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野草》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03 12:57: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野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野草》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野草》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野草》作者通过描写种子神奇的力量,表达了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扬。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显然文章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激发人民抗日的信心和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文的表面意思一目了然,但对于更深一层的意义,可能需要老师加以提点,让他们由小草想及其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2、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3、体会作者忧国疾呼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提高自我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理解象征这一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野草》这篇课文,(板书:野草)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文中的野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出示自读要求)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力大

二、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请孩子们再读课文,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读懂的内容,用“?”标出你的疑惑之处。

  (种子的力超越一切,它能把人的头盖骨完整地分开,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为了钻出地面,克服了很多困难,这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你们真会读书。

  2、还有什么疑问吗?(种子的力为什么这么大?小草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强?)

  孩子们你们不但善于思考问题,在学习中还能够大胆质疑,真棒。

三、聚焦重点,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

  1、(浏览课文1至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哪个句子或哪个词最能体现种子的力大?并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或疑问。(出示自读要求)

  2、交流汇报。

  品读重点句:(出示: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体现种子的力大?(超越一切)

  师:文中种子的力超越了什么?你想一想,它还超越了什么?(石头、瓦砾、野火、狮子)

  谁能读出这个句子的力量大?(指导朗读)

  那么,作者用什么来证明小草的力量超越一切呢?

  (二)聚焦“不可抗”,读出精神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出示默读要求)

  2、自读并做批注。

  3、汇报交流自己的收获。

  (出示:笋的生长和瓦砾下的小草生成的图片)

  (出示: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4、你能找出表现小草不可抗的力的动词吗?

  生:从“透”、“钻”、“挺”、“掀翻”看出来!这些词能看出:小草被压在石块下面,冲破重重阻力,从狭窄的石缝里,掀翻压在它身上的石块,曲曲折折地生长出来,所以说种子的力是一种“不可抗的力”,外力无法阻止的力(板书:不可抗拒)。

  5、谁能读出种子的力是不可抗的?(指导朗读)

  6、老师把这几个动词换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样换了好吗?为什么?(板书:顽强不屈)

  7、师小结:可见用词好坏对文章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以后在作文中也要注意词语的用法。

  8、再想象一下,小草在生长过程中除了会被压在石块和瓦砾下,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结果如何?(干旱,冰冷的土地、寒冷的冰层、黑暗、路人的踩踏、大火的燃烧……)(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9、师指导朗读。(是的,请同学们接着我的话反复读读这段话:

  作为一棵小草不管大雪纷飞,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不管电闪雷鸣,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不管狂风呼啸,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小结:从孩子们投入的读中,让我们感受到小草这么柔嫩的外表在生长过程却能超越一切,虽然周围一片黑暗,但是它依然顽强的生长着,这种不可抗的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力?

  (三)聚焦“生命力”,情感升华

  1、请同学们默读第7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

  (出示: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生: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的力;不达目的不止的力;(板书:能屈能伸)

  2、默读课文,试完成下面的填空,用心去感受小草那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出示填空题)

  3、让我们自由读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作者仅仅是在写野草吗?)

  4、这个问题你问得非常好,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出示背景资料)

  5、谁明白抗战的意思?(抗日战争)

  6、文中是不是在写小草在长期抗战?

  (指的是广大抗日民众。)

  7、此时,你理解文中种子、野草、瓦砾、石块、盆花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吗?

  8、让我们再读这段话,来感受广大抗日民众不屈不挠的精神。

  9、小结:这篇课文多次出现了植物的种子、草,而题目是《野草》,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小练笔)任选一个话题写一写。

  2、重温歌曲《小草》。

五、布置作业

  利用互联网搜索了解更多不畏艰辛、奋然向上的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顽强不屈

  野草(力大)不可抗拒

  能屈能伸

  教学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案设计合理,目标明确,主问题设计恰当,富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注重了以读促学,每个环节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对种子“力大”和“不可抗”的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百度搜索以及网络平台合理利用,如让学生进行查找资料,或呈现相关的资料、图片等,让学生了解到种子的生长过程,从而体现种子“力大”和“不可抗”的精神,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下册《野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24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08-1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03-21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和田的维吾尔05-18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4-0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范文01-08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关尹子教射06-02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15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2-01

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