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14 07:37:44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大班教案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仰撑爬,增强手臂腰、腹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在捉虫、织网的过程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布置好场地(织了一半的蜘蛛网)。红、黄、蓝、白的自粘纸,磁带、录音机。

  2、(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每人一个标记,小昆虫图片是幼儿人数的三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小蜘蛛们,跟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学本领好吗?(随音乐小蜘蛛跟蜘蛛妈妈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探索、练习仰撑前行的动作。

  (1)幼儿自由探索蜘蛛爬,师观察、了解幼儿动作。

  (2)幼儿集中交流、展示动作,重点引导幼儿练习仰撑前进的动作(双腿屈膝坐下,双手在身体两侧撑地,抬起股部向前爬)。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小心,不要与他人碰撞,累了坐下来休息。

  (4)听信号练习仰撑爬。

  2、蜘蛛织网

  (1)师带领幼儿边观察蜘蛛网边讲解织网的方法。

  (2)师幼集体织一圈网(讲评小结)

  (3)黄蜘蛛、蓝蜘蛛、红蜘蛛前后各织一圈网。

  (4)在织好的网上幼儿练习倒退爬。

  3、蜘蛛捉虫师:哇,我们的网织得多漂亮啊,会不会有虫子飞进来呢?

  (配班老师扮演虫子飞进网中分前后三次各投进一虫子)

  (1)分红、黄、蓝队捉虫字比赛师边讲解边示范比赛规则。

  先后分三次请红、黄、蓝对进行捉虫子比赛。

  师:捉到虫子的蜘蛛真能干,比完比赛是不是很累啊,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安静得休息一会儿吧!

  (2)集体捉虫子师边讲解规则边请一幼儿示范:从蜘蛛标记出发——沿网线顺着仰撑爬——捉一只虫子缠住(粘在身上)——原路倒退返回。

  (三)结束部分

  1、比一比,谁捉的虫子最多。

  2、一起坐在蜘蛛网上边分享虫子边放松动作。

  3、跟蜘蛛妈妈一起回家。

  小百科:蜘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捕食性天敌,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2、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椅子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分两队,让幼儿站到小椅子上面,踏步走。

  二、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动作,老师喊1——幼儿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师喊2——幼儿要做到小椅子上,喊3——幼儿在小椅子左边,喊4——幼儿在小椅子右面,喊5——幼儿围着小椅子转圈,喊6——两个幼儿交换位置。

  三、老师一次说两到三个数(比如2、6或1、5......),让幼儿迅速准确的'做出动作。

  四、老师和幼儿一起站到小椅子上,把两只胳膊伸直,用两只胳膊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看齐的动作。

  听老师的口令、向左向右看齐——胳膊一只向左,一只向右......

  五、让幼儿躺在地上,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六、让幼儿再次站到小椅子上,放音乐,老师分别拍拍小朋友的背,胸,再摇摇小朋友,看一看小朋友的反应。

  七、游戏——让幼儿站在小椅子上,放音乐,传小椅子

  规则、分别给两队一个小椅子,听音乐,从最后一名幼儿传到最前面一个幼儿,然后幼儿站在最前面的小椅子上,幼儿往前面小椅子上走,以此类推,看哪一对幼儿先到达终点。

  八、让幼儿座成一队(给幼儿多个小椅子),放音乐,在音乐声中传小椅子,往前进。

  九、听老师口令——老师说几,几个小朋友坐在一起,要坐在一条线上(比如老师说5,五个小朋友坐在一条线上)

  十、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阅读画面,理解并讲述故事情节。

  2、根据图片进行大胆的猜想,享受阅读的乐趣。

  3、感受朋友间的情谊,获得“生命和朋友比冠军重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区分故事角色。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新朋友,认识它们吗?说说它们是谁。请幼儿根据鸭子和天鹅各自的特征来区分。

  2、猜猜它们俩为什么而吵架?

  二、阅读绘本,理解讨论情节。

  1、欣赏故事开头:

  ①你看到它们比了什么本领?结果怎么样?

  ②比什么才公平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理解、讲述故事情节:

  ①它们最终决定要比什么呢?你们玩过“木头人”的游戏吗?那是怎么玩的?要遵守什么游戏规则?

  ②那我们看看鸭子和天鹅是怎么说的:不许说话,不许笑,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③可它们比赛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鸭子和天鹅动了没有?

  3、游戏体验:

  ①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木头人”的游戏。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谁就是冠军。

  ②采访冠军: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你们心里会想什么?

  ③这时候,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猜猜这时候的鸭子和天鹅会动吗?为什么?

  ④在最关键的时候,谁动了?它为什么会动?

  4、讨论:谁是真正的冠军

  ①你觉得谁赢了?请你们说说为什么?

  ②小结:天鹅只赢了比赛,但鸭子赢得的是朋友的.心。生命和朋友比游戏的输赢要更重要,为了朋友和自己的生命,不算输。

  三、情感迁移,逐步提升经验

  ①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②你们身边有可以一起玩,而当你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又出来帮你忙的朋友吗?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和朋友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了解池塘周围环境的构成,以及它们与池塘的关系。

  2、体会图画的多重线索。

  3、 能按照由近及远、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1、了解郊区与城市之间的区别,见过郊区的美丽风景。

  2、知道小青蛙是由小蝌蚪长成的,了解青蛙是两栖动物。

  3、遮挡文字的大书。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与幼儿聊聊郊区与市区风景的不同。教师也可以风情一位住在郊区的幼儿介绍自己家周围环境特点。最后,告诉幼儿,有些地方,即使我们没有去过,但也可以通过看照片、交谈等方式来了解相关的信息。

  2、出示封面,指读书名后,请幼儿说说图画中是什么地方呢?有谁?这是小青蛙的家,叫“池塘”,池塘周围还有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呢?

  阅读图画

  图文共读:遮挡文字,请幼儿描述图画信息。在描述后,出示文字进行阅读。

  1、分别阅读1——14页。

  2、齐分享。

  3、带领幼儿再次浏览一遍大书,请幼儿回顾池塘边分别来了哪些动物,它们跟小青蛙说了些什么?现在,小青蛙知道池塘外的世界是怎样的了吗?

  教学反思

  本书中每幅图上都有与下一页相关联的部分,动物的身上的果实暗示着它们来自何处。在景物的那一页里,画面的角落里都画有下一场景,也预示着下一页会出现什么动物,这是这一读本的一条主线。于是,我在活动中先提问:“谁来了?它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细节。随后又进一步抛出预测性的问题:“它可能从哪儿来?你怎么知道的`?”让幼儿根据线索进行猜想。问题如此反复出现两三次之后,幼儿就明白了,每一页都有通往下一页的线索,他们就开始主动探索,一翻到新的一页,他们就能说出:“熊来了,它最爱吃蜂蜜了,下一页一定有蜂窝。”“蜂窝后面是萝卜地,等下小兔子要来了。”当一次次的猜测得到证实后,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了解得也更深入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经典)08-17

大班教案[经典]08-18

大班教案(经典)11-04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8-25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精选]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