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卖油翁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卖油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油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文言虚词。
2、能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掌握学习技巧的能力。
3、情感: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重点:①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解决办法: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2、难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决办法:学生自读、讨论、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本册第六单元中,已经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散文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进一步加深这方面的'体会。《卖油翁》用淡淡的笔墨,揭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同学们想知道这个人生道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
1、初读
①播放朗读视频
②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
③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
④分角色朗读(请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
⑤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师指导,从普通话、语气、情感、神态等方面评价)。
2、解读
通过阅读环节,学生已初步理解了课文。怎样朗读得更好?学生已明白,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朗读。由此,开始解读文章内容。
①分组讨论,疏通课文大意。
②学生质疑,师生解答。
③教师针对字、句理解质疑,学生回答,巩固基础知识。
④翻译全文。
3、品析
1、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文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板书设计
卖油翁
陈尧咨—自矜—忿然—笑遣
熟能生巧
卖油翁—微颔—笑答—酌油
卖油翁教案 篇2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
3、 掌握实词:矜 颔 释 徐 以 但等。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是要获得超群的技艺必须经过反复多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熟练有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熟悉课文。
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情况。
2、学生交流预习中解决的字词读音:
矜 圃 睨 矢 颔 忿 酌
3、指名学生试读后全班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三)疏通文章,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提出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2、学生逐句解释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默读课文,思考:陈尧咨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变化的过程?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2、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先简要介绍陈尧咨因善射而矜持,对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自是不满,质问声中“自矜”之太跃然纸上。而卖油翁从容对答,点出“无他,但手熟尔”。但陈尧咨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认为是“轻吾射”,“忿然”一词表现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而卖油翁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当场献技,在事实面前陈尧咨无话可说,只好尴尬地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板书: 自矜
↓
不满而质问
↓
忿然
↓
笑而遣之
3、卖油翁的过人之处又有哪些?
明确:通过对其酌油动作的描写“取”“置”“覆”“酌”“沥”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结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领。
4、看了卖油翁的当场献技,又听他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时,陈尧咨会想些什么?
5、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陈尧咨与卖油翁两人的不同语气。
6、概括课文内容,揭示文章主旨。
(五)总结课文
1、课文为何对陈尧咨的善射写得简略,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情况却记叙得较详细?
明确:因为故事要说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说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来描写他的箭术的精湛,而对卖油翁情况的记叙较详细,这样使叙事清楚,同时又重点突出。
2、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应该 怎样看待熟能生巧?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整理文言实词
3、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
《卖油翁》复习指南
一、 字句解释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关键字:善:善于;擅长。当世:当时。当:处于(某个时候) 世:时代。
句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2.公亦以此自矜。
关键字:公:指陈尧咨。以:凭。此:这(一点),这(个本领),指“善射,当世无双”。自矜:自我夸耀。矜:夸耀。
句译:他(陈尧咨)也凭这一点自我夸耀。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关键字:释:放下。睨: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去:离开。
句译:有一个卖油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关键字:其:代词,他,指陈尧咨。矢:箭。中:射中目标 但:只。颔:点头。
句译:(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音dì,目标),只是微微点头。
5.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关键字:汝:你。亦:也。知:懂得。射:射箭的技术。精:精妙,精湛。不亦……乎:反问句式,不也……吗?
句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也很精妙吗?
6.无他,但手熟尔。
关键字:他:别的(奥妙)。但:只。熟:熟练。尔:同“耳”,罢了。
句译:(这)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7.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关键字:忿然:气愤的样子。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小看。
句译: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8.以我酌油知之。
关键字:以:凭。酌油:倒油。知:知道。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句译: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9.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关键字:乃:于是,就。取:拿。置:放。以:用。覆:覆盖,盖。徐:慢慢地。沥:向下灌注。
句译:于是(卖油翁)拿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用勺子慢慢地将油向下灌注(到葫芦里)。
10.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关键字:自:从。 而:但是
句译:油从钱孔中注入葫芦,但是铜钱却没有沾湿。
11.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关键字:因:于是。亦:也。唯:只。尔:同“耳”,罢了。
句译:于是他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12.康肃笑而遣之。
关键字:遣:打发。之:代词,指卖油翁。
句译: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二、内容理解
1.作者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段落大意:
第一段:陈尧咨射箭。
第二段:卖油翁酌油。
本文篇幅短小,含义深刻,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陈尧咨恃技而骄,盛气凌人,卖油翁技高一筹,却谦逊沉稳。人物性格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得以展现。
3.中心归纳: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给我们以做人的启发:即使拥有技艺才华,也应谦逊。
《卖油翁》原文和译文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卖油翁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卖汤圆》教案11-02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09-01
《青蛙卖泥塘》教案05-16
大班社会卖玩具教案04-01
大班教案小猴卖010-18
大班科学教案《油和水》11-01
《新丰折臂翁》古诗及赏析03-08
办理油卡委托书11-06
办理油卡介绍信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