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25 08:16:1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10篇(优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10篇(优选)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的几个动物角色。

  2、体验有朋友的快乐,并尝试和朋友分享。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了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

  2、小狗、小猫……

  3、出示狗熊的图片。

  今天我们要来听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胖熊吹气球》。

  二、欣赏故事。

  1、第一遍欣赏故事(看图片)

  小胖熊有几个气球送给谁?它把黄色的气球送给谁?它把绿色的气球送给谁?小猪的紫色气球怎么会破的?气球破了怎么办?

  2、第二遍欣赏故事。

  (1)说说不同气球的颜色像什么?

  (2)小胖熊还没有气球,你有没有办法让小胖熊也能玩一玩气球呢?

  (3)小胖熊和小猪、小兔、小猫、小狗一起玩气球,他们是最好的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朋友?你的朋友是谁?

  三、看图说一说。

  出示照片:这个宝宝的玩具坏了,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说说)

  出示照片:这个宝宝不小心摔跤了,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说说)

  孩子们一起来找找朋友吧。

  活动反思

  一、活动内容的选材对于小班新生来说难度很大,这一时段的幼儿最多只能认识三种颜色,而此活动中老师预设了五种颜色,所以孩子们根本分不清楚。

  二、活动中发现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有的孩子喜欢吃手指拉衣服,并且大部分的孩子注意力比较的分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数取物。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体验模仿小鸡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小虫若干、盘子人手一个(写有2-5数字)、小铃、

  重点:学习5以内的数量。

  难点:尝试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情景图

  1、看看,草地上谁来了呀?(鸡妈妈和小鸡宝宝)

  2、数数鸡妈妈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引导幼儿一起来数)3、和鸡妈妈及它的宝贝打招呼(有:小黑、小黄、小白、小花)

  3、鸡妈妈请小鸡去捉虫,看看小鸡们在哪里捉虫?

  4、数一数每只小鸡捉了几条虫?(幼儿数一数,点击图片出示数字)

  二、小鸡捉虫

  1、现在鸡妈妈请我们这里的小鸡宝宝再去捉更多的小虫子来送给鸡妈妈。(出示小铃,听小铃声音数一数)

  2、鸡妈妈敲小铃鸡宝宝去捉虫子。

  3、鸡妈妈带领捉好虫的小鸡一起来到桌子边一起来数一数。

  三、小鸡装盘

  1、观察盘子,请小鸡帮鸡妈妈装盘。(根据盘中数字取小虫)

  2、小鸡按数取物。妈妈给每个小鸡准备了一个盘子,请你看看盘子里是数字几,就装几条小虫。

  四、小鸡回家

  1、拿着盘子,鸡妈妈和小鸡宝宝高高兴兴的回家。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小班教案 篇3

  1、教师出示图形用具,幼儿辨认

  2、游戏一:给小动物喂食

  (1)、按颜色给小动物喂食

  按照小动物身上的颜色,给小动物喂食,喂食完毕,邀请幼儿共同来检查喂食是否正确。

  (2)、按照颜色形状给小动物喂食

  按照小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嘴巴”的形状给小动物喂食,喂食完毕,邀请幼儿共同来检查喂食是否正确

  3、游戏二:找朋友

  (1)、取下《小朋友的书》“操作卡片(二)”上的卡片。

  (2)、指导幼儿进行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点子数量进行分类。

  (3)、给小朋友各种形状颜色的贴纸(贴在胸口),按照一样的颜色和形状来找一找好朋友

  3分钟

  10分钟

  5分钟 环节一:当我拿出图形教具时有有一部分小朋友能辨认并且大声的说出来,“这是三角形;这是.......”,然而我忽略了个别无法辨别或是辨别不清楚的小朋友,开头环节略显仓促。

  环节二:由于环节一的疏忽,我开始着重讲解游戏一的玩法(讲解示范法、个别操作法),并以如果小朋友喂错食物,小动物会生病的“游戏惩罚”,作为“游戏代价”来激励幼儿选择正确图形、颜色卡片。

  环节三:由于个别家长的幼儿社会交往方面的反应,于是我把游戏二中的`第三小节拿上来,提前教学。把之前的“食物”重新利用,后面粘上双面胶粘在小朋友的胸口,先是让他们自己瞧一瞧你和谁一样,然后老师说口令,找颜色一样的小朋友抱一抱,找一找形状一样的小朋友抱一抱。

  小朋友玩的很开心,效果也很好,家长反映:我们家孩子说他有好朋友了,听了真幸福。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长方形纸进行简单的折、粘、画,做成小小电视机。

  活动准备:

  范例作品一件,长方形纸、长条形、浆糊、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小小电视机。

  1、出示范例作品:这是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幼儿讨论。

  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并示范小小电视机制作步骤和方法:将长方形纸段边对折,做成电视机的'机身;将长纸条斜折成一个“V”字型,做电视机的天线;将纸折成“V”字型,做电视机的机身上;在电视机的一面画上屏幕和开关,一台电视机就做好了。

  二、幼儿制作。

  1、交代作业要求,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折电视机身,短边要对齐。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除了画开关和屏幕之外,还可添画简单的图画作为电视节目图像。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天线的折叠和黏贴发。

  三、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作品。表扬积极动手、折叠平整、大胆添画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泥工造型的创作欲望。

  2.学习泥工技能:练习搓球并学会组合,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彩泥(橡皮泥),一根竹棍。

  2.教学VCD。

  活动过程: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对了,是糖葫芦,又叫冰糖葫芦。知道糖葫芦是什么果子做的吗?是酸酸的山楂。

  2.情景提示:小兔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她想:“小伙伴们肯定喜欢吃!我要为他们每人做一串。可是,糖葫芦怎么做呢?”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请幼儿观看VCD里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

  2)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

  3)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我们给小兔送去吧。

  5.大家一起欣赏糖葫芦。

  歌谣:

  糖葫芦,圆又圆,小兔见了心喜欢;

  跑过去,买一串,放到嘴里甜又甜。

  活动延伸:

  可以引导幼儿用彩泥捏出各种形状,然后串起来,再给它们命名,如七彩糖葫芦、羊肉串、水果串……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春天到来时柳树发芽变绿。

  2、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树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歌曲《柳树姑娘》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演唱学过的歌曲《柳树姑娘》

  请幼儿说一说,歌曲中形容的柳树姑娘长什么样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里观察柳树。

  教师:“小朋友你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树?你怎么知道它是柳树?”

  3、观察柳树

  (1)请幼儿说一说柳树什么时候发芽?

  (2) 请幼儿摸一摸树干,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树枝上面又是什么颜色的?

  (3)请幼儿仔细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 树叶的形状像什么?

  (4)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树枝在风中飘动象什么?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问幼儿谁想和柳树做朋友?去抱一抱它。

  教师总结: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啦。了解柳树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柳树和其它树木。 “这些树木给动物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给人遮阴、美化环境、制作家具等)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来保护这些树木呢?“(不折树枝、给树木浇水等)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分组观察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初步具有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3、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绿、色虫子若干;红、黄、绿色小盆各1只;小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

  老师饰鸡妈妈,小朋友饰小鸡,小鸡和鸡妈妈一起说儿歌。

  2、小鸡练本领。

  (1)妈妈说,小鸡做。

  如:我的小鸡蹲一次;我的小鸡拍两次手……

  (2)小鸡可以数出声来,也可以不数出声。

  (3)表扬小鸡有本领。

  3、小鸡找虫。

  (1)妈妈交代游戏内容及要求:小鸡听妈妈拍铃鼓的次数去找虫,找到后,看清虫子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小盆中。

  (2)小鸡找虫。妈妈敲铃鼓,让小鸡听铃声找虫并学习检查。(妈妈检查,和同伴互查,自查)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

  (3)小结,夸小鸡真能干。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全景图来回顾故事内容,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大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面和周围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会经常串门做客。想知道它们是怎样串门做客的吗?

  2、教师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做出虫虫爬的动作,幼儿自由做。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教师:还可以爬到哪?

  出示第二幅图,引出第二句内容: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教师:还愿意飞到哪呢?(幼儿做动作)

  三、听音乐:呱、呱、呱,提问:是什么在叫?

  引出下面的内容:

  青蛙青蛙跳,调到鱼儿家。鱼儿鱼儿游,游到谁的家?

  四、幼儿进行猜测,进行续编。

  教师出示图片,问:孩子们看,这是什么?那我们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各说出自己的办法。

  小朋友跑啊跑,跑到自己家。

  师:这就是我们好看的书,那我们再来看一次。

  五、教师再次放图片,请幼儿看图书内容。师:那我们配上节奏来一次。

  幼:我喜欢快的,我喜欢慢的。

  师:那我们就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读儿歌。

  六、分组看书,四人一组,幼儿边看图书边读。

  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帮小动物找家。

  七、请幼儿边朗诵边用动作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幼儿在直接行动思维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在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后,和孩子逐页的观察和阅读时除了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还有部分细节的观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专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活动中猜测的部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了享受美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之间还形成了温馨、和谐、信任的关系,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阅读的原动力,是让孩子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开始。

小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教学重点、

  在音乐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表达 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及培养学生在创编中的创美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跟着音乐《假如幸福就拍拍手》律动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的舞蹈跳的真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两只眼睛圆又圆小小嘴巴在中间 全身羽毛黑黝黝,唱起歌来哇哇哇)

  生答:……

  师:对,它是一个可爱的乌鸦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乌鸦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种鸟浑身都是雪白的羽毛,叫声像歌声一样好听,心地也非常善良。一天,城中有一家书铺起来了火,火势很猛,救火声,哭叫声响成一片。这时,心地善良的鸟儿们成群结队地飞来帮人们扑火,扑呀扑呀,大火被扑灭了,可是,浓烟不仅把鸟儿熏的.黑黑的,还把鸟儿的嗓音呛得沙哑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鸟称为了乌鸦。人们喜欢乌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乌鸦到了老得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孩子小乌鸦会尽心尽力地找食来喂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乌鸦有“反哺之义”的“孝鸟”之称。

  三、新歌教学

  师:多懂事的小乌鸦啊,今天老师跟大家一同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看看小乌鸦是怎样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的。

  1、播放多媒体课件(小乌鸦飞来飞去为妈妈捉虫吃,并亲自喂给妈妈吃。)

  聆听音乐:

  交流:这首歌曲主人是谁啊?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也是今天咱们要学歌曲的歌词。

  出示歌词:

  ①老师念一句学生轻声跟读歌词。

  ②分句体会。

  师: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心情会怎样?(伤心、 难过)启发学生用表情表现乌鸦妈妈的心情。

  师:小乌鸦为妈妈捉虫时,心情又会怎样?(着急)学生用表情表现小乌鸦着急的样子。

  ③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读歌词。(想象画面)

  ④学生加表情、动作读歌词。

  比赛:看谁都得最有感情。

  ⑤学生表演读歌词。

  3、教师范唱一遍,要求学生带有表情听。(带有哭泣的声音唱妈妈)

  4、复听歌曲,用“啊“模唱歌曲旋律

  5、再听歌曲,针对难点认真倾听。(听出小乌鸦对妈妈发自内心的 爱)

  6、教师弹琴教唱易错的地方。

  7、(师生互换角色)分组唱

  8、学生带有表情完整的唱歌曲一遍。

  四、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歌声唱出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爱,你能用动作表演出来吗?学生分组表演学生戴头饰表演歌曲,要求表现出乌鸦妈妈的伤心、难过和小乌鸦为妈妈不辞辛苦寻找小虫的样子。学生上台表演时,其他学生亦可表演。

  五、拓展

  同学们,天下最真的莫过于“母爱“这节音乐课虽然即将结束,但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永恒的,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普天下的母亲能一生平安。幸福、永远快乐。

  师:我们还小,可以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来听一首歌《我的好妈妈》让我们把歌声变成行动,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亲人都 感到你的爱。

  六、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后记: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 , 渗透美育教育 , 在教学中我用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 , 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距离 ! 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美的享受。从让学生学乌鸦飞到陪乌鸦寻食物再到唱谱曲,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爱 , 明白爱,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感情。因为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近啦 , 学生就能自然流露出对妈妈的感情 , 感受到在演唱这些句子是应用温和的声音和较慢的速度表现歌曲 , 这在体会歌曲感情上很有帮助。当学生体会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后 , 也能爱延伸到自己的妈妈的身上 , “小乌鸦能用反哺来报答妈妈 , 那我们的小朋友有能做什么呢 ? ”孩子们都明白了 , 自己的妈妈那么辛苦 , 要积极得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图片,学习用短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

  2、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应与同伴好友相处,一起游戏、生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搭积木的`?

  小结:幼儿学说:“我能和大家一起玩,不争也不抢。”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不争抢。

  (2)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下楼梯的?

  小结:幼儿学说“我会一个跟着一个走,慢慢下楼梯。”知道下楼梯时不能拥挤。

  (3)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收玩具的?

  小结:幼儿学说“我会和小朋友一起收玩具。“知道玩游戏结束后要和大家一起收拾玩具,

  2、拓展经验。

  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依次观察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也能这样做吗?

  3、小结:鼓励幼儿能像图片中的小朋友一样与同伴友好相处。

  知道活动中人多时要依次排队、相互谦让。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2-23

[经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教案07-20

(精选)小班教案12-05

【经典】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12-19

小班教案【经典】01-03

小班教案(经典)09-12