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案

时间:2024-05-23 12:05: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

  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

  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使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体会出水的无穷价值,而且把爱护水的这一价值观也寓于其中。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

  【点评】

  猜测是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则是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这样为下一步探究开发了素材,也激发学生探究欲。

  内容5:(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生:阅读。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讨论。

  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

  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师: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用具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里?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投影】物质的简单分类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水的组成

  【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

  【讲述】地球表面约3/4的地方被水覆盖,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可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因此保护水资源十分重要。

  [评注:教师在教学中极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

  【讲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师:片刻后,用准备好的划有刻度的纸,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生:接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按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两倍。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木条燃烧得更旺。

  师:这种气体能使木条余烬复燃,当燃着木条远离尖嘴口时火焰渐灭。这种能使余烬复燃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看到微弱的浅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师: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氢气。

  【板书】水 氢气(h2)+氧气(o2)

  【讲述】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这种反应属什么类型。(学生议论后,教师提问1~2名学生。)

  生甲: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乙:这种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讲述】水电解时发生分解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变成跟水的状态和性质都不同的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3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

  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点: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点:∵VH2:VO2=2:1 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过程方法

  1、学习运用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

  2、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3、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设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视频:“烧”氢气的环保汽车】,介绍一种利用氢气作燃料的环保汽车。且启发学生,氢气既然可以作燃料,说明氢气可以燃烧,那么可以随意点燃吗观看视频,学生情绪瞬间高涨,对氢气作燃料,产生很大兴趣。但又对氢气燃烧时,有可能产生爆炸担忧。

  教师引导学生,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地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有可能引起爆炸。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验纯氢气的方法学生产生疑问,该如何对氢气进行验纯呢

  学生认真观察

  环节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问题1】氢气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呢

  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答案有:水,双氧水,甚至有猜二氧化碳的。此时,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小组同学进行排除二氧化碳。从氢气是环保燃料的角度,生成物也不太可能是双氧水,最大的可能是水。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小组交流,猜想生成物,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仔细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做完实验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氢气燃烧的产物确实是水。

  【问题2】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并说出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并根据前面

  已有的知识储备,小组之间讨论,并做出判断学生各小组进行思考,交流

  依据规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初步判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刚才的反应是一个生成水的化合反应,我们利用反应物的元素组成来判断生成物水的组成。学生表示赞同,并思考

  环节三、课题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问题3】

  你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来推断出水的组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们可能会说出不同答案:

  学生A:可以将水分解,通过生成物来判断。

  学生B:可以对水加热来推断。

  学生C:对水加热不行,是物理变化,应该让水参与反应。

  教师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并引导,推断水的组成,确实应该用一个化学变化,最好是只有水做反应物的分解反应。学生疑惑,那该怎么做呢很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探究。

  教师告诉学生,对水通电可以将水分解,引导大家观察现象,并检验生成的产物。学生们的情绪又高涨起来,大家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连接好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由于实验需要几分钟,此时,教师提出两个小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对水通电和对水加热有什么区别在微观上过程又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积极讨论。

  学生:加热应该是物理变化,对水通电应该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生A:加热水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对水通电应该不是。

  学生B:看到管内有气泡,说明肯定产生了气体,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问题4】两端玻璃管内分别产生了什么气体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报出与正、负极相连两端的玻璃管内气体的具体体积。

  并进行分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气体体积比近似为1:2,有个别组有差异的,请同学们自己思考数据偏差的原因。同学们讨论,猜测,认为应该是氢气和氧气。不过在检验气体上,出现分歧。

  学生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观察能否复燃;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观察气体能否燃烧。

  学生B:你说的不可以,因为你不知道哪端时氧气或氢气呀。

  学生C:都实验一下,又有点麻烦。

  教师启发学生,继续讨论,想出好的办法。最后确定两端都用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燃得更旺就是氧气,气体本身燃烧,就是氢气。大家表示赞同,并进行实验。

  开始实验,记录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确定水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并依据规律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告诉学生,根据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其他数据,经过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确定了水的化学式为:H2O。

  《多媒体演示》利用flash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们思考,并及时记录。

  氢气点燃时能转换成水,水也能电解生成氢气。水和氢气形成了一个循环。

  像水这样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像氢气这样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学生们阅读课本,理解化合物、单质以及氧化物的概念。

  环节四、课堂小结—联系生活,知识升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氢气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得氢气,成本太高,可是,我们看到水中含有氢元素,可以说水是储存氢元素的巨大的仓库,而且水在我们自然界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水采用比较节能方便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氢气,也是我们化学家们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个领域参与其中,研究出得到氢气的好办法。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开上用氢气做燃料的汽车来。知识总结,知识升华,提高同学们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同学们进行鼓励。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5

  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通电

  h2o ——→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课后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

  (1)无色无味;

  (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3)密度小,难溶于水;

  (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板书

  课题3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

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的组成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08-07

水的组成化学教学反思06-09

《复习3的组成》教案09-30

学习8的组成教案07-25

《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03-05

幼儿园教案《6的组成》02-26

水教案模板06-22

好玩的水教案05-11

我与水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