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2、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
师:它们的上面都有什么?
幼:数字。
师: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教师重新播放照片)幼:1、2、3、4、5、6、7、8、9、O,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57538是这辆车的牌照,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牌照。
师:那电视遥控器和钟上的数字呢?
幼: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它们都有什么用?
幼: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数字,是打电话用的;我家的门上也有数字,是门牌号码;我的本子上有数字,是我的学号;我家的挂历上也有数字,是表示月份、日期的。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公交车牌、乐谱等物体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师: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幼:我的鞋上有数字,衣服上也有数字。
师:你们鞋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呢?
幼:13、14、15。
师:老师的鞋子尺码是35。我们来比比谁的鞋子大。
幼:老师的鞋子大。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您的脚比我们大,您的鞋子也比我们大。
师:哦,原来鞋子的尺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衣服上有数字吗?
幼:衣服的领子上有数字。
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是衣服的尺码。衣服越大,数字就越大。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幼:电风扇上有数字,是调节风力大小的;我的抽屉上有数字,是我的学号;温度计上有数字,表示现在的温度是几度。
四、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的说明书1、请幼儿在白纸上画一样物品,然后在物品旁边用数字表示用法、数量等。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猜测、交流“说明书”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七彩虾 语言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2.能大胆地用动作、语言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1.挂图第16号,故事磁带。2.绘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出谜面:一座七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看见过哪些东西像彩虹?
二、听故事。
1、让幼儿自主阅读操作材料上的故事,(让幼儿学会根据图面的顺序看图讲故事)
2、让每组幼儿自己讲讲故事内容。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内容。
4、教师小结故事大意,给故事起名字。
三、再次倾听故事四、理解故事,复述故事
1、让幼儿依次看图,针对每幅图提出问题如: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小青鱼又是怎么回答的?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七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
3、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的样子,心里怎么样?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讨论。
1、组织讨论:你认为小青鱼这样做好吗?好在哪里?如果你是小青鱼,你会怎样做?
2、听配乐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应体现三维认知、能力、情感)
1.了解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初步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知道购物袋的用途。
3.培养少用塑料袋,自备购物袋的'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
知道购物袋的用途。
活动准备:
购物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地球模型,表示地球先生生病了。
二、基本部分向幼儿讲述故事《地球先生肚子胀》
与幼儿讨论:
(一)地球先生为什么肚子胀?
(二)我们应该帮助地球先生吗?
(三)你会怎么帮助地球先生?
与幼儿一起观看宣传减少使用塑料袋的短片,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才能减少使用塑料袋。
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三、结束部分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购物袋,然后两人一组,到娃娃家使用购物袋玩购物游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敏性与力量。
2、培养幼儿喜欢民间游戏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的头饰若干、布置游戏场地(城门、城墙)中间画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圈若干个、选择民乐作活动背景及准备操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2)教师和幼儿骑大马念民谣,一个个从"城门"钻过到城里去玩。
3)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来搭一搭城门并边念民谣边学习游戏的开门关门规则。
4)基本部分:
5)教师请一位幼儿面对墙,搭成拱形城门,其余幼儿依次钻过城门。
6)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当念到"瞧一瞧"时,做城门者下蹲放下手关城门,并问被关住的.人选择要"苹果"还是"香蕉",幼儿选择好以后,把头饰挂在脖子上,站到城门的队伍做城门。
7)幼儿第2次做钻城门的游戏一次。
8)教师继续提出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对胜。
9)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一次。
10)增加城门的高度再次游戏。
11)教师小结游戏并告诉幼儿此游戏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游戏,以后小朋友可以和家人、邻居玩。
四、结束部分:
做放松活动,带幼儿回教室。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现代的都市和城镇充满了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让幼儿知道噪声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并萌发主动减少噪声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及音乐;
2、物质准备:录有火车吼叫声及美妙音乐声的'磁带、用手机自录的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故事挂图;小铃、钢琴等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操作乐器,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1)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乐器,并说说玩的是什么,声音是怎么样的。
(2)请五六个幼儿集体操作,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听录音后,提问:你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1)为什么火车的吼叫声使小动物逃走了?鲜花枯萎了?
(2)为什么音乐气垫火车那么受大家欢迎呢?
3、听幼儿自录的日常噪声,讨论噪声的产生及危害。
(1)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听噪声?(危害健康、听力下降、心情烦躁。)
(2)我们如果听到噪声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躲开)
(3)为什么会有噪声?(从自身的行为谈起)
(4)如何减少噪声?(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活动延伸:
观察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噪声的主要来源。
效果分析:
让幼儿把周围日常噪声录制下来,然后播放给大家听,使我们对常常充耳不闻、耳熟能详的噪声加以注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讨论过程中各抒已见,最后得出了"噪声有害环境"的结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体验用纸条创作的乐趣
2、 学习用各种颜色的彩条制作水果、动物等有趣的图案,发展小肌肉动作。
3、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挂历纸、广告纸、包装纸,建成长条
2、 剪刀、胶棒、彩笔
3、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和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纸条制成的手工制作,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葡萄、西瓜、螃蟹等),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纸条)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制作的?如:葡萄可以用紫色的纸条粘成许多小圈;西瓜可以先用一张绿色的纸条粘成一个圆形,另外再用纸条折成波浪状等。
2、 教师示范:演示小蜗牛的制作方法,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师:你们喜欢小蜗牛吗?(喜欢)现在请小朋友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条,和老师一起来做只可爱的小蜗牛吧。
制作步骤:
小纸条手中拿,手指上面缠呀缠,拿起胶棒粘一粘,蜗牛的贝壳做好了。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把贝壳粘到另一张纸条张上,在画上小蜗牛的的`眼睛,看!一只可爱的纸条蜗牛做好了。
师:小蜗牛做好了吗?咱们来邀请小蜗牛跳个舞吧。播放《蜗牛和黄鹂牛》做律动
3、 幼儿制作
(1)、让幼儿发挥想象纸条还可以变成什么?让纸条变变变来制作一幅好看的作品吧。
(2)、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
4、 幼儿作品展示
把幼儿作品用放到展板上,组织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很快辨认6以内的数字组合(物体)
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喜欢上数学活动课。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以实物代替单调的“数字”,活学活用。
能够快速反应6以内的数字将数字活化。
【活动准备】
1—6数字图片、六个实物标示的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数数复习,自然导入
通过复习1—50的数字,自然过度到本次教学活动,数数字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难题了,他们已经能够很流畅的数出1—50的数字,有的甚至能数更多。
师:宝贝们真棒!已经学会了数这么多的数字啦!今天呀我们有六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哪些宝宝呢?
(通过数字宝宝这一游戏直接过度到下一环节)
二、数字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清楚喽,左边呢有数量不等的棒棒糖,右边是数字宝宝,哪些数字呢?我们来数一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左边有一根棒棒糖,那么我们就把这根棒棒棒和右边的数字“1”连起来,好朋友,要手拉手对不对!
这个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这一环节提供的实物并不是单一的品种,大小不同,直观上并不能很快判断数量多少,必须经过一一的数出来
宝贝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给它们比一比谁多谁少
这个游戏设定是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更是对数数的进一步训练。
四、游戏大比拼
在游戏室事先准备好六个大圆圈,并且都有数字标示(物体表示的1—6)教师随机喊出一个数字,小朋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该数字代表的圆圈里
这一游戏帮助孩子们快速反应数字,训练数字敏感度。
五、“画”数字
这属于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儿用实物代替数字,在白纸上画好1—6。
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6以内的数,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经典)04-24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经典)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