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华[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比较四季不同特征,初步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登月》课件、四季不同景色PPT、字卡"春夏秋冬"。
活动过程:
一、导入,看图说季节师:(出示PPT)这是什么季节呀?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回答:春天,有燕子等。)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师:今天啊,小熊要来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了,是一个关于四季的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讨论
(1)师:小熊和小鸟在什么时候开始造飞船的?(幼儿回答:夏天。)
(2)师:小鸟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幼儿回答:因为南方比较温暖。)
(3)师:小熊是到什么季节才把飞船造好的?(幼儿回答:冬天。)
(4)师:小熊到底上天了吗?(幼儿回答:没有)
(5)师:那么小熊尝到的冰凉冰凉的是月亮吗?(幼儿回答:不是。)那你们觉得他尝到的是什么东西?(幼儿回答:雪。)
(6)师:在什么季节会有白茫茫的一片雪地呢?(幼儿回答:冬天。)
(7)师:小熊看到的一个一个大脚印是怪物的吗?(幼儿回答:不是,是小熊自己的。)
三、掌握季节轮回的顺序
1、师:原来,小熊造一艘飞船要这么久,经过了这么多季节。你们知道季节轮回的顺序吗?(幼儿回答:春夏秋冬)
2、师:(出示顺序错误的字卡)我们来看黑板上的字,上面的顺序对不对啊?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把正确的顺序排出来。
四、玩一玩把幼儿分成四组,代表一个季节。教师指导哪一个季节,哪一组的幼儿就要说出自己代表的季节的名称。
活动反思:
通过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小熊在建造飞船时经历了哪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都有哪些特征及它们的.顺序。幼儿对宇宙充满了向往和探索的欲望,可能都有过和故事中小熊类似的想法,想登上天空中看看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一开始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幼儿就非常感兴趣,在看看说说中,知道了四季的顺序和不同的特点,知道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美丽的地方。活动的内容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比较简单,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顺序,还需要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对此次提升难度。请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四季的不同特点。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和交流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我们的周围有污染的环境和优美的环境,知道环境污染后对人类地球产生的危害。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和家长带幼儿参观我们周围的环境,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优美环境和自己不喜欢的污染环境进行记录(每位幼儿各一份)。记录表如下:
“我们周围的环境”幼儿观察记录表1
在什么地方(有文字或图画表示)
看到什么样的环境(有图画或照片表示)
“我们周围的环境”幼儿观察记录表2
在什么地方(有文字或图画表示)
看到什么样的环境(有图画或照片表示)
2、教师自己的调查记录——多媒体课件(课件1:垃圾污染,课件2:水污染,课件3:空气污染,课件4:噪音污染,课件5:丹阳的城市风光和乡村风光)
3、场地上画两个大圈,里面分别贴上字母A和B。
4、教师准备一些五角星,5道AB猜题目。
5、两块泡沫板,上面分别贴着娃娃脸(一个是难过的娃娃脸,一个是笑的娃娃脸)
6、多媒体和视频展示台。
7、幼儿人手准备纸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幼儿交流调查表,介绍自己的感性经验。
1、幼儿自由交流:师:我们小朋友们真能干!最近对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调查,还把调查的情况进行了记录,现在就请小朋友把你的调查表拿出来,然后向你周围的朋友介绍一下:你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样的环境?
2、个别交流:刚才小朋友向你周围的朋友进行了介绍,谁愿意到上面来大声地向全班小朋友和老师介绍呢?(分别请出3位幼儿把调查表放在视频展示台上进行介绍)
3、调查表分类:师:小朋友!调查表也和小朋友一样也要回家,那下面就请大家把你的调查表分别送回家去,送的时候看好家中的标记。(幼儿将调查表按标记分成喜欢和不喜欢的'环境)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环境污染的记录表,引导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一些类别和危害。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样,前几天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作了一个调查记录,告诉你们,老师的记录表和你们的可不一样,非常特别!你们想看吗?
1、多媒体播放第一张记录表(垃圾污染),幼儿观看后:师: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地方有垃圾?你觉得乱丢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会乱丢垃圾吗?
2、多媒体播放第二张记录表(水污染):
幼儿观看后:师:你看到了什么?水除了会被垃圾污染,还可能会被什么污染呢?水被污染后会带来什么害处呢?
3、多媒体播放第三张记录表:
幼儿观看后:师:你看到了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带上口罩?空气污染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4、多媒体播放第四张记录表:
幼儿观看后:师:你听到了什么?这种声音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什么时候还听到过这样让你难过的声音?噪音污染对人们有什么危害?
师:刚才小朋友看了老师的记录:垃圾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除了这些污染之外,地球上还有一些其它污染,它们都对我们人类地球带来了许多危害。
三、游戏——环境知识AB猜,帮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知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叫环境知识AB猜,每一道题目都有两个答案,如果你认为A对,就站到A圈来,如果你认为B对就站到B圈来,请小朋友认真听题。
1、题一:汽车开动时排放出的尾气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A:会B:不会
2、题二:鱼吃了污染的水会生病死掉,那么人们可以用来洗衣服行不行呢?A:行B:不行
3、题三:人们都知道抽烟对人体有很大伤害,晚上我坐在爸爸的旁边看电视,爸爸不停地抽烟,请问爸爸抽烟对我有没有伤害?A:有B:没有
4、我们都不喜欢听噪音,但是它对人的身体没有危害,你认为对不对?A:对B:不对
5、堆放的垃圾会发出臭味,引来苍蝇老鼠,小红说“:我们可以把垃圾埋在地下这样就不会发出臭味又对人们没有任何危害。”请问埋在地下的垃圾对人们有没有危害呢?A:有B:没有
老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游戏并引导幼儿分析,五题答完给每位幼儿奖励一颗五角星,激励幼儿开动思维。
四、教师向幼儿介绍第五张记录表(优美的城市环境和乡村环境):
师:老师除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了调查记录,还把我喜欢的环境
进行了记录,请小朋友一一看。(多媒体放优美的环境记录)
幼儿看后:师:你们看了这么优美的环境有什么感觉?(高兴……)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就应该如何来保持?
幼:不乱丢垃圾、不摘花、不砍树……
师:小朋友都知道如何来保护环境,可生活中有一些人不知道要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来保护环境呢?
幼:电视广告、报纸宣传、出去唱歌、画环保的画、贴标语、贴标记……
五、设计环保标记:
师:小朋友刚才想的办法都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设计环保标记,让人们一看到标记就知道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在设计前我们先想一想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标记,设计好后我可以贴到哪些需要的地方去。
1、幼儿思考后就开始设计环保标记,教师作适当地指导。
2、设计好的幼儿向老师和小朋友们介绍自己设计的意思及准备将它贴到哪儿去。
六、延伸活动:
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将标记贴到适当的地方(不影响周围环境)。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以及剪、画、粘贴等技能设计鞋子,能够体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2.大胆尝试设计鞋子,在制作过程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鞋子的图片
2.材料准备:各色卡纸、水彩笔、双面胶、剪刀、毛线或彩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好朋友的`鞋子以及鞋子的图片,并说一说鞋子的种类和特点。
2.教师讲解设计鞋子的方法:
教师用语言引导提示:“小朋友们在设计鞋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剪出鞋子的轮廓,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花样进行装饰,也可以用彩笔涂画,还可以进行粘贴。第二,两只鞋子是左右对称的,花纹需要一致。
3.鼓励幼儿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设计、制作出风格独特的鞋子,同时,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评价与欣赏:
(1)将幼儿作品投放到美工区、请大家一起欣赏,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2)自评: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鞋子。如,鞋子的款式、花样以及构图等。
(3)互评: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养成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精神。
准备:相同的玻璃杯七个,筷子两只,水若干。
玩法:
1、七个玻璃杯并排在桌上,请孩子数数共有几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让孩子给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队。
3、孩子用筷子敲击杯沿,听一听说一说像什麽音?
4、家长引导孩子观察比较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5、家长调整水量,以便发出Do、Re、Mi等音阶声音,然后演奏乐曲,激发孩子演奏兴趣。
6、亲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长鼓励孩子边敲杯子边歌唱。
7、亲子轮流当乐师、歌唱家、舞蹈家。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家》设置了两首必唱歌曲和三首聆听歌曲,以及编创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领会了本课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于歌曲的学唱,孩子们都掌握的.比较好。都能够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及稚嫩、可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在聆听乐曲选择拍击方式时,部分孩子没有选择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采用多次聆听分别拍击的方法,引导他们辨别乐曲的拍子,用正确的拍击方法为其伴奏。
在编创活动中,我采取“辨别身边声音的长短”这一环节,鼓励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音的长短”,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从多角度搜索有关鲸鱼的信息。
教学准备:
1、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鲸鱼的信息。
2、教学挂图《鲸鱼》。
3、《科学》下p.22~23。
教学过程:
一、引导讨论。
1、观看教学挂图《鲸鱼》,教师问幼儿: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2、你了解到有关鲸鱼的哪些信息?
3、小结:蓝鲸是鲸鱼中最大的一种,它的身长达30多米,体重约1700吨,一张嘴能容纳10个成年人自由进入。它运动的时速为27公里,主要食物是小虾、水母、硅藻 等浮游动物。他的力气很大,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的`力气。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的水柱。
二、看画册《大鲸鱼》
1、发现鲸鱼的全身都是宝,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绘画:可爱的鲸鱼。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和关爱动物的情感及对动物探索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个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活动准备:
1、搜集丰富的动物图片,布置在活动室里。
2、制作“动物之最”的动物专集课件。
3、准备白纸、笔、动物轮廓、橡皮泥、动物模具、剪刀、彩纸、彩纸碎片、动物拼图、胶水等多种材料。
活动过程:
1、参观“动物展览会”,幼儿自由观赏。
2、师生交流:你喜欢的动物是谁? 长什么样子? 喜欢吃什么?
3、带幼儿观看动物专集课件,让幼儿观察、了解这些动物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尾巴最漂亮的动物是孔雀)。
4、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讨论:
①动物住在哪里?
②如果没有了森林,环境会怎样?
③动物会怎样?
④我们应怎样保护森林?
5、幼儿自由选择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动物之最。
6、“聪明宝宝大比拼”。鼓励幼儿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在某个方面能称得上“动物之最”的动物。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我想哭了。刘智远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经典)11-04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12-02
大班教案【经典】11-26
【经典】大班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教案08-25
大班教案(经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