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满江红》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品味词作语言,理解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分析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味词作语言,理解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分析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挥师北伐,接连收复被金人侵占的大片失地,所向披靡。已经打到离开封仅剩四、五十里的朱仙镇了,胜利在望。但因朝廷奸臣当道,昏庸皇帝赵构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以孤军不可久留为由,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长叹一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怒不可遏(è),满腔悲愤,喷薄而出,化作一曲《满江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岳飞的《满江红》,去感受他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二、出示目标(投影)
三、品读鉴赏
1.这首词题目叫《写怀》,请同学解释一下,什么叫写怀。那么岳飞在词中书写了哪些情怀。
(板书:写怀)
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听名家朗读本词的录音,找出词中表现作者情怀的字眼,并圈出来。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集体朗读全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调,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准重读字音,读出情感。 (投影全词朗读节奏划分的PPT)
3.下面我们来赏析词作,首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
提示: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析:
①抓住词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②从抒情方式或修辞手法的角度;
③从词句表达的情感角度。
4、:赏析上片
①下面首先我们依次来赏析上片中表现岳飞情怀的词句。请同学先朗读该句,然后进行赏析。
(1)怒——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朗读指导:重读“怒”,“潇潇雨歇”舒缓一点。
鉴赏:“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引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愤怒的程度。
提问:词人为什么愤怒。
明确: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主和派苟且偷安,宋高宗赵构昏庸无能,不思收复国土;在岳飞北伐,胜利在望之时,皇帝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贻误战机,使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提问:在该句最能表现岳飞情感的一个字是哪个。
明确:怒。 (板书:怒)
(2)啸——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朗读指导:重读“抬”,因为是动词以及“长啸”“激烈”,一般武侠小说中,才有长啸,英雄感叹,表壮怀之激烈。“啸”是感情激动时发出的声音,要读得相对来说缓一点。
重读:“尘与土”“云和月”“三十”“八千”。
赏析:“抬”“望”“仰”“啸”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中汹涌澎湃的感情,“壮怀激烈”,豪壮的情怀在胸中激荡。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运用了对偶。上句表现了词人为了抗金长年风尘朴朴,四处征战,(“尘与土”也喻指功绩微不足道),下句则展现了诗人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又体现了任重道远、不可懈怠的自励之意。
提问:在这两句中最能表现岳飞情感的一个字是哪个。
明确:壮(啸) (板书:壮(啸))
(3)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朗读指导:重读“白”“莫”“空”,劝诫人要惜时。
鉴赏:“莫”,意为“不要的意思”,有劝勉的意思,“莫等闲”意为“不要轻易地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这句词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的作者渴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既是激励自己,也是对坚持抗金的广大军民的鼓励和鞭策,珍惜时光,同仇敌忾,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提问:在这该句中最能表现岳飞情感的一个字是哪个。
明确:悲伤。 (板书:悲)
②小结上片: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板书:精忠报国)
③集体朗读上片。
5.赏析下片中依次表现词人情怀的词句。
①赏析词句:
(4)耻——靖康耻,犹未雪;恨——臣子恨,何时灭。
朗读指导:句式短促,音韵铿锵。
语速稍快。要把急切的期望读出来。
鉴赏:“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
(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犹”既表明作者时刻不忘国耻和自己肩上的重任;又表达了对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国土的愤恨。
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情感强烈。
提问:分别说出这两句词句中最能表现岳飞情感的字。
明确:耻、恨 (板书:耻恨)
(5)笑——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板书:笑)
朗读指导:重读“驾”,要读出自豪感和豪壮的气势;“踏破”读出必胜的信念。
后两句要把恨、乐观读出来。
鉴赏:“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意为“我要驾驶战车,攻占金人的大本营”。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切齿痛恨,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愤激之语。
“饥”“渴”表现了战争的艰辛;“壮志”和“笑谈”表现了岳飞坚定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提问:这两句词句中最能表现岳飞情感的字是什么。
明确:笑 (板书:笑)
(6)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朗读指导:重读:“待”“收拾”,要读出必胜的信心,高亢的语调。
鉴赏:“收拾旧山河”,表现了词人收复中原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朝天阙”表现岳飞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满腔的忠愤与丹心碧血,自肺腑倾倒而出,读之神气十足,令人神往,给人鼓舞。
②小结下片: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板书:还我河山)
6.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下片。
四、课堂小结
1、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
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全词表达了作者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体现了词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
从艺术上看,本词直抒胸臆,感情激荡,运用夸张,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板书:直抒胸臆、夸张)
2、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词
五、拓展延伸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籍,诸君细读《小重山》。”
请学生阅读《小重山》,说说本词与《满江红》在内容情感上、风格上、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小重山
南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内容相同:都是表达岳飞抗金报国的情怀。
风格不同:《满江红》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
《小重山》则风格沉郁含蓄,格调低沉,表达了岳飞壮志难酬的孤愤。
五、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学科网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明确:⑴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明确: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分)
明确: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附:板书设计
满江红﹒书怀岳飞
怒啸悲
直抒胸臆精忠报国
写怀
虚实结合还我河山
耻恨笑
【资料补充】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
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岳飞率军北上收复失地,胜利在望。
已经打到离开封仅剩四、五十里的朱仙镇了,因朝廷奸臣当道,就在这时昏庸皇帝赵构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以孤军不可久留为由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怒不可遏(è)中,岳飞满腔悲愤,喷薄而出,化作一曲《满江红》,岳飞这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流传千古而不衰。
【《满江红》教案】相关文章: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08-06
教案06-23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案例02-03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散步的教案09-03
夕照的教案09-07
《做客》教案09-10
《钱学森》教案09-13
《生日》教案09-16
《口技》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