁?提问:他叫什么名字?
2.:叮叮是个大嘴巴的小朋友,他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的东西,提问:知道他今天吃什么的'吗?还有吗?(请个别幼儿说)一共吃了几样呢?(请一名幼儿带大家数一数)
3.教育幼儿不挑食:叮叮他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有小鱼,他一点都不挑食,什么都吃,你们是不是也不挑食呀?什么都吃身体才会棒!
4、:吃完东西叮叮要去睡觉啦!可是牙齿里有这么多东西怎么办?(讨论方法)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示范:手拿小水杯,含口清清水,抬起头,咕噜咕噜吐出水。牙齿变干净!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6、帮助叮叮漱口。
7、幼儿尝试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师将幼儿漱口的情景拍摄下来。
8、幼儿观看自己漱口情景。
9、结束。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漱口的方法,懂得餐后漱口的重要性。
2、知道漱口是为了保护牙齿。
3、能积极参与互动。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嘟嘟熊、奥利奥饼干、盘子、大牙虫图片、镜子、幼儿每人一个小杯子、水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嘟嘟熊要邀请小朋友去他家做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今天是嘟嘟熊的生日,嘟嘟熊请小朋友吃奥利奥饼干。
导语:奥利奥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2、嘟嘟熊家有镜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牙齿会变黑吗?
提问:牙齿上怎么会有黑黑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不把奥利奥饼干从牙齿上赶走,时间一长牙齿会不会生病呢?
3、嘟嘟熊牙痛表演,这时大牙虫出现。
4、讨论:嘟嘟熊多难受呀!你们喜欢大牙虫吗?
教师:你们牙齿上也有奥利奥饼干,时间长了也会长出大牙虫,我们赶快想个办法赶走它!
教师小结:牙齿上有脏东西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方法,可是幼儿园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你们会漱口吗?
(三)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幼儿自由尝试漱口,教师观察。
2、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3、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集体模仿漱口动作。
教师提醒幼儿:水喝到嘴里马上就吐出来,可不行,应该让水在嘴里上上下下冲洗几次,才能把脏东西冲走。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池里。
7、照镜子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四)初步形成饭后漱口的意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学会了漱口的方法,就能保护你们的牙齿,在幼儿园中什么时候漱口呢?
教师小结:我们吃完饭一定要漱口,不然大牙虫就出现了。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小百科:漱口是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通过漱口可清除食物残渣和部分松动的软垢,以及口腔内容易借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异味。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10-17
小班健康教案07-31
小班健康教案07-06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11-09
蛀牙小班健康教案03-31
小班洗手健康教案01-06
绳子小班健康教案12-16
[实用]小班健康教案07-07
小班健康领域的教案03-09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