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树叶小学教案

时间:2024-05-27 12:50: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蓝树叶小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蓝树叶小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蓝树叶小学教案

蓝树叶小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怪呢?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第五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三、指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

  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李丽林园园

  小声借吞吞吐吐

  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

蓝树叶小学教案2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字口头组词。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助人为乐的品德。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难点: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铅笔?

  教学思路: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依据课后思考题提示的顺序及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讲理解词语句子。指导用不同语气读出对话。

  3、总结讨论:李丽和林园园是什么样的学生。启发学生学会辨证看问题,多看别人的长处。

  4、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

  5、完成课后作业第2、3、4题。

  教学时间: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有哪几种颜色?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是蓝树叶,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下面请听老师读课文。(教师范读)

  二、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

  3、再次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示要求:课文写的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读后讨论回答。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铅笔?共借了几次?她最后用了林园园的铅笔吗?(答案略)

  二、分段读讲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几句话合起来告诉我们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即:图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风景画,李丽由于没有找到绿铅笔,没有画树叶)

  2、读第2、3、4自然段。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1)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A、李丽为什么“小声说”?(因为正在上课,李丽怕打扰别人,说明她很有礼貌)

  B、“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不痛快,想说又不说的样子。课文是形容林园园由于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又不好直接说不借,说话时不痛快的样子)C、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林园园不想借出铅笔?(她已把树叶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她所说的“没画完”,是指整幅画没画完。绿铅笔已经用不着了)

  (2)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A、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B、“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3、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4、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5、读讲最后一段。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感到羞愧而脸红。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结合观察第二幅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6、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李丽的话要用商量、平和的语气读,林园园的话要读出吞吞吐吐、不高兴的语调。

  7、总结提问: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李丽和林园园是两个怎样的孩子?同学之间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应该怎么办?(李丽和林园园都是认真学习的好孩子,她们都认真仔细地完成图画作业,林园园没能热情帮助同学,后来她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同学间要互相帮助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导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三、完成课后作业第2、3题。

  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

  一、指导学生分析说话写话要求。要求中共有三句话,边读边理解:

  第一句是此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即课间所做的活动,“课间”限定了时间范围,“活动”限定了内容范围。

  第二句是要求学生从若干活动中选择一种最喜欢的,告诉大家。这是说写的具体内容。

  第三句是要求先说后写。即把上边两个问题说完整通顺,再写到纸面上。

  二、指导说。

  让学生想想课间做过哪些活动(如跳皮筋、丢沙包、玩球、单双杠、集体舞等),然后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动。前半部内容可以概括说,后半部要具体说。你喜欢的是哪种活动?你和同学们是怎样进行这项活动的?这项活动为什么受欢迎?要让学生思考后,先说给前后桌同学听,然后再指名说给全班同学听,结合学生说的情况具体指导。

  三、指导写。提出写的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

蓝树叶小学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术、李、她、铅、已、经、桌、怕、拿、连、忙、由”十二个生字。

  2.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要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二)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教师板书课题)谁见过蓝色的树叶?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看文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

  2.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逐段读课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检查出生字的读音,指导易读错字的'读音。

  1.“术、桌”是翘舌音。

  2.“已”是整体认读音节。

  3.“拿”的声母是“n”,而“蓝”的声母是“l”。

  (四)逐段指名读课文,遇到长句子,指导停顿和断句。

  (五)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求学生边听边标出节序号。(五个自然段)

  (六)初步了解每段说的是什么?

  同桌二人为一组,一人读,一人说。

  (七)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想: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3.理解“正要、可是”这两个词,明白“近处”和“远处”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李丽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八)布置作业:

  1.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2.读两遍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十二个生字。

  2.理解2—5自然段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回答:李丽看到林园园把树画好了,对林园园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林园园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2.理解“小声”和“吞吞吐吐”的意思。

  小声:说明李丽很懂礼貌,借东西是用商量的口气。

  吞吞吐吐:形象地写出林园园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又不直接说出来的样子。

  3.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体会“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的含义。

  (五)学习第四段:

  1.林园园不情愿地拿出绿铅笔时,又说了什么?

  “还要画小草”是什么意思?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六)读2—4自然段,联起来想一想: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七)齐读第五自然段: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她今后会怎么做?

  (八)自己读全文:

  1.想想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懂得了什么?

  (九)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十)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2:口头组词。

  2.课后作业3:填完后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蓝树叶小学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红色、黄色、棕色)

  2、那么,谁见过蓝色的树叶呢?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 课,让我们从

  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板书课题:《蓝树叶》。

  二、进入新课: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3)自己练习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5)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容易写成撇,教学时应注意提醒学生。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学生容易将“目”写成“日”,可引导学生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三、练习巩固:

  1、小组为单位共同练习:

  1)请你们小组共同复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查,合作学习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让学生打开语文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2)让学生说说眉、借、由的占格情况。

  3)在书中

  练习描写。

  4)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抄写难字、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林园园认识到自己没有帮助同学而感到羞愧这件事,使学生懂得同

  学之间要助人为乐,互相帮助。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了解人物的特点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如果给你一片树叶,请你为它涂上颜色,你会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绿色、红色、黄色……根据树叶在不同时间的颜色不同而定。)

  2、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李丽画了一片蓝树叶这是为什么呢。

  3、齐读课题《蓝树叶》。并进行板书。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

  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丽是怎样向林圆圆借绿铅笔的?

  2、指名说一说:

  (第一次李丽小声问林圆圆可不可以借绿铅笔用一下,林圆圆说自己还没有画完;第二次李丽等她画完向她借,她担心李丽把她的笔尖弄断;第三次林圆圆再三嘱咐李丽要注意这注意那,李丽一再表示会小心,只画树叶和小草;第四次林圆圆皱着眉嫌李丽画得太多,这一次,李丽没有再接林圆圆的铅笔。)

  3、整个借笔过程,课文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写具体的。自由读,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体会。

  4、根据所画内容,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李丽的话应读的比较温和,是耐下心来尽可能按照林圆圆的意思办,尽量不给林圆圆添太多麻烦,她一心想画一片漂亮的绿树叶,所以在林圆圆显示出不愿借的情况下,李丽尽量迁就、忍耐;林圆圆不愿帮助别人,当李丽向她借时,她是吞吞吐吐,想办法拖时间或找别的.借口,面对同学,她不好意思不借,但心里又舍不得,于是小气的她就嘱咐这嘱咐那。读她的话,应读出那种不情愿、小气、挑剔的语气。)

  3)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有表情的朗读。

  4)全班范围内有语气朗读。

  5)评一评谁的语气好,为什么?

  5、当林圆圆看到李丽本上的蓝树叶时,不由得脸红了。此时她会怎样想?

  后悔自己的小气。

  从来都没见过蓝树叶,李丽把树叶画成蓝色,也是迫不得已。这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果因为树叶是蓝色的影响李丽的成绩,那自己真是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李丽是我的同桌,现在同桌有困难,我却推三阻四,真是不应该。

  如果哪天我忘带彩笔,李丽也这样对待我,我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

  (三)、联系实际,说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做?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结合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

  教师小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事,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

  三、有语气的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

  3、进行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读,最后评价。

  四、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句。

  板书:

  探究活动

  收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开一个“夸夸……”的座谈会。

蓝树叶小学教案5

  教师出示小黑板,请小朋友按课文文字口头填空(括号内是应填内容)。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学生齐读)

  师:林园园看了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生:因为林园园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李丽才画了蓝树叶,所以林园园的`脸红了。

  师:林园园这时会想些什么?

  生:她会想:都是我不好,没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我太对不起她了。

  生:她会想:老师常要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今天李丽有困难,我没帮助她,同学们会怎样看我呢?

  生:她会想:我太小气了,今天都怪我不好。

  师:林园园能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你们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齐:她还是个好孩子。

  师:对了,她还是个好孩子。她知道自己错了,以后肯定会改正的。

  现在,老师假设有这样一件事,请小朋友思考一下,那时,林园园会怎样呢?

  教师出示小黑板:“一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叫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纪方方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她会怎样呢?”

  师: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用一段话说出事情的经过。

  (学生读题、思考、讨论)

  生:美术课上,纪方方没有彩纸,林园园看见了,连忙抽了几张彩纸递了过去,小声说:“方方,拿去用吧!”纪方方说:“这怎么可以呢,我剪了,你用什么呢?”林园园着急地说:“快别这样说,你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吧,我这儿还有呢!”

  生:我还有补充,纪方方接过彩纸说:“园园,你真好。”林园园摆摆手说:“这是应该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学生继续发言)

  教师布置书面作业:把刚才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以及发展思维于一体,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

【蓝树叶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蓝树叶教案03-01

《树叶贴画》教案05-15

中班教案《树叶》10-25

树叶教案优秀01-20

《秋天的树叶》教案02-28

《蓝色的树叶》教案09-06

树叶飘飘教案03-28

蓝色的树叶教案03-30

树叶小学作文08-02

蓝色的树叶优秀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